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墓伏尸-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执意插手这件事情的话,那我做为你的兄弟,我希望你在上刀山、下火海的时候也能带上我!我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老熊说道。

    第二日一大早,老熊拉着我驱车来到了北京十三陵定陵旁边的一个小村落去寻访他口中的‘风水大师’。

    在一栋四面环山、依山傍水的三层小砖楼前我们停下了脚步,老熊对我指了指这栋楼,张口对我说道:“廖大师就住在里面!”

    按动了小砖楼大门上的门铃,不一会儿一位中年妇女打开了铁门将我们迎了进去。

    这个廖大师家外面看着虽然简朴无奇,但是里面却是暗藏玄机!各种字画古董分布在房间中的每一个角落,跟开了个私人博物馆似的。

    经过老熊的介绍我得知原来眼前这位中年妇女是廖大师的保姆,而现在廖大师刚睡过午觉,正在书房中做研究。

    轻轻叩了叩廖大师的房门,很久里面才有人回话。保姆推开门将我们送了进去,这间书房中檀香味道四溢,而廖大师更是颇具仙风道骨。

    书房中空间狭小异常,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摆满了书,而廖大师则正端坐在书桌前看着书,直到老熊过去给他‘请了安’,那个廖大师才恋恋不舍的放下书,起身来到我面前。

    “哎呀!失礼了!刚才我光顾着看书了!见谅啊!”廖大师对我客气道。

    我呵呵一笑,说道:“廖大师果然器宇非凡啊!”

    原来,廖大师名叫廖小元,研究风水玄学已经数十载,对堪舆风水颇有独到的见解,据他说他祖上廖均卿就是为大明朝廷修建皇陵的设计者!由于当时明朝皇帝陵地卜选采用的是盛行于当时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势宗风水术,注重龙、**、砂、水的相配关系,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吉地又是永乐年间江西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所选,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四面青山环抱,中间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真是名门之后出才子啊!怪不得廖小元如此能耐呢!

    在切入正题之前,廖小元兴致勃勃地就给我们讲起了他祖上设计的明十三陵: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所以说古人为自己修建的陵寝不一定是一味追求登仙而已!想当年,我祖上廖祖师,的确有先见之明。。。”

    等听他唠叨完了一长串台词后我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起身将笔记本掏了出来递给廖小元,他带上老花镜仔细的品读起来。

    读的过程中只见他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捧着书的双手甚至都开始不住的颤抖起来,一边看一边语调扭曲地问道:“居然是师。。爷令们是。。怎么得到它的?”

    '本章终'( )

第二章(廖若水)

    我和老熊满头雾水地问道:“师爷令是什么?”

    “哈哈”廖小元像是受到了刺激一样颠笑起来,过了很久才恢复了‘神智’,对我说道:“小兄弟!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到这本师爷令手抄本的?”

    “这个说来可话长了!廖大师你还是先说说这个师爷令写的是什么吧?”我道。

    “好!那我就给你们说说!”廖小元说道。

    “我廖家代代能人辈出,就说说被皇帝赐官为灵台博士的廖均卿廖老吧!他一生研究风水堪舆大有所成,被大明朝的皇帝赏识重用!成了御用的堪舆师!但是他老人家在十三陵完工后,不愿再次封官受金,明成祖便赐其纸扇一柄,并题诗云:“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老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直至架鹤西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廖小元手舞足蹈、口水横飞地又将话题带走了。

    “呵呵!厉害!”我道。

    “廖老告官养老闲暇无事的时候,就将毕生所学的奇门遁甲、堪舆风水之术全部口授给了他的大徒弟张腾,张腾天资聪慧便将廖老口述之事加以改编,然后编撰成了一部风水奇书《师爷令》!而《师爷令》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不知流落何处,没曾想却歪打正着让老夫我找到了!老夫堪舆风水数十载,博览万卷群书,单单没有目睹过家传的《师爷令》!这是老夫我甚至上几辈先人莫大的遗憾啊!”廖小元大感慨后眼泪也涔涔流了下来,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可能是廖小元他自己也觉得失态了,才赶紧擦干泪水,一本正经地问我道:“哎呀,小兄弟!刚才真是失态啊!”

