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阳符-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冥冥之中有着李游的归属。

    李游本能地拒绝着要靠近漩涡,但去发现自己的挣扎完全徒劳。漩涡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一开始只是水流将他冲刷着靠近漩涡的位置,但是后来,李游便发现,自己近乎完全直线朝着漩涡靠拢,这完全不符合自然条件下的水流走向。只是到了这时候,李游也没心情和时间揣测这究竟是发生了怎么回事。他心中只有巨大的恐慌,这个散发着银色光芒的漩涡,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挣扎的过程之中,李游也发现,秦弋和司马空似乎也受到了漩涡力量的波及,正不断地与他靠近。李游想大声呼喊,叫两人拼命逃脱,但一张却灌进了满满的冰水,肺部最后一点空气也被挤了出来,他两眼一黑,被卷入漩涡之中……

    “哗啦啦……轰隆隆……”正在岸边设法撤退的玲珑忽然听到冰河里发出了一阵不寻常的声响。随即她便看到,冰河水位正在下降,似乎冰河下面的地址发生了异变,可能是地壳某个地方出现了裂缝,将冰河之水吸纳过去了。只是这个猜测还没得到证实的时候,玲珑和其他人都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自己的身体似乎被一股强大的吸扯力所牵引,往冰河的方向扯去!

    “怎么回事!”玲珑的脸色如纸。

    ……

    “游,醒醒,醒醒……”

    朦胧之中,李游发现有人在摇动着他的手臂,他迷糊地睁开眼睛,一个朦胧的五官在他面前渐渐清晰起来。面孔有些熟悉,哦,想起来了,这不正是莫连城吗?

    李游叹了一口气,心想,妈的,又得起来赶路了,不是已经赶了三天路了吗,昨晚临睡前莫哥不是说要睡到黄昏天摸黑才起来赶路,去盗发那一座唐墓吗,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等等,不对!

    李游的神智蓦然变得清醒,整个人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他可是清楚,距离盗发唐墓已经过去了好多天,自己和莫连城石广生两人被玲珑一行人黑吃黑,最终还加入他们,去寻找九凤朝龙墓,自己不是已经在九凤朝龙下面,还被河底诡异的银色漩涡卷入其中了!难道是玲珑一行人及时救了自己?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李游松了一口气,自己被救上来就好,不知秦弋和司马空怎么样了。他正要开口询问,刚要问出口的话却咽了回去。因为他发现有些不对劲。

    莫连城的样子有些不对劲。在他的印象里,莫连城长得瘦瘦的,人也不算高壮。但是眼前的莫连城,个子虽然不算高,但却非常壮实,皮肤比起之前也黝黑得多,肤色深度差异实在太大,而且年龄看上去,莫连城似乎比之前大了十岁八岁的样子。

    同样变化的不止莫连城。莫连城身边还有十来个人。人群里没有玲珑,没有伍叔,更没有祁教授。而秦弋和司马空也不见踪影,这还不算,这些人身上的衣着十分古怪,大部分的是玄黄色的土布衣服,看起来脏兮兮的,款式……款式似乎有点古怪,不是现代的服饰,但和之前热播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衣服倒是有几分相似。李游对古代服饰发展史并不熟悉,也不清楚该是什么朝代的衣服。不仅是衣服,他们手里的武器也十分古老和原始,没有八一杠,没有*,更不说*这种大杀器,连燧发枪都没有,全是清一色的刀剑和弓箭,而且似乎保养得不怎么好,锈迹斑驳。一看就知道杀伤力极其有限。

    “这是……”李游很想问一句,这是电视台在拍古装剧吗,可是逻辑上实在说不过去,他干脆不说话,想先摸清楚底再说。

    “不准(fou biao)……”莫连城见李游醒来,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但看到这个笑容,李游的脸色却是更难看了。和莫连城相处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他却是清楚,莫连城脸上并没有酒窝,眼前这个男人,左脸却是有一个窝痕,虽然很浅,但足以说明,他和莫连城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游心里一震。自己究竟是在哪里,而眼前这个和莫连城非常相似的男人又是谁,周围这些古装异服的人又是谁……等待,他们叫我什么?李游的呼吸忽然停滞了一下,回味了一下“莫连城”的发音,这个发音,他似乎很熟悉,但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李游有些发懵。

    “不准,你已经昏迷了两个时辰了,看来感应那东西的方位太耗费心智,你还是不要轻易去感应它……”“莫连城”一脸诚挚说道。

    ps:第一卷《九凤朝龙》卷终。   更新会多起来,九月份不会少于十五万字。

第一百二十章 穿越了?

