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镇长-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一幕,王博明白壮丁是怎么从牛群里抓来一头小麝牛了,老虎打盹的时候都没什么威胁,何况麝牛?

    显然,麝牛打盹的时候被壮丁给偷袭了……(未完待续。)

1176。疯狂孤独(2/5)

    这些麝牛显然没有威胁性了,王博一直观察了一个多小时,发现麝牛们找回小牛后,就安静的吃牧草,连看一眼猎犬的意思都没有。

    这样,他就可以放心的回去睡觉。

    白天一直驾驶雪橇车,这是很累的活。

    早晨天还没亮他就醒来,阿拉斯加的这时候天亮很晚,要八点钟才会日出,参赛运动员一般会在日出前一个小时就出发。

    王博才不想那么辛苦,他让狗狗们多休息一会。

    拉开帐篷他往外一看,先看到一群巨大的麝牛趴在旁边雪地里,有几头麝牛竟然走进了猎犬的地盘,而猎犬们并没有攻击它们,而是正趴在它们身边呼呼大睡。

    王博看到这一幕惊呆了,还有这种事?

    麝牛只要不认为自己处于危险境地,那就非常的温顺友好,在荒野之中曾经有人见过几头灰狼和麝牛依偎在一起抵御严寒暴雪。

    它们的牛毛实在太温暖了。

    地上的野草已经被吃光了,一根都没剩。

    王博摇摇头,又拿出一堆牧草洒在地上。

    看到这些牧草,趴在地上的麝牛群立马爬了起来,迈着慢悠悠的脚步过去小口咀嚼着吃起早餐。

    受伤的那头小麝牛挣扎着也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跟着吃,一口不能少。

    王博又拿出牛肉来给狗狗们准备早餐,他将手机放在外面,很快手机就没法开机了。

    这样他笑了起来,后面不用开直播了,手机被冻坏了。

    早餐依然是热气腾腾的牛肉汤,王博搭配了鸡蛋饼,他在平底锅里洒上花生油,烧热之后赶紧倒上搅和好的鸡蛋面糊,慢慢的一张香喷喷的葱花鸡蛋饼便出炉了。

    鸡蛋饼搭配牛肉汤,王博吃的很爽,狗狗们吃的也很爽。

    吃饱喝足,可以准备上路了。

    结果他收拾好雪橇车后刚要喝令出发,麝牛群跟了上来。

    在最强壮的头牛带领下,其他牛排队跟在后面,摇摆着尾巴排在了雪橇车后面,竟然是要跟着他走。

    王博看看地上干干净净的牧草,忍不住笑道:“卧槽,哥们我不是碰上了一群吃货吧?麝牛怎么跟北极狐一样?”

    不光麝牛和北极狐,极地的野兽——除了熊和狼这种猛兽,其他的都有向往食物的天性,只要有人给它们食物,它们就会跟着走。

    说难听点这是有奶便是娘,但这是它们能存活至今的原因。

    它们并没有将人类当做是饲养者或者主人,而是当做会移动的粮仓,它们本身就有追逐食物而迁移的本能。

    看着这些老老实实的麝牛,王博犹豫了起来,他走下雪橇试探的向那最强壮的麝牛伸手,这麝牛立马警惕的抬起头,用大角对准了他。

    王博拿出一把牧草递给它,这样他再伸手,麝牛就老实了,任凭他抚摸自己的牛角和皮毛。

    麝牛的皮毛不经过鞣制处理是很粗糙的,王博摸着跟摸草绳一样。

    他打开沙盘,然后将这头牛放入了牧场深处,故技重施,这样他将所有的牛都放了进去,一共二十二头成年牛和四只牛犊。

    新西兰没有麝牛,但这种牛是很珍贵的,王博想要养殖上一批。

    牧场有充沛的食物和水,至于气候,他可以给麝牛们剪掉毛,这样它们就能适应落日镇炎热的气候了。

    牦牛都能在牧场里活下来,他相信麝牛更没问题。

    正好他们处于一个树林旁边,身边都是树木,即使用间谍卫星都看不到他怎么动手的,而这个牧场是最成熟的,平时牛仔也不过去,所以可以很好的保密。

    收养了这个麝牛群,王博心情好了起来,他吹响口哨,狗狗们立马开始飞奔,雪橇擦着积雪向前飞驰。

    两个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一个中转站,这是他们补充物资给养和休息的地方。

    托尼和小萝莉已经开车提前到达,他们给他准备好了食物和清水,然后问他道:“昨晚没问题吧?”

