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家-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旦已经想像得出没有炮兵支援的阵地防御战是个什么光景了。鬼子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决不会轻易放弃进攻的。国军更不会轻易放弃阵地,难道还要被鬼子追着逃命?新的伤兵络绎不绝地被抬进来,无数人在痛苦的号叫中死去。浑身粘血的医生们个个精疲力尽,前日就有一个在抢救伤兵时晕死过去,再没醒来!鬼子的飞机还不时地在营地周围轰炸,偶尔也有炸弹落到外边的院子里。医生和护士们紧张地转移着伤员,着急了就扑到他们身上去。有的老兵油子听声音就知道那炸弹落不到自己头上,可还要哇啦啦大叫,目的就是让护士们扑到自己身上来,感受一下她们那温热的胸脯和香甜的呼吸。老旦看在眼里,也不捅破,在被窝里呵呵直乐,不由得对这些奋不顾身掩护伤兵的医护人员刮目相看,原来大夫也能这么拼命的?
  在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老旦又经过半个月的静养,身子虽然虚弱,但是伤口都已经愈合,而且可以四处走动了。他在周围找寻自己连队的弟兄们,和他们聊天抽烟谈女人,偶尔也锻炼一下有点萎缩的四肢肌肉。镜子里的老旦有些狰狞,有点像豫剧里的索命鬼,可他已不大以为然了,毕竟还有那么多人早已经灰飞烟灭。这里的生活充满了死亡和眼泪,进来的人都血肉模糊,抬走的人都四肢僵硬,留下来的大多已麻木,对他人的哀号和痛苦早就无动于衷了。
  老旦终于习惯了调整情绪。死亡无时不在,既然自己刚从阎王爷那儿逃回来,也就不太在意身边的痛苦了。在这里,弟兄们都和自己差不多,缺胳膊少腿但还都有口气儿。大家面对着共同的命运,无须为这一次的倒霉而过于哀叹,也无须为那一次的走运而吁吁窃喜。在一百多万军队中,他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副连长。就这次经历的战斗而言,似乎也并不算最惨烈——毕竟还有不少弟兄活下来,而不少连队都全军覆没了。他从一个来自九江的伤兵处得知,有一个旅在突袭敌人机场的时候陷入重围,一个月来几番突围都没有成功。鬼子的劝降被旅长拒绝,两千名士兵,包括三个团长,连同两位少将参谋,奋战七天,弹尽粮绝,全部壮烈殉国,没有一人生还,没有一人成为俘虏。鬼子那边肃然起敬,用马车送回了全体官兵们的尸体。听说蒋委员长还亲自给他们做了挽联。武汉市黑纱漫天,全民祭奠三日。
  城里的学生经常背着医生,偷偷地给伤兵们带来一些香烟和吃喝,酒自然也少不了。老旦乐呵呵地和大家饮了个痛快,还认识了几个学生。学生们围着这群出生入死的军人,缠着他们讲战场上的故事。女学生身上的香气杀伤力很强,令这帮大兵们心猿意马,说话都不利索了。老旦倒是不怵,就把从黄河开始,一直到住进医院的经历娓娓道来,赚得女孩子们眼泪长流。在这些年轻的学生眼里,老旦赫然是不死的英雄,每一道伤疤都显出英雄的魅力。几个俊模样的武汉大学女孩子别出心裁,竟给老旦送来了他最爱吃的羊肉烩面,馋得旁边的大兵口水直流。尽管自己恨不得一口把面全吞下去,老旦仍然大方地与弟兄们同吃,这样他感到快乐。他乐呵呵地看着这帮如狼似虎的弟兄们分享这顿美餐,心里像当了将军一样满足。
  “老连长?你们打鬼子的时候想家么?”
  问话的女孩叫瑛子,来过医院几次了。她每次到这里都会到老旦床前看看。照兄弟们排的座次,这帮女孩子里她的模样算俊的。而且她给医护人员打起下手来十分麻利,所以深得大家的喜爱。她一边给老旦认认真真地卷烟,一边问着她感兴趣的话题。
  “哎呀,平时怪想的,打起来就想着杀鬼子了,还想啥个家?”
  “你老家那边的情况知道么?”
  “不知道,啥消息也没有……丫头你是哪里人?”
  “俺老家在河南,但是家在北平,鬼子占了那里之后,爹娘就把我送到武汉了。”
  “哦,那你肯定惦记他们了,还有兄弟姐妹么?”
  “就只有个弟弟了,还小,还没有你的枪高呢!”
