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别的什么给我。有时候竟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的女儿。这疑惑直到长大工作后

  才解开。

  女儿长大了,做父亲的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更多。从开始工作那年开始,之前

  是我一直在听他的安排,之后,他就被迫着接受我的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

  毕业那年,他自作主张的把我分到他们单位。然后很认真的跟我说要在几年

  内做到什么位置,总之好好表现,有爸照应,不会有什么难处。工作第二年就遇到

  系统内改革,我们单位恰恰是本省的试点,工作组驻扎了一个多月。在签合同的前

  五分钟,事先答应了无数遍的搭档忽然毁约,选择了别人。事情来得太突然,来不

  及有任何补救,当晚下班时,我成了被组合出局的人。他载我回家,一路上只听到

  他呼吸急促,我一面为自己不平一面又担心着他的高血压,带着哭腔劝他:别急,

  明天再想办法。他声音嘶哑说你也别难过,别告诉你妈,我会解决的。

  回到家,三个人闷着吃饭,妈想问,刚张嘴就被挡回去,他说一切正常。吃

  完饭就不见了人影。直到夜很深了,工作组的人来家调查情况,妈去叫他才回。后

  来听妈说找到他的时候,他蹲在地上,捂着脸正哭。妈说从来没看到你爸哭过。他

  说平时工作得罪的人多,他们合起伙来算计孩子,有什么冲我来,孩子没做错什么,

  受这么大打击,太对不起孩子。妈妈跟我说这事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她说

  着说着声音发了颤。我听了装着一脸的平静,笑着安慰妈妈说都过去了,我现在不

  是挺好的?心里却翻起了波涛。自小他对我那样严厉,以为他只疼弟弟不疼我,也

  不会为我的事去操心。原来我错了,我一直在他心里装着,只是,没人说,我亦不

  知。

  在单位又熬了几年,事事不顺。尝试着调动,单位扣住档案不放。家传的清

  高,又不会腆着脸去求谁。被逼之下,只能辞职另谋出路。办好手续的那天晚上,

  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跟父母说着说着哭起来,呜咽着对他喊出一句:我有今天,

  都是拜你所赐!他无言,默默走开。当时脱口而出,后来无数次回想,至今也不能

  原谅自己。

  出门打工闯荡,从此脱离他的视线,象风筝一样越飘越远。电话里告诉他工

  作很辛苦,生活枯燥。如果告诉他遇到个谈得来的人,他就问是不是能带回家我们

  看看?语气谦和,小心翼翼,生怕再惹我生气一样。存心跟他怄气说只是普通朋友,

  还没资格进家门。听他失望的语气嘱咐着在外要小心,又嫌他罗嗦,不耐烦的挂

  上电话。后来听妈妈说,你在外面那段时间,你爸爸一放下电话就叹气,问:我就

  这么可恨吗?他被迫接受我的婚姻。虽不看好对方,还是尊重我的选择。在我们租来的房

  子里,

  他忙着修水管拧灯泡,要我们两个勤俭节约,慢慢积累,说面包会有的,房

  子也会有的。每次回家,带的东西塞到我背不动为止,问个不休:你怎么这样瘦?

  脸色这么黄?是不是两个人吵架了?不等他说完,我转身就走,怕只怕他看到渐红

  的眼睛又要提问。后来他女婿收入渐长,他又开始担心男人有钱会变坏,要他女儿

  学会忍受,学会装聋作哑,学会视而不见,等等等等的委曲求全。虽然一再告诉他

  担心的事不会发生,他还是说着:你是我女儿,不希望你再有什么坎坷……不知道

  他什么时候学会絮叨了。

  子女和父母结缘应该有五六十年吧。现在已过去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他

  在养育我照顾我,还有三十年,该是我陪伴他担心他。

  写下这些文字,心疼不已,梳理着往事,才知道我对父母的伤害竟有这么多。

  希望父母能接受女儿的歉意,我知道他们会的,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听到幸福在歌唱
  作者:凡娘

  他为一个新项目连续几天在电脑前工作,终于完成后,他长舒一口气从电脑前站起来,却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医生诊断后说,他是因用眼过度,眼睛暂时性失明,只要好好治疗休养,不久就会恢复的。

  突然陷入黑暗中的他,因为恐惧变得焦躁不安,一会儿狂躁地大叫,一会儿又暗自伤心地长吁短叹。妻子却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她轻声细语地安慰他说:“医生说了,好好休养就会很快恢复,你着急不但没用,对眼睛也没好处。不用再打卡上班,也不用开会出差,更不用熬夜,不如放松心情把这次生病当做一次休假,也好好地在家陪陪我吧。”妻子说得倒是轻松,可陷入黑暗中的他,却总也无力抵挡突如其来的恐惧,尤其是当家里安静下来时,他更是感觉到空虚无助。妻子似乎明白他的心思,很快买来三副铃铛,一副放在他的枕边,说他若有事时就摇摇铃铛,她听到了就会马上过来。另外两副分别挂在她和女儿手腕上,这样,无论她们在哪个角落,在干什么,他一听就知道了。

