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孩子问道“为什么我会被生下来”的问题时,可以依照这位母亲的方式来回答即可。我们有很多家长为避免尴尬,大多会开玩笑式地回答:“你是我们在桥底下捡回来的。”这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很难过,甚至很孤寂。大人认为这只是开玩笑,但是幼儿还没有开玩笑这个概念,他会很认真地考虑父母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还是在经过谨慎考虑后再回答为好。

    四岁的男孩问道:“我从什么地方生出来?”

    “妈妈的肚子啊1〃“那么,我怎么进去肚子呢?”

    这时,母亲实在是无法回答了。

    相同的问题,五岁的男孩问道:“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有没有剥开妈妈的肚子?”

    “医生告诉妈妈‘就要生出来了!’之后,你就从妈妈的婴儿通道生出来了。”

    “咦!有这样的通道啊?我真想看看。”

    “只有娃娃生出来的时候才有,这是娃娃出生的专用通道。医生知道这通道,就让娃娃从这里生出来。”

    后面这位母亲把医生说成是娃娃的保护者,能够灵巧地让婴儿生出来,还是应该会觉得非常安心。

    至于孩子问“是怎么进去妈妈的肚子的呢?”可以告诉他:“神利用魔法放进去的。”如此回答即可。依照孩子年龄的不同,回答的方式也不也样。不过,基本上,要用美丽的言辞,简单的回答。

    三岁的男孩在爸爸洗澡时,看到爸爸凸出的肚子,说道:“爸爸,你的肚子好大哦!是不是要生娃娃了?”

    “男人是不会生娃娃的。”

    “为什么呢?”

    “因为乳房太小,无法喂奶。”

    这三岁男孩的第二个问题,爸爸似乎回答得很牵强。而对于三岁的男孩而言,想要理解似乎比较困难。因此,只要想孩子说明男女的角色不同即可。

    “因为爸爸要上班,会比较忙,所以生孩子是妈妈的工作。不论在哪一个家里,都是由妈妈来生娃娃。爸爸的肚子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饭而发胖的缘故。”

    四岁的独生女问道:“我想要一个漂亮的娃娃,不过我能够生吗?”

    “必须要像妈妈一样,长大成人以后,和爸爸一样的人结婚之后,才可以生娃娃。”

    “那么,我要生五个娃娃,就要结婚五次才可以了。还有,我的乳房只有那么一丁点大。”

    “恩,不过,你只要结一次婚就可以了。现在你就不可以挑食,什么东西都要吃。这么一来,会长的强健,你才会有较多的孩子。还有,你的乳房才会变大。像这样才可以喂奶。”

    这位母亲非常仔细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但是,有些母亲在孩子问及这些问题时,会笑着说:“你还这么小……”

    或是:“你在胡说什么?”这样的态度会令孩子觉得很沮丧,或莫名其妙,所以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态度。

    此外,当孩子说:“我要生五个娃娃,所以要结五次婚才可以吗?”母亲可以明确地告诉她:“只要结一次婚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是在问有关结婚的问题,因此,只要这样回答就足够了。

    关于大人和小孩的不同“妈妈,为什么你有乳房?”

    “你看,因为你有牙齿,所以可以自己咬东西吃。可是,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没有牙齿,所以无法咬东西。

    妈妈的乳房里有奶,娃娃喝了里面的乃,才能够长大。”

    “那么,在我刚生出来时,也喝过妈妈的奶喽?”

    “是呀!所以你现在才能够长得这么高。”

    这是四岁的男孩所问的问题,只要如此回答即可。

    其次要介绍的,是四岁小女孩的发问问题,她和男孩所关心的稍有不同。

    “是不是在我变成姐姐时,乳房也会变大呢?”

    “是呀!不过,还要再长大些。”

    “五岁够了吗?”

    “要长的更大,要长大到像上中学的姐姐。”

    可以借着这机会,向女儿解释女人会生娃娃,而乳房是用来养育娃娃的。很简单地说明女人所扮演的角色。

    “为什么爸爸、妈妈会长毛呢?”

