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五娘微微偏着头、眉头轻蹙。似是在努力想着如何措辞。
  但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没能找出委婉的说辞,干脆隐去后半句,直接道:“公主,这件事婢妾实在有心无力,还请您见谅,金宝神枕也请您收回去吧!”
  说着,武五娘以手加额,匍匐着整个身子都趴伏下去。以五体投地的姿势无声的表明她的谦卑、恭敬以及无奈。
  虽然武五娘并没有言明平安公主让她办的事具体为何,但她两次三番的暗示,只要稍有脑子的人都能猜到,更不用说在场的人都是人精(或许除了平安公主),哪里听不出来。
  韦淑妃第一个反应过来,她真是没想到,原本该来诬陷萧南的人证,如今却反咬一口,直接将脏水泼到平安身上,整个计划,也因为这个变数而几欲失败。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人在背后筹划?
  不过,此时韦淑妃已经来不及想这些,她必须让武氏闭嘴,必须将眼前这一关混过去。否则,再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后头还不定出现什么‘意外’呢。
  她实在不想再看到什么意外了,真到那时,她没把萧南以及她背后的长公主、皇后拖下水,反倒有可能让自己掉坑里。
  “好了,本宫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
  韦淑妃一手手肘撑在凭几上,手掌托着腮,略带疲惫的说道:“平安,既然武氏这么说了,你就把金宝神枕收回来吧。记住,此物是你阿耶赐给你的,是极好的宝物,以后切莫随意送了旁人。”
  “阿娘,我、我——”
  平安好想喊一句‘我冤枉’呀,但转头又一想,她也不算太冤枉,金宝神枕她没有送给武氏,却送给了辩机。而辩机,则是不折不扣的‘旁人’。
  咬着牙,平安恨恨的盯着武五娘,只恨不得将这贱人生吞活剥了。
  韦淑妃看出平安的异常,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然后转过头,对太夫人说:“太夫人,今日之事您看该如何处置?”
  太夫人挑了挑眉,暗道:什么叫如何处置?你们母女两个折腾了一出又一出,如今被自己弄来的人证反咬一口,弄得下不来台了,便要她这个老婆子来收场吗?
  做梦!
  太夫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捻动她手里的念珠。
  好会儿,才幽幽道:“娘子(指皇后)将此事全权交给了淑妃,我不过是来瞧瞧,具体该如何审理、处置,还需您来决断呀。”
  皮球又被踢回到韦淑妃这里,她咬了咬牙,知道长孙太夫人不会平白给自己收拾摊子,偏人家辈分高、身份特殊,就是皇后也不敢对老人家不敬,而她呢,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更不敢得罪长孙一门。
  贝齿轻咬下唇,韦淑妃只得转过头,有些尴尬的看向萧南,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道:“齐国夫人,经过方才的一番审理,本宫大致可以确定,圣人中毒一事确与你无关,是那贱婢胡乱攀扯。审理过程中的冒犯之处,还请夫人见谅!”
  萧南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抱着玉枕的平安。
  韦淑妃皱眉,不过她还是忍着怒气,对平安道:“平安,你虽然心忧你阿耶,急着想尽快找到凶手,但在言语上多少有些不敬。齐国夫人是你的表姐,于公于私,你都不该这般。如今事儿既都查清楚了,你还不给你阿姊陪个不是?”
  说着。韦淑妃又看向萧南。强扯出一抹笑,道:“乔木,你也不是外人,知道平安的性子,她最是个火爆急躁的人,但她绝不是针对你。本宫知道你向来大度、通情理,又是平安的阿姊,想来也不会跟她计较吧?!”
  这话说得……萧南眯了眯眼睛,她很是不爽。
  语带微嘲的说道:“瞧淑妃这话说的,若是我不肯原谅公主。是不是就不够大度、不通情理?”
  韦淑妃表情一窒,她都说的这么低三下四了。没想到萧南竟还不买账。
  萧南知道现在还不是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她顿了顿,又道:“当然了,我毕竟是阿姊,做妹妹的顽皮、不懂事,说了些不知轻重的话,我也不会太计较。只要她知道错了。且真心悔改,我也不会揪着不放。对不对,表妹?!”