    我和老熊尴尬的笑了笑,只听他又道:“小兄弟,开个价吧?只要老夫能出得起就行!”

    我意识到势头不对,赶紧解释道:“廖老!我明白您的心情,但是我这次来并不是要卖《师爷令》的!”

    “什么?那你来找我干什么?难道是要戏耍我这个老头子?”廖小元气哼哼地说道。

    老熊为人圆滑,再加上涉世很深,所以最能帮人打圆场,赶紧插道:“廖老,行了!别和小辈的生气!不值当的!”说完话,老熊起身将我送了出去,边走边对我说道:

    “我进去和廖老头交涉!这个事情你放心!”

    事情到了这里,其实不用再和那廖老头谈什么,毕竟我们已经知道这《师爷令》的来历,大不了可以到其他人那里去解读这本风水古籍,只不过是要多费些周折罢了。

    我静坐在廖家客厅的沙上等待书房中的老熊,过了很长时间,老熊终于从书房的门缝间探出了半个身子,对我打了个手势示意我进屋。

    廖小元再次见到我时,脸上写满了惊异,赶紧对我大献殷勤。

    我推托了一下,对廖小元说道:“廖老,您就说您帮不帮我这个忙吧?”

    廖小元哈哈一笑,道:“这个好办!不过,竟然没想到小兄弟你居然单枪匹马去过夜郎王陵!小兄弟你的胆色真是让老夫佩服啊!”

    我横眼瞥了瞥老熊,只见他满脸得意的正看着我。

    “呵呵,过奖了廖老!我跟您比起来差得还很远啊!”我客气道。

    “小兄弟,你知道吗《师爷令》所包含的东西太过于深奥与博大,所以我建议小兄弟你应当先将风水之术的基础学好,然后再来钻研它也不迟!风水之术不单单是选宅相地,其中还囊括了寻龙点**,顾名思义龙亦即山脉也,按其所处地貌形态有高岗龙;平岗龙;平洋龙等之分。山脉或起或伏;或跃或腾;或盘或距。山脉可以渡海;过湖;穿田;过峡;起伏升空;可以渡海;过江绵延数千公里,龙或隐或现;或断或续。龙导生气行走;气随龙脉行转。龙长生气亦雄厚;龙短气亦短。所谓千里来龙;千里结**,百里来龙;百里结**,是也。而**乃阴**,说白了也就是葬地!寻龙脉、点阴**也是风水师的必修之道。”廖小元说道。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只听廖小元又道:“现今人类在科学领域小有所成,便愚昧的认为风水堪舆之术是封建迷信,其实不然!古人云‘山环水抱必有气’你看咱们北京城西有西山太行山脉,;北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均属昆仑山系!两条山脉在北京的南口会合形成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着咱北京!你再看水,北京这地界被永定河、黄河、长江、珠江环抱,这是从大了说!细的咱就不谈了!当年唐山大地震离北京那么近,可咱北京压根就没事!这足以说明北京的风水是多么的好了!而且百年来多少大灾大难数不胜数,可还就从来没有袭扰过北京城!”

    我和老熊被他说得云山雾罩,连连点头称赞。

    不一会儿,书房的门轻轻被人推开,只见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年轻姑娘,第一眼见到她,我竟被她的气质与美貌给深深吸引住了,这个女孩子在我看来有种大家闺秀的感觉,端着精致的紫砂茶具送到我们面前,我们一一接到手中后,只听廖小元对那姑娘说道:“好闺女!若水啊,没什么事情你先出去吧!”

    竟没想到那个姑娘是廖小元的闺女!老熊等那姑娘走了一脸坏笑的盯着我,低声说道:“强子!你是不是看上人家闺女了?”

    我赶紧回道:“没有啊!”