  自此家里到处都响着铃铛声,家与妻子、女儿的形象重新在他眼前鲜活生动起来,他再也不觉得周围是无边无际的空旷了。他自己的那副铃铛很少用,因为妻子把一切都料理得很周到。他专注地听着那两副铃铛的响声。刚开始,他只觉得铃声乱成一团,后来他慢慢地能辨得出哪儿是女儿的铃声,哪儿是妻子的铃声了。女儿的铃声永远急促而清脆,尤其是她放学进门后,她总是从门口的鞋柜上取下铃铛,套在手上,摇得叮当乱响,一路飞跑到他床前,趴在他身上叫:"爸爸,今天老师新教了一首英语儿歌,我唱给你听。”清脆的铃声和稚气的歌声,灌满了一屋。他一边听,一边想象女儿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脸上不由得绽出了笑容。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和女儿这么亲近过了。

  妻子的铃声舒缓而沉稳,让他想起在他常常晚归的夜里,她总是迎上来轻声问:“吃饭了吗?我给你留了银耳汤……”而且只要她在家,这沉稳的铃声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溪,不急不缓没有停息的时候:洗菜、做饭、擦桌子、扫地,隔一会儿就来和我说一会儿话。她仿佛不知疲倦,手里总是在忙着什么。他以前一下班总是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总叫着累死了。妻子也和他一样上班下班,回到家却仍在忙个不停,她其实也一样累呀。

  女儿上学,妻子有事外出时,就放个小收音机在他枕边,说可以听听歌听听新闻。可他宁愿发呆听窗外的汽车轰鸣,也不愿打开收音机。他喜欢的是电脑,收音机在他眼里简直是弱智产品。妻子说:“你忘了?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你可是最喜欢听收音机的,特别是听点歌台里的歌曲。记得我过20岁生日时,你说要送一份特别的礼物给我。那天,我等着你来送礼物,却半天不见你的影子。快到中午时才接到你的电话,叫我别忘了听午间的点歌台节目。那天我打开收音机不久,就听到主持人提到了我的名字,说一个爱我的男孩儿为我点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祝我生日快乐。当收音机里响起这首歌时,我简直幸福得说不出话来,同宿舍的女生都羡慕我。后来你告诉我,为了让我在生日这天听到这首歌,你提前一个月写信给电台主持人,又怕主持人收不到,还专门跑了趟广播电台。那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美的生日礼物。”妻子的声音里有幸福也有一丝怅惘。

  “我有那么浪漫吗?”要不是妻子提醒,他自己都记不得这件事了。

  “当然。只是结婚后就越来越不浪漫了。”妻子笑着,口气里并没有埋怨。

  “其实我也想浪漫,也想让你幸福啊。我一直想等以后有机会一定带你去度假……”说到这儿他心一沉,叹一口气,“看来,这个愿望太不现实了。”

  妻子仿佛没听到他的叹息,说:“你以为只有度假才叫浪漫?其实能天天和你一起吃晚饭,然后和你说说话,我就觉得挺浪漫了。有首歌里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才是真浪漫,大幸福。”

  这首歌他也听过,因为妻子平常爱哼哼,可只有在此时,在他只能用耳朵来感受这个世界时,他才真正理解了这首歌里所歌颂的最朴实最踏实的幸福。

  躺在床上,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重新的思索,也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好起来。

  八个月后,他的眼睛真的好了!

  为庆祝他康复,全家人外出吃了一顿饭。霓虹闪烁的街灯,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些以前觉得平常不过的景物,此时在他眼里都变得格外美丽.吃饭时,他一心女儿和妻子搛菜,专注地看着她们吃,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女儿说:“爸爸,我既想你眼睛好又不想你眼睛好。”妻子瞪女儿一眼,呵斥道:“怎么说话呢!”女儿不理妈妈,继续看着爸爸说;“爸爸的眼睛刚出事那两天,我专门把眼睛闭上在家里走了一圈,觉得失明真是太难受了。想到爸爸难受,我也难受,我就希望爸爸眼睛快点儿好。再说,爸爸眼睛不好,妈妈老是一个人偷偷哭,眼睛都哭肿了……”他吃惊地看着妻子,妻子的眼圈红了:“那些日子我其实很害怕,因为医生对我说,像你这种情况有很快恢复视力的,也有好几年过去仍老样的。我真……”他的眼圈也红了,紧紧搂住妻子的肩膀说不出话。可以想像,那些日子里,妻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啊。女儿又说:“我又怕你眼睛好了,再也不认真听我读课文、唱歌了,你又会很晚才回来,我老见不着你。”他一手搂住女儿,一手搂住妻子,声音有些哽咽了:“不会的,爸爸从此一定会好好听你唱歌、好好陪妈妈说话……”

  那天回家后,他特意将三副铃铛挂在了车上。此后,每当他离开家行走在路上时,铃铛总会响起,叮叮当,叮叮当。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他听到了女儿和妻子的叮咛,听到了幸福在歌唱……”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为什么生活总是这么糟
  作者:'韩'郑载承 乐恒 译