    “你长大以后也会长呀!”

    “为什么长大以后就会长毛呢?”

    “是呀!这代表已经长大成人了。”

    洗澡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被问及体毛的问题。当孩子问道:“为什么会长毛呢?”的时候,要想用科学性的说法来回答似乎太困难了。因此,像这位母亲这样回答就可以了。

    四岁的男孩看到爸爸在刮胡子时,问道:“为什么我不会长胡子呢?我想尽快象父亲一样,使用刮胡刀。”

    “等你长大成人以后,就会长了。”

    “不过,妈妈就没长啊!”

    “男人的身体里有让身体强健的药物,所以会长胡子。反之,妈妈就会有大的乳房,因为体内有药物,会让乳房长得更圆润。”

    药物——这其实是在说荷尔蒙。不过,对于四岁的男孩而言,稍嫌困难。其实在这时候也不需要这么回答。

    只要向其说明男女的不同,告诉他男孩在长大成人以后,会长胡子,女孩却不会长即可。

    不过,在这时候,这孩子并非在询问长胡子的理由,而是在于“希望像爸爸一样,想要尝试刮胡子的感觉”。

    一般而言,四岁正值模仿期,会经常想要模仿大人。因此,孩子所发问的问题,其实是一种愿望。所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会长胡子。这样的回答似乎并不充分。可以再告诉他:“你一定会长出胡子,如此一来,就能够使用刮胡刀了。”

    这样的回答应该能够满足孩子。

    6

    带孩子观察实物让孩子亲身观察实物有助于他的理解所谓“百问不如一见”,与其用语言来说明,也比不上让孩子观察实物来得容易理解。让孩子看熊猫的图片,孩子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说道:“熊猫的耳朵、眼睛和脚,都是黑色的。”

    “是呀!熊猫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她们的眼睛、耳朵和脚也都是黑色的。所以生出来的小孩也一样。”

    “小孩长得像爸爸、妈妈吗?”

    “是呀!你不就长得像爸爸吗?”

    利用这机会,带孩子到动物园〈如果可能的话〉,让他实际地观察一下大熊猫。这时,孩子一定会说:“真的,熊猫的耳朵、眼睛和脚都是黑色的!”

    和爸爸、妈妈三个人站在镜子前,孩子会发现:哇!我的眼睛像爸爸,嘴巴像妈妈。鼻子也很像妈妈。我长得有点像爸爸,也有点像妈妈呢!”像这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这是最好的。并不需要直接回答其问题,让孩子亲眼看一看实物,就可以让他发现答案。

    “为什么大象的鼻子这么长?”

    人类的鼻子可以闻东西,还可以呼吸,但是却短短的。因此,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呢?这是孩子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地方。

    带他到动物园去,实际让他看看大象。这时候,孩子看到大象用鼻子搬运食物,把食物送到口中,用鼻子吸水。甚至将鼻子举得高高地,好像在向游人打招呼:“嗨!你好!”这时,孩子很自然地会了解到:“

    哇!原来大象的鼻子和我们的手的作用是一样的呀!”

    但是有时候,也不容易有直接接触实物的机会。这时候,经由电视让他间接观察实物,也是很好的。当然,在孩子问问题时,不见得会有机会让他看到相关的电视节目。因此,有时候,母亲必须要记住孩子所间的问题。当看到书本或图片有相关的资料时,赶紧告诉孩子。”你曾经问过除雪车怎么样除雪。你看,就像这样!”

    虽说是事后才向孩子说明,孩子仍旧会觉得很高兴的。

    因为受到父母亲重视其发问态度的激励,这孩子就会有不断地发问的意愿。父母亲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还必须要孩子充分感觉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

    让孩子经常看到实物,就会不断地引发孩子间出和实物有关的问题来。所以让孩子有新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每天只带孩子到固定的地方去,过固定的生活,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新的兴趣。但也不需要大费周折地去旅行。像妈妈每天去买菜时,带着孩子一起去,这样就很好。

    尽管只是上蔬菜摊子买蔬菜,但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菜色也会不一样。这也可以提供孩子新的体验,帮助他掌握新的知识。

    “今天有好多南瓜哦!”

