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区。 
  文森豪威尔看完,十分满意。他的高兴并不在于盟国联合参谋部正式宣布他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因为他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罗斯福在圣诞节前夜的演说中,就公开宣布了将调艾森豪威尔去指挥“霸王”行动,其中提到的头衔就是“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他的随从很兴奋,觉得这个头衔很气派。布彻海军中校甚至说他在下周或以后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一种印有这个崇高头衔的信笺。 
  促使艾森豪威尔兴奋的根本原因是这份指令的措辞极为笼统,这预示着他可以十分自由地行使指挥权和制定对德作战行动的细节,从而名符其实地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支盟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将军、是否该就寝休息?天已经破晓了。”勤务兵迈克尔·麦基奥推门进来,悄声提醒道。麦基奥是爱尔兰后裔,跟随艾森豪威尔已经两年了,很受长官的信任。 
  艾森豪威尔正在兴头上,毫无倦意。他摆摆手,吩咐道:“去烧杯咖啡,我不想睡。” 
  他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办。戏台搭起来了,唱戏的角儿怎样,直接关系到演出质量。此刻,他开始斟酌他的作战班子的人选。 
  艾克的作战班子 
  盟国远征军的指挥系统编成是1943 年9 月确定的,包括:最高司令、最高副司令、正副参谋长、联合参谋部、盟国远征军海军总司令(下辖美国海军、英国海军)、盟国远征军空军总司令(下辖美国战术空军、英国战术空军)、美国集团军司令、英国集团军司令。 
  根据盟国联合参谋部的指令,盟国远征军最高副司令将由英国人出任。艾森豪威尔马上想到了他的老朋友、英国皇家空军上将阿瑟·特德爵士。特德生于1890 年,1913 年参加英国陆军,1916 年调到皇家陆军航空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航空事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在皇家空军,任皇家空军远东司令部司令,1941 年任皇家空军中东司令部司令,1943 年任地中海战区盟国空军总司令,直接在艾森豪威尔的统帅下指挥驻中东的皇家空军、驻马耳他的皇家空军和驻西北非的美英空军,深受美国和英国空军人员的尊敬。因此,艾森豪威尔有意让特德担任自己的副手。 
  艾森豪威尔的愿望很快得以实现。盟国联合参谋部通知他,特德己被任命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副司令。 
  艾森豪威尔挑选了瓦尔特·史密斯中将担任自己的参谋长。史密斯生于1895 年,15 岁时即从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菲律宾美军中服役。1942 年2 月,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秘书及盟国联合参谋部美方秘书,领准将军衔。不久,调往地中海战区任盟军参谋长。史密斯性格冷酷,强硬粗暴,树敌很多,而且害怕上战场。一次,巴顿发现史密斯瑟缩在一条壕沟里,感到奇怪,近前一问,才知是躲避炮火。巴顿非常生气,因为刚才开炮的是美军炮兵,而不是德国人。一名高级将领畏敌炮火到如此地步,怎么能指挥官兵英勇作战。他把此事报告给艾森豪威尔,可是,艾森豪威尔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史密斯上前线不行,但是却是一个称职的“管家”和“打手”,他可以毫不讲情面地把一个不胜任工作的老朋友解职,而这正是艾森豪威尔所需要的。因此,他认为史密斯是一位很理想的参谋长,盟国远征军司令部参谋长一职非他莫属。 
  艾森豪威尔选了3 位将军充仕副参谋长。第一副参谋长是弗雷德里克·摩根中将爵士。他是英国军官,1942 年10 月任皇家陆军第1 军军长,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受领了准备在地中海西部实施辅助登陆以加强最初登陆或阻止德军挺进西班牙的任务。1943 年春天,他担任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负责制定进攻西北欧的作战计划。本来,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的职务应由他来担任,但是艾森豪威尔却坚持让史密斯当参谋长,而让摩根当史密斯的副手。有些人原以为摩恨不会接受副参谋长一职,不料,摩根却愉快他说:“我并不在乎职位高低,只求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艾森豪威尔听了很是感动,后来他对摩根非常信任,在史密斯不在时,让摩根代行参谋长的职责。摩根果然恪尽职守,于得很出色。战后,素以冷漠著称的史密斯称赞摩根是一位真正的知己,“一位我决不会心甘情愿放走的人”。 