  ‘表妹’二字,萧南故意拖长了语调。
  平安听了,一口银牙险些被咬碎,她深深吸了好几口气,最后还是屈服于韦淑妃那警告的目光,她僵硬的行至萧南面前,欠身道:“阿、阿姊。都是小妹的错,小妹实是太担心阿耶了,急中生错,才会口出恶言,还请阿姊见谅!”
  萧南没有立时表态,她端足了架子,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她才缓声道:“我是阿姊,自会包容与你,然此事若是换成旁人,人家就未必肯宽宥。所以,平安呀,以后你要改改性子了,即使不能改,好歹也要学会克制一二,知道吗?”
  平安脑门子上的青筋突突直跳,她恨不得将怀里的玉枕砸到萧南的脸上。
  “好了,时间不早了,太夫人亦是有年纪的人,劳烦了这半日,也该回去好好休息了。”
  韦淑妃见女儿又要失控,忙出声道。
  太夫人终于睁开眼睛,伸直双腿,点头道:“淑妃说的是,咱们确实该回去了。”
  说着,太夫人作势要起来,韦淑妃忙命宫女过去搀扶。
  这时恭候在外头的长孙家的侍婢也都被召了进来,两个丫鬟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太夫人,一起朝殿外走去。
  萧南见状,忙起身相送。
  这场荒诞的审讯就这么草草结束了,萧南原想去探望圣人,就算见不到皇帝,至少也要见见皇后。
  结果却被韦淑妃找个借口拦了下来。
  萧南无法,只得怏怏出了宫,而武五娘和阿琴则紧紧跟在后面。
  出了宫,行至崔家的马车跟前,在马车里等候已久的雨水等丫鬟忙下车来服侍。
  萧南扶着雨水的手上了马车,她弯腰正欲进车厢,忽想起了什么,扭过头,目光正好对上武五娘的视线。
  萧南愣了愣,旋即道:“你也上来吧!”
  武五娘眼底精光闪烁,应了声:“是。”
  坐在车厢里,萧南倚在车厢壁上,直直的看着坐在她对面的武五娘,冷声道:“你不是武五娘,说吧,你到底是谁?是谁派你来的?你装成武五娘的样子有什么企图?”
  在宫里起初看到武五娘的时候,她还没有发现什么,但冷眼瞧了一会,又听‘武五娘’说的那些话,萧南愈发觉得不对劲。
  萧南虽不是很了解武五娘,但她所认识的那个武氏,绝不是眼前这个样子。
  今日进宫的这个,绝对不是武五娘,而是易了容的西贝货。
  ‘武五娘’听了这话,微微一笑,竖起一根大拇指,赞道:“不愧是崔使君的娘子,果然聪明……”
  ps:二更,谢谢小居师(100)、肥田小贝(100)、anna1978(588)亲的打赏,谢谢挼雪、唐莫翔、jane2007、657muzi亲的小粉红,谢谢anna1978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



☆、第396章 兵败

  萧南陡生警觉,掩在袖子里的右手手指微微捻动,两枚磨去边缘的锋利铜钱无声的滑落她的食指、中指之间。
  面儿上不动声色,萧南定定的看着‘武五娘’,一旦她有丝毫异动,萧南便会毫不犹豫的掷出指间的暗器。
  ‘武五娘’并没有察觉萧南的动作,或许她察觉了,但却没有表示。
  只见她挺拔的腰身似是被人抽去了骨头,身子忽而软了下来,不顾仪态的将身体依靠在身侧的隐囊上,神情也瞬间变得慵懒无比。
  唉,装了这半日,她真是累坏了。直到今日,‘武五娘’才知道,原来那些贵妇们的日子也不是全都过得恣意舒适。
  单是这‘规矩’‘仪态’,就够折磨人的了。
  还有那个跪坐,简直就是酷刑呀,她只跪坐了不到两刻钟,小腿就有些酸麻、疼痛了。
  ‘武五娘’伸手轻轻揉着小腿,略带佩服的看着萧南,她推算过时间,面前这位进宫足足一个多时辰了,就算人家只是盘膝而坐,但这么长时间内只保持一种坐姿,还要做得端庄优雅,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啧啧,这些贵妇们过得还不如自己舒服呢。
  萧南并不知道‘武五娘’正在心里默默吐槽着,她依然不敢放松的盯着武五娘,低声问:“你到底是谁?为何要扮成武五娘的样子?还有,你是怎么混进崔家的?”
