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究起来,魏贤并不是博士,两位虞氏郎君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助教。萧南这里不过是借用罢了。
  崔幼伯挑了挑眉梢,他发现,自从提出兴建学院后。他娘子嘴里不时冒出一两个新名词儿,什么校董、什么校服。如今这个‘助教’虽称不上新名词,但人家也弄出了新鲜用法儿。
  看着妻子神采飞扬的样子,他忍不住嘀咕:接下来,娘子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新鲜花样?
  萧南没有让崔幼伯失望,第二天便给他弄了个新鲜花样。
  话说萧南经营数年的人脉,在筹备学院的事情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先是两位荣誉院长,萧禹还好说,那是她亲祖父,只要她捧着几坛子滴露春去萧家撒撒娇、说说好话,老国公也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而那位长孙司空,她名义上的舅姥爷,可就不是她一个小辈能说动的。
  不过萧南也不犯愁,她手里能用的牌很多,除了自家亲娘,还有嫁入长孙家的新城公主,以及长孙司空最喜欢的晋阳公主,只两位小公主出马,一通揉搓,就把长孙老汉搞定了。
  为了表示郑重,萧南还特意命人用金箔打造了一份超级奢华的聘书,金光灿灿的险些把人眼都闪瞎了。
  这天萧南回到公主府,她想求老爹帮她的学院题几个字。
  还没办正事儿,先被公主阿娘拎着耳朵揪到了正堂。
  “阿娘,您这是怎么了?”
  萧南揉着被揪疼的耳朵,有些委屈的问道。心里的小人则在心虚,难道自己没求老娘、转而求姨母的事儿,让老娘知道了,公主娘这是在生气?!
  大公主横了萧南一眼,凉凉的说道:“你还问我?哼,这两天你们小两口挺忙的呀……又是东宫、又是长孙家、又是李、郑、王、卢几家著姓,整个京城都要被你们夫妻折腾起来了……”
  萧南忙凑到大公主身边,双手搭上母亲的肩膀,一下下的帮她按摩。
  结果大公主身子一歪,躲开了萧南的小拳头。
  萧南又转而一把抱住大公主的胳膊,用力的摇呀摇,“阿娘,我、我这不是想帮长生找个好师傅嘛,我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大公主才不信呢,她伸手用力一戳萧南的额头,“你长出息了呀,连阿娘都想瞒?还动静大?我告诉你吧,你外大母都听说了……”
  PS:有点儿卡文,努力调整思路中。
  另:谢谢肥田小贝、d、枫红叶f亲的打赏,谢谢ssanssi、沉默不说。亲的小粉红,谢谢沉默不说。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



☆、第205章 闹大了(三)

  次奥!这下真的闹大了!
  萧南听完大公主的话,心中的小人忍不住爆粗口道。
  没错,崔家办学院的事儿真有几分愈演愈烈之势。
  皇后会知道,萧南并不吃惊,当初她请两位小公主帮忙的时候,就曾想过此事瞒不过皇后。
  但、但让她意外的是,这件事不止皇后知道了,太极宫的那位圣人居然也知道了,还琢磨着把齐通宣进宫‘叙旧’。
  “圣人也知道了?还想见见三位名士?”
  萧南吞了吞口水,干巴巴的问道。
  大公主又丢给女儿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可不是,尤其是齐通,当年可是在阿耶面前出了大风头的人,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阿耶现在又很念旧,想见见‘故人’有何奇怪的?!”
  萧南松开攀着大公主的手,下意识的揪着帕子,道:“这、这……三位名士个性旷达洒脱,自进京后,极少出门会客,婉拒了不少人家的邀请——”
  言下之意很明白,这仨老汉性格古怪,除了看对眼的人,其它人一概不给面子,哪怕对方是位高权重之人。
  萧南真担心,圣人下旨宣召,这三位牛脾气一上来,再把皇帝撅回去,皇帝碍于名声,不好为难三位老先生,可她们崔家呢?
  大公主看不得女儿这副没出息的样子,只觉得手痒,忍不住用力拍了萧南的后脑勺一记,“瞧你?这点儿小事就为难上了?哼,真没出息,也不知道像了谁!”肯定不像自己!
  萧南身子一歪,险些被自家阿娘一巴掌给拍晕了,她好容易坐直身子,抱怨道:“阿娘。您又打我!”