  第二副参谋长也是英国军人,名叫汉弗莱·盖尔,中将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盖尔任陆军部运输补给处副处长,两个月后,调任皇家第3军补给处处长,并前往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他在苏格兰军区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此后,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一工作领域。1942 年8 月,调往地中海战区在艾森豪威尔手下担任副参谋长,主管行政事务,这次,艾森豪威尔又提名他担任自己的副参谋长。布鲁克元帅曾反对把盖尔调往盟国远征军司令部,艾森豪威尔却说:“如果没有盖尔从行政上给予协助,我是不愿意承担另一个大型盟军司令部的工作的。盖尔将军具有他人所无法替代的那种能够精明老练地处理英美军队补给事务的素质,而且他对美军的补给系统几乎像对英军补给系统一样熟悉。盟国未来的事业不能没有他。” 
  詹姆斯·罗布空军中将是艾森豪威尔选定的第三副参谋长,这位英国皇家空军军官先后担任过轰炸机、战斗机大队主官,精通空军作战理论。1942年,他担任联合作战司令部副司令,不久,调往地中海战区任艾森豪威尔的空军顾问,后来,又担任西北非盟国空军副司令。这次艾森豪威尔把他调往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担任主管空军的副参谋长,负责协调有关空军活动的一切通信和计划工作。 
  被艾森豪威尔称赞为“勇敢机智”的英国皇家海军上将伯特伦·拉姆齐担任了盟国远征军的海军总司令。拉姆齐是皇家海军的杰出将领,生于1883年,15 岁就加入海军,一直到1938 年退出现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召重新恢复现役,担任多佛尔海军部队司令官,并在这一岗位上成功地组织了英国海军在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从而声名大震。后来,他参与制定了“火炬”行动计划,担任过地中海战区英国特混舰队司令官,与艾森豪威尔交情较好。最初,海军总司令一职的人选不是拉姆齐。1943 年5 月,英国海军部根据皇家海军将为“霸王”行动提供大部分舰只的假设,指示驻朴茨茅斯海军部队司令官查尔斯·利特尔海军上将着手制定海军横渡海峡作战的计划,并命令他将其参谋部扩大到足以帮助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部工作的程度。同年8 月,盟国联合参谋部在魁北克会议上决定正式任命利特尔为“霸王”行动的盟国海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上任后,觉得对利特尔不熟悉,遂建议丘吉尔重新考虑换一个人。丘吉尔说:“将军对皇家海军熟悉,不妨提出你的意见。”艾森豪威尔遂提名拉姆齐,并获得盟友的批准。 
  拉姆齐直接指挥两个特混舰队,一个是原美国海军情报部部长艾伦·柯克海军少将指挥的西部特混舰队,另一个是英国皇家海军少将菲利普·维安指挥的东部特混舰队。 
  特拉福特·利…马洛里空军上将被英国皇家空军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空军元帅推荐给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国远征军空军总司令。利…马洛里生于1892年,飞行员出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荣获过皇家空军优异飞行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担任过第12、第11 歼击航空兵群司令,在著名的不列颠空战中曾立下卓著战功。1942 年,调任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1943年末,他被波特尔元帅提名担任了盟国远征军空军总司令,成为艾森豪威尔作战班子中唯一没有同艾森豪威尔共过事的成员。 
  利…马洛里将指挥战术空军部队支援“霸王”作战行动,他手下有两支战术空军,一支是刘易斯·布里尔顿中将指挥的美军第9 航空队,另一支是科宁安空军中将指挥的英国第2 战术空军航空队。而由阿瑟·哈里斯空军上将指挥的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和由卡尔·斯帕茨中将指挥的美国战略航空兵则不归利…马洛里指挥。 