    见李游眼神有些涣散,“莫连城”忙伸出手给李游把脉。李游一时间也没缓过神,只得任其为之。但这也让李游更加肯定此人必然不会是莫连城,莫连城哪里会把脉啊。

    “咦……”只见“莫连城”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有些小心翼翼地看了李游一眼,问道:“不准,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游表情也是一僵,难道这家伙发现自己的不妥了,只是李游发现,“莫连城”虽然脸有讶异之色,却似乎有着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此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感觉,其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早已经见过这样的场景,已经算是见怪不怪了。

    李游心里略略权衡,当即点了点头。如今眼前这些人衣着古怪,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十分怪异,跟普通话根本不搭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土话,只是李游也不知道咋的,他竟然能够听得懂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见李游点头,长得和莫连城有七分相似的之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不准,你不用紧张,这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你身上了。给,你拿着这东西,都是你自己写的,你每次失忆之后,都是看了它才慢慢找回记忆的。”一边说着,他一边从怀里掏出团绢帛,递给了李游,同时还说道:“我是你的结拜兄弟莫方圆,我们已经认识十年了,你应该对我还有点印象吧?上一回你失忆的时候,其他东西都忘记了,就只还记得我的名字……”

    莫方圆似乎十分健谈,李游也听得十分认真,对莫方圆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留心。这些信息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李游缓缓展开绢帛。绢帛已经有些年份,显得有些陈旧,不过保管地还是相当不错,并没有肮脏和破损的地方。李游的动作很慢,不是因为怕弄坏了绢帛而故意放慢动作,而是听着莫方圆所说的话,内心波澜起伏,震惊骇然之下,动作都变得十分僵化。

    莫方圆显然不知道昏迷醒过来之后的不准,已经变成了李游,依旧以为李游是他失忆的同伴,唠唠叨叨地给李游普及着各种知识。

    从莫方圆所讲述的内容看,李游知道,莫方圆口中的不准,的确经常会玩失忆这种事情,因为莫方圆所介绍的内容,基本都是有的放矢,从此时的时间和环境说起,大概地把整个世界给李游介绍了一遍。

    李游也从中获得了当前的许多信息。

    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那个他刚刚毕业的公元1996年。而是西晋泰康二年。晋武帝司马炎刚刚消灭孙吴不久。

    当然,这样的历史大事和不准以及莫方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准年龄约莫只有三十多岁,但却是一个专业的盗墓贼,从事这个行业已经超过十五年。据说他父亲还是而且还是最正规的盗墓队伍出来的,乃魏武帝曹操所设发丘中郎将里面的摸金校尉,品阶极高,曾为曹操发掘无数帝王贵族陵墓,为其筹集金玉饷银无数。甚至传闻连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是出自不准父亲之手设计的,当然,为曹操设计完陵墓之后,不准的父亲也就消失无影无踪了。

    不准的往事莫方圆倒是没听说过,莫方圆只是略略提及,两人搭档盗墓已经多年,受雇于一些达官贵人,为他们从地下古墓里刨除他们喜爱的一些稀奇之物。

    也是在盗墓的过程里,两人竟然在一处战国古墓里发现了一部名为《山河谱》的异书,通过此书,不准获得了一种古怪的能力,就是能够感应得到与其中记载的一些器物的方位。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获得,而是每使用一次,不准都会陷入一段失去记忆的时间。时间有长有短,最长的时间长达一年,短则十天半月,然后慢慢恢复。

