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乘。今经唯有如来藏三义中,普收十界,与般若同。而前后诃小乘处,不一而足,全与彼异。又般若有共不共二种。此经专明不共。说时虽同,部味决不同也。谓此经为法华耶。法华开权显实。此经破妄显真。法华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此经不知二本,不成菩提。时之与味,一向不同。谓此经同涅槃耶。既非中夜唱灭之时,又非借三助之一旨,尤难联络。既此四部不可浪收,不归方等,将谁归耶。且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正是方等法门。故知于通别二五时中,乃通五时之方等也。于四机中,即钝而仍利者所见也。于四种化仪中,是顿教相,非顿教部也。是渐时,非渐教也。大机所见,小机不见,是秘密相也。放光说咒,亦是秘密部也。阿难悟大,登伽证小,亦是不定义也。于四种化法中,正诃藏教,傍诃通别,独明圆教也。
○三校余大乘有三殊胜。
  又此经,与他部方等,同而不同。有三种殊胜,不可不知。一者他部方等,但对斥三藏,兼用通、别、圆理。此经则兼斥藏、通、别理,唯用圆理。一殊胜也。二者他部方等明位,兼用通、别、圆位。此经明位虽用四教之名,实唯明圆教之义。二殊胜也。三者文中虽有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历劫修证之□。而总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此是圆家之渐,不同历别法门。三殊胜也。然则教相虽在方等,而方等中圆,乃生酥毒发之味。即与醍醐同也。奚必强置于法华之后,方称最胜哉。?辑五重玄义竟。
  
    
  
  
  
  
六波罗蜜法门
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讲

庚午年四月初八释尊圣诞纪念日上海佛教净业社诸居士乞讲
  夫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此阿难尊者,悟道后,发愿语也。当此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之时。我辈应知,天本不灾人,乃人自灾耳。天亦不祸人,唯人自祸耳。夫天有好生之德,岂肯灾人。人之初,性本善,亦无祸事。都是自业所招,循业发现之故耳。所以仲尼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近来春雨绵绵,若不及时忏悔,难免灾殃。况闻兵灾复发,将何以堪。是以本社诸大居士,发心启建金光明法会,为消灾息祸起见。仗佛慈摄受,雨歇云开,得□天日。具见感应道交,愿不虚发也。所言六度波罗蜜者。一檀那波罗蜜。二尸罗波罗蜜。三羼提波罗蜜。四毗离耶波罗蜜。五禅那波罗蜜。六般若波罗蜜。须知先有四无量心。然后方云六波罗蜜。何名四无量心,即是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此四种心,譬如一艘大艇,即所谓普度慈航。六波罗蜜,即慈航中之器具也。菩萨修此六种法门,名为六度。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梵语尸罗,华言持戒。梵语羼提,华言忍辱。梵语毗离耶,华言精进。梵语禅那,华言静虑,即是大定。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波罗蜜,华言彼岸到。又云到彼岸。菩萨居凡夫地上,名为在生死此岸。因修此六度,度过烦恼中流,能达到涅槃彼岸。凡修此六种,究竟圆满,乃称之为波罗蜜也。此六种法门,必从四心中流出。故于六波罗蜜已前,先有四无量心。有四无量心,始能建立四弘誓愿。四弘誓愿者。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依四弘誓愿,才能修行六波罗蜜也。第一檀那,言布施者。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一财施有二。一外财,所谓舍国城妻子,象马七珍,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上供诸佛,中奉圣贤,下施鳏寡孤独,乞丐贫人。乃至一香一华,一衣一食,一椽一瓦,一钱一分,皆外财也。二内财,所谓舍头目髓脑,肢节手足。以及替人排解息诤,善言劝谕。