  地面部队是“霸王”行动的主力。根据盟国联合参谋部的指令,美国和英国各组建一个集团军。美国地面部队司令官的人选几乎没有什么麻烦,艾森豪威尔一下就选定了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布莱德雷生于1893 年,与艾森豪威尔一样家境贫寒。1911 年考入西点军校,成为艾森豪威尔的同窗好友。艾森豪威尔对布莱德雷非常了解。因此,艾森豪威尔刚从罗斯福那里得到自己将指挥“霸王”行动的消息,就写信给马歇尔:“当集团军群司令成为必要时,我便非常希望任命一位在这场战争中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这一职务。如果在‘霸王’行动中作战的美军超过一个集团军,那么我将推荐布莱德雷将军为美国集团军群司令。” 
  马歇尔曾一度犹豫不决,他提议艾森豪威尔考虑是否让第3 集团军司令考待尼·霍奇斯少将担任集团军司令。他认为霍奇斯“在各方面与布莱德雷实际上都不相上下:枪法好,冷静沉着,不爱露面,精通地面战争”。此外,马歇尔还提到了巴顿、辛普森、麦克奈尔等将军的名字。 
  但是,艾森豪威尔仍执意要布莱德雷。马歇尔见状,认为布莱德雷也算是一员悍将,于是听从了艾森豪威尔的意见。但是,正式任命直到他抵达伦敦还未宣布。 
  英国地面部队指挥官的产生有些曲折。早在1943 年夏季,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就着手组建了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负责制订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两栖作战计划。这个机构成立后,任命了本土部队司令伯纳德·佩吉特上将为集团军群司令。佩吉特自敦刻尔克撤退后,一直在统帅部或本土部队任职,从来没有同德国人交过战,临战经验不足,因此许多人对他的指挥能力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和布鲁克元帅开始考虑换人,而在当时英军中,同德军打过仗并且战功显赫的首推伯纳德·蒙哥马利中将。 
  蒙哥马利生于1887 年,曾在伦敦圣保罗学校和皇家军事学院受过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旅参谋长等职,开始崭露头角。战后留任军官,以干练和坚强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他任第3 师师长在法国作战。从敦刻尔克撤退后,先后担任军长、东南军区司令等职,1942 年8 月,他赴北非任第8 集团军司令,率部同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进行沙漠大战,阻止了德意军团的攻势,并在阿拉曼战役后,把隆美尔赶出埃及。1943 年5 月,他与美军联手将德意军团歼灭在突尼斯。紧接着,他又率部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登陆意大利,斩敌数万,声名大震,一扫英国人因自战争爆发之后连连失败而罩在心中的阴影,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号称“常胜将军”。因此,丘吉尔和布鲁克都倾向于让蒙哥马利替换下佩吉特,担任英国集团军群司令,参加“霸王”作战行动。 
  艾森豪威尔最初希望英国驻中东盟军总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担任英国集团军群司令。1943 年,他曾指挥盟军自埃及和阿尔及尔发起地面攻势,迫使德意军团于是年5 月在突尼斯投降。艾森豪威尔很熟悉亚历山大,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那时我表示要亚历山大,主要是因为我和他交往密切,而且几年来对他产生了崇敬和友谊。我认为亚历山大在制定战略方面是英国的一位卓越的军人。他还是一个友好的、容易相处的人物。美国人从内心喜欢他。 
  但是,丘吉尔却不同意。他认为,亚历山大不能离开地中海战区,因为意大利战役对英国次年夏季的军事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丘吉尔坚持让蒙哥马利指挥“霸王”作战行动中的英国陆军。 
  艾森豪威尔也了解蒙哥马利,他后来评价道: 
  蒙哥马利有两个优于别人的最重要的特点。他在英国军人中迅速赢得了热诚的信仰和崇拜,这是一个司令官所能拥有的最大的个人资本。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实施所谓“有准备的”战斗中,他有战术才能。在研究敌人的阵地和情况方面,在组织他自己的装甲部队、炮兵、空军和步兵联合对敌以争取战斗胜利方面,他是认真的、谨慎的和有把握的。 
