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7 科幻之路 第二卷-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附肢非常轻柔地拥抱发电机。他的易碎的机器有向前的冲击波,正对着机舱的巨大外墙。那40英寸长的飞船鼻子接触了墙,墙在闪闪发光的飞沫形成的雨中分解了。

  科尔感到最微弱的阻力,然后他把飞船推到冰冷的外层空间,绕了一圈,就与那大飞船在这几个小时里一直行驶的同一个方向飞回去了。

  穿着宇航服的人们站在边缘参差不齐的洞口,这洞口与巨大金属球的距离近了一些。那些人和那大飞船变小了,然后那些人也看不见了,只见那飞船的一千个舱口模模糊糊、灯光闪耀。那个球变得令人不可置信的小了,太小了,以致于单个观察口已看不到了。

  几乎向正前方行驶时,科尔看到一个微小的、暗淡的、红色的球体——它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太阳,它全速地向它靠近。太阳上有洞穴,它可躲在那里,而且可以和其他科尔秘密地制造一艘宇宙飞船,利用宇宙飞船,他们可安全地到达其他星球——既然他已知道怎样做。

  他的身体由于加速而感到极度痛苦,但他丝毫不放松。他向后一望,又陷入害怕中,那金属球仍在那里,那球是黑暗宇宙中一点小小的光,突然光闪了一下变黑了。

  在这瞬间,科尔有了一种空虚、恐惧的感觉。正当这种感觉消失前,飞船移动了,但什么也看不见。他不能摆脱这种想法,那就是人们已经把所有的灯关了,正在黑暗中蹑手蹑脚地向他靠拢。他又焦急又不确定,通过前面透光的盘向前看着。

  一种不安的战栗传遍全身。他看到那暗淡的红太阳正向它靠拢,并没有变大。此刻,它正变小,在以后的5分钟里,它变得明显地小了,变成了天空中一个淡红色的小点。

  恐惧感又上来了,一阵眩目的冲击波对准科尔,横扫了他的身体,使他冷得失去了知觉。他对着前面的天空,疯狂地瞪了好几分钟,寻找一些明确的目标,但只有远处的星星才隐约可见,它们是浩瀚宇宙中,天鹅绒般光滑的夜空上不闪烁的小点。

  等一等,其中一个点正在逐渐增大。科尔的浑身肌肉、神经都紧张起来,它看到小点变成一个大圆点——一团亮光——白色的光,小点渐渐增大,增大,突然,那红光闪烁,变白了——它面前是宇宙飞船,光线在飞船的每个舱口闪烁着。这就是那艘几分钟之前它看到的在它身后消失的飞船。

  此刻科尔身上出了点事,他的脑袋像个飞轮似地旋转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越来越不连贯。突然那飞轮碎成100万个疼痛的碎片,像一只发疯的野兽一样,当他在它狭小的空间里大怒时,他的眼睛几乎要从眼孔里脱眶而出。

  他的附肢抱住那些宝贵的机器设备,无意识地乱扔它们,他的爪子朝飞船的舱壁愤怒地撞过去。最后,理智的光在他脑中一闪,他知道它无力面对那不可抗拒的原子粉碎枪的火焰。

  要发生一阵猛烈的瓦解,把生命器官里的每一滴ID释放出去,这是…件容易的事。

  飞船上的人们发现它躺在一堆磷中,死了。

  “可怜的大猫,”莫顿说,“我想知道,在它自己的太阳消失之后,它看到我们出现在它前面的那一刻,它是怎么想的。由于对抗加速器一无所知,它不会知道我们在宇宙中暂作停留,而它则要化三个多小时来减速。同时,它将被拖离它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它不能停下来弄明白我们以每秒几百万英里的速度飞速超越它。当然,它一旦离开了我们这艘飞船,它就没机会发现这一点,在它看来整个世界好像颠倒了。”

  “别那么同情它,”他听到肯特在他身后说,“我们现在有事做了——去杀死悲惨世界里的每一个大猫。”