    “是呀!今天是冬至嘛!”

    “冬至?”

    “也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

    “为什么冬至会有这么多的南瓜呢?”

    “因为以前的人认为,在冬至时吃南瓜,不会生病。”

    “哦?那么,我们也吃南瓜吧!”

    跟着母亲一起购物,孩子也能够有新的体验。

    母亲在做家务时,也可以让孩子帮忙。对孩子而言,这也是很好的体验。例如:浇花时,也可以让孩子跟着一起浇。即使是平常很熟悉的花,实地看去,也可以发现每朵花的颜色、大小、形状,乃至叶片的些微差别。这会使孩子提高对于植物的关心度。

    “为什么花和树木要浇水呢?”

    “花和树木是用根来吸水,这样才能够长大。就像你要吃饭一样。”

    “那么,我们来多浇点水。”

    “但是,如果浇太多水也是不行的,会把树和花淹着了。这就像人一样,吃太多会拉肚子。其实,花和树木不仅需要水,也需要太阳光的照射。”

    也可以趁着这机会,向孩子说明有些植物需要很多水,有些植物不需要太多水。还有二开花以后,就会结果二带孩子到公园去,一边看植物,一边进行说明。借此机会丰富孩子的植物知识,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会喜欢上自然科学。

    在孩子发问肘,如果能够灵巧地广泛回答,就能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回答方式的秘诀之一。

    关于动物的问题在此,试列举让孩子观察实物而作答的例子。这些大都是有关动物的问题。

    五岁的男孩问题:“为什么动物中,公的比较漂亮?而且,还会以美妙的声音啼叫呢?”

    母亲回答道:“到底为什么呢?这都是神的创造,必须要问神。”

    这时,母亲看到孩子一副无法接受、落寞的样子。其实,这时候,母亲必须要好好地想一想再作回答。

    实际上,这有很多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雄性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孩,抵御外敌。要在其他动物面前,显出威赫有力的样子,所以外表会比较漂亮。另外外表漂亮,而且叫声响亮,有底气,才能够吸引母的动物。如此说明即可。至于较大的小孩,就可以告诉他,较强壮而有元气的雄性动物,会生出比较强壮的动物,这样才有利于种族的延续。同时,也可以告诉他”这是大自然的法则”。

    如果小孩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深感兴趣,可以带他到动物园去。告诉他:“那只是公的。”或是:“你看,哪一只是母的呢?”让孩子们去猜,也会很有趣。如果无法马上带孩子去动物园看,也可以翻开动物图画等的书籍,让孩子比较看看雌雄动物的不同。如此也很恰当。

    六岁的小女孩看到动物园的长颈鹿,问道:“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呢?”

    “为了吃高大树木的叶子,所以她的脖子就逐渐变长了。”

    “那么,她睡觉的时候,怎么睡呢?”

    “我们一起来查查看吧!”

    其实,”逐渐变长”的说法,并不太合适,可能会误导孩子”在小的时候,是短短的,然后逐渐地变长”。

    也许,可以告诉孩子:“长颈鹿喜欢吃叶子。为了要吃高处的叶子,所以有长长的脖子。此外,因为脖子比较长,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她能很快注意到有没有老虎和狮子等猛兽的来侵袭,可以提早防范。”

    长颈鹿睡觉时,她的脖子到底如何摆呢?实际上,大概只有在动物园才会看到长颈鹿睡觉的样子(长颈鹿非常用心,很少让人见到她睡觉的样子〉。长颈鹿睡觉时,是弯着膝盖,弯曲脖子,把它放在自己的背部的。

    六岁的小女孩一边看着书册,一边问道:“为什么兔子的耳朵那么长?为什么她的眼睛是红色的呢?”

    这时,妈妈就拿着动物图画给小女孩看,一边说道:“兔子的耳朵非常发达,而她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我们来看动物图画,查查看吧!”

