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哥,你催一催嘛,国家的钱多投入一些嘛!”凌雪继续说道:“原子弹都弄出来了,大哥大不是很简单嘛!”

    “简单个屁。”黄历没好气地说道:“科学是不能投机取巧的,多晒太阳补钙,多活几年,别说是手机,连电脑都有了。”

    “切,我不是着急吗?”凌雪撇了撇嘴,说道:“四哥,别当你的破总统了,跟我一起赚钱多快活,看这花园,嗯,还有游艇。要是你帮我啊,我能把地球都买下来。”

    黄历苦笑了一下,看着妻子抱着儿子走了过来,大概是在草坪上吃了什么东西,何梦雨一边走着,一边从儿子的嘴里抠着什么,儿子则在母亲怀里不安分地扭动着。

    这小子,什么都往嘴里塞,特别是会动的小东西,肯定是草坪里的某个小虫子又激起了他的食欲,嗯,要让他明白这不是蛋白质的补充源,看来很困难。

    “嫂子,快坐下凉快凉快。”慕容辰殷勤地站起来,从旁边的冰桶中拿出一听饮料,还有一个冰淇凌。

    “谢谢你,阿辰。”何梦雨皱了皱眉,臭孩子刚长出的小牙把她的手指咬痛了,她宠溺地打了下儿子的小屁股,把他放到地上。

    “达达,达达。”小黄历迈着两条小短腿,咧开小嘴,笑着向黄历走了过去。

    黄历呵呵一笑,伸手抱起自己的儿子坐在腿上,说道:“梦雨,男孩子就得皮实着点,你寸步不离的,会把他惯坏的。”

    “孩子还小嘛!”何梦雨辩解了一句,打开饮料喝了起来。

    黄历无奈地点了点头,接过慕容辰手里的冰激凌,用小木勺喂着儿子。很难得有这么休闲的一天,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很快乐,很温馨。再过几年,嗯,四年,他就能自由了吧?好象是这样的。

    凌雪将藤椅搬到何梦雨跟前,两个女人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四哥。”慕容辰凑近了过来,笑着说道:“听说你要参加奥运会,要当世界上第一个拿金牌的总统?阿雪也正在练习呢,到时候给增加个项目呗。”

    “不——”黄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哭笑不得地看着慕容辰,“你们两口子吃饱了撑的,我参加奥运会那只是开玩笑,你们别当真啊!那个,我还真是挺好奇,阿雪练的什么,嗯,还增加项目,你以为奥运会是咱家开的。”

    “东道主嘛,应该有这个方便的。”慕容辰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的表情,“至于什么项目,阿雪还没最后确定,练了几个,都觉得没太大把握。”

    黄历彻底无语了,索性歪过头,不理会这对净整妖蛾子的两口子。

    “呵呵,开个玩笑。”慕容辰毫不在意,自己笑着解嘲,望着不远处的孩子们说道:“孩子们都长大了,阿盈,都成大姑娘了。”

    黄历转过目光,看到自己的女儿坐在喷水池边,侧着身在理头发。是啊,孩子长大了,也出奇地美丽,继承了她母亲的基因,甚至还发扬光大。就是脾气,让凌雪教得有些野。

    “妞妞——嗯,现在是沙巴分公司的经理,很能干的女人。”慕容辰别有意味地说道。

    黄历缓缓转过头,沉默了一会儿,用低沉的声音问道:“她母亲还好吧?已经当外婆了,还是不肯到坤甸来吗?”

    “阿珍的身体很好,除了照看外孙,还在自家庭院里种了块小菜地呢!”慕容辰收起了玩笑的嘴脸,很正经的说道:“至于不来坤甸,肯定不是你那样的想法。妞妞过些日子要来坤甸公出,你要不要见见她?”

    黄历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妞妞要来看我,我当然欢迎,也高兴。要是她不愿意——你们就多费心吧!”