    虽然记忆会自行恢复,但是也会有部分记忆永久性丢失,比如不准已经忘记了自己三十岁之前的所有事,所幸的是,自从他发现自己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信息之后,便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记忆体系,把自己所有记得住的人和事,不厌其烦地用竹简刻录记载,存放起来,等他从失忆中恢复之后,便通过书写在绢帛上的提示,找到书写的记录,阅读自己过往的记忆,重新拼接着自己的人生。

    虽然如此,不准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忆中,忘记了大量的事情,毕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通过记载所获得的记忆,和直接从头脑里获得的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准能够记得住的事情越来越少。因而莫方圆也尽量劝阻不准,尽可能不用感应的能力。

    只可惜的是,《山河谱》里记载的东西太过于诱人,不准根本抵挡不住它的诱惑,才一次又一次动用这个能力,来确认它们存在的方位,因而记忆变得越来越空白。

    李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对所谓的《山河谱》是有印象的,徐偃王有跟他提过,也问他要过这东西。那是记载阴符内容方位的重要资料,徐偃王对其也十分看中,就别说不准一个普通人类了。而且李游也有理由相信,不准的执着,未必就只是他自己的意愿,很可能是阴符的力量,通过他所得到的《山河谱》其中的神秘联系,将不准的思想给控制,让其为阴符的意识所服务,不准才会如此不惜身去做这一件事情。

    但李游不明白的是,不准和他有个屁关系,自己的意识怎么会出现在此人的身上,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会回到了一千多年前!难道自己已经死亡,灵魂穿越回到了古代,依附在了不准的身上了?想到这里,李游一阵毛骨悚然。和后来那些死去活来想玩穿越不懂世事的娃不一样的是,李游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以他这身板和能耐,在阴符的庇佑下能够活上半个月就已经是奇迹。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没有道理

    很快李游的思绪就被绢帛上的内容拉了回来。只是让李游失望的是,绢帛里并没有直接记载着什么大秘密,开头零星记载着几个地名,还有一些不同朝代的年号,这些文字都用朱砂圈住,可能存在有好些年份,以至于朱砂的痕迹都已经淡去了大半。朱砂旁边还有一些备注,备注也相当简洁,寥寥数字,李游琢磨不透其中的意思。

    琢磨不透这些天书一样的内容,李游直接跳了过去,没往深处想。这些记载或许对不准来说有着极大的意义,但李游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不准,他首要目的是弄懂自己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又如何回去原来的时代。

    绢帛下方还有着一篇不算长的文字记录,是不准的自述。自述也甚是简单,基本和莫方圆所述的吻合,简单交代了自己是何方人士,因何事而失忆等等。自述里还有许多地名和注释,那些地方是不准藏匿这些年来盗取的宝物的藏宝地,除此之外,不准还把自己所有记得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存放在这些地方。绢帛上的内容,实际上只是一个提示,指引不准找回自己记忆的一个线索指标而已。

    看样子,手里的绢帛不准已经用过了几次,因为每用一次,不准都会在上面做上不同的标识。上面有用天干地支表达出来的时间,李游对天文历法并不在行,没有办法将时间转换成公元纪年的时间为几何。

    “不准,看完了吧……”莫方圆的手在李游的眼前轻轻扫过几次,见李游怔怔地盯着绢帛上的内容发呆,他心里似乎有些担心,喃喃说道:“看来这一次感应,对你的心智伤害很大,我们要不先回到郡里好生休养几天再出发,反正这一趟我们不急,东西的位置大抵就在附近了,不就是把那东西拿出来,再把些木头片子塞进那座古墓里面么,这活很简单啊……”

    李游对莫方圆的建议不置可否,没有赞同也没否定,心里还在纠结困惑着自己的遭遇和不准的身份等问题。不过莫方圆的话终究还是触动了一下他,李游脑海里似乎闪过了一片灵光,有些惊诧地问莫方圆:“什么木片,放哪里?”