一言一语,使人息怒生欢,皆内财也。或亲自施。或劝人施。使人离苦得乐,其功一也。二法施亦二。一小乘法施,教他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或教修四念处。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从苦谛一门而入,为自己了生脱死耳。二大乘法施,即依诸大乘经,或教修止观,或教其念佛。自度度人。或兴崇三宝,建立法幢。宏宗演教,广化有情。乃至为人演说,一偈一句,皆名法施也。三无畏施,此一种,即在前二施中。谓贫穷困苦,时生畏惧。施其财,则无困苦之畏。是故施财,即施无畏也。人在生老病死之中,常有死病之畏。以闻法能了脱生死。是故施法,即施无畏也。第二尸罗,言持戒者。有在家男女之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又名为三聚净戒。何为三聚呢?一者摄律仪戒,无恶不断也。二者摄善法戒,无善不修也。三者饶益有情戒,无众生不度也。第三羼提,言忍辱者。谓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辱之境。故曰。忍字心上一把刀,为人不忍祸便招。如能忍得片时力,过后始知忍为高。人有一忍,百事能成。夫忍有四种不同。一者伏忍。吾侪居凡夫地上,通身烦恼。触境生情。遇顺境即生欢喜。逆境即生嗔怒。逆境粗尚易制。顺境细最难防。修忍辱行,逆境易,顺境难。遇逆境生苦受,顺境生乐受。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三受生三苦。故知逆、顺、中庸三境,皆辱也。何独逆境是辱哉。人若不肯忍,则百事俱不能成。鸣呼!忍之一字,大而不可当也。言伏忍者,谓初心学道,先须调伏其心,勉强收摄,即是修忍之初步功夫。心能调伏,遇境逢缘,始有观觉。不惟逆境能忍,顺境亦能忍矣。二者柔顺忍,此从第一忍来。以调伏既久,熟能生巧,遇境逢缘不须勉强制伏,自然能忍。故经云。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即此之谓也。三者无生忍,此忍圣位中人。以其了达一切诸法,本自不生,无生可忍。法亦不生,无法可忍。忍有情境,为生忍。忍无情境,为法忍。先须了解情与非情,皆是缘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然后于此无性法中,忍可于心,忘心默契,亲证无生。故得无生法忍,乃为法身大士也。四者寂灭忍,此忍是果位圣人之功夫。以其五住究尽,二死永亡。证到本来寂灭之故乡田地。谓本来寂灭,非有以灭而灭之,乃称之为寂然不动。则一寂灭,一切俱寂灭。不须离空,而空本寂灭也。不须离边,二边本寂灭也。不须入中,而中本寂灭也。如是则安往而非寂灭哉,故为寂灭忍。亦即那伽定。故曰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即此之谓也。第四毗离耶,言精进者。谓纯一无杂,谓之精。鼓勇直前,谓之进。既有其始,必成其终,乃称精进。亦有二种不同。一事。二理。事者,无论世间事业,出世间事业。大者固然为难,小者亦非容易。营办之事,不计时年,以圆满成就为目的地,不成不罢。乃名为事精进也。故有菩萨,名常精进。名不休息。此二大士。名虽异,其旨同也。理者,前言事,指身言。今谓理,指心言。众生生灭妄心,乃属事,不得称理。理者,不生不灭心也。理本无始无终,亦能成始成终。是故众生之心,一念起,则全真成妄,亦即全理成事。一念寂,则全妄即真,亦即全事成理。今谓理精进者,即指全真成妄,全妄即真之心。营办自利利他之事,当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不计时劫,不顾生命,以圆满成就无上菩提,为目的地。不成不休。不生一念退转之心,是为理精进也。第五禅那,言思惟修者。有世间禅,有出世间禅,有出世间上上禅。皆名如来禅。复有一种祖师禅,但明祖师西来大意。是般若波罗蜜所收,非此中意。今谓禅那者,有小乘禅,即指五停心,四念处观是也。言五停者,以凡夫具诸烦恼,心多散动。若要习定,必先调停其心。心停之后,始能习定。故曰停心观。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言四念处者,念是能观心,处是所观境。所观之境有四,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所观虽四,能观唯一也。此为钝根人,设别念处观。