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心_三毛-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问三毛是不是“死”了,信中你将死字涂得又大又深,看得令人失笑。好孩子,如果要复杂的回答你,我可以说出例如精神死了而躯体活着,或者名存而实亡等等曲折的句子来吓唬你,可是我不说,我只说三毛没有死,不然这封信就不会写出来了。

    你又说:死也没什么好怕,只是没有死得其所。这个句子真是好,令人深思。谢谢!

    我很喜欢听你说说:三毛如何死才叫死得其所?如果在这件事情上——三毛当死的场所——有什么宝贵的意见,我是乐于听从的。

    亲爱的小弟弟,你的来信使我十分快活,感谢你的关心。祝你

    继续快活下去

    三毛敬上



 不讲了

    三毛:

    上次的信怕你没收到,或是看了第一行就顺手丢到垃圾桶去了,所以现在再写第二封。

    虽然我们从未见面,我和你也无亲无故,但邀请一个真性情的人来与我们说话,如果你是我,相信你也会试试看。我是以一个私人的身份先邀请你的,因为系上的同学都不相信请得动你,我想朋友何必说要互相认识,冥冥默默之中,有人会在报端上注意你的踪迹,听你的故事,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不会吝啬给予社会一点关爱吧?

    陈政佳

    政佳:

    我从不将任何人的来信丢做垃圾处理,这种事情不顺手,不可以做的。

    问题是,许多来信因为转信地址不一,由收信到拆信的时间便会拖长,再说有的时候我不在台湾,便要等回台时才会看见了。

    你的第一封来信和第二封是同时开启的。

    谢谢你想到我,要我去贵校和同学们见面,我不必想理由才答复你,因为理由本身就是存在的——我不能来。要求见面的信实在太多了,见面是必须时间的,这很难,因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而我们也只能有七八九十年可以生存。

    我不吝啬给这个世界一点温暖,也尽力在做了,无论做得周不周到,自问已经尽了全力。只因本身太渺小,能做的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做不成什么大事,时间也不够用。

    有时候我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总是耻于向人启口,事实上因为每天的工作压力太大,睡眠时间极少,体力和脑力已经透支了很多很多,如果再不休息,只有病倒下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实在不能再和任何人见面,才能完全休息。请你了解我,包涵我好吗?

    今年下半年我便不再教书了,因为身体实在不好。对于这份本身爱之如命的工作和学生都得暂时放下,这里面必然有我说不出的无可奈何与力不从心,请你试着了解我的苦衷好吗?

    能见面的时候必然会见面的,现在真的是不行。目前我一直渴想的便是睡觉睡觉再睡觉,可是时间不太够,不能睡。谢谢你对我的友情,这种友情,心里承受了很多很多,却无法回报,想起来也是很遗憾的。

    对不起,我将给你的回信另外发表在《明道文艺》上,也是同时答复了许多类似的来信,以后这一类的信,便不再回复了。

    我们做一个不见面而在心灵上相通的朋友好不好?祝安康

    朋友三毛上



 说朋道友

    亲爱的朋友:

    离国半年,来信积压了许多,“信箱”停顿数月,十分抱歉。这几天将书信做了分类,这一期不再单独回信,只想将部分相同的信件在这里做一个总答复,因为性质是一样的。许多青年朋友来的全是长信,信中愁烦、伤心、失望、愤怒的原因都是因为视为至爱的好友改变了态度,或辜负了情意等等、等等。在此我们谈的是友谊中所发生的变化,而不是指爱情类的情感那一类书信。

    对于“朋友”这两个字,事实上定义很难下,它比不得“天地君亲师”那么明确而了然,因此所谓朋友,在认知和接受上都必然难免主观。

    我总以为,朋友的相交,最可贵在于知心,最不可取的,在于霸占或单方强求。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这句话是深得我心的。