    王博笑道:“这有什么问题?就是晚上太冷,一个人太孤单。”

    到了补充点,他先和伊娃进行了视频,两人甜蜜蜜的腻歪了一会,他又要上路了。

    托尼说道:“你还是多休息一会吧,至此你已经行进了三百公里,这是一个里程碑,可以进行休息。”

    王博摇头道:“我没问题,那些拉着雪橇的家伙也没问题,我们休息的时间足够多了。”

    有记者过来采访,问的也是这个问题:“据我所知您现在是第一名,而您仅仅休息了半小时就重新上路,这和您的成绩有关系吗?”

    面对媒体老王进行了例行性装比:“当然,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早起的狗有屎吃,哈哈,开玩笑啦,其实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得更勤奋。”

    “您不需要休息一下吗?”

    老王跟小公鸡一样昂起头道:“死后有的时间长眠,现在当需抓紧时间去奋斗!”

    他踏上雪橇车,留下了一连片照片。

    一个女记者痴迷的说道:“哇,王先生好有男人味,这才是勇士。”

    小萝莉赶紧说道:“抱歉,他已经结婚了,也有孩子了,你没机会了。”

    在中转站换了一台新手机,王博又开始直播了。

    路上实在孤单,用直播间的弹幕来打发无聊时间挺好的,就是雪橇车抖动的厉害,他要看清字幕并不容易,回复起来更难。

    慢慢的,王博就体会到了这项运动中的一句格言。

    打败你的不是恶劣气候,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可怕的孤独。

    从第二天开始,王博就不怎么说话了。

    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只是两天而已,这时间可不算长,一个人单独待两天时间能怎么了?

    完全不是这回事,赛程当中只能看到冰雪,颜色总是白色,这会麻痹人的神经,从中午开始,王博就觉得时间变慢了。

    他看手表,指针一秒一秒的正常跳动,但只要不看手表,似乎时间就不再流逝。

    最厉害的一次,他数着看手臂,一分钟之内他看了足足二十二次手表,而他感觉自己是隔着一两分钟才去看的,但那仅仅是一两秒罢了。

    (未完待续。)

1177。破冰抓鱼(3/5)

    从第三天开始,王博告诉自己这一切必须改变,否则一千两百英里的路程跑完,他会疯狂的。

    歌声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东西,他决定唱歌。

    狗狗们现在听到他唱歌就不再狂奔想逃离,而是会享受他的歌声,王博发现自己只要一唱歌,狗狗们就会开心起来,会应和着他吼叫两声。

    在直播间里,他赢得了好几个绰号,东方mj、车载歌神、雪地灵魂歌手之类。

    此外每次休息的时候,他都会给自己找点事干,他会趁着关掉直播间的时候来休息,然后拿出一头麝牛,给它们来剃毛。

    感谢彼得逊,耳濡目染之下他学到了一手不错的剪毛技巧,剪毛的时候麝牛并没怎么抗拒。

    这样几次休息结束,他倒是积攒了一大堆的麝牛毛,虽然没有带皮牛毛那么值钱,可是考虑到现在麝牛的数量和寒带麝牛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剪毛这个事实,他积攒的麝牛毛起码价值几万块。

    到了第五天,他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了,但他还是坚持唱歌。

    他唱歌不再是因为孤独,四天一半的行程结束了,他已经习惯了孤独,他找到了其他的陪伴着。

    特别是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时候,看着东西方被耀红的天际,他往往会感动起来。

    这其实是精神出现异常的征兆,当然这不是精神病,只是一个人习惯了群居突然孤独下来,加上身体疲惫的自然反应。

    艾迪塔罗德雪橇大赛被称为大自然所有生命最壮丽之赛事,可不仅仅是吹嘘的,它对参赛者和狗狗的考验太大了。

    第六天,在阿拉斯加的西北方,他遇到了一座冰湖。

    尽管天色尚早,可是他还是停下了脚步,他将狗狗们放开,铺了羊毛毯给它们来休息,然后他带着壮丁去湖边坐了下来。

    壮丁很敏感的察觉到了他的异常之处,他一坐下,这个毛茸茸的大孩子立马扑了上去,用强壮的前肢抱住他,然后用脑门一个劲摩擦他的脸。

    王博被逗笑了,他抱住壮丁跟它打闹,哈哈笑道:“放心好了我的宝贝,我没疯呢,我不是想要自杀,我是想在这里搞点鱼吃,天天吃肉腻歪了。”

