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妻 作者:卫风(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06-22完结)-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先是往右边转,转得很慢,不仔细根本无法察觉。

    秋秋伸出手去,在中间的圆孔处虚点了一下。

    如意环的转动停止了。

    过了片刻,它开始缓缓的,倒转。

    管卫不懂得什么是顺时针,什么时逆时针。可是也能感觉到如意环的异常之处。刚才它向右转动之时,是暗合天地运转规律的,就象花草要生长,河水向东奔流,日夜轮番交替……

    是顺的。

    可是现在,它是反转的。

    管卫说不上来心里那种略微怪异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本能的感觉到,这件事很不寻常。

    “秋秋。”

    秋秋没有动弹。

    她全神贯注的看着如意环。

    管卫伸出手,可是他的手没有触到近在咫尺的秋秋。

    明明看着她就站在身前,但是他的手指却摸了一个空。

    这是怎么一回事!

    秋秋没有运功,她也没有离开。

    甚至管卫能感觉到,她就在他的身前。

    但是他触不到她。

    如意环仿佛已经适应了这种倒转的频率,速度渐渐快了起来。

    管卫没有留意到一点细节。

    秋秋头发和衣服上凝结的潮雾,正在渐渐变淡消散。就象它们形成的时候一样,那样无声无息,由深而浅。

    “秋秋。”管卫又喊了一声。

    他很少出声,当然,唤她名字的时候更少。

    秋秋听到了他的声音。

    她转过头,管卫的脸上出现了冷漠之外的神情。

    焦急,关切,忧虑……

    那么复杂,又那么真诚。

    尽管她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时间之轴在她的身边,开始缓缓倒转。

    刚才那片差一点落在秋秋头上的碎叶,又从地上缓缓飞起来,在空中打着旋,重新回到了树梢上。

    秋秋感到一阵眩晕。

    倒行逆施果然不是件轻松的事,要付出的代价高的惊人。

    可是秋秋丝毫不觉得沮丧。

    她只感觉到希望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向她招手。

    她明白了高惟对她说的话。

    她也找到了这个办法。

  

正文 227 如意

    星月在夜幕中闪耀。秋秋握住了如意环,转头看了一眼管卫。

    “管兄,上次你替我去探望家人,我还没有好好对你说一声谢呢。”

    她的声音,管卫听得不太清楚。

    那声音显得飘忽,就象隔着几重高墙,又象是被旷野的大风吹得变了腔调,分不清是从什么方向传来的,吐字显得那样含糊,他几乎是靠着看她的口型才猜出来她说了什么。

    他的回答,秋秋也没有听清楚。

    秋秋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如意环还在逆转,越转越快。

    如意环中间的圆孔象是一个无底洞,她全身的力气象是破一个洞,朝着如意环疯狂的涌过去。

    如意环这个名字不知道是取的,曾经觉得挺俗气,但现在觉得真的很贴切,再恰当不过了。

    人生在世,求的不就是顺遂如意?

    她不求事事如意。她没有大出息,大志向。她不象她的师父,不象第七峰的前辈们一样,舍生取义,匡扶正道。她只是个小女人,活了两辈子也没有大出息。

    她只贪心这一回,就知足了。

    秋秋站在拾儿身旁,她弯下腰,轻轻抚摸他的脸颊,额头,鼻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她没有那个本领让星月倒悬,落日再升。她也不能令江水倒流,昨天重现。

    她只想要挽留一个人而已。

    如意环越转越快,连风声吹到她的身周都凝滞了。

    秋秋只觉得心越跳越慢,人倦怠的只想阖上眼好好的长睡一觉。

    不,她现在还不能睡。

    拾儿还没有醒。

    管卫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呻吟。

    他猛然回过头。

    这一片停放的都是九峰门人弟子的遗体,伤者没有留在这里医治。

    这一声呻吟就象是从地底传来的一样。

    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起死回生?

    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逆转生死轮回?