若利根人,有一种总念处观,谓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皆苦。观心无常,身受法皆无常。观法无我,身心受皆无我。复有八背舍。九胜处。十一切处。皆小乘也。禅无大小,以根缘不同故。二出世间禅,即次第三观。先修从假入空观,次修从空入假观。亦名二谛观。亦名平等观。后双离空假以修中道第一义观。初观名真谛三昧,次观名俗谛三昧,后观名中谛三昧。又初观名奢摩他,次观名三摩〇底,后观名禅那。三出世上上禅。简言之,即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先须了解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随拈一法,无不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一境既具三谛,是故三观即是一心。又即空,名妙奢摩他。即假,名妙三摩。即中,名妙禅那也。阿难尊者。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即是请出世间之上上禅也。第六般若,名智慧者。般若尊重,智慧轻薄。为尊重故,所以不翻。乃五不翻之一也。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一切经律论。若题若文,从始至终,一部一卷,一品一篇,一偈一句,凡是名言,皆是文字般若。文下所诠之理,名为实相般若。依文解理,依理起行,行是观照般若。所以道,依文字般若,悟实相般若。依实相般若,起观照般若。依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以三般若,成三谛智。文字般若,俗谛智。亦即道种智。观照般若,真谛智。亦即一切智。实相般若,中谛智。亦即一切种智。所言祖师禅者,乃般若波罗蜜中所收。所以祖师贵于悟,不贵于修。必先悟,然后方许修。悟后之修,名为真修。未悟以前,但名缘修。宗下斥为盲修,以未开智眼故也。是故修一心三观,必先开圆顿解。否则境非三谛,观不一心。步步踏不着,口口咬不着。所以道。邪人说正法,正法亦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成正。足证在人;不在法耳。所以修六度行人,有四种不同。一藏教人修事六度,从有门而入。二通教人修理六度,从空门而入。三别教人修事理无碍六度,从亦有亦空门而入。四圆教人修事事无碍六度,从非有非空门而入。言有门之事六度者,若行施时,尽命倾财,一切不顾。持戒时,身心俱洁,净若冰霜。修忍时,耐气吞声,不萌嗔念。精进时,鼓勇直前,始终如一。习禅时,息灭思虑,身杌心灰。学慧时,心若湛水,净极光通。言空门之理六度者,于一一度,皆三轮体空。若行施时,外不见有所施物。内不觉有能施心。于求施人,一律平等,无党无偏。余五例知。言双亦门事理无碍者,此是出世大士,心量宽廓。一一度事,皆无量相。理本无量,故得事亦无量。言双非门事事无碍者,修一一度,圆融自在。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能于一毫端,现实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菩萨在因,修之名为六度。以六度而度六蔽众生。故曰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六度因圆,凡事究竟,至佛果地,证究竟觉,乃称波罗蜜也。然则圆满之言,唯事六度有之。余三六度,皆如无尽藏,无圆满期。故地藏愿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普贤愿王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大愿,终无有尽。愿无尽故,行亦无尽。故知六波罗蜜,皆无尽藏也。言事六度圆满相者,如尸毗王以身代鸽,名施度满相,即檀波罗蜜。普明王舍国就死,名戒度满相,即尸罗波罗蜜。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心无嗔恨,名忍度满相,即羼提波罗蜜。大施太子抒海,不得如意宝珠不休,名进度满相,即毗离耶波罗蜜。尚阇黎入定,鸟雀谓为非人,作巢其顶,生子乳雏,任其翅翮成就,飞鸟出巢,方敢起定,名禅度满相,即禅那波罗蜜。劬宾大臣,分阎浮提,先分七大分,然后以七七小分,而分之,以息诸国之诤,名智度满相,即般若波罗蜜。因缘出贤愚经。广明六度满足行相,事□甚详,须者检之。今朝 释尊圣诞良辰。金光明法会告圆。本社诸善士,乞讲六波罗蜜,果地功夫,以作纪念。其本旨大意,希望现前缁素男女,同趁六度慈航。同度六蔽中流。同到六波罗蜜彼岸。入诸佛法会。非生现生,为度众生。非灭现灭,亦度众生。众生界尽,方证菩提。诸佛如是,我亦如是。普愿大众,各皆如是。
  
  
