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文选-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料,为文献所失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郭沫若就通过青铜器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综合研究得出西周社会是奴隶社会等论断,取得了前人不可企及的成就。
  (3)金文是我国己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它保存着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早期象形字,形声字占了绝对优势,合文大为减少,比甲骨文更适合汉语的特点。
    ⊙合文指汉字书写上把两个字连写而融合作一个字形。金文研究著作?:?
选文?:
  1、讲解全文:
   《大盂鼎铭》是西周康王时青铜器?,?道光初年出土于歧山?,?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鼎上有铭文?29?字。记载周康王对于名叫盂的贵族的训示。
   (1)西周世系:文一武一成一康一昭一穆一共一懿一孝一夷一厉一共 和一宣一幽一平。
   (2)夏商周三正:所谓“正”指岁首正月。夏商周三代的岁首正月各不相同。夏岁首在夏历一月即建寅之月;商岁首在夏历十二月即建丑之月:周岁首在夏历十一月即建子之月。
   (3)纪年法
  A、帝王纪年法:包括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和年号纪年。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殷商时就己采用。 以“祀”为单位的,常出现在卜辞、铭文中。 年号纪年:西汉武帝建元(前140年)
  B、干支纪年法:始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以六十甲子连续编排纪年。
  C、星岁纪年法:岁星(木星)纪年与太岁(设想的)纪年两种纪年法的合称,岁星按十二次自西向东运行,每十二年循环一周天,故其纪年是“岁在某次”如岁在星纪、岁在大火;太岁按十二辰自东向西运行,每十二年循环一周天,并将十二辰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故其纪年是“太岁在寅”“太岁在卯”。
  D、十二生肖纪年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5)小学
  A、周代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初等教育),十五岁入大学。其后各代设立的官学,有四门小学、内小学等名称,清末废科举,始设近代小学。
  B、古代小学教授六艺,故礼乐射御书数都称为小学,到了汉代,以小学作为文字训法之学的专称。
  (6)女妹辰又大服,余唯即联小学,汝勿克余乃辟一人。译:你妹辰身居要职,我虽然只上了小学,你也得承认我是你唯一的君主。
  2?、?重点词语:唯、宗周、若、丕显、作、享、天晨、人鬲、庶人、祀?
  3?、翻译全文
  周历九月,周康王在鎬京训诫大臣盂。康王说:盂呀!我们显赫的文王获得了上天授付的统治天下的伟大使命。到武王又继承文王的事业,建立了周朝,翦除了那个万恶的商纣王,拥有天下四方,派各级官吏治理黎民百姓。武王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处理国家事务上,酒一点也不敢多喝,就连碰到举行柴祭蒸祀这些祭天大礼时,都不敢喝醉。所以感动了上天,上天给予我们庇佑,降给我们恩惠,大力保护成王,继续掌有天下。我听说殷失去天命,就是因为各地诸侯和朝中大臣都沉湎于酒,故而丧失掉军队和政权。盂呀,你们卫邦担负着重要职责,我只让你接受我的教导,你也能够身当重任,我是你唯一的君王啊!现在我就以文王纯正的治国方式为榜样,像文王策命两三名头号长官那样,委派你辅助荣,恭敬谦和地执行德治的方针。你要不分早晚及时纳谏,为祭祀和各种奉献事宜到处奔走,时刻警惕上天的惩罚。
  康王又说:哦!我命令你盂呀,要向你的祖父南公看齐。康王接着说:盂呀,你去协助夹,主持军务,敏捷快速地处理诉讼案件,朝夕辅佐我君临天下。我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成规惯例,向你封赏庶民和领地。特意赐给你香酒一卣,礼冠礼服一套,护膝和双底鞋一副,车马一驾,并允许你在祖父南公的旗帜上描绘你们家族的族徽。赐给你邦司四名,本朝奴隶从车夫到种田人六百五十九个,赐给你夷司王臣十三名,东南夷奴隶一千零五十个,赐给你封地。康王最后说:盂呀,你要谨慎郑重地料理你所承担的政务,不要辜负和耽误我对你的任命。盂于是答谢康王的美命,因而铸造了追念祖父南公的这只宝鼎,时间在康王二十三年。
思考题:
  1、金文文献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2、《大盂鼎铭》所反映的问题。
参考书?:?
