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归并过去;在马来亚有些地方也有人抱着同样的希望。但是盟国给予泰国宽容的和平方针,而大西洋宪章又确定其成员国不得谋求领土的扩张,因而排除了进行领土调整的任何可能性。

    战后时期产生的普遍的动荡,使马来亚出现的新的民族主义精神在蔓延,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南方四府的动乱状态。要求从泰国分离出去的马来亚极端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事件,泰国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恢复该地的稳定。

    南洋联邦合众国并不想派出自己的军队作战,而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灵活的策略。派出军事顾问和教官,这是很合算的事情。或许泰国也想借此抵挡一下法国佬的挑衅,但这已经无所谓了。法国人已经身陷安南的战乱,无法兼顾,最后的结果就是丢脸的退出东南亚。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获得的利益便是让泰国签订了放宽对泰国华人教育和移民的规定,虽然形式上是互惠的,但显然只是有利于华人,而对泰国人却毫无用处。

    第一百二十九章无题

    与四九年的香港迎来一个大6移民潮相仿,从四八年年底到四九年十月中旬广州解放,大批因为战乱无家可归者,大批对中国gcd的即将执政心有疑虑者,大批拥有财富的资本家、地主等非无产阶级,蜂拥而来。毕竟去台湾的船太少,国民党只运他们的士兵及官员,况且台湾也不是那么保险。香港呢,航船也有限得很,一票难求,离大6也还是太近了。而南洋联邦合众国,很及时地出动了巨量的舰船,以其平易和蔼周到的欢迎态度敞开了怀抱。

    据国际观察家保守估计,仅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南洋联邦合众国就抢运接收了百万人口。

    一百三十一万四千六百五十八,这还不包括移民琉球的十一万人,黄历将文件合上,轻轻叩击着办公桌,陷入了沉思。

    南洋联邦象海绵吸水似的大量移民,在增加了国内华人比重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毕竟移民还不熟悉这里的法律法规,这本无可厚非,对于老实的农民或工人,以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慢慢也就适应了。但令黄历很不爽的是移民中良莠不齐,很有一些坏分子进入了国境。

    当然,黄历眼中的坏分子不是那些“地富反坏右”,而是那些流氓、无赖,以及旧帮派性质的家伙。拉帮结伙、为非作歹的苗头已经出现,这是黄历和政府所绝不能容忍的。

    而且黄历一直对华人的一种陋习深恶痛绝,好好的一个民族,非要按地域分成什么潮州帮、闽南派,在内斗中耗尽精力。从历史上来看,这种教训还不够吗?所以,从抗战结束,黄历便一直压制着这种倾向的再度兴起。

    潮州会馆当初重新开放时,曾给政府官员和黄历来的请柬,结果在黄历的命令下,没有一个政府官员去捧场。直到忐忑不安的潮州会长搞清楚状况,将潮州会更名为华人联谊会,潮州会馆更名为华人联谊会馆,并取消了会中的地域限制,黄历才“龙”颜大悦,“御驾”亲往,“御笔”亲题“团结才是力量”。于是,大家便都明白了政府的意思,不再敢以地域观念建这个会,那个帮。等到德高望重的陈Jg出任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便把这个会那个会都一网打尽,整合在了一起。

    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展,黄历在公安部的申请文件上签字。在南洋联邦这一亩三分地上,还容不得这些坏分子猖狂。将一切对南洋联邦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事物尽可能地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是黄历一贯的思路,他也是一直在这样做。

    战后的经济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虽然在初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遇到了很少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美国宣布取消了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贸易关税,并且对南洋联邦新的借款要求予以婉言谢绝。

    你支持我也好,不支持也罢,南洋联邦不是非得依靠你老美的。扶持印尼,哼,你们会看到最后的结果的。黄历微微眯起了眼睛,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必须得到保障,想要实施最低限度的全民福利也需要大笔的金钱。南洋联邦的经济展虽然势头良好,但随进随花,资金的缺口还是很大呀,没有外援,那就从内部想办法。另外,从老蒋那里是否能捞到些好处,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用在华人身上也算替他做了件好事。

    南洋联邦对科技的投入相当巨大,这多半是因为黄历的威望和坚持,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在他们看来,基础研究是荒谬可笑的,就象要探究“绿草为什么会绿,炸土豆为什么会黄”一样的荒谬。

    而黄历却支持科学家们进行长远研究,并尽量满足他们的经费需求。他们现在进行的是或许有实用价值、或许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这类工作常常在当时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正是由于好奇心永不满足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许多问题进行废寝忘食的探索,才使下一代有可能出现技术上的奇迹。

    没有亨利?卡文迪什和迈克尔?法拉第,托马斯?爱迪生就不可能明白炽灯泡。原子弹所以终能成为现实,是由于艾伯特爱因斯坦在19o5年出版了一本晦涩难解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完全无法实际应用的理论。

    黄历对于科学的支持很坚定,他不只一次地在讲话中提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科学应该是一种宗教;科学上最有才能的人应该被选拔出来,即便成为特权阶级也无不可。给他们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社会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对后起之秀给予鼓舞。他的这种要求对科学研究的尊严给以尊重的呼吁,在逐渐产生着效果。