  “你别太担心,俺听说鬼子在北平那边还算规矩,没有乱杀老百姓。”
  “嗯……老连长,只要我们那边没有课,隔几天我就给你送羊肉烩面来,我们学校的厨子就是河西的,听说你要吃,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羊肉呢!”
  “哎呀,那俺伤好了可要去看看这老乡,这是缘分哪!”
  旁边的伤兵们早就垂涎这个漂亮的瑛子,她的到来总让这些家伙十分活跃,话也变多了。
  “老哥,你是去看厨子还是看瑛子?去看把咱们都带上,要不咱们就向医生告状!”
  “就是就是,老哥,你咋就那么有福哩?有吃有喝还有大妹子给卷烟,俺这边撒个尿都要喊半天才来人,憋得俺这尿泡子都快炸了,唉……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瑛子,你别老听老哥讲故事,咱们那条战壕里故事比他那边多多了!你给俺也送几碗面,俺天天给你讲!成不?”
  “哼,你又不是河西来的,我们学校的厨子那儿也没那么多羊肉啊。故事你可以讲啊,我这里也听得到。”
  “那不一样,你坐在老哥前面听和坐在俺前面听,感觉是不一样的,要不你就坐过来?”
  “呵呵,这位大哥你可真逗……好吧,明天我过来听你讲,还要带几个同学来,你到时候讲不好,可不给你烟抽。”
  “不会不会,俺就是讲三天三夜,那故事都不带重样的……不像老哥似的,车轱辘话来回说,俺还干掉一个朝老哥下刺刀的鬼子哩……你就放心吧,俺保证你们满意,你记得多带点妹子来啊!”
  37军的长官们时不时地来这里视察慰问,激励士气。长期的大撤退使大家心情阴郁,终于在这一场空前的决战中,大家感受到了国军前所未有的振奋和决心。前线天天传来捷报,基本上是国军仍然坚守阵地、又杀伤鬼子数千人等等。小道消息说,一艘16军敢死队驾驶的冲锋舟满载炸药,在半夜穿过封锁线,撞入了鬼子主力舰的舰身,把它炸成了两半儿沉入江底。他们的壮举刹住了日军舰队继续西进的势头。日军舰队挤在长江口岸游弋不前,遭到了国军飞机的猛烈轰炸,损失不小。
  与此同时,日军增强了空中力量,他们渐渐在武汉上空的飞机追逐战中占了上风。日军对市区隔三差五地进行大规模轰炸,百姓伤亡不少,好在国军的防空炮火仍然十分密集,军事设施大多完好,鬼子成效甚微。每天都有精神抖擞的新部队在市民的欢呼声中开上前线,武汉市民们冒死走上街头,挥舞着彩旗红花,夹道欢送这些无畏的勇士。
  战役中,国军的武汉外围防御经受了重大考验。鄱阳湖防线和大别山北部防线在敌我手中几度易手,不分高下。可日军几度增兵,又集中火力猛烈突破了多处要塞,用装甲部队楔入了国军的防线,国军终于忍痛放弃,全线后撤。没了空中对抗,鬼子空军的精确轰炸让防线中的火力点无处藏身,国军精锐部队开始吃大亏,一开上去就被炸得七零八落。虽然有美国和苏联的空军飞行员与国军并肩作战,可国军空军在数量和作战能力上与日军相去甚远。武汉军民经常看到英勇的飞行员驾驶着苏制战斗机以少打多,战得难解难分。日本人灵巧的小战斗机追击并击落了无数国军飞机,连跳伞的飞行员都不放过,他们或用机枪把吊在空中的飞行员打成筛子,或用机翼将他们切成两段。市民们在下面瞠然目睹,无不咬牙切齿,痛心万分。
  经过三个月的浴血奋战,国军利用长江南岸的丘陵地带做运动防御,虽然节节败退,但效果总体不错。日军虽然在天上和海上占绝对优势,地面进攻却不理想。楔入湖口防线后,日军没敢让装甲部队迅速穿插,截断国军的运输补给线和守军归路,反而固守阵地以待休整。国军得以迅速把新的预备队投入反攻,并积极突破日军的运输线,一来一往,倒是个平手。战斗是惨烈的,日军如今往往要付出一比一的代价,方可以占据一些要塞和阵地,但是占领的很多阵地经常失去原有的战役目的。为避免被国军牵着鼻子走,日军指挥部不得不过早地与国军展开全线正面战斗,这就成了拉锯战。日本人娇贵的小坦克在江河流域阵地战时,并没有捞得多大的便宜。国军战士们不再那么惧怕这钢铁怪物,竟然敢于放过它去打后面的步兵了。他们也会扑到陷在防坦克壕里的坦克上,浇上汽油就烧,然后撤到一边等着扑过来营救的鬼子。
  几场大规模战斗下来,国军虽然死伤惨重,伤亡反倒还不及日军。
  长江防线似乎守得住了。