    青年人交友,出于一片热切之心,恨不能朝朝暮暮,生死相共。这种出发点是可以欣赏而且了解的,因为人类常常觉得内心荒凉,期望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而青年朋友许多心事羞于向父母启口,朋友便成为极为重要而急切的精神寄托,这也是十分合理的心态。

    问题是,当人一旦忘记了距离的“极重要”和“必需”时,太过亲密的交往,往往将朋友这一个随时可能改变的关系,弄成复杂,甚而难堪。

    总结所有的来信,对于朋友的失望,大半来自对方所言、所行达不到自己对他所要求的标准。而我却认为,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利。

    古人一再的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实在是不错的。那就有如住在小河边,每日起居中听见水中白鹅戏绿波,感到内心欢悦,但不必每一分钟都跑到门口去老看那条河。因为河总是在的。

    朋友的聚散离合,往往与时间,空间都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人的大环境改变了的时候,内心也是会有变化的。老友重逢,如果硬要对方承诺小学同窗时说的种种痴话,而以好朋友的身份向对方索取这份友情的承诺,在处事上便不免流于幼稚和天真,因为时空变了,怨不得他人无力。

    再来说大部分的来信,其中多多少少涉及友谊之后而产生的金钱关系。虽说好友有通财之义,但是急难时,总得等对方首先提出愿意相助,才叫不强人所难。如果情感真切,而对方不能以金钱支助,他人可能有本身的困难或对金钱处理的态度,不能因为受拒而怪责那是不够朋友。一个好朋友,首先必须为对方设想,金钱之事,能不接触,是最体谅朋友的一种行为。除非生死大事实在走投无路,可开口商借。但如芝麻小事或要朋友一同“上会”被拒,该怪责的当是自己,不是他人。

    也有来信中说,被朋友出卖了,一再告诫不可说给第三者听的秘密,告诉了朋友,因而传扬开去,使人窘迫。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识人不精,也是自己出卖了自己。这也愤怒不得,谁让你忘了“见人只说三分话”这句谚语的真理呢?反过来说,不做见不得人之事,一生光明坦荡,哪来的秘密叫人给传了出去会受到难堪?一个没有秘密的人,当然很少,如果实在是有,又想倾诉,那就请静心看看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心存怀疑,便不要一时冲动脱口而出,悔之不及。

    更有来信说,自己对待朋友出自一片真心,想不到对方并未以真心回报,因而十分痛苦,甚而痛骂朋友狼心狗肺等等。这些来信中,“想不到”三字用得最多。这不能怪别人,只怪自己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人情世故都“没有想到”,他人不是自己,我们要精准的控制自己都难,更何况控制另一个人?

    也有一些优柔寡断性格的来信,说明自己正与一群朋友同流合污,又下不了决心脱离那个圈子,请问三毛要怎么办?我说,就这么办,跳出那条污水河,比如壮士断腕,起初可能麻烦,事后想想,幸亏下了决心,不然失足千古,是不得一再拖延的。一个影响不好的人,不能叫朋友,只能叫敌人。当然,也不必去跟敌人对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快走快走,迟了来不及了。

    更有来信说,对于某个死缠烂打的朋友实在极不欣赏,苦于情面或怜悯,不忍深拒,因而感觉感受束缚,又不能告诉对方,怕对方受伤。这种处理,实在是小看了他人,高抬了自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没有他我活不下去”。人,在本身体内自有韧性与生命力,不会因为朋友疏远而去跳河,了不得十分悲伤,但时间久了,也是会过的。我们实在不必为对方想得太多,而低估了对方失友之后的再生。不会死的,请对方自己处理去吧。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急急自动相助。朋友中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所谓知心也。知心朋友,偶尔清谈一次,没有要求,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口舌,相聚只为随缘,如同柳絮春风,偶尔漫天飞舞,偶尔寒日飘零。这个“偶尔”便是永恒的某种境界,又何必再求拔刀相助,也不必两肋插刀,更不谈死生相共,都不必了。这才叫朋友。

    话说回来,朋友到了某种地步,也是有恩有情的,那便不叫朋友,叫做“情同手足”,手足已入五伦之内,定义和付出当然又不同了。

    两性之间的朋友,万一一方有了婚姻,配偶不能了解这份友谊而生误会,那么只有顾及家庭幸福,默默退出,不要深责。人间“不得已”的事情不是只有这一样,如果深爱朋友,必须以对方幸福为重,不再来往,才叫快乐。

    男女之间,以纯友情转化为爱情,也未曾不可,相知又相爱,同组家庭,两全其美,不也很好?何必犹豫呢?

