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无数埃及人都在高唱一响彻整个埃及的战斗歌曲,以表达他们对纳赛尔的支持和爱戴。歌曲唱道:“我们已将埃及托付给你,我们将随你战斗到底……”

    这歌深深地打动了纳赛尔的心灵,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常常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辜负这一重托?”不仅如此,他不听从部属的劝告,却听从那歌曲的召唤,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毅然出去前线,率领自己的军民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到网址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战火在燃烧,怒火在升腾。登6成功的英法联军遭到了埃及军民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在向塞得港推进的道路上,每一所村庄,每一个城镇,都成了抵抗侵略的杀敌战场。

    巷战,地雷,狙击,冷炮,英法联军的两万多登6部队在地面战斗中终于体会到了在别国作战的滋味。埃及人拼起命来是可怕的,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拿起武器向敌人开火。推进的缓慢,伤亡的增加,英勇的抵抗,令英法联军迅取胜的信心在一点点被消耗。

    十一月六日黄昏,英法联军一个团的先头部队终于推进到塞得港以南二十七公里处的卡卜,一场激烈而短暂的巷战之后,侵略军打消了在城里过夜的想法。只能等待大部队到来,再开始更大规模的猛攻了。然而,这个夜晚却将是英法联军噩梦的开始。

    漆黑的夜空,象浸透了的墨汁,在云层的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星光。黑暗展开了墨色的天鹅绒,掩盖着地平线。

    在卡卜西南十公里,一辆辆越野车从树林里开出来,一字排开,在军官和炮兵们紧张地进行着参数调整,车后大型旋转架上的射管慢慢转着方向和角度,指向了英法联军的宿营地。

    如果细数南洋联邦能拿得出手的在国际上堪称一流的先进武器,除了枭式和鹞式飞机外,恐怕就要数现在这种车载火箭炮了。作为多年来倾力研制火箭技术的第一个成果结晶,这种被命名为“雷神”的火箭炮还是第一次被应用了实战。

    火箭炮的历史不长,但在二战中,被俄国人爱称为“喀秋莎”,被德国人称为“鬼炮”的这种武器却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火箭炮本身作为一种威力大、火力猛、机动性好的高性能武器系统,又与南洋联邦的火箭研究成果所结合,“雷神”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雷神”由四轮越野车承载,机动性很好,在车体后部的大型旋转架上有三十个射管,可在二十五秒内射三十子母弹,摧毁十五千米远的各种目标,命中精度和杀伤威力都相当优秀。射时,无数子炮弹铺天盖地袭来,就象晴朗的夏天突然袭来的冰雹一般,能覆盖两公顷的地域,又被南洋联邦的炮兵称为“冰雹”炮。

    埃及共购买了六十门“雷神”,装备了十个火箭炮连,西奈半岛有两个,东部军区有四个,西部军区有四个。战争爆后,除了西奈半岛的火箭炮连未动以外,其余的八个炮兵连都集中到了运河西岸,准备在地面战斗中给予敌人以突然的大量杀伤。

    此次的火箭炮袭击分为两个目标,一个目标便是英法联军的先头部队,一个目标是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以猛烈的炮袭显示战斗力,促使英法停战,这是顾问团的设想。

    两个炮兵连,十二门雷神已经排放调整完毕,军官们用蒙着纱布的手电再次检查了每门炮的射击参数,然后下达了炮击的命令。

    一枚枚带着光亮尾巴的火箭弹冲出射管,划破夜幕,向着远方飞去。一次齐射之后,火箭炮连立刻动汽车,开始紧急撤离,短短的几分钟之后,射阵地上已经空空如也。

    战车班组三人,技术保障班组两人,装弹时间二十分钟,从行进状态转入战斗准备状态五分钟,齐射时间三十八秒,战斗班组紧急撤出射阵地的时间为两分钟。按照南洋联邦的炮兵规范,埃军炮兵虽未达到标准,可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这边撤离完毕,卡卜城外的英法联军营地已经是一片火海,哀嚎声一片,三百多子母弹的威力实在惊人,真象是下了一场冰雹一般,取得了良好的火力突击效果。几乎与此同时,英法联军的主力也遭到了远程火箭炮的袭击,无数车辆物资爆炸起火,无数士兵或死或伤,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战争该结束了第二天早晨,英国相艾登得到了联军遭到重大伤亡、并且需要加大空军侦察,休整一天的电报,众叛亲离的他终于彻底绝望了。他打通了巴黎摩勒的电话〃》,悲哀地说道:“我们必须停火了。”