    “牛牛,牛牛。”小黄历吃得满脸都是冰激凌,咧开少牙的嘴,笑嘻嘻地呀呀学,逗得黄历和慕容辰也失笑起来。

    往事已矣,珍娘不奢望成为黄历的妻子,但黄历却忘不了这个和自己有着特殊关系的女人。当三天后,妞妞,嗯,应该叫张丽霞,来看黄历时,又勾起了那久违的回忆。

    “别叫我总统,还是叫我舅舅比较顺耳。”黄历和蔼地示意张丽霞坐下,苦笑道:“就象我叫你大名总有些别扭,不如叫妞妞更顺嘴。”

    “呵呵,那我就叫您舅舅。”妞妞打开提包,从里面拿出几样东西,说道:“这是送给小弟弟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是母亲缝的小玩艺,里面有鱼睛,她说这样能让小孩子不受惊吓。”

    黄历点了点头,拿过一个布老虎枕头,轻轻摸着上面的针脚,一种难言的滋味浮上心头。他沉默了片刻,说道:“吃过饭再走吧,如果方便的话,你回去后寄张全家福过来。要说,也是很亲近的人,却弄得越来越生疏了。再过几年,等我退休就好了。你母亲就是太敏感了,那个,你回去好好照顾她,现在日子好过了,让她多享受享受吧!”

    “嗯,总——呵呵,舅舅您放心,我会好好孝顺母亲的。”妞妞看了看黄历,眼中有一丝复杂的神情,随即又笑道:“母亲可不是只有我一个女儿,小琴姐,您还记得吧,她在抗日的时候便参加了政务学校,现在可是县长呢,和我争着孝顺我娘呢!”

    黄历笑着点头,自己给很多人带来了平静幸福的生活,不光是妞妞、小琴,还有小桃、区忠、沈栋、钟可萍……他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听着妞妞提起了以前的故人,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一代人渐渐老去,而另一代人已经成熟起来,黄历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加觉得自己的身份成了很多老朋友接近自己的障碍。难道什么事情都不能两全?他深深地暗自叹息。

    …………。。

    南洋联邦在六二年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领域的合资合作计划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对于黄历来说,选择有前景的外国公司,选择有前景的研发项目,是不困难的。而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一直持保密态度,也是黄历反复权衡之后的选择。

    之所以将原子弹的试爆一拖再拖,黄历是有着担心和另外的考虑的。如果南洋联邦是一个无核国家,那遭到核攻击的可能性便很小;而如果南洋联邦拥有核武器,但敌人很可能会用同等的武器来对付。

    历史上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和平解决的,但谁又能保证现在依然会是那样的结果。黄历必须谨慎,原子弹的试爆可以延后,但核研究却不会中断,而且,在合适的时间爆炸原子弹,这也是值得深思熟虑的大事情。南洋联邦还需要大发展,经济上的成就比拥有核武器更具实际意义。而一种比较低调的姿态,会在争取经济、技术援助时,取得更有利的成果。

    核武器说穿了不过是一种威慑的力量,它的效果并不是发射之后,而是停在发射架上。说穿了,谁也不愿打一场两败俱伤的热核战争,从这一点看,核武器就象现代战争中的弓箭一样没有用处。

    而且,拥有核武器和拥有核打击能力是不同的概念,南洋联邦没有战略轰炸机,或者说正在研制当中。没有远程导弹,只配备了一些中程导弹,而周围却没有能在实质上威胁到南洋联邦的国家和势力,也用不到震慑。

    当然,作为一个强国的标志,核武器必须拥有,但现在显然不是向世界上证明这一点的时候。

    到了六月份,古巴导弹危机还未发生,但在亚洲,另一件国际大事却吸引了黄历的目光。中国终于对印度阿三的得寸进尺和狂妄自大失去了耐心,在边境开始了反击作战,中印战争爆发了。<;/p>;。。。

 第二百七十八章 六二年,多事之秋

    1962年中国和印度生的边境战争,就当时看,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4∴⑧0㈥5但是经过了几十年之后,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

    战争的进程证明了在“『jīng』神原子弹”武装下的解放军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始终被动员在颠峰状态的高昂士气使他们能创造按常规思维不可想象的奇迹。但战争的结果同样令人大吃一惊,因为中国作出了一个令全世界惊叹的“仁义”之举,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几乎称得上独一无二的大手笔,将九万二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再次送到了印度阿三的手里。