  1、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2、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三、《尚书》

重点:《尚书》的年代,今古文《尚书》
难点:《尚书·牧誓》选文的翻译
解题:
一、《尚书》的编订及主要内容
   《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原称为《书》,到汉代改称《尚书》,即上代的书。《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即上代的书。
  《尚书》可以说是我国最古的史书。但从其书的内容来看,它是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的历史文件汇编。“尚”是上代的意思,“书”是历史简册,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但是,两千年来,儒家却把它当作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书,尊为《书经》。而这部《书经》却有一半是假的,那是晋代的“古文”;只有一半是真的,就是汉代传下来的“今文”的《尚书》。这一半的今文《尚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不过商代的几篇在流传中受到了周代语言文字的影响,经过加工有些可能是在周代由商人的后代宋人写定的。另有有关的虞夏的4篇,其中最短的是《甘誓》,可能是夏代作为口耳相传的祖训传下来,到商代写成了文字,到周朝重新加以写定的。其余3篇应当是战国时期根据一些古代所传的资料和传说加工而成的。只有西周的几篇才是保存下来的当时的原有的文献。
  这些真的文献原来只叫《书》,是经常在统治者左右的史官记下来的。《尚书多士》记载周灭掉商以后,商朝的遗民不服,周公就对他们讲:“惟殷先入,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这就是讲,你们商朝的典册上有记载,你们是夺取了下的政权而上台的。现在我们打败你们,夺取政权也是有先例可引的,你们也不要怨恨我们了。从中可知商周时期就有了史官的历史纪录。
  但是,由于写书的竹简容易损坏,经过长年的历史推移,就无法保存了,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整理、订正的工作,孔子就是这项工作的最大贡献者。相传孔子就对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进行了整理其中就包括《尚书》。孔子整理以后,就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
  《尚书》的记录,上起尧舜,下讫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时间约前2200年至600多年,按虞夏商周四代顺序编辑。其体例,传统分成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典是追述圣王的言事;读即谋议,君臣的讨论纪要;训、诰是发布的教诫文告;誓是作战誓辞;命为君对臣发布的使命文告。此外,《禹贡》、《洪范》一类为因事命篇。其内容主要是敬天法祖与讨伐逆命,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写照。
二、《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尚书》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其大多数篇章,文字古雅、语言质朴,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将其记录同甲骨文、金文等相参证,对于我们研究奴隶制时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宗教、文化等观念,都有很高价值。
  2、《尚书》在体例上拥有三个第一
(l)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都记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
(2)《尚书》按朝代编排,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实际上又开了编年体的先河。
  (3)《尚书》中的《禹贡》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了先例。(《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
三、今、古文《尚书》的有关问题
  1、今、古文《尚书》的来历
  秦始皇焚书,《尚书》被禁,汉初故秦博士济南伏胜口授29篇,文帝时晁错用汉隶写定,称《今文尚书》,首由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以后历代相传,而有欧阳之学与大小夏侯之学三家。除《书序》外,《今文尚书》实际只有28篇。
  另相传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从孔子旧宅壁中得书,经孔安国用今文校读,较《今文尚书》多16篇,因为是用汉以前古文字抄写的,故名《古文尚书》,当时虽未列入学官,但己私下传授。
2、今、古文《尚书》之争
  汉武帝末年,《古文尚书》献于朝廷。哀帝时,刘歆校书时发现,倡议立学官,引起今古文之争,刘韵的倡议未被采纳。东汉末《古文尚书》散亡。当时的今古文之争纯属地位之争,真伪还无法定论。
  3、今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
  《今文尚书》从文辞看,多艰涩、义奥难懂,与商、周以后文辞迥然不同,应是真上古文献。至于《古文尚书》,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曾说:“司马迁曾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可见,此书也应是真《尚书》,司马迁不但见过,而且在《史记》中,如同《今文尚书》一样,予以采用。由于《尚书》被视为宝典,两汉魏晋之际前后五次出现伪造的《古文尚书》,真伪相混。影响较大的是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尚书》。对此书,宋以前的经学家多不怀疑,唐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就是根据这个本子;至宋吴棫、朱嘉始疑之;至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遍举其作伪的证据,这才定案,断为伪书。
四、《尚书》的注本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二经注疏》本,《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合编本)
清孙星衍有了《尚书今古文注疏》(万有文库本,较完备)
曾运乾《尚书正读》
杨筠如《尚书福В希и
选文?:?
  1?、《牧誓》为《尚书》之《周书》?牧野的誓辞。?
  2?、重点词语?:?昧爽、誓、麾、御事、称、比、迪、是、齐。
  ?3?、翻译全文:
  时当甲子这天拂晓,周武王及早来到商都郊外一处名叫牧野的地方,举行战前誓师。周武王左手握定黄灿灿的圆口大斧,右手持住白晃晃的带穗军旗,高声说道:“远道辛苦了,将士们!”
  周武王率众宣誓说:“啊!我们尊敬的友邦国君和众官员: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各路将士。高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矛,跟我参加宣誓。”周武王接着说:“古人有句常言道:‘母鸡不报晓,母鸡要是报晓,家就败尽了。’可是如今这个商王受,却一味听信妇人的谗言;轻蔑地抛弃掉祭天祭祖的大礼,根本不闻不问;漠视丢掉同宗的长辈和兄弟,一概不加进用,竟然庇护、提拔、信任、使用那些身犯多种罪行而逃避法网的人,把他们封为大夫卿士,使这群坏蛋在宗族百姓中逞凶狂,在国都内外干坏事。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天帝对商纣的惩罚。今天这场战斗,在进攻中不超过六七步,就要停下来把队伍整顿一下。勇士们,努力吧!在交锋中不超过四五个回合、六七个回合,就要停下来,把动作整齐一下。努力吧,勇士们!你们要以威武雄壮为荣,象虎豹熊罴那样勇猛顽强,冲到商郊大战一场。不要拒绝那些能够主动投降的人,好让他们掉转头来帮助我们。努力吧,勇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我就要对你们处以死刑。”
思考题?:?