谛公遗述语录目次

  
论说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为净土法门之最要论 235
一心法门论 238
学佛论 240
唯心论 241
易象八面观谈乘易论 244
因果三生论 244
直论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247
不读佛经不知出生死路 248
佛化救世说 249
法身与色身同异说 250
八识四分说 251
性心说 254
开示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乐清虹桥居士林 256
示新发意人须发菩提心以为根本 261
开示学者道传师 264
开示温州灵岩莲社念佛求生净土事 265
开示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净土法门(二) 266
开示上海南园诸居士净土法要 270
示施圣藏居士 274
开示妙暄师 275
开示念佛紧要语 276
示守楞关师 277
示复无锡杨居士 278
开示常堂主师 279
答问
答江西刘士安居士十四问 282
答郑公硕居士六问 286
答温光熹居士五问 289
答圆觉经金刚藏章问三则 291
答德威居士十六问 292
答朱开甲居士六问 296
答镇江某居士三问 298
答温光熹居士七问 299
答宋慧湛居士八问 304
答奉天如如居士疑问十四则 306
答慕西和尚函问拜大悲忏用十乘观法 309
答日本国法华宗行胜长问 311
演辞
宁波佛教会演说辞 313
上海尚贤堂教会演说禅宗六祖得道之原 314
为某法团诸居士讲演(二) 317
在宁波监狱布教辞 321
欢迎日本国佛教团演说辞 323
观宗义校成立开学时演说辞 325
七塔寺佛学院开幕讲演词 327
观宗义务学校行暑假礼演辞 329
丙寅僧自恣日乐清虹桥居士林兰盆会之讲演 332
书函
覆程圣西居士书 336
覆程心一居士书 339
覆齐性澄居士函 340
覆舜卿居士函 341
覆马遵轨居士函 342
覆香港陆瑞云等居士函 344
覆大安居士函 346
覆香港罗忍慈居士函 347
覆建德圣光居士函 349
覆王式猷居士书 350
覆单显觉居士书 351
致罗忍慈居士函 352
覆王宗梁居士书 353
为西湖水族乞命致杭省长署函 354
致杭州督办函 355
覆金益平居士书(二) 356
答周孟由书(二) 358
覆智修法师函 359
覆天津张伯麟居士函 360
覆古农代答存妄居士书 361
覆谕显荫函 362
覆觉缘居士书 363
覆刘圣德居士书 364
覆卢镜泉居士书 365
覆茂峰师书 367
与显微居士函 368
覆松江郑公硕居士函 369
覆西定居士函 370
覆李近聃居士函 371
覆樗盦居士函 372
答印光法师书 374
覆香港罗忍慈居士函 375
覆潘对凫居士函 377
覆南京大舍居士函 378
覆大伦居士函 379
覆宝法师函 380
由哈尔滨来函一 381
覆宝静法师函 381
致宝静法师函 382
覆宝法师函 383
覆广州傅星垣居士函 383
覆大舍居士函 384
覆徐晓颿居士函 385
覆傅圣圆居士函 386
覆香港显寄函 387
覆李慧澄居士函 388
覆江苏佛教会函(三) 388
覆杜圣宏陈圣岳二居士函 389
覆温光熹居士函 391
覆海门黄周等居士函 392
覆广州傅星居士函 393
覆齐用修书 394
覆碧荃居士函 394
覆终南山茅蓬鹤年居士书 396
答莲航居士书 396
覆圣受居士函 397
覆奉尘居士书 397
覆湖南常德马大纶居士书(三) 400
覆镇海方祖年居士书(二) 402
覆绍兴单寄芗居士书 402
覆上海余稚鸿居士书 404
覆盐城陶德曾居士书 404
覆无锡华秉衡居士书(二) 406
覆苏州诸居士函 406
覆苏州顾显微居士书(二) 409
覆安徽江易园居士书 411
覆刘瓮东居士书(三) 412
覆诸暨杨紫林居士书(五) 415
覆嵊县张德威居士书(二) 420
覆厦门瑞竹岩古松上人书 421
覆上海西池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