    不可思议,难以置信,难道我已经不是地球人了?黄历目瞪口呆,九万二千平方公里啊,看着是一个数字,可换算起来吓死人。——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相当于六个科威特;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jiāo』的北方四岛;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可成为一个纪录留存于世。

    什么叫领土和主权,为了哪怕一寸土地,一片时隐时现的礁石,都可以让两个国家打得头破血流,尸横遍野的争端,就这么被那位“『xiō醥』先生挥手放弃了。赢Q币,)

    为什么?这一定有什么道理,黄历冥思苦想,不得要领,看来自己实用主义的头脑确实不够宽广,想不透这匪夷所思的结果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目的。

    那么,当时中国领导人是怎样想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意识形态出,并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加以判断。当时中国正力图扮演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阵营的领袖。印度当时正是那个阵营的重要成员,“教训一下不碍大事,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对『máo』ZD的全球战略和盟主地位就会大有影响。所以,教训完了要立刻适可而止,再给几根胡萝卜,只是这胡萝卜太大了一点。

    可惜呀,送了这么大根胡萝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印度阿三又重新占领了这片土地,越占便宜还越卖乖。而这边却是一点动作也没有,就是消极防御。等到印度移民在那里长起一代新人的时间,那里也就成了他们的家园。时间是合法『xìng』的最好来源,强权成为公理往往都是在时间的帮助之下。

    中国在一九六二年使用了强权,却放弃了时间,得了暴力之名,却没有得到了公理。等到后人想收回来并且有能力打了,可机会也已经被白白错过了。咬牙切齿也好,扼腕叹息也罢,当一切都成为既成事实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但黄历已经来不及作过多的感慨和疑『huò』,一场几乎将世界推到了热核战争的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已经爆了,六二年哪,还真是个多事之秋!

    赫鲁晓夫虽然提出了“三和一少”的路线,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局势,但从实质上讲,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其改变对策并不是为了退却,而是采取的新的进攻手法。处在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赫鲁晓夫同肯尼迪一样,也必然要受到国内强硬路线派的影响,这些强硬派认为,要想从对方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索强夺,咒骂恐吓。

    为此,赫鲁晓夫在六零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已经作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他在辩论中情绪失控,竟不顾礼仪,脱下皮鞋猛敲桌子,同西班牙代表大吵起来,导致联合国警卫人员干预。他的举动使联合国大会为之哗然,主持大会的一位爱尔兰人为了恢复秩序,把木槌都敲断了。但『hún』『luàn』使那位苏联主席很高兴,回到莫斯科后还洋洋得意地说,“联合国虚弱极了,眼看要完蛋。”

    而猪湾事件后,赫鲁晓夫又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他认为一个这样年轻无经验,公然给自己惹下大祸的人,是可以吓得住的。而任何一个陷入这类麻烦而又不能坚持到底的人,是没有胆量的。于是,他便决定狠狠地打击肯尼迪,对这个年轻的总统威吓讹诈一番。

    在维也纳会谈中,赫鲁晓夫就是这样干的。他用粗暴、野蛮,有时甚至象是要冲过来打架的态度对待肯尼迪。他强硬要求撤换联合国秘长哈马舍尔德,并在柏林问题上出了最后通谍梗在苏联人喉咙上骨头必须清除,不管同美国能不能达成协议,他在今年年底以前一定要同东德签订和约。如果美国要在这个问题上打仗,那他也没有办法。对付企图动战争的疯子,只能给他穿上紧身衣。

    虽然柏林危机最后以一堵由砖石和水泥组成的栅栏穿破柏林的中心而告终,赫鲁晓夫从战争的边缘后退了,但他对美国利用西德、奥地利、希腊和土耳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的包围依然很担心。

    在赫鲁晓夫访问保加利亚时,他与苏联国fáng部长马林诺夫斯基一起在黑海之滨的沙滩上漫步。马林诺夫斯基说:“拥有在几分钟之内就可毁掉基辅、明斯克和莫斯科的核导弹的美事基地就在对岸的土耳其。”赫鲁晓夫问:“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美国附近建立军事基地?”