    “可我看你那色迷迷的眼睛可是一直在人家闺女身上游走啊!”老熊一边**一边说道。

    “呵呵!就算是吧!我第一眼看见那姑娘就觉得她有种凡脱俗的气质,真让人无法抗拒啊!”我道。

    “呦!强子你瞧你喜欢人家你就说喜欢吧!还什么凡脱俗!你别假清高了你!”老熊道。

    我转头看向廖小元,说道:“廖老!刚才那姑娘是您闺女?”

    廖小元点了点头,道:“怎么?”

    “呵呵!实在是俊俏啊!”我赞赏道。

    “我闺女深得我的深传,不如强子兄弟去和她学习风水之术吧!正好你们年轻人也谈得来!”廖小元道。

    其实我早看出来了,这个廖小元根本就没打算传授我风水堪舆之术,他一心都放在了《师爷令》上,既然他这么说,我也只好这么办了!

    '本章终'( )

第三章(要挟)

    这已经是我回到北京的第三天,也正是去老莫赴会的日子。起床后,我拨通了那纸条上的陌生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年男人:

    “您好!”

    我懒得与对方罗嗦,直截了当地说:“我是孙强!”

    “哦!原来是孙先生!怎么样?咱们今天坐下来好好谈谈怎么样?”对方道。

    “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道。

    “什么条件?”

    “把玲子带上,我要看见一个毫无伤的玲子!”我道。

    对方明显迟疑了一下,片刻才回道:“这个好办!”

    挂了电话,我又打给老熊,将他也约了出来。

    站在老莫门口,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么多年沧海桑田,变化的都是我们自己,而那高高的穹顶,精美的吊灯,华丽的雕花柱子,弥漫着浓郁的俄国风情的老莫还是以前的那个样子!菜品十分地道,来这里红菜汤每次必点;奶油烤鱼的味道也不错;罐焖牛肉就更没得挑,又嫩又香。服务员穿着很有特色,态度亲切,上菜度挺快!记得最近一次来这里也是在好几年前了!

    “怎么样?强子?想改善改善生活?”老熊笑道。

    “那到不至于,只是不知道还会有什么等着我…”我道。

    我们二人来到一张桌子旁坐下点了两道菜,眼睛紧紧的盯着门口。

    就这样过去了很长时间我和老熊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终于一辆本田轿车停在了餐厅门口,从里面走下来一男一女,虽然隔着很远但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的!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的心情,起身冲了过去。

    到了近前女的一下认出了我,兴奋地叫道:“哥!”

    我将玲子使劲揽入怀中,两个人久久没有分开。

    虽然只是一个月没见,但是玲子的气色却十分好,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原本瘦小枯干的身体也逐渐福起来。

    一番激动过后,我将目光转向她身旁的那人,只见这人身材不高一身标准的黑色西装加上锃亮的皮鞋,头背在脑后十分油光可鉴,岁数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从外表和表情看来,此人生活中干事一定十分干净利落,想必城府也不浅。

    那人见我注视他后脸上立刻挂上了一丝笑容,忙对我说道:“孙强先生!您妹妹这几日在我们那里呆得很快乐!但是如此冒失,请您多恕罪啊!”

    我冷冷地说道:“你太客气了,不用这样!你要我干什么你就直说吧!咱们都是聪明人,说那些没用的没意思!”

    “哦!呵呵!孙强先生是个聪明人!不过咱们今天的目的是为了给您压惊,咱们不谈事!不谈事!”那男人道。

    男人在老莫提前预订了一桌酒菜拉着我直奔包间,我想具体的事情可能还要在包间里面谈,则对一旁只管吃喝的老熊使了个眼色,告诉他我独自进去,而玲子暂时就交给老熊照料。

    饭桌上那男人像半年没进食一样狼吞虎咽,我先开口说道:“你有什么说什么吧!”

    “我们就是希望孙先生能和我们合作,将你从夜郎王陵中盗出的青铜匣子交给我们!”男人道。

    我心中大怒,但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冷静地对那男人说道:“你知道那个青铜匣子害死了多少人吗?你知道我在夜郎王陵中的生生死死吗?”