    秋秋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专注的看着拾儿。

    她想多看他一眼,把他的样子记的更清楚一些。

    他的眉毛,他的眼睛,他的嘴唇,他的脸庞。

    每一寸都深深印在心里。哪怕闭上眼睛,她也能分毫不差的在心中描摹出他的模样来。

    她要把他安放在心里,深深的珍重的收藏起来。

    这才是她最珍贵的宝物。

    哪怕再经行千山万水,她也不会忘记他。

    手掌下的拾儿胸腔里,传来了一下跳动。

    秋秋象被灼了一下缩回了手。

    她看着手,又看着拾儿,慢慢的把手又一次贴了上去。

    不是她的错觉,拾儿的心,在跳。

    秋秋又惊又喜,她伏下身。脸贴在了拾儿的胸口。

    没错。拾儿的心在跳。

    如意环的旋转已经越来越慢。象是不堪重负。

    秋秋的脸贴在他的胸前,贪婪的听着那一声又一声的心跳。起先还很微弱,后来越跳越有力,那属于生命的搏动。让人由衷地想感谢上天。

    秋秋不舍的又听了一刻,才缓缓抬起头来。

    她想站起身,可是腿软的撑不起来。

    秋秋用力攥住了如意环,似乎这样可以让她汲取到一丝力量。

    管卫伸过手想搀扶她。

    他的指尖穿过了她的手臂,摸了个空。

    秋秋似有所觉,慢慢转过头看了他一眼。

    她现在缥缈得只剩下了一抹影子了。

    “管兄。”秋秋轻声说:“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管卫深吸了口气:“你说。”

    “我想去,见见我的家人。”

    管卫握着剑柄的手攥得紧紧的:“好,我陪你去。”

    家这个词对秋秋来说,很陌生。

    她很小就离开了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后来。她渐渐把玉霞真人给她的那片天地和山野当成了家,但是那个家也失去了。

    她象是侯鸟一样,不停的迁徒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一处,都只能停下来歇歇脚。却不可能永久的停留。

    因为那里都不是家。

    那些地方都不属于她。

    现在她不再迷惘了。

    管卫从来没有飞得这样急过,剑光划过夜空,秋秋的眼睛已经无力睁开,她觉得太累了,太疲倦了,意识就象沉入了深深的水底,看不到一线光亮。

    “秋秋,秋秋。”

    管卫的灵力笼罩在她身周。

    秋秋勉力睁开眼睛。

    “这是……哪儿?”

    “我们到了。”

    这里是,她的家吗?

    不,不是的。

    这是她曾经的亲人们现在住的地方。

    但不是她的家。

    她……和他们,早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四周灯火寥寥,夜已经深了,劳碌了一天的人们都陷入了熟睡,明天一早他们还要早起,如同前一天一样生活下去。

    秋秋看着眼前的院子:“就是这里吗?”

    管卫点了下头。

    管卫轻轻推开了门,秋秋没有走进去,她站在院门口打量着里面

    这里对她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院子不大,堆满了杂物。靠东的两间屋子里传来熟睡的人发出的轻微的鼾声。

    秋秋能隐约感觉到,里面躺的人和她血脉相连。

    可是他们之间的距离那样遥远。

    秋秋恍惚起来。

    她转过身,月光照在她的身上。

    可是地下已经没有她的影子了。

    如意环终于完全停止了转动,一道裂痕出现在上面人,迅速延长扩大。

    一声轻响,如意环断为了两截。

    秋秋忽然看见院门口处栽着一棵树。

    在月光下,树的叶子象抹了层油脂一样有着莹莹的亮光。枝叶间开着极小的细碎的花朵。

    “是枣花。”

    这是一棵枣树。

    这树是从胡家村老家移栽来的吗?

    秋秋已经淡忘的回忆,随着这棵树,又渐渐清楚起来。

    枣花开的时候,姐姐领着她在树下玩耍,笑着指着树上的花朵说:“这花儿落了就结枣子,等枣子红了,就可以吃了。”

    “枣子可甜呢……”

    秋秋看着枣树微笑。

    一朵枣花轻悄的从枝头落下来,穿过了那抹虚影,静静的落在地上。

    管卫猛然伸出手去,可他只接住了落下来的已经碎了的如意环。

    风吹过树梢,枝叶簌簌作响,就象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过一样。

    院子里传来男人咳嗽的声音,女人也醒了。

    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心头那样疼,但是一醒过来,就不觉得疼了。

    她恍惚觉得自己做了个梦,可是梦里头的事情都记不住了。

    只是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难受,象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再也无处可寻。