    是的,想法是顺理成章的,美国的导弹从上耳其『shè』只需五、六分钟,而苏联从本国『shè』导弹到美国则需二十到三十分钟。这样的差距对赫鲁晓夫来说,是很难容忍的。

    而恰值这时,古巴与美国关系紧张,先后派两个代表到莫斯科,请苏联帮助抵御美国的侵略。为了取得与美国对峙上的平衡,赫鲁晓夫当然乐于支持古巴。但怎么做呢?提供坦克、大炮等常规武器只能起到一般的防御作用,构不成对美国的威慑。赫鲁晓夫认为:“一定要想出某种对付美国的实际办法。我们一定要建立一种具体由小的遏制办法来对付美国对加勒比海的干涉。”最后的决定就是在古巴建立军事基地,部署核导弹和伊尔-28喷气轰炸机机。在美国后『huā』园布置导弹,这对于改变苏联核布局无疑是最好的条件。

 第二百七十九章 加勒比海危机

    赫鲁晓夫傲慢的态度以及苏联悍然恢复核试验,这一切都让年轻的肯尼迪总统感到被轻视的痛苦,当U—2侦察飞机拍摄到古巴的导弹基地后,肯尼迪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要向对手证明他的无畏和坚毅。「域名请大家熟知」

    根据技术专家送来的报告表明,再过十来天,古巴圣克里斯托瓦尔『shè』场便可供使用,而这一工程完成后.美国在遭到袭击时的报警时间使将从十五分钟缩短到两三分钟。肯尼迪感到“震惊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尽管美国作出任何反应都可能使局势恶化,但总比听任赫鲁晓夫干下去要好一些。

    这时候,大多数美国专家还都感到只有一个对策对古巴导弹『shè』场进行一次空袭。肯尼迪叹息道“我现在才知道东条在策划偷袭珍珠港时是何种感觉。”

    随后,U—2飞机又获得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新证据。苏联技术专家昼夜不停地工作。现在,从照片上已能够看到导弹。一周之内,十六个——也许三十二个『shè』场就可供『shè』之用。除了有确凿证据表明,圣克里朗托瓦尔确有中程导弹『shè』程一千英里『shè』场外,还现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和哈瓦那之间的瓜纳哈伊地区以及古巴东部的雷梅迪奥斯,设有远中程导弹二千二百英里『shè』场。远中程武器的准备工作将于半个月后完成。

    这就是军界所说的“第一次打击”武器。据美国情报委员会估计,苏联用这些武器可以向美国本土西至『méng』大拿州的目标一次集中『shè』四十枚核弹头。

    据美国情报界估计,当前在古巴的武器大约相当于苏联全部洲际弹道导弹『shè』能力的一半。对照片的分析表明,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shè』出来,几分钟之内八百万美国人就会丧命。肯尼迪总统无奈地对国务卿艾奇逊说道“这个星期我得对得起我那薪水。”

    肯尼迪暂时否决了大数人的意见,那就是进行空袭——当时委婉的说法叫作动一次“外科手术”。TXT电子书下载**更新最快最稳定,他决定先采取另一个方案,对古巴实行海上针锁。轰炸和封锁都是战争行为,但封锁的好处在于,至少在最初阶段,可以避免流血。空袭会炸死大约两万五千名古巴人以及数目难以估计的苏联技术人员。炸死了俄国人.就几乎难免要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了。

    国务院的一位法律顾问回顾到富兰克林?罗斯福“隔离侵略者的讲话”,建议把封锁叫作“隔离”可能会更好一些。肯尼迪极力赞成,并授命司法部副部长卡曾巴赫这位国际法教授为封锁古巴寻找法律上的根据。此时,美国战术空军指挥部的司令官告诉他说,大规模空中偷袭也未必能够消灭古巴的全部导弹『shè』场和核武器,这使肯尼迪对封锁的决定就不再有丝毫犹豫。

    “同胞们.晚安。zhèn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