  抱怨完,她还故意的加了一句:“我是阿娘的女儿,当然最像阿娘啦!”
  “呸!”大公主毫不客气的啐了一口,拒绝承认女儿的某些不好基因遗传自她,哼,一定是萧家的基因不好,这家人虽然是世家名门、南朝皇族,但胆量什么的并不大。
  大公主又抬手给了女儿一巴掌,恨铁不成钢的说道:“阿耶也就是这么一说,他老人家还没真的下诏呢。再说了。就算出了什么事儿,不是还有我吗?你做什么一副受气包的样子?!”
  萧南双眼一亮,两只手八爪鱼一样抱住大公主。涎着脸笑道:“我就知道阿娘最疼我了。”
  是呀,她和前世不同了,如今她有个彪悍的老娘,比什么都强呢。
  大公主伸手拧了拧女儿的脸蛋儿,看着不轻柔。却充满宠溺,她没好气的说道:“既然已经闹大了,那就索性闹得更大些。你也不必怕这怕那的,一切都有我和你阿耶呢。”
  朝廷就是她家开的,女儿想开个学堂,这是正经事儿。连她的公爹都说此举可行,她有什么道理不支持?!
  至于会不会有人眼热找麻烦,大公主表示毫无鸭梨。
  找麻烦?开什么玩笑。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就不错了,还怕别人找自家麻烦?
  慢说现在当皇帝的是她亲爹,就是新君登基,那也是她嫡亲的弟弟,顶着个嫡长公主的身份。她绝对可以在京城横着走。
  以前她娴静、柔顺,那是为了给父母争脸面。可并不意味着她长乐公主好欺负。
  萧南是她唯一的女儿,哪怕是惹了什么祸,只要不是造反,她都能给圆回来,更不用说女儿这是做正事了。
  而且驸马也说了,教书育人是功在千秋的善举,孩子既然是做好事,为人父母的当然要全力支持。
  偏萧南这个做女儿的不想麻烦父母,反而费心巴力的去求人,让听说了此事的大公主又欣慰又心疼,当下就想把女儿揪来打一顿——这个不省心的小东西,论品级,难道她这个超一品的长乐公主不比什么五姓世家更有分量?放着亲娘不求,偏偏去求姨母,真该打!
  萧南不笨,当下就明白了大公主的意思,她试探的问道:“阿娘的意思是说,让儿去求外大母——”
  不等萧南说完,大公主直接从身侧取出一个匣子推到萧南跟前,一抬下巴,示意她打开。
  萧南疑惑的看了亲娘一眼,只看到大公主一脸的不虞,她不敢耽搁,直接打开那匣子。
  匣子里放着一个卷好的卷轴,看尺寸,像是个横幅。
  萧南隐约猜到几分,伸手拿起那纸卷,缓缓展开。
  雪白的宣纸上写着‘德音堂’三个大字,字迹娟秀,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
  萧南细细一看,又觉得这三字写得极好,清丽中不乏大气,秀雅中不乏洒脱,让人看了这字就忍不住猜测,写这字的人即便是女子,也定是胸中有丘壑的不凡女子。
  不过,萧南倒不用猜测,因为她认得这笔迹,这是长孙皇后的字迹。
  而‘德音堂’则是萧南亲自为积微学院女校取的名称,‘德音’二字取自《诗经》,取美好的德行之意。如‘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又如‘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这……”
  萧南抬起头,满眼惊喜的看着大公主。她虽没有直接道明,但眼中的喜悦已经将她此时的心情全都暴露出来。
  大公主看到女儿这般开心的样子,再也绷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没错,这确实是你外大母的亲笔手书。你好容易做件大事,做娘的怎么也要送你一份贺礼不是?呵呵,如何,阿娘的这份贺礼还不错吧。”
  萧南小心的收起卷轴重新放回盒子里,然后一把抱住大公主的脖子,撒娇道:“何止不错呀,简直就是惊喜。阿娘,您真是太好了!呜呜,女儿好感动!阿娘,您真是我的好阿娘,我爱死您了~~”
  跟自己的亲娘卖萌,萧南做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但大公主却有些受不了,女儿的声音实在太甜了。甜得她都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用力扒下攀在自己身上的萧南,大公主郑重的说道:“既然决定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不管出了什么事儿,我和你阿耶都会护着你,你就放心大胆的做吧。就算崔家那位仙去了,你还有娘家呢。”
  萧南用力的点点头,呜呜,有靠山的感觉真好,这辈子,她果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呀。
  皇后给德音堂亲笔题了字。于情于理,萧南都要亲自进宫去谢恩。
  于是,萧南便跟大公主商量好。三日后去皇宫。
  商量完了这事儿,萧南又去书房寻阿爹,拉着萧驸马的胳膊,求他给男校题了字。
  萧驸马故意逗了女儿一会儿,这才认真的提笔写了三个大字——求索堂。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说实话,萧南觉得这个名字很囧,但基于是崔幼伯取的,她也不好说啥,囧就囧点儿吧。后世不是还有个very频道吗,寓意好就成。
  那着两幅字,萧南满载而归。
  牛车上。萧南反复咀嚼着大公主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没错,既然闹大了,索性闹得更大,天下皆知才好!
