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断面上可以闻见这么多年来我们家每一顿饭的味道;地上的方砖已经磨圆,每天进进出出鞋底的踩踏,母亲用笤帚清扫砖缝里的柴草屑,水洒落地上,米粒掉到地上,这些看似柔软的消磨已经让方砖失去棱角。这些都是我们在这里生活多年的见证。灶台上的水壶、盆子和油勺,像是被谁摆在那里,一幅画一样半明半暗。眼前旧旧的一切全都暗含了转瞬即逝的征兆,我把它们全留在底片上,无论什么时候看见这些照片,我都能想起那一天!空气的味道、饭菜的清香、母亲洗衣服的背影、回头看见我的眼神,我把它们完整的保存在记忆里。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生离死别,一下子全来到我的心上。

  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却还是感慨那些消逝的岁月和留不住的人。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你不知道,上帝更不会知道
  作者:能量

  19岁那年,我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我整天处在学习、睡眠和工作之中,这些几乎占据了我每天的全部时间,但是,只要有一分钟的闲暇时间,我都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一位擅长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叫“凡内芮”(Valerie Johnson)。自从我20多年前 离开得州后,就再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刚刚起步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得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获得过多少奖牌。她的作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当时,我们的确合写了许多不错的作品,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那些作品充满了特色和创意。

  一个周末,凡内芮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的牧场吃烤肉。她的祖辈是得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规模庞大的牧场。虽然她的家庭极为富有,但她的穿着、她的车和谦卑诚恳的待人态度,更让我从心底佩服。凡内芮深知我对音乐的执着,然而,面对那遥不可及的音乐圈子及陌生的美国唱片市场,我们一点儿渠道都没有。当时,我们两个人安静地呆在得州的牧场里,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突然,她冒出了一句话:想像一下,你5年后在做什么?我愣了一下。她转过身来,指着我问道:“嘿!告诉我,在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以后做什么,那时候,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清楚,确定后再说出来。”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自己的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地方,每天都能够与世界上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

  我从容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5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在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

  “你在第三年一定要有一部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许多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你在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你在第一年一定要把准备录音的所有作品全部编曲,把排练准备好。

  “你在第6个月一定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你在第一个月就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成。

  “你在第一个星期就要先列出一个完整的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成。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着说。

  “喔!对了。你还说5年后要生活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乐师一起工作,对吗?”她急忙补充说,“如果你在第5年已经与这些人一起工作了,那么你在第4年就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录音室。在第三年,你可能会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起工作。在第二年,你不应该住在得州,而应该搬到纽约或洛杉矶了。”

  第二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敦,搬到了洛杉矶。说来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在第5年,但大约是第6年,我的唱片开始在亚洲畅销了,我几乎每天都忙碌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从日出到日落地一起工作。

  别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利交到我们手上了。如果你经常询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则不妨试着问自己,“我是否曾经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如果连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你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他自己要做的是什么?那么,你又怎能无辜地责怪他没有为你开路呢?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你的名字刻在我的心上
  作者:蒋洪莲

  我的父母在彼此目光相交的第一瞥即坠入爱河,他们恩恩爱爱地生活了53年。我的父亲不仅浪漫,而且很幽默,他信口拈来的故事总是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的乐趣。 

  比如说,父亲常常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从日本归来第一次与母亲交谈的情景。当时,他正驾驭着哥哥的新车穿过镇子,一眼瞥见母亲走进一家家具店。他一脚踩住刹车,跑出汽车,不动声色地溜进店里,站在母亲身边。

  当时,我26岁的母亲正在让店主给她看她上周看中的一套卧具。我的父亲,不过是一个信步路过的熟人,踱着步子走到她的身边,说:“我说,莫德呀,我们可不能分睡在两张单人床上啊!” 

  3个月后,他们就结婚了。结果他们确实只能分睡在一对单人床上,直到他们有足够的钱买张双人床。

  到78岁高龄的时候,我的父亲做了一次开胸手术。我76岁的母亲整晚在医院照顾他,每天陪伴在他的床前。当医生把通气导管从父亲的喉咙处移开的时候,父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所听过的最浪漫无边际的言语:“莫德,你知道医生把我的胸口切开的时候发现什么?他发现你的名字刻在我的心上。”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你很重要
  作者:林达

  公民教育是个一直在谈的话题,许多中国学者都意识到,建立公民社会,要从公民教育做起,要写出高质量的《公民读本》来。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老师从中选挑。可是,他们的大原则在那里,课本也就大同小异。我随意挑了一本看看。那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 

  前言里引了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话:“了解你自己。”课本认为,你要做个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这一部分,一共谈了四章。从第一章,“你:一个人”开始,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直到“做个好公民”。第二章是“你:一个学生”,谈“学习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的思考”。第三章是“你:一个家庭成员”,谈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第四章才是“你:一个公民”,谈“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 

  《公民读本》如此开端的原因,是此书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的,这个国家“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你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你必须能“自由买卖和拥有,你自己决定做什么”。而政府只是为你服务的机构:“当政府是你的仆人,你是自由的;当政府成为你的主人,你就像一个奴隶那样,不再重要了。”课本还告诉孩子,由于“个人是最重要的”,政府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生意人,生意人就不能欺骗顾客,工会才必须要代表它每个成员的利益。因为“个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课本同时让孩子们认识自己,尊重个人,不是惟我独尊。作为个人,人都是有不同弱点的,而自己的弱点是需要认识和改善的。一个好的公民是有民主性格的。课本对民主性格的总结,我觉得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老话,译成中文很准确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被伤害吧?那么,你不要伤害他人。因此,课本教育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在以上前提下,才应该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 

  一个好的公民是忠于自己国家的,这意味着你对国家是取建设性、而不是毁坏的态度。假如政府做错事,你严厉批评政府,那是希望它改善,这就是建设性。假如你明明发现国家在走向错误的道路,你却还是说,走得好走得好。那是一种毁坏的态度。 

  作为一个准公民的学生,《公民读本》告诉你,学科“分数对于精神活动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好分数只在测定“学校的成就”,而不是在测定你“人生的成就”。“智商是在改变的”,而“智力是不同能力的组合”。作为准公民,要学会“清醒地思考”。课本认为,能够清醒思考,是做个好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之一。假如不能清醒思考,给你民主权利,你照样可能被人操纵和利用。 

  那么,如何才能清醒地思考呢? 