    “哈哈!孙先生你要明白,在我们眼里钱不是问题!用古话说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孙先生说出的价格合理,我们老板一定会答应的!”男人高声笑道。

    “去你妈的!”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把揪住那人的衣服领子,挥拳就想打上去,可是拳头刚挥出去,那人反应极快另一只手迅握住了我挥拳的手,并且暗中使劲一捏,我心中一凉,差点没疼得哭出来,我吃了亏赶紧收手回到座位上,想不到这人居然是个练家子。

    “孙先生!最好不要惹毛我们!这样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男人道。

    “那羊皮卷中到底纪录了什么?这么值得你们为它去拼命?”我质问道。

    “这个事情你不需要知道!我再给你一周时间考虑!考虑好了,一周之后你就带着青铜匣子来找我!如果我一周后还等不到你的消息,那只有。。。”接下来的话那男人没有再说,但我也想得不离十了。

    说完话,男人起身准备离去,临走前对我说道:“孙先生!你父母的事情恐怕你是十分想知道吧?如果是这样,你应当趁着一个礼拜的时间好好想想!”

    我呆呆地坐在包间中不知所措,大脑在高的运转,理智告诉我不能轻易交出青铜匣子。。。

    回到家中,老熊双手捧着青铜匣子,如获至宝般看个没完,面对青铜匣子我愁眉不展,正在这时正好有人敲门,我起身走了我去,打开门只见那人正是廖小元,身后还带着他女儿廖若水,若水手中提着一个果篮,交给了我,我点头表示感谢!这几日廖若水一直想来看望玲子。

    我赶紧让开身位将他二人迎了进去。

    老熊提着青铜匣子走了出来,连忙向廖小元‘请安’,廖小元上了岁数视力不佳,在有几分昏黑的客厅中竟将青铜匣子错看成了一本绿皮的书,还笑哈哈的对老熊说道:“小熊啊!你看的是什么书啊?”

    老熊被问得莫名其妙,我连忙接过青铜匣子递给廖小元,说道:“廖老!您见多识广!您帮忙看看这个匣子!”

    一旁的廖若水赶忙将老花镜送到廖小元手中,只见廖小元又是敲又是闻的,搞得好不热闹半天才对众人说道:“这个匣子应该是汉代的!上刻有铭文(金文)‘天绘神图’,青铜器只要刻有铭文,一般都是汉代的!”

    众人点了点头,听他继续讲下去:“我对古物研究不多,不能帮你什么大忙了!不过我认识一位在潘家园卖古玩的朋友!兴许他能助你一臂之力…”

    潘家园以前我可没少来,来了就是图个乐子,买真东西那是绝对不可能!现在的潘家园十分冷清,大多数摊位的老板都已经回家过年,零零散散的几家还在撑着。

    一旁的老熊东瞧西瞅被冻得嘴都不愿意张一下,半天才从牙根中挤出一句话问道:“强子!你说这里有真东西吗?”

    “没有!”我道。

    “哦!”

    我们转眼间走到了一处摊位前,老熊被一个泥壶钩住了心扉久久不愿起身离去,见他搓了搓手蹲下身正准备上手去拿那个泥壶,我赶忙只住他,对摊位旁的老板问道:“你这泥壶多少钱?”

    老板不耐烦地说道:“二百八!”

    我点了点头,示意老熊可以上手了。这‘取物先问价’,是一些‘老玩家’的规矩,如果没问清价格,失手把东西摔了,人家老板就可以漫天要价,到时候你真是不得不认栽,所以在潘家园万事都要小心。

    最终老熊以三十元的‘高价’购得了这个泥壶,事后他就狠骂卖他壶的那人!老熊他回家将壶沏上茶,一看里面居然直掉渣…这件事情后来被我们当成了大笑料。

    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廖老为我介绍的一位倒腾古董的行家,老熊付帐后我们二人向小摊老板打听了一下情况,那个行家住的地方离潘家园非常近,只隔了一条马路。

    不费吹灰之力找到那人后我着实大吃一惊,这位行家居然比廖小元还稍长几岁,家中朴实无奇,每天老人都要靠开残疾人摩托拉人挣钱。

    我说明来意,开门见山的将厚重的青铜匣子递交到老人手中,老人第一眼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