  高立德轻柔地自言自语道:“这将会很简单。它们仅仅是原始动物;我们只要坐下来,它们会狡猾地向我们走来,企图欺骗我们。”

  史密斯插进来说:“你们这些人让我恶心!那大猫是我们曾对付的最厉害的野兽。它拥有打败我们的一切——”

  当高立德温和地插进来时,莫顿微笑着。肯特说:“我亲爱的史密特,除了它具有它们那类动物的生物应激性外,确实如此。当我们根据它处于它们文明的某一个时代,就准确无误地分析出它是一个罪犯时,它的失败早已预见了。”

  “是历史,尊敬的史密斯先生,是我们的历史知识打败了它。”那个日本考古学家说着,它又恢复了日本民族的古老的谦恭。

  (楼薇宁 译)

  《科幻之路》(第二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新星呈现

  到1939年,已涌现了大量的科幻作品;这些作品形成了后来被大家所称的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云集了众多的科幻作家,包括德·坎普、莱斯特·德尔雷伊、埃里克·弗兰克、拉塞尔、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和L·罗思·哈伯特。老一辈的作家,如默里·莱恩斯特、杰克·威廉森和克利福德·西马克正在探索新的写作方向。最重要的是坎贝尔的《惊奇》杂志,吸引了一批理解坎贝尔思想的新作家,共同为开辟科幻小说的新天地贡献无穷的精力和智慧。

  坎贝尔为科幻写作指明了方向,给了科幻作家勇气,乃至鞭策,但他需要的是那种能开拓想象新天地的作家。他需要新星,而且新星也确实出现了。他们出现在1939年那至关重要的夏季。

  西奥多·斯特金的第一篇小说《呼吸以太的人》发表在9月号的《惊奇》杂志上。斯特金后来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体家;‘他显示了处理诗意的想象的才能和对语言的感觉。罗伯特·海因莱恩的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发表在8月号的《惊奇》上。海因莱恩对科幻小说的发展方向和哲学思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最终使他能与坎贝尔齐名。范沃格特的《超级杀手》发表在7月号的《惊奇》上;在同一期上,也刊登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位20岁大学生的第三篇小说。

  这篇小说题名为《时尚》,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他的第一篇小说《逐离灶神星》发表在1939年3月号《惊异》杂志上;第二篇作品《致命武器》发表在5月号《惊异》上。但阿西莫夫是坎贝尔式的作家。第一篇小说成稿后,他手持手稿去见坎贝尔。但后者不仅退回了他的这第一篇作品,还退回了以后的几篇稿子,阿西莫夫就只得另寻杂志发表。

  在这位“手持没有希望发表的作品……又如饥似渴的年轻人身上”,坎贝尔看出了他的写作能力,也许还有写作的决心和从事艰苦工作的毅力;此外,这位年轻人对伤感和传奇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各种现象以及人们对未来事件的反应有着深沉的思考;这些坎贝尔也都看到了。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阿西莫夫在其写作天赋尚未完全成熟时就立即发表作品。这也许是因为他还年轻。范沃格特第一篇作品发表时已27岁;而海因莱恩发表第一篇小说则已是32岁了。

  1941年发表在《惊奇》4月号上的《推理》,标志着阿西莫夫的写作技巧日趋娴熟,写作生涯也走上了正轨。《推理》是他机器人系列小说的第二篇(后收集在1950年出版的《我,机器人》和1964年出版的《其他机器人的故事》中。阿氏著名的机器人三法则虽然是后来才正式形成,但在《推理》这篇小说中已初见端倪。他后来的许多作品就是机器人三法则相互冲突的产物。阿西莫夫早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人类对异种智慧的传统的恐惧和对经济竞争的更为理性的恐惧,但他的作品中排除了对禁忌和被创造物对创造者的非理性的恐惧。

  坎贝尔对现在和将来问题的现实主义态度,产生了第一批信徒。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法则使“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成了“古董”;从此,这类形象只能在幻想小说或令人憎恶的魔怪电影中出现,而《2001年:遨游宇宙》中的哈尔这一人物的怀旧感情也就显得令人奇怪了。阿西莫夫的处理手法则是非虔诚的和反偶像崇拜的。《日暮》就是这一处理手法的成果。