  但是,蒙哥马利民族情绪过大,在作战中屡屡与美军争夺指挥权,艾森豪威尔担心与他合作有困难。丘吉尔知道后,通过马歇尔告诉艾森豪威尔,如发生矛盾,艾森豪威尔有全权建议撤换英军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个允诺后才勉强同意。后来,在阿登战役中,蒙哥马利果然与美军争夺地面部队的指挥权,使艾森豪威尔大伤脑筋。 
  12 月27 日,蒙哥马利飞抵阿尔及尔看望了他未来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告诉他,“霸王”行动最初的地面战斗将由蒙哥马利完全负责,驻英格兰的美国军队在进攻欧陆开始日及其以后的作战中也将由他指挥。俩人还讨论了美英军队在参谋一级合作的必要性。 
  “德国后裔要打败德国现代人” 
  艾森豪威尔满意地合上作战班子成员名册,天已大亮了。麦基奥再次进来,问他是否休息一会儿?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吃罢早点,他走进卧室,睡了。 
  下午,他起身喝过咖啡,觉得有些倦怠,遂召人打桥牌。艾森豪威尔的爱好十分广泛: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棒球、游泳、体操样样通,他能在双杠上轻松自如地做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做的复杂动作。他的牌技也是有口皆碑。军旅中不便开展其他体育活动,他就打桥牌。他的牌技水平一直保持到晚年。1961 年夏天,他还与在战争年代的同事搭档,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北美桥牌锦标赛。 
  打了几副牌后,艾森豪威尔的精神头又足起来。他起身回到办公室,准备了解一下在英国的美海军基地的情况。他是陆军出身,对海军不熟悉,但是两栖作战又不能没有海军的有力协同。因此,艾森豪威尔必须亲自过问海军的作战准备,他不能完全依赖拉姆齐,虽然他对拉姆齐的印象很好,但是,拉姆齐毕竟是英国人。 
  这时,怀特利少将进来,交给艾森豪威尔一份刚刚收到的德军情报。远征军的情报处归司令部领导,处长的入选已定好,是英国情报军官肯尼思·斯特朗少将。此人是个德国通,战争爆发前夕担任驻柏林大使馆副武官,后在陆军部德国科任科长。艾森豪威尔从盟军众多情报官中认真挑选,才选中了这位优秀的情报军官。但是,英国陆军部不愿放斯特朗,至今还未到任。艾森豪威尔只得暂时让另一名英国军官怀特利代理情报处处长。他一见怀特利,又想起斯特朗调动之事,心里琢磨着:还有许多事要办,连个人都调不上来,真是难!他有些焦虑,刚才打桥牌给他带来的轻松情绪一扫而光。 
  “和英国人打交道,够费劲的!”他暗暗想。 
  他站起身,握握怀特利的手,问道:“什么情报?” 
  “关于您本人出身与血统的情报。”怀特利回答,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我的血统?”艾森豪威尔有些奇怪,接过那份情报,一行字映入眼帘: 
  据可靠消息,一位德国人被任命到盟军最重要的军事岗位,并于今日抵达伦敦。 
  艾森豪威尔暗自吃惊,德国人的情报人员够厉害的,他到伦敦赴任是超级机密,除极少数人知道外,没人了解他的行程日期,想不到刚到伦敦,就被德国人知道了。 
  他看完情报,明白了怀特利那句话的含义。他的身上确实有日耳曼民族的血统。 
  艾森豪威尔的祖先是日耳曼人,居住在莱茵兰地区,属于新教门诺教派。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艾森豪威尔的祖先迁至瑞士,1741 年,又迁至北美的宾夕法尼亚。他的母系祖先也是从欧洲来的移民,早在1730 年,便定居在弗吉尼亚。 
  其实,这个家族原来的姓氏是艾森哈尔,典型的日耳曼人常用姓,由于一个抄写员的一时疏忽大意,误写为艾森豪威尔,从此将错就错,艾森豪威尔这一姓氏便一直延续下来。 
  因此,艾森豪威尔的德国血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许多人都知道这回事。现在,德国人重提此事,只不过是想把水搅混,使英国人对这位具有德国人姓氏的美国将军产生怀疑。 
  艾森豪威尔看到了怀特利脸上那股令人捉摸不透的表情,微微笑道:“真精彩,我想历史很快会出现一个德国后裔打败德国现代人的现象。你说呢,我的将军?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来的。”                                      
第三章运筹雌幄定方案       
  摩根将军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