    摩勒恳求道:“伤亡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已经接近成功,再坚持两天,我们就能够到达苏伊士城下,我们不要使远征归于无效。”

    艾登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已经被所有人抛弃了,我最忠实的几个同事已经辞职,保守党内部已经乱成一团,所有人,包括大主教都在反对我。英联邦面临分裂的危险,我不能做王室的掘墓人……艾森豪威尔刚才打电话〃》给我,没有美国的支持,我干不下去了。”

    摩勒也感到了痛苦,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的下降,使法国不能再忽视来自强国的压力。而且法国与盟国渐渐疏远,在联合国变得很孤立。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驻军已经过了四十万,如此庞大的军需让法国政府不堪重负,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正在与日俱增,他也知道就算两天能拿下苏伊士城,等待法国人的也不会是和平,而是会象印度支那那样的战争泥潭。停火吧,尽管这是个艰难而又丢脸的决定。

    十一月七日中午,英法联军被迫宣布晚六点停火。就在英法万分痛苦地宣布停火之际,西奈半岛的以军却没有因为停火而感到轻松,一支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在夜间突然袭击并占领了法赫姆高地,切断了北路以军的退路。而正面埃军的攻势也凌厉起来,从叙利亚和约旦起飞的埃军战机则猛烈轰炸正在撤退的以军部队。停火并不能阻碍埃军要消灭在其境内的以军的正当理由。

    同时,空降米特拉山口的伞兵营在进入海坦谷地的时候遭到占据东南两地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的埃军守卫部队的袭击,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而一个团的埃军正在向东南运动,目的很明显,切断伞兵营的退路,将其包围消灭。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到网址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

    英法以三国的协议本就是互相利用,各怀鬼胎。当初以色列不过是美国打入中东的一个楔子,而中东当时可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背后便是英国的默许和支持。虽然在法国的极力周旋下,一个自诩为“阿拉伯人的保护者”和一个“阿拉伯的敌人”勉强走到了一起,达成了这个龌龊的协议,但猜疑却是无法全部弥合。

    当战争无法再进行下去的时候,英以的矛盾终于爆了。英国埋怨以色列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行动,没有大举进攻而吸引运河西区的埃军主力,使联军的进攻受挫;以色列则怨恨英法没有尽职尽责,保护以色列的国土防空,使以色列的空军遭到沉重打击,地面部队陷入被动。而且在这个时候还擅自宣布了停火,分明是置以色列于不顾。所以,他们强烈要求英法空军对西奈半岛的埃军进行空袭,为以色列地面部队解脱围困。同时,以色列向美国求援,以便使其入侵西奈半岛的军队能够安全撤回。

    但时间对于西奈半岛的以色列军队来说已经不够了,埃军第四装甲师和两个国民警卫旅向北路以军动了总攻击,而两千多巴勒斯坦自由解放组织的战士则拼死扼守住法赫姆高地,使以军撤退的归路彻底断绝。

    “曾有一个伟大的东方统帅对我说过: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即便是被利用,也要体现出有被利用的价值。”曾在南洋联邦特种部队受训,现在担任巴勒斯坦自由解放组织武装部副部长的拉赫曼向自己的士兵吼叫着,“以色列已经建国八年,而巴勒斯坦人要想建国,只能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来证明,向我们的阿拉伯兄弟,向我们的敌人,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血性,有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这里就是我们的死地,真主保佑,让巴勒斯坦国从这一战中诞生。”