    其实,天地可以称朋友,爱民为民的一国之君也是某种朋友,父母手足试试看,也有可能亦亲亦友,老师学生之间也能够亦师亦友,这也是教学相长。

    如果能和自己做好朋友,这才最是自由。这种朋友,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说了那么多,这封信实在不算是答复,只是很愉快的写出了对朋友的观点而已。

    谢谢各位来信给我的灵感。三毛上



 愧疚感

    亲爱的通信朋友:

    各位的来信,实在是宝贵的。信中所谈的问题,有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本身也有的种种迷茫和困境。这一次信件分类中,想谈谈“愧疚”的主题,这样的来信,也是占多数的。

    大凡心存歉疚的人,在本质上往往偏向躁急性格。做出来的事,说过了的话,甚而伤害到某一个人,在事情发生时的心态与事情过后的再思,往往自相矛盾,而且悔不当初。其实,在心地上,这些来信的朋友,都是善良的。这样的来信,大半以青少年朋友居多。而内疚的对象,往往是家人手足,尤其是对父母。

    看见一些来信中做儿女的因为伤害父母,内心苦痛自责而笔下千言的写出来——给三毛,总使我有一点点冲动,想照着来信地址将原信寄回去,收信人,写上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这不就成了和事佬了吗?当然,没有真的去做,因为来信没有允许我如此。

    其实,心存内疚的人,大半是有心的人,只是在行为上——修补人格性情的决心,十分不积极而懦弱。

    当我们,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伤害到了一个人、破坏了一件美事,知道错了,已是难能可贵;懂得自责,又进了一步;放在心里折磨自己,或写信向不相干的第三者去痛哭流涕,这也是好的,起码这都一步一步在自觉自省。

    可是,写信给没有受到伤害的朋友,倾吐心事,在动机上仍是出于“自私”,这种“写信目的”,无非是想使自己的罪恶感减轻一些而已。尤其是写信给完全不相识的人如我。

    内疚又分许多种。有时,芝麻大小事情发生了,太过善良的人,便将它们看成世界末日,把一切的错都招来放在自己心上,默默的受磨折,日而久之,影响到往后性情上的不能开朗和释然,几乎成为病态。

    也有另一份内疚,认真造成了一个事件,直接影响到他人的幸福,那么这又另当别论了。

    说到题外话去,被伤害的人,没有学着保护自己,任人伤害,也是值得检讨的事。当然在此说的只是一般人情世故,不是报刊上出了社会人命的那种。

    我们再回过来说歉疚感。既然自认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或只是出于误会、急躁、不耐烦等等情况下而造成的人际僵局,那是最不必苦痛的。

    中国有一句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打一个比方,最常见的——既然当初有这份狂妄和任性,向母亲大叫大骂,不体娘心,而今难道没有同样的勇气和良知,去母亲身边诚心道歉说明,使这冰冻的疼痛化为和风?