  “‘麦沙’要来了,这将是北京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暴雨。”这个多年不遇的天气警报,让差不多全北京的百姓都改变了出行计划,待在家里,甚至彻夜不眠等“麦沙”,可它,扭头走了,只掉了几点小水花。事后,人们调侃中,失落似乎大于庆幸。 

  失落从小时候就开始了:春游那天必定下雨;超市结算,走得快的永远是你没挑选的那支队伍;早餐吐司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永远是抹了黄油果酱的那一面朝下,把刚刚擦过的地板搞得一塌糊涂——“糟糕!怎么总是这么糟糕!”我们不断地抱怨。 

  这些生活经历,都涉及了墨菲法则:如果事情既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又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话,那么它多半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对墨菲法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他们仅仅把这当作一个玩笑,而反驳墨菲法则最有力的武器便是“选择记忆”。 

  1991年,英国BBC电视台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探索节目《QED》,为了扳倒有关“黄油吐司”的墨菲法则,特意组织了一次向上掷黄油吐司的实验。在掷了300次之后,发现抹黄油一面落地的有152次,黄油那面朝天的有148次。他们因此欢呼:在概率上基本没有差别。墨菲法则被归咎为我们的错觉。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生活中,掉到地上的吐司,并不是向上掷出的结果,而是从我们手中或餐桌上滑落的。而抹了黄油的吐司,到底哪一面落地,是由它在空中旋转的情况决定的。英国阿斯顿学院情报工程学专业的访问学者罗伯特麦特维斯教授通过计算证明,从一般餐桌或者人手的高度滑落的吐司所受到的重力作用,还不足以使其旋转整整一圈。大部分吐司只旋转了半圈就掉到地上了,当然是抹了黄油的一面着地! 

  如果人类的身高比现在要高出许多的话,我们就会坐在足够高的餐桌边吃饭,那么黄油吐司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在空中完成漂亮的旋转再落地,那样,抹了黄油的一面就会朝上了。 

  至于“超市最快的那条结算队伍永远不是自己排的那条”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为我们作了如下分析:如果一个超市有12个收银台,并且假设他们的结算速度相当,由于大家都会选择相对短的队伍排队,那么实际上,所有队伍的长短是差不多的。当然,每支队伍都可能发生意外:发生争执,或某位顾客买了过多的东西。这样算下来,自己所排的队伍前进得最快概率是多少呢——1/12。换言之,别的队伍行进得快的概率是11/12。倘若不是撞了大运,那么不管你选择了哪条队伍,结果都是眼睁睁看着别人先结算罢了。 

  罗伯特·麦特维斯的统计结果显示,即使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不带伞出门的决定也是明智的。英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平均在83%以上,但罗伯特·麦特维斯引导我们往更深的地方想:假设天气预报员什么也不做,哪怕整天在家睡大觉,而一律做“无雨”的预报,也能平均蒙对92%(因为实际每小时降水概率仅为8%)。以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英国气象部门预测“无雨”也确实没有下雨的情况占98.2%,预报“下雨”并真正下了雨的情况不到30%。换句话说,“有雨”的天气预报,其可信程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罗伯特·麦特维斯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证明的墨菲法则,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必须明白,这不是运气好坏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我们所期待的东西,对这个世界来说不太合理。

  至少下一次,我不会奢望天气预报100%准确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想象的原则
  作者:叶延滨

  常有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也有意无意地向我求教。我总是说一些与人为善的话来安慰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从小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对不喜欢我的人和我不喜欢的人,没有特别的办法。也许,这种感情用事,说成优点,叫做重感情讲义气;说成缺点,叫做意气用事,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却要干事情,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也得了一些教训。首先要讲三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和你过不去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解决了纠纷才能干其他事。有了这三个定量估计,就会做到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将事情放下来搞“自卫反击”。从我个人的经验,工作以来,处处有人际矛盾,矛盾造成的局面无非是顺境或逆境,顺境多干事,逆境多读书,没有永远解不开的疙瘩过不去的坎儿。回过头看,当初想争个是非曲直,真理黑白,到头也没有个“结论”,大多是“过去”了事。所以,我发自内心认为,干事情第一,人际是非永远别想泾渭分明“有个说法”。

  没有说法,也不是没有规矩。书上讲的都是正面道理,实际生活中面对的都是负面的做法,(特别是与你过不去的那一位,对不?)我想,我也有点底线,这几条底线可以用交通规则做比喻,不能保证永远不陷于人际纠纷,不能保证在纠纷中无往而不胜,但是一般地说可以做到“不翻车”。我不会开车,没有驾照,所以这是想象的原则:

  各行其道。与你发生纠纷的人,也许让你痛恨的是他背叛了你,拿你当了垫脚石,抢了你的成绩当他的功劳,总之你遇上个痞子,制造了叫人难以相处的纠纷,更有让你难忍之痛。首先一点,鹰有鹰道,鼠有鼠道,千万别“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各行其道,保自己不违章,握紧自己的方向盘,先稳住神,开正道车。

  正好自己的车。你开车正走着,突然上来个超车的主,人家车新,名牌,有来路,有背景,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