  坎贝尔用爱默生的话来启发阿西莫夫,这句话成了《日暮》这篇小说的引语。坎贝尔和阿西莫夫对爱默生诗意的想象提出了挑战。他们以科学的诗意替代了信仰的诗意。不容怀疑的真理尽管是严酷的,但有其自身的美感;星星这一现实会使人们发疯,但他们是在3万个太阳的光辉照耀下发疯的。

  《日暮》中的这。时刻可与海因莱恩的经典中篇小说《宇宙》中主人翁休·霍伊兰坐进宇宙飞船受到启迪那一刻相比拟。他一生下来所受的教育使他相信,飞船就是全部宇宙。但当他坐在巨大的宇宙飞船的控制室里时,他就意识到比喻的真实性——飞船并非是全部宇宙,而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飞船穿行在星星之间。

  正是在这一刻,科幻小说使事物的本质突然显露出来;这正是反映了科学本身的终极,犹如真理、现实和事实的真相暴露无遗一样。

  1942年5月,阿西莫夫开始创作一部新的系列小说《基地》;最后,出版了《基地三部曲》(1964),其中包括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与此同时,阿西莫夫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从教于波士顿大学的药物学院。以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空中石子》(1950)为开端,接着便名著迭出,包括最著名的两部机器人侦探小说《钢铁洞穴》(1953)和《赤裸的太阳》(1956),以及《太空潮》(1952)和《终结》(1955),还有用保罗·弗伦奇为笔名发表的幸运儿斯塔尔系列少儿科幻小说。

  1958年,阿西莫夫已是副教授了;新任的系主任要求他做更多的科研工作。阿西莫夫反而转做专业作家了。这时,他开始从事科普作品的写作,先后出版了《聪明人科学指南》(1960)和《科技传记百科全书》(1964)。其他出版的作品有两百多部,涉及莎士比亚、拜伦、米尔顿和一部有关《圣经》的书;他写了许多历史书、笑话和讽刺,‘更多的是为青少年和成年人写的科普读物。他是一位深受欢迎的演说家、电视人物,为各种各样和许许多多的出版物撰写各种文章,几乎在各种问题上都是权威。他被称之为“民族奇迹”和“自然资源”。

  他也许会说,对一个从俄国来的移民来说,干得相当不错了——他移民美国时才3岁,是在布鲁克林他父亲开的糖果店里长大的。

  1972年,阿西莫夫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上来,出版了《众神》,荣获星云奖和雨果奖;1977年,他的《两百岁的人》也获得了上述双奖的殊荣。80年代,他再次出版了大量的科幻小说,包括其机器人系列小说和基地系列小说,并出版了一系列畅销书。以上一系列小说以《基地边缘》(1982)开始,继而有《黎明世界的机器人》(1984)、《机器人与银河帝国》(1985)、《基地与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复仇星》(1988)和《转交基地》(1993)。

  但是,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这位机智聪明、富有创造性的作家对科幻小说的本质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并从此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他1977年为美国科幻小说家协会的期刊所写的:“没有比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了。”

  阿西莫夫把从坎贝尔那儿学到的优点和娴熟的推理运用到写作中来,从而把科幻小说引入了新的逻辑的模式,并一度赶走了哥特式迷信的阴影。《日暮》问世之后整整20年中,由于阿西莫夫等作家的作品,坎贝尔的实用主义占了统治地位。

  《科幻之路》(第二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日暮》'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

  “如果星星在1000年中只在一个晚上出现,那人们

  将会怎样相信、崇拜和长久地记住天堂啊!”