    宗教狂热,被压抑的愤怒和理想,使这两千多巴勒斯坦战士爆出的战斗力令世人震惊。那是一场巴勒斯坦人用十几门迫击炮、二十多具火箭筒、近百挺机枪、上千支冲锋枪和刺刀,以及上千条生命,同以色列军队的上百辆坦克、装甲车、几百门大炮、上万军队展开的决战。

    归师勿遏,急于撤出西奈半岛的以军几乎也同样凶狠疯狂,身后是攻击而来埃军的装甲师和国民警备旅,打不开这条归路,就是死路一条。而法赫姆的另一侧,便是赶来接应的以军一个机械化旅,希望可以说就在眼前。

    炮弹带不回去了,全部打出去还可以减轻辎重以军一个炮兵营二十分钟便射两千七百零六炮弹炸,炸,疯狂的轰炸

    但以色列人震惊人,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地狱火海般的高地上看似不可能再有人类生存,但当步兵要去占领似乎已空无一人的高地时,从泥土中,从硝烟火焰中,巴勒斯坦人又跳出来开始了疯狂的射击、刺杀。

    世人只看到了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人的接连失败,却没有现一旦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精神被激,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直到九一一之后,才让全世界认识了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可怕。

    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死亡,在他们眼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任何顾虑,没有任何杂念,没有任何恐慌,平静如水,安然入睡,静待黎明,与“敌人”一起粉身碎骨,化身为飘扬的粉末。

    当然,不能把现在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巴勒斯坦战士与恐怖分子相提并论,但他们在某些本质上却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心中都有着一盏亮灯,指引着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他们可以抛下一切红尘琐事,抛下一切杂念乱想,抛下一切情义责任,慷慨赴死,无怨无悔。

    巴勒斯坦人似乎根本就不会受到炮火的伤害,以色列士兵对于能在那种情景下生存下来的巴勒斯坦士兵突然怀有一种本能的敬畏的宗教情绪

    法赫姆高地及其旁边的公路,遍布着弹坑,遍布着双方人员的尸体,遍布着燃烧的坦克和装甲车。以色列人使出了所有招数,甚至在坦克掩护下,展开了人海冲锋战术,但依然无法冲破这道阻击线。在最危急的时候,巴勒斯坦人甚至身背炸药和手榴弹与以军坦克同归于尽,堵塞以军步兵的冲锋路线。五个小时,以军未能前进一步,最近的时候被困以军已经能看到前来救援的友军的旗帜,但却无法与近在咫尺的援军会合。

    巴勒斯坦人不是打不死的神,他们同样能够被炸弹、炮弹烧得浑身焦黑,炸得四分五裂,被子弹打得浑身是洞。只不过他们为了自己民族的崛起,为了自己国家的建立,已经不再畏惧死亡。

    埃及空军的飞机从叙利亚和约旦机场飞来助战,在空中与残存的以色列飞机展开了厮杀,轰炸机则将炸弹扔在以色列人的头上。

    以军的后卫再也抵挡不住埃军的猛烈攻势,防线崩溃了。这迫使以军放弃了从法赫姆高地突围的打算,绕过公路,从沙丘和荆棘密布的沙漠地带向国境逃跑。但显然,这条沙质过于松软的路是无法通行大部队的,沉重的失败已不可避免。先是轮式车辆被抛弃,然后坦克、装甲车等履带式车辆也接连陷入沙坑内而被丢弃。即便如此,一万五六千的北路以军还是被歼灭近半,只有一万多人徒步返回了国内。而南路的空降旅在沙龙的指挥下,放弃了援救米特拉山口空降营的企图,在埃军合围之前匆忙撤了回来,还算基本保持了完整。

    战争算是结束了,虽然还只是宣布停火,但再度爆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了。这是一场严格意义上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埃及空军损失飞机两百八十多架,现在已经不足百架飞机,几大城市均遭受巨大破坏,一万多幢房屋被毁,主要军事设施已无法使用,阵亡两千六百余人,受伤者达到两万;英法联军损失飞机两百余架,阵亡八百余人,受伤者一千四百多人,却未达到战争的目的;以色列损失飞机一百多架,多数是在地面被摧毁,死亡一千多人,受伤两千多,被俘两千多人,大量的车辆、装甲车、坦克被丢弃;巴勒斯坦在大大小小的骚扰战以及最后的法赫姆阻击战**阵亡一千八百余人,受伤者一千余人。

