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扬言要与某些国家组成一个反日同盟,你们说美国害不害怕。”    “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下穿梭联络,在东南亚,缅甸、印尼、印度、泰国、越南等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赵笑眉笑着说道:“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隐然有东南亚霸主的面貌,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在蒸蒸日上,实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我们的军工企业已经能够仿制轻型武器,而且实行义务兵役法后,军队将在半年内扩充至二十万,对付周边国家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刘成皱着眉头说道:“唯一可虑的便是飞机、军舰的维修和补充,如果美国干涉,当然这种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只是威胁恫吓,美国也是很害怕在朝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向左转造成的巨大影响。”    “我们的原则是反对《旧金山和约》,使之能向我们希望的那样重新制定,如果美国一意孤行,我们也拒绝签字,并将从此开始对日本的敌对。”吴铭说道:“苹如,招集人员,立刻对《旧金山和约》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等杜勒斯来到马来亚,我与他好好分析一下日本人的性格,指出美国武装日本,扶持日本的严重错误,并要严正表明我们的立场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第五十九章 强硬立场

    “一个不对罪恶忏悔和反省的民族,是难以获得世界的信任和亲近的。”“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尊严感的国家。”“战争赔偿是受害人民应该得到正当权力,任何人包括总统也无权决定。”“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为亚洲乃至马来亚的稳定而奋斗。”…………    在政府的授意下,马来亚各家报纸都刊登了关于美国对日媾和七原则的事情,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大部分舆论都倾向于反对和约,惩罚日本的战争罪行。更有敬业的记者采访了义勇军的抗日老兵和受害者的家属或本人,对日本在马来亚及在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揭露和谴责。并暴料声称日军在占领亚洲各国期间,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惨剧,而且劫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古玩,并且秘密运到了日本,日本所说无力赔付战争赔偿乃是天大的谎言。    1951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顾问、美国政府对日媾和问题的总统特使杜勒斯来到了马来亚,面对着马来亚报界的汹涌舆论,这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与他原来的设想有着巨大的反差,他敏感的意识到,此行不会那么顺利。马来亚这位曾与日军战斗过,又将英国人打跑的总统恐怕不象预期中那样顺从。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还处于战争状态,泰国的军力孱弱,印尼被马来亚打得满地找牙,柬埔寨、老挝等小国人微言轻,马来亚已经是东南亚的第一强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马来亚具有丰富的资源,并且近乎独霸了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的空前提高,使得此次穿梭外交。马来亚也成为了华盛顿的选择。来之初,杜勒斯认为马来亚政府正在依赖美国开展经济建设,对美国倡导的对日媾和七原则多半是不会反对的,再说,他还带来了美国政府地承诺和保证。    随后,吴铭接见了杜勒斯特使。国务卿赵笑眉和外长郑苹如都参加了此次会谈。    会谈开始,便是一番毫无营养的马、美友好合作的客套话,吴铭含笑点头,气氛似乎很是友好。很快,会谈便进入了正题。    “特使先生,近日贵国政府提出的对日媾和问题,马来亚的舆论包括政府对此很有意见。”吴铭皱着眉头说道:“虽然马、美两国一直友好相处,我们对贵国的支援也感激在心,但在这件事情上,贵国政府似乎对此考虑不周。”    “总统先生。对日媾和七原则虽有不到之处,但却是现在地国际形势使然,还是希望贵国能够支持我国政府的这项决定。”杜勒斯说道。“既有不到之处,不如就改一改。”郑苹如说道:“我们也不是要置日本于死地而后快,但是彻底清算战争罪行,清除右翼分子,惩办战犯。支付战争赔偿,消除战争潜力,并且日本政府正式真诚的忏悔战争罪行,这对于警醒世人,对于亚洲的稳定是必须的。不做到这些,我们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再度复活表示极度的忧虑。”    “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杜勒斯很坚定的摇头道:“我们美国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之一,美国政府是绝对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的。”    “要彻底杜绝,只能从严从重地惩罚日本。”赵笑眉说道:“当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不是要把日本人全部饿死。而且据我们所知,日本人也饿不死,二战期间,日本人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到现在,也该连本带利一起吐出来了。”    “特使先生。”吴铭淡淡的笑着,“我知道贵国的真实意图,想要把日本建成能够在远东遏制意识形态敌人的大规模武装力量的国家,但这个意图是错误的。