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镇长-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王家村的村民心思活泛了起来,纷纷上门找王博拉关系,预定鲶鱼饭,让他们一家一定要去吃。

    最让村民们遗憾的是,王博带了伊娃回来,否则他们可以将亲戚里的好姑娘介绍过来,一旦事成,他们肯定能沾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村里人看王博的眼光,跟看得到成仙的高人没有区别了。

    不过终究有人脸皮厚,拉着博妈的手说道:“他婶子,我妹妹家里的姑娘不错,在临海市里的银行上班,硕士学历呢,要不要给小博认识看看?说不准他们有缘分,能聊到一起呀。”

    博妈心里腹诽,今天之前你怎么不介绍?不是都说我们家小博在国外搞传销吗?不是说我家买船的钱是骗来的吗?现在不怕我儿子干传销了?

    如果是伊娃没回来,她还真心动,但和伊娃相处了两天后,博妈对这个准儿媳是万分满意。

    尤其是今天上午,得知王博在码头跟流氓起了冲突,伊娃二话没说,立马换上利索的牛仔服,将黛儿和他们两人安置好,自己开车杀了过去。

    当时伊娃的做派给博妈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看伊娃换过衣服开车离开时候的样子,忍不住就想起了戏曲里的穆桂英。

    手提先锋印,挂帅亲出征!

    博妈见过的姑娘,要么只盯着男人的车房工作,要么只会关心衣服化妆品,要么就是喜欢多嘴多舌叨叨家长里短,如伊娃这般平时喜欢抿嘴微笑、出事则能施展霹雳手段的姑娘,别说见到,连听都没听说过。

    所以,能有这样的儿媳妇,她做梦都会笑醒,怎么会推之门外?

    还有人拿伊娃的外国人身份说事,道:“你看这姑娘外国人,他们吃牛排羊排啥的,和你们老两口都吃不到一个饭桌上,更别说婆媳关系了。还有,现在不都讲究代沟啊共同话题啊啥的,你们话都说不通,怎么有共同话题?”

    博妈一梗脖子,骄傲的说道:“娃娃普通话说的比咱们好多了,人家会说中英俄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学个咱们土话还不简单?”

    一晚上,王博家里灯火通明,大老爷们在一起又是抽烟又是喝茶,一直熬到十二点,王博想出去拉出小王来溜溜都没机会。

    睡觉之前,他打开抽盘看了看,十多天没有抽奖了,抽盘变成了绿色,显然它又在酝酿一颗二级心。

    因为愣四的人打断,昨天他们的鱼没有卖出去,带鱼存放在冰库里,黄姑鱼、大小鲳鱼还有那些大马鲛鱼,都没卖掉。

    王博想到网上去联系市里的大酒店,他将海鲜拍了照片给他们发过去询问要不要,结果几家酒店都担心他们的渔获来路不正没要。

    恰好这时,县城一家名叫威尼斯水城的海鲜酒店打来电话,他们给出的报价比较高,比如大马鲛鱼的价格,是一斤三十块,比很多鱼贩子都要高。

    接到报价,王博自然一口答应,然后找钟大宝开车过来,将马鲛鱼、大黄花和鲳鱼等放了上去,又从带鱼里挑了最好的带上,兴致勃勃向县城开去。(未完待续。)

465。要被屠宰的鱼鹰们(1/5)

    载着鲜鱼,面包车向市区开去。

    钟大宝上了车打开电台开始跟着唱歌,他什么都能唱,当然不是会唱,反正跟着调咧咧就行了,不会唱的时候便哼哼着过去。

    王博无语的看着路边积雪,后来受到感染,他也忍不住哼了起来。

    注意到他在跟着哼,钟大宝挥手道:“唱起来、唱起来,老王,唱起来!跟着我的节奏一起来,哟哟,一起来!”

    王博满脸冷汗:“尼玛大哥你抓住方向盘啊,俩手怎么都脱离了?别这样,兄弟我没结婚,你先留我一条狗命行不?”