  

正文 228 生活

    秋秋是一枚穿越女。

    至于为什么穿越的,这个不重要咳,其实真正原因是,她穿越的原因太乌龙了,因为发现一家开业大酬宾的面店进去吃了双份儿的大碗的牛肉面,不不,她当然不是撑死的。面店买两份儿面赠送秘制大肉丸一颗,那肉丸真的很美味

    好吧,其实秋秋是被那份大肉丸给噎死了。

    撑死和噎死哪个比较丢人?

    秋秋认真比较了一下,决定把这件往事深埋心底,凭谁来问都绝不招供。

    上辈子的事儿,能不提就不提吧。伟大人物都说过,向前走别回头至于哪个伟大人物说的,秋秋可记不太清了,反正挺多人都这么说的。

    这辈子呢,秋秋觉得和上辈子差不多,家境小康,她是头一个女儿。在她之后家里又添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这辈子爹是个秀才,和街四邻那些穿短衫粗布的人不一样,她爹只要出门必是要穿一身细布长衫的,别人见了也会客客气气的称他一声秀才。

    家境衣食无忧,但是没到那种有丫头伺候地步,秀才娘子也要下厨、做各种家务,只是家里的田是佃给别人种的,遇到过年那种忙的时候,会请人来帮两天忙,按天算钱。

    秋秋是个挺讨喜的胖娃娃,秀才夫妻很喜欢她,因为是头一个孩子,所以比较看重。秀才还教她识字呢,秋秋学得贼快,而且学习热情高涨,秀才倒是十分诧异,想着家里难道要出个才女?

    其实秋秋并不是那么好学的人,就是儿童生涯实在太无聊了,秀才娘子经常在洗衣裳的时候给她个小板凳让她坐在一边看着,一洗一上午

    学认字念书总比旁观洗衣裳要来得有趣吧。

    等秋秋再大两岁,就要帮着秀才娘子照顾下面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了。不过秋秋觉得她家弟弟和妹妹生倒个儿了。弟弟特文静,随便给个什么玩意儿能在炕头坐一天不动。妹妹是个活猴儿,一刻都不安静,不能走的时候就在炕上摸爬滚打,一能走了恨不得上蹿下跳,眼瞅不见居然能溜出门去。自打开始照顾弟弟妹妹,秋秋再没有喊无聊的功夫了,一天到晚累得象死狗。

    冬天天冷,腊月里三九天气,河水都上冻了。很多大孩子在河上面玩,大人们当然是不许的,怕冰破了,掉到冰窟窿下头去,捞都没法捞。可是孩子嘛,总是这样的,大人越不让干的事,他们越是想干。秋秋看他们大呼小叫玩得开心,在上面滑冰,追逐,尖叫,也有点心动。

    但她是当姐姐的嘛,得以身作则。她要是下去了,两个小的谁来看?她领着头儿的干坏事,赶明儿还怎么教训他们听话呢?

    弟弟很老实,裹得象个棉团儿一样站旁边不动,妹妹却象只泥鳅似的,一个劲儿的乱扭乱动,总想甩开秋秋的手,自己也溜到河面上去玩两圈。

    秋秋一个不注意,真让她甩脱了。

    可是不等妹妹跑开,秋秋又一把抓住了她,照着屁股啪啪就是两下。穿的太厚了,她打在棉裤上的巴掌又不重,妹妹既不觉得疼,也不害怕。

    “回去我告诉娘,今年过年不给你糖吃,不给你果子吃。”

    这种威胁实在是太幼稚了,但是出奇的有效,妹妹顿时老实下来。

    她不怕秀才,但是有点怕秀才娘子。秀才娘子一板脸,她就老实了。

    更何况不能吃糖吃果子,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惩罚了。

    于是这孩子彻底老实了。

    秋秋颇为得意,成功威胁了一个三岁孩子她特有成就感,给弟弟妹妹整整帽子,一手一个牵着往回走。

    快过年了啊。

    秋秋抬起头来,有点想叹气。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

    有时候想起上辈子的事情,她都觉得特别的遥远,好多事都不太记得了,模糊不清,就象中间隔了很长一段岁月一样。

    她想,忘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安安心心做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的太多不见得快乐。

    可有时候又觉得恐慌。

    要是全忘记了,她还是她吗?