    古时“周处除三害”,不在于他除了前面两害的好本事,他的自我顿悟和改变,才是这个故事因而流传下来的可贵可敬之实。

    对于父母、手足、同学、朋友,如果真正背负着那么沉重的歉疚感——如同信上所写。那么不必再悄悄来信给我了。一来又来,于事无补,徒然浪费精神。

    这种感觉如果积压太久,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解决的方法,除了道德之外,内心真诚痛下决心只要出于一片至诚,对方百分之九十是能谅解的。万一,对方仍不肯谅解,这其中,我怀疑涉及金钱的事占大半,那么欠债还钱,分期分年分月摊还,不占他人血汗辛苦,才是实事求是。情感的欺骗,自然又是一种。某种人,对情真真假假,游戏人间本来不是死罪,如果对方不是如此人生观的人,也拿来开玩笑,造成他人遗恨终身,自己虽然也有悔意,总是伤德。这便不是道歉能解的事了,那份内疚,是该当跟随一辈子的——是为报应。

    也有上面所说,芝麻大小之事,发展成仇,自己存心道歉,他人不肯原谅,也是常见的事。这件事,涉及双方胸襟和本身性格。强求不必,尽其在我,尽情尽义而对方仍不能化敌为友,那么更不必痛苦,只有算了。

    这类来信的朋友,大半善良而谦虚,很少怨怪他人,只有深责自己。其实所谓内疚,不过小事一桩,勇于化解,就是善待本身良心。

    思想是可贵的,行为亦是可贵,这两件事,相辅相成,缺一便不圆满了。

    谢谢来信使我明鉴省视自己,感激不尽。

    三毛上



 少年愁

    亲爱的朋友:

    又是青年节的月份了。对于这一个节日其实好似已经不再属于我,可是想到那么多封来信——青年朋友的,仍想写几句话。

    最不喜欢一般社会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讲起少年或青年人时,总常引用的两句诗——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好似只有经历过了大半人生的人才有资格自己尝过那愁的滋味。然后在诗句后半段,说:嗳——看穿啦,秋天真凉爽。

    其实,少年有少年人的心事,青年有青年人的迷茫,在这种初初面对社会、生活、学业和前途的一个断层阶段,那种惧慌和压力,绝对是胜过中年的。中年和老年,其实才叫安然,因为这条愁路大半已经走过来了,于是当然可以说风凉话了——对青年人。

    收到许多封青年人的来信,好似总也不受了解,心里那份对生的挣扎,充满着刀割一般尖锐的痛和委屈,当然,也有很深的寂寞和悲哀。而一般人,是看不见的。总以为青年人有本钱,一些生活小事上的不能快乐,叫做自寻烦恼而已。

    我认为,青年人的确有本钱,那份所讲本钱,在于身体的健康以及来日方长的时间,这是一个角度。青年人事实上又真苦,因为实在没有本钱。就从最直接的来说,没有本钱就是口袋里根本没有钱。除了青春之外,本身的能力、社会经验、人际关系,都欠缺太多;以上的欠缺,造成必须“自力更生”时种种十二分实际的苦痛,那有如一场战役。自力更生这四个字,表示再不能吃父母的饭了,也表示学校时代“子宫时期”的一种结束。青年人乍一下突然面对社会,发觉孑然一身不算,还得养活自己,那份惊慌失措,比一个婴儿的初初面对生命,还要来得巨大。而青年人不可能饿了便哭,因为要找奶瓶活下去的就是自己,哪有时间去哭呢?所以说,青年人又是没有太多本钱的,这又是一个角度了。

    在人的一生里,我认为青年时代最有可为,也是最艰难的。

    有一年,去年,偶尔听见曾经教过的一班学生,毕业了开始找事时的对话。一个说:“喂!我发觉社会上将大学毕业文凭这回事,不当什么吔!”另一个说:“怎么会?我们是大学生吔!”听见这样可爱又纯洁的对话,几乎令我大笑起来。天之高,地之厚,这些孩子要拿文凭去抵,是不可能的,而他们并不知晓。这也是青年人的可悲之处。

    很多的人,分不清理想与梦想的不相同。理想,是一种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的观念,这要天时,地利、加上人和三大条件才能略知成功与否的一二。而梦想,可以想得天花乱坠,随人怎么想,要实现起来,大半是不成的。青年人对于社会的要求也高,失望也快,却很少注意到,一个成功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辛酸血泪的故事。这尚不够,那份持续的认真与努力,也是一个成功者必然的付出。这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