    如果硬要从这场战争中找到胜利者和失败者的话,埃及和巴勒斯坦应该可以算是前者。军事上的失败,道义和宣传上的胜利,经此一战,纳赛尔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领袖。领导埃及军民独抗英法殖民者的侵略,并击败了阿拉伯人的宿敌——以色列,可谓是声名鹊起,一时无两;巴勒斯坦人以血肉和生命谱写了民族的骄傲,赢得了纳赛尔的高度赞誉,并将其视之为一个有潜力的盟友,一个隔开与以色列直接冲突的缓冲,开始借助自己刚刚在阿拉伯世界建立起来的威望和声誉,积极推动巴勒斯坦建国事宜。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纳赛尔主动让出了埃及占领下的加沙地带的二百五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多次与约旦国王商谈,使约旦让出了其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四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的近半土地,叙利亚也接受了纳赛尔的建议,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所占的土地归还给巴勒斯坦,使巴勒斯坦人终于有了建国的土地。

    而失败者则当然非英法和以色列莫属,英法殖民者的面目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国际地位相当孤立,而且其自以为傲的空军遭到了重大损失,对其心理打击是相当巨大的;而以色列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在道义上受到指责,更遭到了军事上的挫败,其在中东的形势更是岌岌可危,随时有被埃及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秋后算账的可能。

    当然,作为隐形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南洋联邦可谓是名利双收。其制造的武器从飞机、雷神,再到火箭筒、机关枪、突击步枪,在战场上都表现不俗。在埃及的影响下,立刻成为中东各阿拉伯国家争相购买的产品。相对于靠近苏联的危险性来说,南洋联邦的武器与之相比并不逊色,而且购买增洋联邦的武器装备,不会引起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仇视和打击。

    埃及与南洋联邦的关系已经不是普通的亲密,战争刚刚结束,南洋联邦便派出了大批医护及工程建设人员,并运来了大批救助物资,帮助埃及政府开起战后重建的工作。战前输送大量新式武器;战争中顾问团精心筹划,还有技术人员与埃及人并肩作战;战后又雪中送炭,马上展开援助。这种“无私”的帮助,使南洋联邦在中东,特别是在埃及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到网址
第二百零二章 祝苏加诺长命百岁
中东硝烟刚刚散去,南洋联邦生产的武器装备便成了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抢手货。一艘艘大型运输船载着阿拉伯国家所需的军火开出港口,又给南洋联邦拉回一船船的石油,不断充实着南洋联邦的战略储备。而文莱至南洋联邦的输油管建成竣工,使得南洋联邦的油田可以开始**产量,尽量将宝贵的石油封存于地下。
  军火交易不仅使南洋联邦获得了一个巨大的获利渠道,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南洋联邦综合国力的飞跃式提高。“枭I”式和“鹞I”式飞机,跻身于国际一流喷气飞机行列,再加上威力惊人的“雷神”式火箭炮,已经向世人毫无疑问地提供了证明。
  南洋联邦在东亚国家联盟的老大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而且愈加自信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这只限于经济和技术援助,对联盟内各国的内政事务,南洋联邦很少指手划脚,只是以提建议为主。因为,仗着国家强大,横加干涉别国内政,是最令人诟病、最能引起别人反感的事情。
 

  相比于南洋联邦在东亚国家联盟中的宽和大度,南洋联邦对领土的扩张也基本采取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策略。但随着国力的飞跃提升,以及不声不响的移民控制,有些问题已经开始迎刃而解。在西新几内亚岛,从马来亚迁移而来的华裔,以及前期从越南移民过来的越南人,再加上南洋联邦的驻军,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随着南洋联邦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已经在当地居民中扶持起一股亲南洋联邦的力量,并将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