  不就是造势吗。谁不会!
  有了亲娘的提醒,萧南颇有点儿茅塞顿开的意思。她的思路也瞬间被打开,各种想法涌入大脑。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萧南用力踏了踏牛车底板。
  外头赶车的秦振忙朗声问道:“郡主,您有什么吩咐?”
  萧南道:“去将作监!”
  秦振虽不解,但还是乖乖的拉住缰绳,拨转牛头,转道去了将作监。
  三日后,萧南先去公主府与大公主汇合,然后坐着大公主的车架,母女两个直奔太极宫。
  见了皇后,萧南非常诚挚的道谢。
  皇后摆摆手,笑道:“我也是听你阿娘这么一说,觉得办学堂是件好事,这才给你写了那副字。不过,乔木呀,有句话我可要说在前头,你既然要办女学堂,那就要好好办……”
  长孙皇后虽被赞为一代贤后,在史书上也留下美名,但她并不是一个讲究什么三从四德的呆板女性。
  而且,她虽直言拒绝议政,但不管是圣人登基前还是登基后,幕前总有长孙氏的身影。无论是玄武门之变时的慰问兵将,还是在后宫委婉的劝皇帝听谏言,都体现了她对皇帝的辅佐身份。
  或许,在长孙皇后看来,夫妻间,女子的地位不是从属,而是较为平等的合作关系。‘女主人’三个字中,她更看重的是‘主人’,而不是那个‘女’字。
  听着皇后的训诫,萧南脑中不由得冒出这些念头。
  忽然间,她似是有些明白了,为何长孙皇后撰写的《女则》没有流传于世,因为唐之后的男人们不能认同她的思想,为了避免‘教坏’女人,那些男人干脆直接把女则抹杀了,反而把《女诫》当成至宝让全天下的女人反复诵读。
  这样一想,萧南对她之前的准备愈加有信心了。
  皇后的训诫告一段落,萧南恭敬的行礼应诺。
  接着,她从身边捧出个木匣子,“儿曾在阿娘那儿看到殿下手书的‘女则’,颇受启发,特意请将作监印刷局的匠人印制出来,想把它作为德音堂的必读书籍之一,还请殿下准许!”
  话音方落,皇后和大公主的脸色齐齐一变。
  皇后是惊喜,她写女则更多的是自勉,从没想过要颁行天下。可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又有谁能拒绝自己的思想为天下人熟知、甚至接受的诱惑?!
  而大公主则是欣慰,暗道,这丫头总算开窍了……
  PS:谢谢谢璇珲、sukibobo、越樱涛涛、风过无痕99、心晴847493631等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支持!
 



☆、第206章 拉风的校车

  萧南的这记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长孙皇后拿到新鲜出炉、还散发着墨香的印刷版《女则》,眉眼都舒展开了,唇角不自禁的勾起一抹浅笑。
  皇后缓缓翻看着,书册的内容她再熟悉不过,不过,看自己手书的字体和方方正正的印刷体,感觉很不一样。
  而且这本书印制的非常精美,除了文章,还有画艺工整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极贴合旁边的文章,有文有图,看起来愈加正规。
  再想想萧南的话,自己的这本《女则》将成为积微学院德音堂的必修教材,皇后心里就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千百年来,学生们研习、诵读的都是先贤们的著作,而这些先贤几乎全是男子。女子著成的书,也就是班超的那本《女诫》成为了女子的教材。
  但说句真心话,皇后并不认可女诫中的某些内容,在她看来,若是照着那本书,天下的女子将会成为男人的附属,永远被拘于小小的内院之中,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作为。
  皇后觉得,一个没有见识、没有主见的女子,根本无法承担起一家主母的重任。
  对于女子而言,嫁了人,‘相夫教子’便是她的主要工作,可如果这位女子本身就没什么见识,更谈不上什么胸襟,她教出来的孩子又能好到哪里?