  ——爱默生

  安东77,塞罗大学的校长,伸出好斗的下唇,怒气冲冲地瞪眼看着年轻的新闻记者。

  塞里蒙762对校长的愤怒泰然处之。想当年,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就有开辟自己的专栏的设想;而且就特别善于进行一些在别人看来无法进行的采访。现在,他的专栏通过报业辛迪加在各报刊被广泛采用。当然,他的这种好胜心也使他吃足苦头,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断臂跛脚的。但这些经历使他变得更为冷静,也更有信心。

  因此,他把伸出的手放了下来,尽管对方直截了当地拒绝和他握手。他平静地等待着,让老人的火气过去。不管怎么说,天文学家都是一些古怪的家伙;如果这两个月来安东的举止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他该算是怪人中的怪人了。

  安东77终于开口说话了。尽管他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说话的声音仍然有些颤抖。然而,他依然那么字斟句酌,一派学究气——他一直是以说话用词考究而闻名的。

  “先生,”他说,“你真厚颜无耻,竟敢到我这儿来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

  比尼25,身材魁梧,是天文台的望远镜摄影师;这时,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神情紧张地插话说,“嗯,先生,毕竟——”

  校长转身对他皱了皱已经发自的眉毛。“别打断我的话,比尼。你把这个年轻人带来见我,我可以说你是出于好意,但现在我不容许有任何不服从我的行为。”

  塞里蒙感到现在他可以开口讲话了。“安东校长,如果你让我说完刚才我说的话,我想——”

  “年轻人,”安东反驳说,“我认为,你现在要说的话,和你两个月来在专栏上说的话一样毫无价值。你在报纸上发动了一场运动,反对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工作——我们想把大家组织起来,对付世界末日的灾难;而现在,‘要避免这场灾难已为时晚矣!你竭尽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之能事,使这个天文台的同事成了世人的笑柄。”校长拿起了桌上的一份塞罗市《记事报》,对着塞里蒙使劲地摇晃着。“即使像你这样臭名昭著的恶棍,也要慎重考虑二下,是否该来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竟然想写今天这场事件的报导。然而,在所有的新闻记者中,就是你这样厚颜无耻!”安东用力地把报纸摔在地上,大步走到窗前,双手交叉在背后。

  “你可以走了,”他回过头来厉声说。

  他闷闷不乐地凝视着天际;γ星是6个太阳中最亮的一个,现在正在落下去。这颗太阳的 光亮已退成了黄色,融入在地平线的薄雾中。安东知道,他再次 看到这籁太阳时,不会是一个神智健全的人了。

  他突然转过身来。“不,等一下,到这儿来!”他用不容置疑的手势叫记者过去。“我让你报道。”

  年轻人本来就不想离开。这时,他慢慢地走近老人。安东用手向外指了指。“6个太阳中,只有β还留在天空中。你看到了吗?”

  当然,提这个问题是毫无必要的。β正值中天。γ已经落山,它的光辉也已消失。唯有β红色的光芒把大地染了成怪异的橘红色。现在,β正在离拉加斯星球的最远点上,看上去很小;塞里蒙感到,比以前任何时候他所看到的要小。此时此刻,β是拉加斯天空无容争议的统治者。

  拉加斯自己的太阳,也就是拉加斯围绕着旋转的太阳,是α,现在与β正处于正相对位置的地区;用天文术语说,就是在β的对跖地。红色的矮星β,是α的近邻;此刻却孤伶伶地悬在空中,显得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安东仰着头,在阳光下脸色通红。“只要4个小时”,他说,“我们所熟悉的文明,就将结束。这是因为,你看到,现在β是天上剩下的唯一的一颗太阳了。”他笑了一笑,但那笑的样子却挺吓人的。“你报道吧!没有人会读了。”

  “但,如果4小时之后——甚至再过4小时——什么也没发生呢?”

  “你不必为此担心。到时候,发生的事多得你写都来不及写了。”

  “就算那样吧!如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呢?”

  此时,比尼25第二次说话了:“先生,我想,你该听听他说的。”

  塞里蒙说:“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安东校长。”

  在天文台剩下的其他5个人中出现了一阵骚动。至今,他们一直非常谨慎,没有加入谈话。

  “这没有必要,”安东断然地说。他从口袋里掏出怀表。“既然你朋友比尼一定要我和你谈谈,那我就给你5分钟。快说吧!”

  “好的!不过,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我作为目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