  就在方才,萧南猛然意识到,这个冒牌货绝对不是从半道上截走武五娘的,因为天使和他带着的侍卫也不是吃素的。她根本就是在崔家,直接换下了真正的武五娘,然后跟着天使大摇大摆的进了宫。
  问题来了,这人是怎么混进荣寿堂的?又是怎么瞒过西跨院的奴婢?
  还有,她身边跟着的阿琴又是怎么回事?
  萧南自信她把荣寿堂管理得也算严实,虽不至于针扎不如、水泼不进,但忽然混进去一个大活人。家里若没有内鬼接应。绝对不可能。
  一想到有人能在她毫无所查的情况下混进自己的家园,此人还是个易容高手,萧南就忍不住胆战心惊。
  这个女人,非常危险!
  今日她可以易容成武五娘,明日就能化成自己的样子,而自己呢,则有可能被她以及她身后隐着的同伙(or 主事者)‘处理’掉。
  一如现在不知在哪里的武五娘!
  ‘武五娘’似是才发觉萧南的戒备,她扯了扯嘴角,笑得豪气:“夫人,您放心。我确实不是什么个好人,但这次来并不是来害人的。至于我是谁。为何要出现在您的面前,您可以去问问崔使君。”
  崔使君?崔幼伯!
  萧南一怔,她没想到这件事竟是崔幼伯的手笔。
  唔,若是这样一想,许多事也就能说得通了。毕竟崔幼伯是荣寿堂的男主人,且在家里留了不少心腹、暗卫。有他的插手,‘武五娘’才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混了进来。
  只是……崔幼伯怎么知道平安与武五娘勾结意图陷害她?
  玉簪发现武五娘去弘福寺也不过是这几天的事儿。就算崔幼伯在京城的暗卫察觉到了,并火速给崔幼伯去信。
  待崔幼伯知道,再做出计划,寻找合适人选,然后再送到京城……这期间至少需要二十多天的功夫。
  可这个‘武五娘’却如此及时的出现在崔家,足见崔幼伯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着对方出手。
  但是,在崔幼伯准备的时候,武氏还没有泄露行藏呀。崔幼伯又是怎么提前得知她会作乱?!
  萧南只觉得她的脑子都快不够用了,怎么想都想不出自己的夫君为何会这般‘神奇’。
  远在鄯州的崔幼伯并不知道,他被自己的娘子冠以‘神奇’的名号,此刻他正在与崔明伯商量政务。
  “使君,十几个试种土豆的村镇业已报上今春的产量,产量有高有低,”
  崔明伯拿着一个纸卷,详细的汇报着,“我估算了下,土豆的平均产量为三斛(约900斤)每亩。”
  崔幼伯听到这个数据,也不禁愣了下,失声道:“亩产三、三斛?”
  这么高?
  当了三年的刺史,每日都接触农耕、河务和诉讼,崔幼伯不再是那个不知人间烟火的崔家玉郎。
  他虽没有亲自下过地,但对于时下粮食的亩产量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年头,产量最高的作物每亩也不过只有一斛多一些,就算是极好的肥地,产量也达不到两斛。
  而这个什么土豆,竟然亩产高达三斛。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为大唐寻到了一种产量极高的作物,且这种作物不挑土地,生长周期短(只有三个月),一年可以种两茬儿,保存时间长,完全可以作为灾年的救济粮食呀。
  并且在试种前,崔幼伯也按照萧南写给他的几样食谱试吃了下土豆,发现此物既可以作为菜肴,也能作为耐饿的主食,甚至还可以作为药材直接入药。
  药材一说,决不是凭空乱说,而是有太医的官方证明的。
  据说此物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等症状具有疗效。
  崔幼伯也试了试,发觉食用土豆的时候,确实肠胃比较舒畅。
  说了这么多,最让崔幼伯心动的是此物不挑土地、食用价值高,如今再加上产量高一项,在小农经济当道的彼时,绝对是有利民生的宝物呀。
  “没错,产量最高的亩产高达三斛半,足足有千斤呢。”
  崔明伯也很兴奋,如此高产量的作物的诞生对于整个大唐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想必圣人知道了此物,也定会异常高兴,如无意外的话,亦会嘉奖其中的功臣。比如首功的崔幼伯,再比如他这个帮忙的副手!