1、《牧誓》的史料价值。
  2、关于殷纣王的评价问题。
  3、誓》中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参考书?:
?1、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臧克和《尚书文字校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附:《逸周书·克殷解》译文
  周军用兵车三百五十辆,在牧野摆开阵势。殷纣王督军迎战,周武王派遣姜尚和百夫长前去挑战。武王已经誓师完毕,凭借勇士和战车冲入商军,商军兵败如山倒,殷纣王逃入国都城内,只身登到鹿台上,用美玉遮蔽住身体,在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手擎大白旗来指挥从征诸侯,诸侯全都叩头迎拜。武王于是拱手作答,表示慰抚。商朝庶民和大小官员也都在国都城外敬候大驾。从征诸侯见此情景,一齐向前祝贺说:“这是上天赐福哇!”又接连两次恭行拜贺大礼。武王一一回拜答谢。在众人的簇拥下,武王第一个乘车进入殷商国都,前往纣王的住所,远远向鹿台纣王自焚的地方连射三支箭,然后下车登台,用轻吕这把宝剑刺击纣王的尸体,用青铜大斧砍下纣王的头颅,命令把它悬挂在大白旗上示众。转身又前往妲己等两个宠妾的居室,两个宠妾已悬梁自尽,周武王又向两具吊在空中的女尸射了三支箭,仍用轻吕这把宝剑从右侧刺击二女尸体,改用黑色大斧砍下她们的脑袋,命令悬挂在小白旗上示众。杀纣斩妃之后,武王从纣王宫室中走出来,在广场对周军进行检阅。
  第二天,开始清理道路,整修社庙和商纣王的宫室。到了举行开国大典的预定日期,百夫长肩扛帛制白旗在武王前面开道。叔振奏请拜受上天赐予的嘉命,又陈列仪仗车队。周公手握大铜斧,毕公手握小铜斧,左右夹护武王。散宜生、泰颠和闳夭也都手持轻吕宝剑,在社庙入口监察,并指派卫士在各个部位严加防护。武王进入社庙,在后土神位的左侧入座,群臣都跟在后面站定。毛叔郑手捧明水,卫叔封主持礼仪,召公姡米疟也ι懈盖W偶漓胗玫呐Q颉R菪良郎癫嵛乃担骸耙蟪淖詈笠晃蛔铀锸艿拢允Я俗嫦瘸商赖挠⒚髦Αg栉叟灼焐竦氐o,不予祭祀,昏庸残暴地对待商朝境内的宗族百姓,他的显著罪行被苍天上帝知道了。”武王听到这里,赶紧起身,接连两次叩头拜谢上帝。尹逸又宣读:“我们武王肩负上帝赋予的伟大使命,取代殷商,又接受上帝赐给的明命,统治整个天下。”册文宣读完毕,武王又接连两次恭行拜天大礼,然后离开社庙。
开国大典结束以后,封立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后,奉守商祀,命管叔进行监护。又命召公解除纣王对箕子的囚禁,命毕公和卫叔把原来被关押的殷商贵族释放出来,并表彰商容这位贤臣居住过的里门。又命南宫忽发放鹿台积聚的钱财,散发巨桥储藏的粮食,又命南宫百达和史佚迁走传国之宝九鼎和其他重器,又命闳夭加高扩大比干的坟墓和墓地,又命宗祝崇宾在周军中祭享神灵。最后班师回朝。
四、《诗经》
 ?
重点?:1?、《诗》的内容及源流?,2?、选文翻译?
难点?:?选文的翻译
解题?:
一、《诗经》的编订及主要内容
     西周有采诗和献诗的制度。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当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历时500年的时间内,王室乐官积累的古诗达二千多首。春秋末叶,相传由孔子进行删订,取其约数称《诗三百》,简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计305篇,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地域涵盖今天的陕、晋、豫、冀、鲁及甘南,这些地域属于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1、《风》又称《国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啵⑽馈⑼酢⒅!⑵搿⑽骸⑻啤⑶亍⒊隆③Α⒉堋⑨15国国风,共160篇。相传由周政府派专人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故后人称之为采风。?
     2、《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们的作品。在当时统治者看来,西周的京畿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程度最高,故将这一带地方的乐歌通称为雅乐,也就是所谓的“正乐”“正声”,以与南方的“蛮夷”俗乐相区别。后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和音调的变化,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音调较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