    起码在南洋联邦,把科学家描绘成疯子的漫画是没有的,美国人嘲笑科学家为“鸡蛋脑袋’的这个词也没有出现在南洋联邦的人们的语言中。

    说归说,黄历今天还真的被雷到了。听说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台计算机,嗯,当然比不上美国的巨无霸。于是,他趁中午的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拔冗前去参观。可,太令人吃惊了,黄历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电线、数不清电子管、闪闪烁烁的小灯泡和无数的电接头。而且这家伙还变化无常,经常生效障。电子管熄灭了,电路不灵了,维修人员也找不出毛病。

    黄历用力地咽着唾沫,维持着脸上那可怜的笑容,还得赞不绝口地表扬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要他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并且与他们在大学食堂里共进午餐。还好,科学家们向他表示,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他们下一阶段将试验用它来代替电子管。

    嗯,嗯,这是个好消息,晶体管,然后是集成电路,黄历终于可以稍微,稍微地提醒了一下科学家们,那是相当滴自豪。

    第一百三十章对美国的反击

    历史已经偏离了黄历的记忆,象脱僵的野马,投机取巧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他不是那种随波逐流,将命运交给上天的人。特别是中东战争的意外,让他有了彻底的感悟,必须主动出击,使形势的展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一个头脑能支配一个国家,一个世代相传的议会也能管理一个国家。这已经不是上天或神的意志了,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的意志。黄历和他的团体也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受到民族、种族、阶级、产业、金钱和冥冥之中一切念头的支配,勇敢地冲向波云诡秘的世界剧变之中。

    冲锋陷阵,奋臂疾呼,斡旋于谈判桌,奔走在人群中,策划于阴暗中。这是体力和智慧都要挥到极致的新的战斗,黄历自信能把握各种时机,把国家引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会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丰富的猎物,

    当然,黄历也不会认为帮着美国抓住一个窃取“曼哈顿计划”的苏联间谍,便会彻底打垮苏联拥有核武器的工作。没错,原子弹“小男孩”的尺寸、炸弹的引信结构装置、所有的数学计算、设计图纸等重要情报被美国情报机关截获,副本则落在了南洋联邦手中。但这些能拖延苏联多久,要知道苏联间谍多得很。

    当时,尽管美、英两国对这类间谍活动有所打击,如四六年英国情报机关破获了一个核武器间谍组织,逮捕了十三名间谍。据驻伦敦技术间谍部前部长巴科夫斯基回忆,仅在英国就约有十名英国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供情报。另外,苏联还在加拿大成立了名为“后方”的地下组织,除已被捕的那位“英雄”间谍外,还有一位潜伏很深的家伙至今未被识破。

    现在苏联对美国的原子弹还颇有顾忌,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柏林危机中,美国以迅的、和平的反应方式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空运壮举;而这场危机的挑起者也由此领略了美国决不放弃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在东欧利益的决心,还有与这个决心相关的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一旦苏联有了原子弹,就象催化剂一样,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金Rc的统一计划应该正在他的**脑袋中酝酿,十五到二十万的兵力和一个坦克师,一个空军师,使他热血沸腾吧而南韩仅有不到十万匆忙招募的新兵,不仅没有作战经验,而且军力相当薄弱:没有地面作战的重型武器,没有可以在空中作战的空军。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美国卷入朝鲜战争,也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韩鲜战争打了三年多,也是因为那个狂妄自大的狗屁阿瑟执意要迈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的严重后果。

    黄历不能被动的等待着这一切生,一项绝密中的绝密计划在四八年六月便由情报局长吴沧重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现在已经基本就绪。到了四九年的十月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绝密计划开始呈现出效果。

    老道病了?黄历冷笑着将情报付之一炬,可怜的老道格拉斯,唉,为你婉惜,你是绊脚石,我只好提前结束你的日本太上皇的生活了。想不到吧,谁也想不到吧,只怪你日本清酒喝得太多,日本**抱得太爽了。

    “这是是有关仁川的水文潮汐和地形报告。”吴沧重将厚厚的一个文件袋递给了黄历,“里面还有仁川附近的机场及城市的具体情况,计划已经全部完结,有关资料除了这些已经全部销毁。”

    黄历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管有用没用,总比措手不及或者什么都不做要强。”

    吴沧重犹豫了一下,说道:“总统,我不太明白,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也许有用,也许没用。”黄历微笑着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能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依据形势判断,在亚洲有两个地方最危险,一个是朝鲜半岛,一个是印度支那。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趁乱猛捞一笔。你知道的,美国佬不想让咱们一家独大,如果荷兰人退出,印尼共和国收复了国土,你再看看形势,我们还能稳定地展吗?”