  其实,相较于赏赐。崔明伯更看重此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或许、或许。他可以借此物名留青史呢。
  “千斤?!”
  崔幼伯腾地一声站了起来,激动的围着书案走来走去,两只手也不停的揉搓着。
  踱了一会儿,他猛地顿住身形,扭头去看崔明伯,“果然有千斤之多?”
  崔明伯用力点点头,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亲自去田间核查过,报上来的数据真实无误。另外,我在田间时。曾遇到一位积年老农,他说。这次试种,他们并没有在熟地里种植,只是在山间或是瘦田里试着种了种,若是换做肥田,产量可能会更高!”
  更、更高?!
  崔幼伯睁大眼睛,定定的看着崔明伯,喉头缓缓的上下滚动着。
  崔明伯迎着崔幼伯的目光。缓缓点头,“没错,极有可能突破亩产四斛。”如此妖孽的产量,足以改写大唐农耕业的历史!
  “……”崔幼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定定的想了好久,沉声道:“好,你去写一份条陈,详细将这件事奏明清楚。”
  崔明伯一听这话,激动的双眼冒光。“我、我写?”
  崔幼伯点点头,萧南的数次来信中,都曾经提及崔明伯的祖母崔李氏一直伴在郑太夫人(自萧南得封齐国夫人后,大夫人便荣升太夫人了),在规劝郑太夫人方面,老人家做得非常好,这才没让太夫人和萧南的矛盾越闹越大。
  为此,崔幼伯很感激老人家,哪怕是看着崔李氏的面子上,他也愿意多给崔明伯一些机会。
  再加上这个族兄的能力也不差,崔幼伯想过了,他这一任快要到期了,待任满后他就要回京。在他回京前,必须把带来的这些人都安排好。
  尤其是崔明伯等几个崔氏族人,他们的能力,崔幼伯已经亲眼看过了,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个舞台,而他愿意给族人们提供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
  “肃纯,我、我——”崔明伯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所有的感激化作一句话,“你放心,我定会将此事办得妥妥的。”
  说罢,崔明伯就要回去写条陈。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澄心的回禀声:“郎君,‘闪电’来了!”
  “把它抱进来吧!”崔幼伯扬声道。
  话音方落,书房的门便被推开了,澄心抱着一直鹞子走了进来。
  崔明伯看到那只名曰‘闪电’的鹞子,眸光闪烁了下,他见过这只鹞子,每个月总有几天它会来给崔幼伯送信。至于这只鹞子的另一边主人是谁,他却不得而知。
  不过,崔明伯经过观察,发现,每当闪电送信离开后,崔幼伯便会有一些举动,而且都是与公事有关。
  今日见了这鹞子,崔明伯极乖觉的主动告辞离去。
  送走了崔明伯,崔幼伯接过闪电,顺手关上房门,然后熟门熟路的从鹞子的爪子上解下一个带锁的铜质圆筒,从袖袋里取出一柄特制的钥匙,打开圆筒,取出一张信笺,他展开信笺细细一读,瞬间变了脸色——
  “好个肆意妄为的小人!”
  七八天后,圣人的身体彻底养好了,他正准备着手处理荒废月余的政务时,忽然得到一份战报:平西大军深入草原寻敌,结果贺鲁的主力没有寻到,反倒接连中了几股突厥兵的埋伏,损失不小。
  再加上大军战线拉得太长,后方的供给不及时,而恰在此时,消失已久的突厥大军忽然出现,双方一场恶战,大唐的十万大军折损近半……
  ps:一更。





☆、第397章 蠢蠢欲动

  一直以来,皇帝也好,朝廷的大佬们也好,都没有把贺鲁部的叛乱当成一回事儿。
  但今日的这份战报,却似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抽在了天朝君臣所有人的脸上。
  打脸呀,赤果果的打脸呀,想那贺鲁部不过区区几万人,平西大军出征一年多了,竟还没有彻底剿清。
  更丢脸的是,平西大军的兵马人数比人家多呀,而且背后还有富足鼎盛的大唐帝国做后盾,没能尽快平定叛乱不说,如今更是吃了个大败仗。
  十万大军折损近半。
  这是什么概念?
  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深远?!
  就是皇帝再疏于政务,就是他再没把贺鲁放在眼中,但此时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