    湖面冻出了厚厚的冰层,他拿了石头上去砸,结果连个缝隙都没有砸出来。

    老王不服气,拿出猎枪,对准湖面‘咣当’就是一枪。

    火药弹头还是威力十足的,湖面上顿时从弧线了一大片的小坑,可是距离洞穿湖面还远得很呢。

    王博特别苦恼,他看看周围没人,就借着雪橇车的掩护,拿出了一个大型电钻,这是工地上用来钻石头的。

    看到这玩意儿,直播间里惊呼声连连,又是一大片弹幕出现了:

    “哎哟我的上帝,这家伙怎么还准备了破石电钻机?”

    “必须服气,王真是厉害。”

    “我要跪下舔他,他真是太猛了。”

    这个电钻是油电混用的,里面有柴油,固定好之后打火就可以工作了。

    随着硕大的钻头开始旋转,冰面上飞起了冰块。

    钻头越转越快,被甩出来的冰块和冷水越来越多,终于十五分钟后,湖面上出现了一个水桶口粗细的大洞。

    王博趴着过去看了看,冰层足足有半米厚!

    有了冰层,再想抓鱼就简单了,他坐在那里等待着,手里拿着个棍子,不断的搅和水面,防止结冰。

    即使是白天,气温依然是零度以下。

    棍子在搅和水面,可是依然有鱼冒了出来,起先是一两条,但很快洞口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青黑色鱼头。

    王博不知道这是什么鱼,他没见过这种鱼,大概二十来公分,通体青黑色,身体是流线型的,下腭突出;背、臀二鳍相对,近于尾部。

    他担心又是什么保护物种,先将手机拿出来给拍了一下。

    出来的弹幕让他很放心:

    “这是阿拉斯加黑鱼,可以放心吃。”

    “黑鱼,味道不错,我奶奶做的炸黑鱼肉很好吃。”

    “你奶奶坟头草恐怕已经两米半了,淡水鱼不能吃,污染严重!”

    “蠢货,这是阿拉斯加,这不是你们密歇根!”

    除了阿拉斯加黑鱼,出来的还有白斑狗鱼和淡水石首鱼,这些并不受保护,但还是很多人劝王博不要吃。

    在美国很少有人吃淡水鱼,钓鱼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大多是为了享受钓鱼的过程,钓到后拍个照片,然后就会扔掉放生。

    有些跪久了站不来的国内人士说这是因为美国人有爱心、有责任感,其实都是狗屁,王博对此嗤之以鼻,要是美国人真这么有爱心,他刚弄走的那些麝牛至于濒临灭绝?

    事实上麝牛在美国就是灭绝了,现在美国的所有麝牛都是加拿大引进种的后代。

    美国人之所以不吃淡水鱼,不光是因为淡水鱼的鱼刺多,他们不会吃,而是国内淡水湖泊河流的污染很严重。

    众所周知,美国工业史上有个黄金100年时期,从1860年到1960年代,这一百年里美国工业高速发展,同样也是高污染的时期。

    尤其是工业污水的排放,这一百年那叫一个毫无节制。

    特别是重金属污水,这东西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进入水中后,不会导致水变得肮脏浑浊,也不会产生异味,它们就是沉积在水域底部。

    然后,水草会吸收重金属,鱼又以污染的水草为食物,这样形成了食物链累积,鱼体的重金属含量往往高的可怕,美国人不敢吃。

    但是阿拉斯加除外,阿拉斯加没什么工业,当年工业黄金百年时代跟它们更是毫无关联,这里是真正的天然无污染,湖水都可以放心的喝。

    王博拿起石头,站在冰口开始干活,他就跟打桩似的,将石头狠狠往下砸,很快砸晕了一堆鱼。

    他将这些鱼捞上来,没过一分钟,冰口又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鱼头。

    湖泊冰封已经几个月了,这些鱼过的都是暗无天日、缺少氧气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可以自由吸氧的机会,还不死了命的冒头?(未完待续。)

1178。纪录碎裂者(4/5)

    这样,午餐出来了。

    王博将挂在雪橇车把手上一个皮袋子拿了出来,然后什么葱姜蒜、八角辣椒花椒和孜然粉之类都出现了。

    弹幕更疯狂了:

    “这踏马是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大赛?这踏马是来旅游的吧!”