    一个熟悉的旋律忽然响了起来:“打雷要下雨,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雷欧(这我也知道),天冷穿棉袄,雷欧,雷欧哦,天热扇扇子……”

    两人对视一眼,跟着调子一起高声喊了起来:“打雷要下雨,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雷欧——这我也知道!嗷嗷嗷……”

    这首歌是《海尔兄弟》的主题曲,叫做雷欧之歌,王博和钟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这动画片风靡整个临海市,特别是他们这些渔村,因为临近海洋,契合这个冒险动画片的主题,故而更受欢迎。

    就这么一路欢歌,不到半小时,车子开进了县城。

    钟大宝知道威尼斯水城的地址,在县城中心区域,是一座罗马风格的高楼,面前有一片小广场,门口矗立着两个罗马士兵雕像,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面包车直接开到门口,王博跳下车,一名服务员没好气的走出来挥手道:“这里不能停车,面包车更不能停。”

    王博客气的说道:“兄弟你好,我是来送货的,你们老板订了我家的鱼……”

    他的话音落下,旋转门里走出一名富态的中年男子,隔着老远伸出手哈哈笑道:“王兄弟?王博王兄弟对不对?我就是老板杜志成,欢迎欢迎。”

    路上的时候钟大宝说过,杜志成和愣四是县城最大的几家海鲜酒楼老板之二,两人平时素来不和。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博就猜到了,杜志成买自己的鱼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乎的是自己的能量,估计这家伙也听了小道消息,以为自己在省里市里有人之类,特意结交自己。

    威尼斯水城和愣四的富豪大酒楼是死对头,他们上下自然非常关心富豪大酒楼的消息,愣四被抓、酒楼偷税漏税被查封的消息自然传到了他们耳朵里。

    至于王博这个名字,他们更是清楚无比。

    看到老板的姿态、听到老板的称呼,那出来驱赶他们的服务员顿时吓了一跳,他几乎都要哭出来了,哭丧着脸说道:“博、博哥,我不知道原来是您,我有眼不识泰山……”

    王博听了这话直想笑,他摆手道:“客气了哥们,把车停在酒店门口本来就是我们的不对,你多想了。”

    “那您原谅我?”服务员继续哭丧着脸。

    王博失笑,道:“你没得罪我,咱们之间只是一点小误会,啥事没有。”

    挺着大肚子的杜志成红光满面的推了服务员一把,笑道:“王兄弟这样的身份,岂能跟你小屁服务员一般见识?你进去准备茶,那啥,找小梅要我珍藏的顶级金骏眉,这天就适合喝红茶,我陪王兄弟喝两杯!”

    王博猜得不错,杜志成找他买海鲜是假,找他拉关系是真。

    不过他的目的便是卖掉海鲜,对方愿意给钱正好,反正他这不是什么违法生意。

    打开车厢门,王博将马鲛鱼、带鱼、黄姑鱼和几条野生大黄鱼给杜志成看,说道:“杜老板你请你的厨师看看,我家的海鲜质量绝对没的说。”

    杜志成哈哈笑道:“王兄弟这话见外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啥,我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买你家的海鲜,那绝对信得过,过称,去厨房过称!”

    后厨的员工出来扛海鲜箱,马鲛鱼的箱子最大,里面覆盖着冰块,得有上百斤,两个帮厨提起来有些吃力,王博上去扛起,让他们带路。

    杜志成连忙说这活不用王兄弟你来干咱们去喝茶就行,王博摆摆手,说道:“送佛送到西、送货送到底,我们渔家送鱼,都是送到厨房的,这规矩我懂。”

    杜志成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说道:“讲究,王兄弟讲究人哪!愣四那****,王兄弟这样的讲究人都不放过,活该他去吃牢饭!”

    王博笑笑没接话,将海鲜箱送进了厨房。

    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成了名人,进入酒店后,有服务员和厨师对他指指点点,各种窃窃私语:

    “这就是弄掉愣四他们的王博?这么年轻?”“英雄出少年啊,这青年老霸道了,一个人撂翻了好几个!”“好几个?是十好几个!不过光能打不算啥,这小哥关系特硬,好像娶了个外国公主啥的……”

    王博摇头,真是什么传言也出来了。

    他走进厨房后,立马有人过来搭手,还有人递给他一幅雪白的毛巾,媚笑道:“王哥你擦擦手。”

    爱屋及乌,钟大宝也跟着混了一条毛巾,他叹息道:“娘咧,我送了一年海鲜,从没有今天这么爽快过。”

    这时候有人拉着拖车走进来,车上摞着铁笼子,里面关着一些灰黑色的尖嘴大鸟,这些鸟眨着晶莹的眼睛怯怯的看着厨房里的人,有人在笼子上踢了一脚,吓得它们纷纷挤在角落里。

    看到这些大鸟,王博诧异的问道:“咦,鱼鹰啊,哪里来的这么多鱼鹰?”

    给他递毛巾的人赶紧来介绍:“噢,刚收上来的一批老鱼鹰,我们酒店的鹰鱼一锅炖可棒了,王哥今儿个尝尝?”