  在医院躺了二十多天后,老旦终于可以瘸着腿上前线看看了。刚刚落痂的伤口白里透红,遍布全身,与他黑红的好皮肤对照鲜明,显得很难看。如今又脱胎换骨地活蹦乱跳了,老旦倒在意起脸上的伤疤来,和熟人尤其是和女医护人员打招呼时,总感到浑身都不自在。高兴的是,近一个月的休养居然让他胖了一圈,额头上暴露的青筋也没了踪影。
  传来的消息有好有坏。老旦得知,鬼子的飞机误炸了自己的进攻部队,死了好几百刚从华东调来的生力军,登时笑得合不拢嘴。可是,经常来看伤员们的那个美丽姑娘瑛子,再没能躲过敌机的扫射。她被抬进急救中心的时候还有口气儿,手里紧抓着一个箩筐,饭菜都洒在了半道儿上。一个护士哭着告诉老旦和战士们说那是瑛子,这帮伤兵们立刻就炸了锅,竟纷纷奇迹般地从病床上蹦了下来,怎么劝都回不去。战士们一层层地围在瑛子的手术台周围,大气都不敢出,手足无措地看着鲜红的血从她胸前汩汩地涌出来。她的脸因为失血变得惨白,青色的嘴唇抽搐着,萝卜粗的机枪子弹从肩部钻下右胸,削走了她的肩膀和右边的乳房,原本那么美丽的躯体,那么丰满的胸脯,如今只能看见一个巨大的血肉空洞。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天花板,瞳孔开始发散,在生命消逝的最后一刻,她竟然清楚地喊出了一声:
  “妈妈……”
  医生放弃了。老旦和战士们围着姑娘的尸体放声痛哭,那个喜欢给瑛子讲故事的战士跪在她的身前,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然后将头狠狠地朝手术床的铁架上撞去,发出了狼一样的嚎叫。他胸前的伤口在痛苦中迸裂了,血喷在了瑛子苍白的手上,又粘粘地滑落在地上……
  高团长带着部队从长江南岸的阵地上换防回来,这时的406团已经比最初的编制少了八成人数,只剩约两个连的兵力了。老旦所属的连队被取消了番号,一批从江西挑选出来的新兵和近一百名医院爬出来的老兵,按照命令编成了一个加强突击连,不再隶属于到西北部休整的37军406团,而直属于主力部队——李延年的第2军军部。一位中央军校毕业的上尉军官担任了该连连长,老旦任该连副连长。
  新连长杨铁筠,字公庭,二十五岁,人可谓眉清目秀,身材精瘦挺拔,举手投足间英气勃发。一双俊目精光四射神采奕奕,凝神时深邃悠远沉郁低回。这是老旦见过的长得极漂亮的男子——这大兄弟咋能长成大姑娘般漂亮哩?此人面相虽显年轻,却言语之间睿智沉着,有着和面貌不相称的成熟稳重。他军人气派十足,总是军容姿整皮带锃亮,在战士面前浑身一丝不乱。生于军人世家的杨铁筠在鬼子大举入侵前还在日本留学,中日全面开战设法跑了回来,就职于武汉卫戍司令部特别行动科。如今的任务,他要和老旦在十五天之内将部队训练出来,要具备侦察和深入作战能力,还要教大家学习一些重要的日军用语。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训练,老旦和战友们一样,无法理解和接受新连长杨铁筠的训练方式。每天半夜的负重20公里跑简直是噩梦,让刚刚痊愈的老旦腿肚子转筋,直欲口吐白沫了。多数战士都比他跑得快,好在有人殷勤地帮他背装备才硬挺过去。后半夜是以班为单位的爆破训练,把美国制的雷管和炸药用电线接在一块,然后拉个绳跑出老远,拧上钥匙就炸。这也不是老旦的长项,笨手笨脚的老旦要么接错了线,要么将雷管插反,总之,统统不成功。倒是新兵娃子里有学过一点电工的,帮着这个班过了关。等到了半夜射击训练,老旦仍然不行。他从来没有系统地练过射击,打鬼子的时候只摸着大方向,可十枪不见得搂倒两三个,其中或许还有打错的,在大晚上的就更没准星了。连长杨铁筠身背二十公斤弹药,运动中定点,连打十枪,三个十环,四个八环,三个七环。老旦也打了十枪,两个七环,五个四环,其余的脱靶,老旦自愧不如,脸羞得像个柿子。杨铁筠连长了解过老旦的战斗经历,知道因为他的带头才顶住了鬼子第一轮冲击,而且刚从医院爬出来,自是不敢小看,很客气地给了他台阶下。杨铁筠大声地呵斥着哄笑的战士们:
  “笑什么?别看你们现在打得准,鬼子的飞机大炮一齐招呼,你们就吓得连准星都找不着了!多向老连长请教一些实战经验,动真格的时候就不会尿了裤子!”