    很可惜的是,图画上并没有写,所以无法回答。至于兔子的耳朵,多少还能够告知小孩:“兔子是非常胆怯的小动物,当很远的地方出现熊等凶猛的敌人时,就能够马上听到声音。因为她的耳朵长,所以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关于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那是因为我们能够直接看到兔子血液的颜色,而兔子眼睛的血管非常薄,几乎就像一层透明的塑料膜一样。

    

    经过这样的说明以后,如果有实际观察兔子的机会,会发现有些兔子眼睛是红色的。有些兔子的眼睛并不见得是红色的。孩子经由观察就会了解这一点。

    这时候,母亲也以趁机告诉孩子:“你看看,人类的眼睛又如何呢?你仔细观察妈妈的眼睛。”

    让孩子观察妈妈的眼睛,孩子会觉得很有兴趣。

    这时,可以顺便告诉孩子,东方人的眼睛是黑色的。也有些人的眼睛是蓝色的,甚至是绿色的。

    孩子本来是在关心兔子的眼睛,母亲则趁机扩展问题,非常认真地做各种回答。孩子一定会对于母亲的诚意产生好感。此外,很可能会一再地提出问题,而产生继续发问的意愿。

    四岁的女孩问道:“大象有肚脐吗?”

    “大象也有肚脐呀!由母亲生出来的娃娃都有肚脐,母亲经由肚脐而把营养输送给肚子里的娃娃。”

    “那么,小鸟也有吗?”

    。〃小鸟是从蛋中生出来的,从蛋中生出来的动物都没有肚脐。

    这位妈妈的回答方式很有智慧。不过,对于四岁的孩子而言,这种回答程度未免太高。希望能够达到孩子理解的程度,就要具体地以小孩子身边的例子来举例说明。这么做会较恰当。

    “母鸡下蛋,再从蛋中孵出小鸡。青蛙产卵,从卵中孵出蚓虫斗之后,才变成青蛙。像这些小生物,是没有肚脐的。不过,像狗、猫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所以都有肚脐。”

    如果家中有养猫、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动物的肚脐。

    关于星星的问题最近,由于污染越来越严重,在都市内几乎很少能够看到闪亮的星星。可是,孩子们却常会问及星星的问题。在此,举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

    五岁的孩子和哥哥一起进行星座观测的时候,问道:“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呢?”

    这时候,母亲不知道如何回答。可是,哥哥却很快地告诉弟弟:“星星是浮在宇宙中的。”

    这时,五岁的孩子又接着问:“如果掉下来,会爆炸吗?”

    这时,母亲赶忙告诉他:“等你长大以后,你就好好地研究星星,到时候你再告诉妈妈。”

    就这样地将孩子的问题敷衍过去,并不太合适。这位妈妈还是有必要稍微思考一下再作回答,这样会较恰当。向这个年龄的小孩说明万有引力,可能他们并不了解。但是,可以试着这么说:“星星们都在天空上,大家的感情非常好,所以手牵着手,像这样不会掉下来。它们在上面看着你们,正微笑着看着你们,问道:'小明、小山,你们好吗?'你看,星星们是不是很漂亮呢?〃如果孩子还不知道流星的存在,也不需要加以说明。但是,如果孩子知道,就可以告诉他们,有时候它们会放开手,这时,星星就会掉下来z可是,马上又会被其他星星捉住。甚至在掉落的过程中会燃烧掉,不会掉到地面来,如此说明就可以了。

    四岁的女孩看着夜空,问道:“为什么会有星星?”

    “曾祖父、曾祖母他们都变成了星星。”

    “是不是大家都会变成星星呢?”

    “活着的时候,非常聪明的人,死后都会变成星星。”

    死了以后,都变成星星的说法,会让人觉得很牵强。当然,也有必要先了解孩子的发问心态再来回答。如果孩子的想法是,星星那么美丽,但是却那么远,拿不到,而问”为什么会有星星”时,这时可以告诉他:“

    到了晚上,太阳公公去休息了,于是许许多多的星星就高挂在天空中,为我们照亮,这多美啊!”如此回答,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星星的独特与美丽。因此,要对于孩子的心态做某种,程度的接纳,而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