日本人地民族性格既是固执的又是善变的,只有深入研究才会发现这一点。你要理解我们的民族感情。武装日本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战败国就应该有战败国的觉悟,欠的总是要还的。虽然我是总统,但民意不可违,战争赔偿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广大受害的人民地。我和政府都没有这个权力说不要。”    “另外。我想通过特使先生告诉日本人。”吴铭继续说道:“学学德国人,只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悔罪。才能得到谅解,才能重返国际社会。”    “总统先生,请不要这么干脆的拒绝。”杜勒斯笑着说道:“战争赔偿未必有我国政府的援助来得及时,我是带着诚意和承诺来的。”    “对于特使先生的诚意我们深表感谢。”吴铭点了点头,缓缓而坚定的说道:“但我们的原则不容更改,如果贵国政府执意用这七原则对待日本,那我们将保持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权利,出现这种情况,将是贵国与我国都不愿意看到地,对两国的利益损害极大,还请特使先生转告贵国政府,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会谈出乎意料的不顺利,而且可以说是相当棘手,杜勒斯及随从不理解马来亚政府为何在对日问题上毫不退让,而对美国的优厚条件视而不见。    “对进出日本的船只收取高额过水费以示惩罚。”“不论意识形态,政府应与反日国家结成同盟,对拒不认罪地日本实行围堵。”“抗日没有结束,亚洲稳定任重而道远。”……    当更加激烈地舆论攻势见诸报端的时候,杜勒斯意识到此事将变得异常严重,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地全球战略。反日同盟,别忘了马来亚现在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与红色中国同根同源,如果真的出现中、马同盟,那将是灾难性的结果。美国对红色中国的围堵封锁将因为马来亚的反水而彻底崩溃,通过南海,红色中国的势力将直接进入印度洋,威胁到美国的海军基地菲律宾,甚至可能通过胁迫印尼而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将美国的包围圈击得粉碎。    虽然这种可能性因为马来亚与红色中国的意识形态而变得并不大,但作为杜勒斯来说,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那也将是灾难性的,责任绝不是是自己所能承受的。    第一次会谈后的当天晚上,杜勒斯便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向华盛顿汇报,并对对日媾和的严重后果表示了忧虑。    “如果说马来亚总统反对对日媾和七原则是因为他曾与日军作战,对日本人怀有深深的敌意和恶感的话,那么马来亚的政府官员及民众对此条约的反对程度则让人更加感到忧虑,有激进的言论甚至要联合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反日同盟。”杜勒斯在电报中是这样描述的:“诚然,马来亚总统现在还是理智的,他所提出的对日行动仅仅包括对进出日本的船只征收巨额的过水费,还将通知马来亚石油公司的美国股东及马来亚的各个企业,明令产于马来亚的石油、钢铁制品等战略物资将对日本全面禁运。虽然说马来亚与红色中国的结盟似乎遥不可及,但马来亚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容低估,泰国、印尼、缅甸等国家在马来亚的威慑下是极有可能一起参与进来,最后的事态发展可能出乎我们的预料。以下为马来亚政府提出的对日媾和的条件……请注意,马来亚政府对重新武装日本有着很深的戒惧,或者说有些神经过敏。他们提出了两个建议,日本可以列为没有正规军队只有警察部队的特殊国家,而日本周边国家可以达成一个协议,任何对日本的武力行动将被视为侵略,将遭到所有缔约国的合力压制。或者由联合国牵头,组成一支多国维和部队,长期驻扎日本,经费将由日本的国防经费中扣出,马来亚甚至承诺可以派出三万人参加此次行动,并将对我国政府的日本经济振兴计划表示支持和赞成……”    此时的华盛顿正在因为朝鲜战场的失利而垂头丧气,随着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美国人变得异常震怒和痛恨。    而且,杜鲁门政府发现自己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蒋介石军队参战等,虽然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但杜鲁门明显感到了危机。    杜勒斯在马来亚发来的长篇电报更使杜鲁门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不理解马来亚政府的强硬立场,或者不了解吴铭的思维,在朝鲜战争严重受挫的时刻,他知道马来亚如果采取激进行动意味着什么。

    第六十章 电话沟通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马六甲海峡还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生命线”也不为过。    如果马来亚政府真的封闭马六甲海峡,或者即便收取高额的过水费,也是美国和日本所不能承受的。虽然美国可以用强大的军力强行打通这条海道,但这种念头在杜鲁门脑中只是一闪便忽略了。朝战尚在僵持,再在马来亚动武,一个泥潭尚未拔出,又陷入另一个泥潭,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况且将马来亚逼急了,与红色中国结盟,亚洲的局面将彻底糜烂,共产主义势力将延伸到印度洋、太平洋,世界秩序将由此产生巨变。    而且离开了美国,马来亚的发展真的就不行了吗?杜鲁门和他的智囊进行了紧急商议,认为此时与马来亚交恶会给英国带来机会,马来亚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英国人早就在后悔,与马来亚政府的进一步交往因为英国人在马来亚独立时的一系列阴谋举动而受阻,如果此时美国退出,难保英国不会趁虚而入,用英磅取代美元,重新树立英国在东南亚的影响。而且,马来亚政府似乎已经有所准备,早些时候派出了商务代表团访问英国和法国,就在新加坡建立巨型船坞一事与两国进行了合作性蹉商,据说英国人对此反应很热烈,虽然双方还未达成任何协议。但杜鲁门的智囊团普遍认为这是马来亚试图摆脱美国经济的全面控制走出的第一步。    “我们不能失去马来亚这样一个位置重要且敏感地盟友。”国务卿艾奇逊叹息道:“总统应该与刘德华进行电话沟通,我认为,对日本的仇视和愤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早年的抗日经历和民族感情,在杜勒斯的报告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马来亚政府的意愿,他们可以容忍日本经济崛起,但绝不能容忍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并且在未保障日本向和平、安全和民主的方向发展、未能限制日本的武装力量和军事工业的时候。他们有些过于敏感,这可能是东方的思维习惯。东方不是有句话:斩草要除根吗。”    “那我可以答应他什么?”杜鲁门反问道:“难道和约真地要更改吗?那我们岂不是放弃了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放弃了将其作为我们战略基地的可能?”    “进行一下沟通,马来亚政府的领导班子过于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到。”艾奇逊说道:“而且领导班子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抗日的惨痛经历,意气用事也是有的。”“我倒不这么认为。”杜鲁门轻轻摇了摇头,“别人倒还可能,可马来亚总统刘德华不应该是这样的人,他的战略性眼光和对事物地预见性很让我佩服。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不是提醒过我们,不要越过三八线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美国将陷入战争的泥潭,将不得不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地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消耗战争,并且最后将一无所获。”    “这或许是因为他具有的东方思维的缘故吧!”艾奇逊猜测道:“无论如何,总统都要与他沟通不是吗?听听他的想法。我们也好进行下一步的举措。”    总统直通电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杜鲁门才脸色凝重的走了出来。    半晌,杜鲁门才涩然一笑,对默默注视他,等他说明情况的国务卿和智囊团说道:“马来亚政府一如既往的强硬,说实话,他们的忧虑比我们考虑得更深远,对日本地民族性格认识得更清楚,为了让我们放弃武装日本的企图,总统刘德华甚至承诺可以派出五万军队驻扎日本。而且前期的驻扎费用可以本国自酬,以后一并计算进日本的战争赔偿中。”    艾奇逊皱了皱眉,轻叹了口气,说道:“从三万增加到了五万,相当于现在马来亚国防军的一半,下定如此大的决心,看来马来亚政府是不会在对日和约的问题上让步了。那么对于朝鲜战争的看法,他是如何说的?”    “他认为双方最终将打成平手,任何一方试图统一朝鲜半岛都是不可能的。尽管远东司令部和华盛顿当局都不愿承认,但联合国军所面对地确实是一支数量庞大而又很卓越的军队。北京一直把这支部队中的军人叫做志愿军。显然是因为双方都把朝鲜战争当作一场地区性冲突,始终想维持这一荒诞的说法。”杜鲁门坐下来,缓缓说道:“联合国军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和制空权,但相比于中共军队地东方式地顽强和巨大的人数优势,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击败中共军队地。打下去徒增伤亡和消耗而已。并且他对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颇有微词。基本上同意了我们的观点。过去的成绩和荣耀已经使麦克阿瑟成了一个高傲自大的家伙,他渴望别人对他的赞誉崇拜。在某些场合伸手索要荣誉或贪人之功据为已有。麦克阿瑟感情容易冲动,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好打心理战,自以为一贯正确,往往忽略或轻视参谋人员符合实际的批评建议。麦克阿瑟一经定下作战决心,就不愿再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的话,因而精悍干练的参谋人员被拒之门外,独有唯唯诺诺或阿谈奉承之辈留在身边。麦克阿瑟绝对不能容忍批评或承认错误,惯于竭力掩饰错误或大言不惭地撒谎。”    “最后,他说道:麦克阿瑟不顾政治目标,而仅仅追求军事上的利益,这种行为其实会使任何一场冲突升级为世界大战,而这在核武时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为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而战,从某些方面来说,麦克阿瑟已经背离了这些。”杜鲁门继续说道:“麦克阿瑟的狂妄言语,诸如说要让GCD中国血流成河,要使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沿海地区,威胁轰炸中国东北,这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美国政府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的决策是正确英明的,任何试图扩大冲突并延长战争的企图都将伤害到美国。”

    第六十一章 无题

    虽然面对马来亚的强硬立场,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表现了一点程度的松动,但随着朝鲜局势的恶化,美国政府要将日本建成东亚的“**先锋”的宗旨终于还是压倒了一切。    1951年9月4日,美国单方面邀请了52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对日和会。    马来亚政府鉴于《对日和约修正案》不符合马来亚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到马来亚政府的要求而断然拒绝参加,并声明马来亚绝不承认《对日和约修正案》的合法性,并保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1951年的9月8日,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但与会的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