    吴沧重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现在与荷兰对爪哇的印尼共和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可如果荷兰人退出,那印尼共和国占据了苏拉威西岛,也从南面和东面对我们形成了包围。如果再加上马来亚……”

    “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生。”黄历眯了眯眼睛,说道:“爪哇可以不要,那里印尼人太多,是个大泥潭。可苏拉威西岛一定不能落在印尼共和国手中,还有西伊里安岛,宁肯让他们独立,也绝不能让印尼人咸鱼翻身。还有,日本,遏制这个岛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吴沧重张了张嘴,笑了笑,没说话。对于黄历的执着,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对日战争已经结束四年多了,对日本人的仇恨依然占据着黄历的心,让他念念不忘,只要有机会,便削弱日本和遏制日本。

    “对了,我们准备承认新中国的消息放出去了吗?”黄历坐回到办公桌后,开始打开文件袋。

    “刚刚放出去,美国人大概很快便会知道了。”吴沧重如实汇报道。

    “把美国佬偷偷援助印尼共和国的情报整理清楚,我要跟美国佬打擂台。”黄历坏笑着说道。

    美国人没想到刚刚露出扼制南洋联邦、逼迫荷兰人,扶持印尼共和国的苗头,便遭到了南洋联邦的迎头反击,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南洋联邦与荷兰人达成了协议,在东印度地区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荷兰人开始从爪哇腹地撤军,集中兵力于港口城市,以减少印尼人游击战争的损耗;荷兰人同意了帝汶岛的独立要求,并定于三个月后将政权交给帝汶岛民众选举出来的领导机构;南洋联邦接受荷兰人的邀请,出兵一个师帮助荷兰人维持苏拉威西岛的秩序;南洋联邦上议会应总统的要求,开始讨论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相关事宜;南洋联邦军队准备在中婆罗洲的克鲁昂角进行6海空协同的两栖登6演习……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分析,荷兰国内经济困难,又不能使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用于东印度群岛的战争。每天一百万美元的军费对荷兰人来说已经难以负担,很快便会撤出大部分军队,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与印尼共和国的纷争。

    而此时荷兰人突然作出了一系列举动,却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宁肯把占领的地方送给南洋联邦和别人,也要把印尼共和国搞得分崩离析,然后自己集中精力去搞西伊里安岛。

    嗯,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情报机构恐怕是知道了美国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荷兰人也对美国的逼迫感到气愤。两者开始采取联合行动进行对抗,以破坏美国的计划。

    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要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更是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英国外交部已经向驻美、法等国使节出指令,命令他们向驻本国政府通报英国的最新决定,并着重表明英国承认新中国政府“决不意味着我们赞成他们的政纲甚至我们赞成苏联或它的卫星国的政治观点”。这一表白显然是为了争取西方各国的谅解。美国得知英国的决定后十分失望,认为这是从背后向**事业捅了一刀。但很显然,美国的反对已无法改变英国的决定了。

    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也将要做出这样的决定,美国感到很吃惊,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6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正在愈演愈烈,如果南洋联邦这个一直让美国民众认为是亲美的国家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无疑会让美国民众更加认为美国外交在亚洲已经完全惨败。

    而且南洋联邦合众国还有两个小盟友,泰国和缅甸。现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还没有,这多半是因为美国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但缺口一旦被打开,后果是不是会很严重?

    是的,蒋介石的悲剧已经走到了尽头,华盛顿正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对政府的指责日嚣尘上,英国人已经准备给华盛顿一记狠狠的耳光,再加上南洋联邦……国务卿艾奇逊都说:“这个时候谈亚洲问题真是一触印。”因为,失掉中国以及相关的问题是在政治上最可以大做文章的题目。

    驻坤甸的美国大使立即得到了华盛顿的训令,马上与南洋联邦的大总统会晤,阻止其可能做出的让美国政府难堪的举动。但美国大使来到总统府求见的时候,却被告知,大总统正在视察海军部队,明日才能回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敲竹杠的学问

    疲乏、失眠、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肢端疼痛、肌肉无力,七十岁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怪病折磨了两个月后,不得不因为身体原因辞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于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乘坐专机返回美国医治疗养。

    “日本是盟军军政府一个光明灿烂之点。麦克阿瑟将军的行政管理足为政府的楷模和对远东和平的恩赐。他扫除了一个由战神所生的**政体,并用一个民主政府来取代,这个民主政府是人性的皇帝主持的,而且是以自由选举来表达的人民意志为基础的。”纽约时报用头版头条表了对麦克阿瑟的赞扬,紧接着各大媒体都极尽赞誉之词,欢迎这位美国的“军神”归来。

    十一月二十五日,“巴丹号降落在旧金山机场,这是他十二年前从6军退伍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乡土。当他出现在舷梯口,他那镶金边帽子和惹人注目的军用雨衣霎时休浴在聚光灯之下,欢呼的人群蜂拥向前。他的汽车队用了两个小时,才缓慢地穿过十四英里长的欢呼人群抵达圣弗朗西斯饭店。在那里,该市的警察手挽手地保护着他、他的妻子和十三岁的阿瑟?麦克阿瑟二世,以免他们被挤倒踩死。翌日,他站在旧金山市政厅的台阶上宣称,‘我唯一的政见可用一句,你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话来表达——上帝保佑美国。”这时十万加利福尼亚人又一次向他欢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