  首先是,“你的思考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所以,非常简单的前提是,你有权利知晓全部事实。作为一个为公民社会服务的政府,就必须让信息自由流动,让公民们能够得到全部事实。没有这个前提的社会,就很难有合格的公民。课本还建议学生,不仅知晓事实,还要“不断认识最新发现的事实”,知晓事实之后,一个清醒的思考者“要能够解决问题”。 

  课本向孩子们指出了最容易陷入的“思路不清”的误区。首先是不能有理想化倾向的“愿望思考”,例如,不能在心里希望一个理想社会实现,就认定它一定能实现。还有,要避免“情绪化的思维”,课本告诉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偏见的。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情,可是我们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清醒思考”。否则,难免走极端。而那些走极端的思路,“对个人和国家都会造成最大伤害”。课本还告诉孩子们,不要轻易下结论,思考要从事实出发,就是说“不要从观念出发”,不要从主义出发。 

  课本还对这些孩子,未来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们说: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课本告诉孩子们,有各种不同的家庭,家庭是有种种问题的,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是多么地不容易,而幸福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你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虽然课本不能解决孩子们未来将面临的复杂生活,可是它给了你思想准备,让你懂得,重视“家庭价值”是一个好公民的基本条件。在关心国家、社会、他人之前,先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家人。 

  然后,课本才对孩子们推出“自治”的概念。自治建立在公民具有民主性格的基础上,霸道的管理不是民主的自治。在家里有家庭管理的问题,在学校有学校管理的问题,课本鼓励孩子,你们可以从小尝试,学会组成各种社团,在“人民定规则”之前,每一个个人,要认识和改善自己,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平等地和他人相处。 

  《公民读本》在告诉“你”,民主很具体。要改造社会吗?先从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好公民做起。而最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公民准备,又是在使“你”和他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容易。它和最初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公民读本》第一课,谈的就是“你”。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纽约“大审”
  作者:'德'海因茨·利普曼

  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

  国的朋友向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

  菲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间,我们当时既没有钱

  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计。莫菲

  是个鳏夫,独自带着5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

  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

  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的大型租赁住宅。

  我们在莫菲那里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吉米

  突然一病不起,病情看来不甚乐观。来美前,我的

  房友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小儿科医生,但他表示不能

  替吉米治病,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

  照考试。

  莫菲请来的医生是个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意

  大利人,他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上午10点,一次

  是下午。午夜一过,吉米的热度不断升高,气息渐

  如游丝般微弱。古特催促莫菲再去叫大夫。一会儿

  后,莫菲却独自回来了。

  “他不愿意来。”莫菲喃喃说道,无助而愤怒的

  眼泪在他眼眶里打转, “上次看病的费用我还没付

  清,他坚持要先看到钱才肯来……”

  此时低矮的房间挤满了人。邻居臃肿的意大利

  妇人、白胡子的犹太人和波兰的传教士都站在门

  边,他们窃窃私语并忙着凑钱,最后却失望地摇头

  叹息。

  莫菲怔怔地望着垂死呻吟的孩子,猛然转过身

  对古特吼道: “好歹你也是个医生,看在上帝的分

  上,不要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死掉!”在场所有人

  的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

  我了解古特此刻的心情。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

  参加美国国家医生执照考试,开始一个崭新的生

  活。如果他站在法律这一边,可以看到的是他灿烂

  的将来;如果站到另一边,他就会辜负这个提供他

  新家园的国家,违反法律并失信于政府。而且万一

  被捕,他会丧失居留权,陷入无边的困境中。现在

  夹在中间的却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孩,在发烧和痛

  楚中瑟缩。

  古特终于做出决定。他为吉米的小生命奋战了

  十天十夜,几乎未曾合眼,面容变得枯槁憔悴。吉

  米总算过了危险期,捡回一条性命。不过真正的故

  事才刚要开始。

  正好在吉米可以下床的那一天,警察逮捕了古

  特,正是那个意大利裔的老医生告的密。这在邻居

  街坊中引起了骚动,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苍老面孔因

  愤怒而涨红。隔天这批人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去上

  班,大伙全都赶往纽约市立法院,把法庭挤得水泄

  不通,据我估计大概超过一百个人。古特被传讯

  时,这些人蜂拥而上,法官惊讶地望着下面这群奇

  怪而沉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有罪还是没有罪?”法官问道。在古特还没来

  得及开口之前,一百多个人齐声喊道: “没有罪!”

  “肃静!”法官呵斥道,指着站在古特背后的莫

  菲说, “你说说看。”

  莫菲开始叙述。法官专心听着,并环视着一张

  张老迈的脸孑L。

  “……所以我们就来到这里,”莫菲在结束时

  说, “我们来这里就是要保释我们的医生。如果你

  判他坐牢的话,我们已经凑足了钱,如果他因为自

  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拯救一个小孩的生

  命——而被判罚金的话,我们已经准备好68块美金

  了。”

  法官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