  要知道,不管是小郎君、还是小娘子,在正式启蒙前,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大多都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皇后才会写《女则》,借总结、点评历代杰出女子来宣扬自己的思想。起初,皇后写女则确有自勉之意,但她也不是没想过将此书颁行天下。甚至流传后世,成为天下女子的行事准则。
  只是,皇后的身份很敏感,作为一个游荡人间千年的幽魂,长孙氏更明白那些男人们的底线,故而她不想挑战,更不想为此背上什么骂名。
  她可是知道武氏在史书上的千载骂名。
  其实,如果武氏不是篡夺的她和夫君创下的江山,单纯站在女人的角度上,长孙氏对武氏还是比较欣赏的。武氏有能力、有野心、有胸襟。是个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
  明明武氏在政治上做得极好,可还是逃不脱男人们的口诛笔伐,正史、野史、艳史上她被人冠以各种不堪的名声。骂来骂去,让同是女人的长孙氏也颇为怜悯。
  所以,即便皇后很想把自己的思想广播天下,她也不敢轻易尝试。
  如今萧南主动帮忙,且用迂回的方式让《女则》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然后慢慢影响世人,皇后深觉不错。
  温水煮青蛙、润雨细无声什么的,在彼时最恰当不过。
  大公主很了解母亲,她看到皇后唇边的笑容不断,就知道女儿这一招让母亲很高兴。见此情况,大公主也不由得松了口气。看来这丫头还是很会讨人欢心滴。
  不过,大公主没想到的是,这只是萧南‘讨好皇后’计划中的第一步。她手里还有其它的牌呢。
  皇后翻完一本《女则》,强忍着心底的欢喜,淡淡的说道:“可!”
  萧南忙行礼谢恩:“多谢殿下。”
  行完礼,萧南不忙着起来,又从身边掏出个匣子。这个匣子比方才那只略小些,但个头也不小。
  只看得大公主眼角直抽搐。暗道:这丫头怎么藏了这么多匣子在身上?也没见她衣服鼓起来呀?难道她身上还有什么仙家神器不成?
  大公主还真猜对了,萧南就是以袖子为掩饰,将匣子都收在了桃源里。
  萧南不知道亲娘的腹诽,她轻轻打开匣子,将匣子里的东西展示给皇后,轻声道:“儿去将作监的时候,还烦请匠人们印了些学堂专用的描红册子,为了让学生们时刻谨记殿下的教诲,儿便将殿下的诗词和警句名言印在了册子的扉页。”
  说着,萧南把敞开的匣子往前推了推,略带不安的说道:“儿未曾请示便擅作主张,还请殿下恕罪!”
  萧南说话的功夫,已经有宫女把匣子捧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拿起一本用线装订好的空白册子,翻开第一页,果然在页面的一角印着一句话,字体是皇后擅长的飞白,话语的内容摘自《女则》,主要是劝解女子贞静、持重、勤奋好学的句子。
  这样的描红册子、笔记册子还有好几本,皇后放下这本又拿起了一本。
  这本是专供学生上课时做笔记的册子,册子的扉页也用皇后的字迹印着一句话,这句则是皇后的一句诗,是前几年游春时写下的,诗文清新,字字都散发着一种悠然、祥和,透着一种女子特有的细腻与柔美,就是当世的几个大诗人读了也忍不住赞叹。
  皇后接连翻看了好几本,每一种课业册子上的词句都不同,但唯一的相同点便是全都是她亲笔所书的。
  大公主和萧南密切的关注着皇后的反应,见她唇边的笑容不断,便知道她此时的心情极好,母女两个心下暗喜,萧南更是信心满满。
  好一会儿,皇后才缓缓点头:“嗯,还不错。不过,这册子只许在德音堂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