    算了,想这些也没什么意义,顺其自然吧。

    过年的时候镇上特别热闹,小孩子没有不喜欢过年的。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好多好吃的,大家聚在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抽陀螺,跳绳,男孩子玩得更野,女孩子们多半在屋里待着,串门烤火,在炭盆里烤花生和芋头,玩翻绳和抓沙包,当然,秋秋的趣味还要高级一些,她有时会待在屋里练字。

    纸和墨比较昂贵,她就用笔蘸水在桌上写。

    不管在哪个时代,拥有知识的人总是会眼界更宽广。就象秀才,他就比镇上的人懂得更多,他知道更远的地方的事情,很受人尊敬。

    但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就在过年的时候,这个平静的家庭发生了一件大事。

    秋秋的小妹病了。她发了烧,烧得特别厉害,两天都没退,镇上的郎中没有办法,秀才娘子急得团团转,后来顶风冒雪去镇外面山上的道观里拜神求符去了。

    秋秋不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但是眼下真的没有别人办法了。

    秀才娘子去了半日,回来的时候没带来符纸符灰的,倒是带来了一粒丸药。

    秀才还有理智,问她药哪来的。秀才娘子说,是道观里的人看她急的可怜给她的,说是专解小儿热毒的药。

    夫妻俩半信半疑,后来还是把药给小妹服了。

    还别说,药还真管用!服下药去没一个时辰,小妹的烧就退了,人也清醒了,说饿。

    秀才娘子激动的跪下来冲着道观的方向咚咚咚叩了三个头,秋秋没跟着叩头,她一骨碌去了灶房盛了热粥来喂给小妹喝。

    这场病折腾得家里人仰马翻,本来说要去走舅舅家的也没有去成,家里过年的气氛也折腾得荡然无存了。

    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人平安就好了。

    过了正月十五,秀才娘子非要带小妹去一趟道观,让小妹去给道观里的仙姑们磕头道谢。

    这回连秀才也没有反对。

    女儿毕竟是吃了人家的药病才好的,就算他们家没富到可以给观里捐梁、捐金身,多添香油钱,但是亲自去谢一趟也是应该的。

    秋秋就没去,她留在家里照顾弟弟。

    秀才娘子一直到天黑才回来,脸上的神情很是奇怪,进了门之后一言不发,似乎有很重的心事。

    秋秋觉得有点奇怪。

    这是怎么了?

    是小妹的病没好彻底吗?还是道观里的人狮子大开口想让他们家给天尊、菩萨重塑金身?

    可是秋秋问她话,秀才娘子也不说,等秀才出门也回来了,秀才娘子才跟丈夫说了今天的事。

    原来,道观里的人居然和秀才娘子说,小妹筋骨好,有慧根什么的,想收小妹做弟子!

    秀才也愣了,他第一反应是不同意。

    开玩笑,谁家平白无故会送孩子去出家呢?那些去出家的,要么是家里太穷养不起,要么是另有原因,比如孩子身体太病弱了没办法,才送去的,也是死马当个活马的医的意思。小妹这又没病没痛了,他们家也不是养不起闺女,怎么能送孩子到道观里去呢?

    秀才娘子小声说:“可是道观里头那些仙姑们不是一般人,都是有神通的。要是小妹也能修道修仙的”

    秀才干脆的否决:“自来只听闻修炼的,却从没有人见过修成的。你见过神仙吗?你出去问问镇上,有谁见过神仙吗?”

    这就是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意思了。

    秋秋偷偷听到了父母的对话,她也不赞成妹妹这么小去出家。

    她和秀才的观点一样。

    天下想修道长生的人多了去了,可是真的没见过谁修成功过。要说道家功法能延年益寿,秋秋信。说他们善心施药,秋秋也信。可要说他们能立地成仙,这个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