  曾经尿过裤子的老旦对这样的恭维非常受用,到训练格斗的时候就非常卖力,杨连长理论水平高,也留过东洋,可拼刺实战经验却不能和这农民相比,更没有和鬼子一对一地动过刀枪。在练习大刀的时候,他就和老旦显出了差距。老旦牢牢记着老乡那灵活的转身步法和大嗓门上尉的横向拖刀,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摸索出了一套招式难看却极其实用的刀法。砍不像砍,削不像削,一刀劈下来,有时会稀奇古怪地变成扎刺,或是斜撩,看着他勇猛地举刀冲来,大有立劈华山的架势。对手刚举起刀欲接招,老旦却滴溜溜矮了下去从对方肋下滑过,原地转了个圈,砍的却是肚子。杨铁筠从未见过这样的刀法,这太难看了,简直难看得无法容忍。可两个对练的新兵扑将上来,老旦居然在一招之内就用木刀砍了右边战士的腿,又左手刺入了左边战士的肋条。围观的战士们顿时就鼓起了掌,对老旦肃然起敬,杨铁筠暗忖,反正又不是比武招亲,能杀鬼子就是好刀,只要不被西北军的大刀教官见到,随他去吧。战士们眼睛发亮,纷纷模仿着练起他发明的这套怪刀刀法来。
  聪明的杨铁筠连长极善于做技术总结,把老旦的刀法概括为:左砍佯攻——右滑下步——刀变横削——转身砍肚——大刀上撩——鬼子开户。这真是太生动传神了,既顺口又好记,怎么自己做得到却硬生生说不上来呢?老旦打心眼里叹服这年轻的连长了。教练场上刀光乱舞,老旦脱光膀子的时候,战士们都看呆了,大家对着老旦浑身的伤疤赞叹感慨不已,不经意间就把细皮嫩肉的连长晾在一边了。老旦发觉,已经粗通领导技巧的他立即进行了高帽转移:
  “要是早点能和连长学习这么多作战技巧,弟兄们肯定能少死不少!大家多向连长请教,俺的这一套没法看,不是正道儿。”
  经过半个月的强化训练,新老士兵都进步很大。连长指导的排与排、班与班之间协同掩护进攻和防守,大家在反复的演练中融汇贯通。战士们对年纪轻轻而才华横溢的杨连长心悦诚服,对憨厚而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副连长也敬重不已。一次训练投掷手雷时,一个兵娃子慌了手脚,脚底下绊蒜,手雷居然掉到屁股后面,正落在脱下鞋抽烟的老旦面前。那个铁疙瘩冒着青烟滚来滚去,战士们在连滚带爬中作鸟兽散,杨铁筠回头一看,见那手雷就在老旦眼前,顿时面如土色。老旦只一怔,不动声色地弯腰捡起手雷,顺手轻飘飘扔到旁边的水井里,然后蹩回去穿鞋了。趴在地上的战士们看到,老旦笑眯眯地坐在井边,炸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帽檐,半截香烟兀自烟气腾腾叼在嘴边,众人皆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艰苦多样、日歇晚练的训练中,老旦感觉到这支部队会有不同以往的战斗任务。他猜想杨连长肯定知道,于是经常打探军情,无奈杨铁筠口如铁闸半个屁不放。老旦只能瞎猜:“会不会让我们去抓俘虏?那练习放炸药啥意思?莫不是要让咱们像团长一样去炸军舰?可是大家也没练游泳啊。嗐!管球干啥呢,一样不是打鬼子?”
  几天后,命令下来了。杨铁筠连夜召集军官开会,传达作战命令。经武汉卫戍区司令部长官批准,第2军军部签署下发了作战命令:突击连须于二日之内长途穿越我方和敌方阵地,急行军一百五十里,夜袭日军斗方山临时军用机场,并伺机破坏敌军之飞机导航设备以及弹药仓库。部队一律撕去肩章番号,带上日军服装,装备日军作战武器和一部电台,明晚八点出发。在到达之前实行无线电静默,到达作战位置之后即行攻击,同时呼叫我方空军对敌之空军弹药仓库实施引导轰炸,国军将于空军轰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