    王博看向这人,说道:“你们吃鱼鹰?这是偷来的还是人工养殖了?没听说过谁家建了鱼鹰养殖场呀。而且,这肯定不是养殖场里出来的!”

    对于这种水禽,他非常熟悉,小时候家里养过一阵子,他小学时候的任务之一就是放鱼鹰,所以看这些鸟的眼神和肌肉长势,就能看出它们是放养的还是圈养的。(未完待续。)

466。记忆中的鸬鹚(2/5)

    鱼鹰其实不是一种鹰,这名字是王博家乡的土称呼,如果换成学名,那就是鸬鹚,一种很擅长捕鱼的水鸟。

    王博记得,他上小学那会,使用的课本有一章就是讲这种水鸟的。

    这种水鸟在上千年前便被中国人所驯化,有海、有湖有大河的地方,经常能看到鸬鹚。

    在王博的家乡,鸬鹚被称为鱼鹰,原因是它能帮助渔人捕鱼,虽然不是很擅长飞行,但对于渔民来说,它们就是海洋上的鹰。

    除了鱼鹰,在他们本地鸬鹚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乌鬼’。这个称呼听起来不好听,其实也是对鸬鹚的一种尊称,他的家乡中‘鬼’有两种含义,用作名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鬼魂,如果用作形容词,那便是‘机灵、聪明’的意思,比如机灵鬼。

    乌鬼就是形容鱼鹰的聪慧,王博家乡除了海鸥还有两种海鸟比较常见,一种是鸬鹚,另一种是鲣鸟,后者飞行能力远超前者。

    但鲣鸟傻乎乎的,根本无法驯服,而鸬鹚就聪明的多,将小鸬鹚养在船上,稍加训练就能将它们训练成捕鱼帮手。

    就叫做乌鬼以形容这种鸟不像鲣鸟那样傻,而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在中国,很早就有人开始驯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

    在王博童年时代,海边多得是鱼虾,那时候老百姓买不起大船,家家户户靠舢板来捕鱼,就和电视纪录片里的江南水乡一样,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驯化好的鸬鹚。

    他还依稀记得那样的场景,一群鸬鹚好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颈部带着脖套,整齐的站在船头。

    等到鱼群出现,主人一声哨响,鸬鹚便会纷纷跃入水中捕鱼。由于带着脖套,鸬鹚捕到鱼不能吞咽下去,它们会叼着鱼返回船边。

    这样,等到主人把鱼夺下后,鸬鹚又会再次下潜去捕鱼,如此反复,帮助渔民来捕鱼。

    此外在当地渔业文化中,鸬鹚不仅是捕鱼的能手,还是美满婚姻的象征。

    老渔民都知道,鸳鸯根本不是一夫一妻终生相伴的痴情鸟,鸬鹚才是!一对鸬鹚从相识结伴,到营巢孵卵再到哺育幼鸟,期间它们不离不弃。

    加上还有《诗经》中的传统文化相关联,《诗经》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雎鸠就是鸬鹚,所以综合这些原因,渔民结婚的时候会选一对老鸬鹚戴上红花送到婚礼上,以表达对新人白首同心的祝福。

    王博没想到,以往作为渔民们工作和生活好助手的鱼鹰,现在竟然成了酒宴上的食物,真是让他难以接受!

    听到他的疑问,递毛巾的服务员说道:“现金不同往日啊王先生,国家出台法律法规,说鱼鹰是违法捕捞工具,不准渔民们使用。那么不能下水捕鱼,谁还会养鱼鹰?只能卖给饭店做菜。”

    王博更惊讶了,问道:“你胡说吧?还有这样的法律法规?”

    那人二话不说,掏出手机一番搜索,然后给他看新闻。

    王博定睛一看,看到新闻确实在报道这件事,最后有明文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禁止使用电力、鱼鹰和敲船作业,在特定水域确有必要使用电力或鱼鹰捕鱼时,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看到这规定,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规定太扯淡了!