    “第一次看到这么极品的家伙,他只差带个女人了。”

    “一群蠢驴,这才是优秀的人生态度,王,干得漂亮!”

    “贝尔应该跟着王去阿拉斯加转一圈,瞧瞧他在节目里搞的什么玩意儿?”

    “用贝尔跟王比?给你个收回这句话的机会。”

    看到这些有意思的弹幕,王博哈哈大笑,然后他就将手机挂起来直播自己做鱼了。

    这个他很擅长,调味料齐全,水源充沛,做鱼就属于娱乐活动了。

    天气这么冷,吃个水煮鱼是必须的,此外火烧旺了可以做个清蒸鱼,淡水石首鱼也是石首鱼,这玩意儿的肉质很娇嫩,清蒸后蘸着盐吃就行了。

    此外他在雪地里升起火堆来烤火,地下埋了两条鱼,用树枝插了两条鱼挂在火焰上,两种方法做烤鱼。

    出来的弹幕更多了:|

    “膜拜,冰天雪地也能活得这么滋润。”

    “看得我都饿了,我要再吃一顿。”

    “我天,这家伙的刀功真是了不得,联合他的野外生存能力,我猜他是神秘的中国特种兵!”

    “一个人四道菜,我们全家四个人经常吃一个菜呢。”

    黑鱼很肥,刮掉鳞片后挂在篝火上很快就变得焦黄了起来。

    王博转动树枝,时不时往上撒点孜然粉和辣椒粉,再撒上盐巴,两条鱼很快就烤熟了。

    水煮鱼还在炖着,清蒸石首鱼也蒸熟了,这样他过了一会再将篝火移开,挖出下面埋着的焖鱼,这就可以吃了。

    一直在这么冷的环境中干活,王博早就饥肠辘辘,一条二十公分长的烤鱼没几口就下肚吃了个差不多。

    狗狗们垂涎的在后面看着,但这不能给它们吃,这些家伙吃东西喜欢狼吞虎咽,鱼骨头会卡死它们。

    清蒸的石首鱼蘸着用辣椒粉和盐调和而成的调味料,吃起来也很不错,就是腥味稍微有点重。

    最后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煮鱼,王博吃的满身大汗,拉开衣服,甚至有热气往外冒,这顿饭吃的太爽了。

    将这些垃圾埋起来,他又给狗狗们煮了肉汤,等到它们吃完消化十多分钟后,他再度上路。

    雪橇车上挂了一连串的冻鱼,足足有几十条,被他用绳子串了起来,挂在雪橇车的后面,这样随着雪橇车奔跑,这些冻鱼就跟尾巴一样摆动了起来。

    老王回头看,看了一会呵呵笑了:“这不是尾巴,这是两条大辫子。”

    到了下一个中转点的时候,看到他的雪橇车上挂着这么多鱼,工作人们都有些愣:“这是、这是怎么回事?”

    王博摘下一串给了小萝莉,豪迈的挥挥手道:“拿去,跟你托尼叔叔找个餐厅让他们去加工一下,这是姐夫的收获。”

    小萝莉嘻嘻笑道:“哇,姐夫好厉害,我太崇拜你了,人家都是饿着肚子来这里吃一顿,你却是带了食物送过来。”

    为了节省时间,参赛者会精确计算路程然后安排活动,中转点是一个休息的地方,他们会在这里吃饭,以少携带一些物资,减轻雪橇车的重量。

    别小看这么一顿饭,十六条狗的饭量很大,它们一顿饭至少要吃十六公斤的东西!

    路上有二十六个中转站,有些人计划的比较好,可以全程不携带食物,所有的饭都是在中转站解决。

    但王博不这么做,他准备了食物,不过上路后会送到城堡里去,到时候他再从城堡里拿出来就行。

    就这样,风餐露宿,他没有在中转站里住过一夜,每次都是跑到天黑才停下雪橇去休息。

    一番努力,终有收获,第八天刚刚黎明,他便驱赶雪橇上路,诺姆镇就在前方!

    两个小时后,正好是十点钟,他看到了一座镇子,看到了连绵的屋子,也看到了一群人待在外面,还看到了一些架起来的摄像机、录像机。

    “给我冲啊,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我靠!胜利就在眼前!”王博猛的兴奋起来,站在雪橇车上就挥手。

    结果悲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