    莫方圆对李游的茫然询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意外,虽然原来李游比他更加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此刻在莫方圆眼里,李游便是完全失忆了的不准,问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莫方圆往后面拍了拍手,身后一名一脸横肉的壮汉便低眉顺眼地走了过来,他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木匣。壮汉的脚步有些吃力,显然木匣很是沉重。

    “就是这些木片……不多,是书简。”莫方圆示意壮汉把木匣放地上,从里面掏出一卷牛皮穿扎着的书卷,对着李游说道:“这是你前年从南海带回来的,你也没说过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也看不懂。你只是嘱咐我,一定要带过来,等我们挖开那个墓,就把这些书卷放进去……”说到这里,莫方圆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起来,好一会才接着说道:“其实你自己的性子你自己清楚,啥事情也不跟我商量……我知道你是干大事的人,这些年来,我帮你藏的盔甲刀剑就不下万具,一旦有朝一日你想起事造反,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只是这回,把这些竹简藏好又故意让别人发现,这不像你的风格啊……被发现了蛛丝马迹,我们就完咯……”

    听着莫方圆的唠叨,李游眉头深锁。他的脑海里完全没有一丝关于不准的记忆,所以根本没办法消化莫方圆所讲述的内容。只是李游心中也是凛然,对不准的看法和观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游对不准的所有了解,也就只局限于历史书上的记载,此人盗发了魏王之墓,从中获得了千古《竹书纪年》一书。当然,史书上的记载也鲜明指出,不准盗了魏王墓,并不是冲着《竹书纪年》而去的;实际上,他盗墓是为了里面的金银珠宝,里面的书简,基本是没有碰的。《竹书纪年》和其他的一些珍贵史书,是因为不准盗墓之后,当地官府发现了遗迹才收集起来,汇报中央朝廷,最终由朝廷史官整理保存。

    从这些史料可以推断出来,当时的不准应该是个图财的普通盗墓贼而已,而且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看,不准应该还被官府缉拿到了,不然他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史书之上,当时的盗墓罪名后果比现在严重多了,不准的命运应该会比较悲惨。

    可是从莫方圆的话里,李游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准竟然藏匿了无数的盔甲武器。从这一点看,就足以判断出此人绝非寻常盗墓贼。这些只有军队才可以配备的东西,不准大量藏匿,动机必然不纯。更让李游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不准竟然是想打开一个古墓,把一些书简藏进去。而令李游最目瞪口呆的是,莫方圆手里拿着的竹简,样式看起来非常古老,不像是今时之物,看上去颇有年代,字迹也不是熟悉的字样,比起小篆也更加古老晦涩一些,李游接过来翻阅了一下,整个脸都绿了:“他娘的……”李游心里暗骂了一声。他手里拿着的竹简,便是《竹书纪年》。

    这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字体,李游认得的字其实不多,但是不少字还是可以望文生义,最重要的是,《竹书纪年》里不少内容李游倒背如流,只需要对一下字句的字数,加上找出几个核心的象形字,便足以判断出内容是否重叠了。

    “原来……《竹书纪年》是不准放进魏王的陵墓里面去的,难道他最终的目标,并不是盗墓,而是故意让世人发现这一本书?”李游心里震惊无比,但却无法接受,不准绕这么大的圈子,把《竹书纪年》砸到世上,究竟是所为何事?

    “没有道理啊……”李游怔怔想着。

第一百二十二章 推导

    不准的举动让李游感到无比困惑。

    如果说不准心怀大志,想在乱世有一番作为,那么他私藏大量兵器倒是可以说得通,要知道自汉室式微,天下大乱继而三国割据至今稍定。

    不管是门阀世家,还是民间一些颇有实力的豪强,有点本钱的在这种环境下都偶会生出逐鹿天下的野心。汉高祖当年出身卑贱,最后却权重九鼎,难免被后世的草莽英雄们当作“王侯将相宁有种”的成功典范,不准倘若具有一定的实力,怀有改朝换代的野望也说不定。

    只是根据李游所了解的历史当中,不准也就因为《竹书纪年》露了一把脸,而后便没了任何记录,从这一两点里便可以看得出来,后来的不准并没有走上造反的道路,反而默默无闻,悄然消失于人世间。

    李游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