    渔民使用鱼鹰协助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萎缩?王博觉得这个说法简直可笑,这就好像有些专家说,大妈们炒菜产生的油烟导致了大气污染一样。

    鱼鹰对渔民来说,只是捕捞的助手,一群鱼鹰一生捕捞到的鱼虾也不如渔船一网多。而且王博知道,鱼鹰只能在湖泊江河和海边使用,如果进入深海它们根本发挥不了大作用。

    因为鱼鹰擅长潜水而不擅长飞翔,深海风大浪大,它们一旦入水根本飞不起来,容易导致死亡。

    而现在近海哪里还有鱼虾?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不让渔民养殖鸬鹚,王博实在无法接受。

    不过这是上层的政策决定,他没有表达意见的资格,更不能更改这个事实,只能摇头。

    胖厨师拖着铁笼子里的鱼鹰进厨房,指挥手下人准备热水,鱼鹰们缩在铁笼子里一直怯生生的看着众人,黑漆漆的眼睛里透露出的目光非常单纯。

    王博将手伸进铁笼子里,一个厨师上来献殷勤,说道:“王大哥,你小心点,小心被鱼鹰拧。”

    鱼鹰的攻击方式类似大鹅,它们长着尖嘴,攻击的时候是咬到对手然后扭动有力的脖子。

    王博轻轻抚摸这些鱼鹰光滑的羽毛,说道:“这都是熟鹰啊,你看它们眼神和动作就能知道,这是帮人不知道捕捉过多少鱼的鱼鹰,怎么舍得卖给饭店呢?”

    熟鹰是当地人对养殖时间比较久的鱼鹰的称呼,熟是熟悉的意思,算是那种和人熟悉的温顺鱼鹰。

    果然,他伸手进铁笼子里,这些鱼鹰纷纷伸着脖子凑上来用尖嘴轻轻的点他的手掌手背,他知道,这是鱼鹰讨要食物的意思。

    毫无疑问,这些鱼鹰已经饿了很久了。

    看到王博对鱼鹰似乎很感兴趣,那厨师特意上来凑热闹,说道:“王老大,你喜欢吃鱼鹰吗?我们酒店有独特的做法,这鱼鹰先别放血,直接放到沸水锅里烫死……”

    王博听不下去了,打断他的话冷冷说道:“你不觉得这样太残忍吗?你看这些鱼鹰,里面不少都是要下崽的雌鸟,这么干恐怕有伤天和吧。”

    鱼鹰是不是进入繁殖期,看羽毛就能看出个大概。

    这鸟在全球各地都有所见,新西兰也有,比如点斑鸬鹚,它们羽毛颜色非常丰富,王博家乡的鸬鹚是普通鸬鹚,身上长着灰黑色的羽毛,眼睑和喉部有不同颜色,蓝色、橙色、红色或黄色都有所见。

    一旦进入繁殖季节,鸬鹚们这些部位的羽毛颜色会变得更鲜艳,王博靠近一查看,发现这些鸬鹚的颔下羽毛就变得很鲜艳了,这是进入繁殖期的标志。(未完待续。)

467。鹰潜双子湖(3/5)

    厨师们看出了王博对于他们这样虐杀鸬鹚的厌恶,于是讪笑两声纷纷让开,马屁拍在马蹄子上的那胖厨师则尴尬的说道:“这个、这个也是没办法,吃嘛,哪有什么残忍不残忍。”

    王博不是什么素食主义者或者动物保护组织成员,但他对鸬鹚有感情,在他记忆里,这种鸟和鸡鸭鹅不一样,它们和狗一样,都是渔民们的好助手。

    甚至在以前劳动力低下的时候,鱼鹰对渔民的作用下远大于狗,狗是看门,鱼鹰却是养家糊口!

    看到这些鱼鹰都进入繁殖期了,王博便决定保住它们,他直接去找到酒店老板杜志成,一番客套后微笑道:“杜老板,你收了一批鱼鹰准备做菜是吗?是这样的,我想买下它们,不知道你能否割爱?”

    这要求让杜志成有点愣,问道:“你想买下那些鸬鹚?干啥?你要回家自己做着吃?如果这样的话,我送你几只。”

    王博摇摇头道:“我想放生,嗯,我这人信佛,每次施展过霹雳手段之后,都得放生动物给自己积德。”

    他本来想解释说可怜鸬鹚、看不惯他们这样虐杀鱼鹰等等,可是随即一想,这样多费口舌还没什么用,不如借着大家对自己背景和手段的忌惮,吓唬吓唬杜志成。

    果然,听了他的话杜志成咧了咧嘴,他听王博说‘施展霹雳手段’之后,下意识就想到了刚刚被收拾掉的愣四一行人,于是赶紧点头道:“那没问题,王兄弟真是菩萨心肠啊,那个啥,这些鱼鹰就当我送王兄弟的,不用你花钱买。”

    王博摇头拒绝,他见杜志成不肯收钱,便没有收马鲛鱼的钱,等于用鱼换了这些鸬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