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精华版之二-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没有人拒绝微笑 
  作者:马国福

  单位位于闹市区,上班时间经常有小商小贩乘门卫不注意,偷偷溜进办公大楼,推销商品。有时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时突然有商贩敲门,有的甚至不敲门直接推门进来推销商品,打扰我的工作,让沉浸在材料中动脑筋的我头疼不已,十分反感。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敲门走进我们办公室,用格式化的语言礼貌地说道:“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是某某某公司的驻地代表,请问你们是否需要电脑清洁纸巾?如果需要,我们可以给你们优惠。”见多了形形色色上门推销的商贩,专心工作的我们对此并不感冒。一位同事说:“你好,我们不需要你的产品,不要扰乱我们的工作秩序,上班时间不容许推销商品,请你离开好吗?”深受其扰的我们一脸不悦,给他冷冰冰的脸色。

  他并没有沮丧,带着微笑温和地说:“不买也可以啊,容许我给你试一下产品好吗?”还没等我们同意,他很快拿出一包纸巾擦拭我们电脑有污垢的部位,动作十分投入、认真娴熟,但埋头工作的我们并没有买他的账。见状后他还是礼貌地说了声:“对不起,打扰了,再见!”

  片刻,他又来了,他说:“你们领导说了,需要这种产品,请你考虑考虑好吗?”一个同事开玩笑地说:“领导需要就让领导买去,我们不需要,请你还是走吧!”同事的话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他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放弃可能赢得的希望,努力详细地介绍他所推销的产品的性能和好处。最终,忙于工作的我们谁也没有理睬他,在我们看来,他很自讨没趣。他使出浑身解数推销。但是,无论他怎么游说,我们没有一个人动心。最后,他还是微笑着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他又来了。还是一样的诚恳、一样的期待,我们一样的冷漠、一样的脸色,很坚决地拒绝了,并明确告诉他:如果再来打扰我们工作,我们就不客气了。让我纳闷的是,不论我们对他有多么讨厌、冷漠、拒绝,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没有一点不悦的表情,微笑着进来,微笑着离开。我在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早已放弃了。

  第三天他还是来了,但得到的还是同样的遭遇。我们以为吃了几次闭门羹的他会放弃,第四天不会再来了。没想到的是第四天他又出现在办公楼内。考虑到单位电脑较多,我们答应买他300多元的产品,前提是他必须拿出正规有效的发票,否则不予购买。他的发票是上海市的,尽管有水印,可财务人员不在,我们不能确定发票真伪。最终我们明确告诉他不要了,请他到别处去推销。他眼里闪出一丝希望的光芒,连声说谢谢,微笑着告退。

  第五天他仍然来了,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但带了价值300元的产品,还带了税务部门的发票鉴定证明!我们买下了他的产品。他临走时,我一改往日的冷淡热情地问:“我真的服了你,难道你就没想到过放弃?有何秘诀?”他一脸阳光,给我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没有一块冰不被阳光融化!没有人拒绝微笑,就这么简单。谢谢,我走了。”

  我愣住了,想想也是;我们给他太多冷漠冰霜,但是最终被他的执著融化了。

  没有人拒绝微笑,且这种执著的微笑精神,往往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母亲们的诺言 
  作者:杨如雪

  我和宝印头挨着头;趴在地上看蚂蚁打架;一只小红蚂蚁离了群;兀自向宝印的小手奔去,那只小手黄黑透亮,疙疙瘩瘩,一点也没有小孩子手应该有的娇嫩红润。

  蚂蚁爬进了宝印的袖筒,在这么火热的夏季,比他更大的男孩子光屁股跑来跑去,只有宝印长袖长裤遮得严严实实,可见他的妈妈非常爱他,怕身子单薄的他,感冒着凉突然死掉,也因为宝印长得实在太丑。

  全身上下包括脸部,都长满了那么一层硬硬的黑黄壳,村人叫他蛤蟆皮。嘴巴刻薄的,带要带上一个“疖”字,疖蛤蟆皮。

  间是叫蛤蟆,春天在菜地池塘边蹦蹿,给人印象还青翠可喜,疖蛤蟆就有毒了,小孩子不敢碰的,怕有毒。没人和有毒的宝印玩。也没人和我玩,因为我家里成分复杂,爷爷当过国民党团长,虽然奶奶守寡后当了八路,两下里并不能抵消:我是骨头缝里有毒。

  如今,像宝印这种类型,可以考虑做植皮美容手术;我嘛,也可以像白血病患者一样移植骨髓。

  但那时候,是这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幸亏我们都是孩子。我俩好得像糖粘豆。

  小红蚂蚁消失了,宝印浑身瘙痒了,他忍不住把衣服脱得精光,找那只惹祸的蚂蚁。虽然日日看到那张蛤蟆皮脸,但我对宝印的全身蛤蟆皮还是毫无心理准备。

  宝印侧着身子使劲掏自己的耳朵眼,抓挠被红蚂蚁咬过的地方。我吃惊地盯着他的全身:干燥的裂了纹的皮肤上,真是斑斑羞辱,点点哀怨。

  跑回家,问母亲宝印是不是蛤蟆打的转?

  我那多情善感的母亲,郑重告诉我,宝印乃是海龙王的最小的儿子,因为龙的全身都是鳞片——所以才生成这原样。

  原来龙子龙女到了人间,因为怕被人认出就会变得这么丑。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把这事当大新闻告诉宝印,宝印不以为奇。原来他妈妈——我们的老师林老师,早就把他的身世秘密地告诉了他。

  怪不得宝印在一片歧视和白眼中,还活得那么安恬。虽然孤独,可是并没像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一样沮丧。

  这个故事在小伙伴中悄悄流传,他们看宝印的眼神变成了好奇和羡慕。

  我和宝印走在一起,也成了公主。

  美丽温柔的林老师,自从收养了宝印这样一个弃儿,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林老师为什么要编出这样一个故事呢?我的虽然不识字但智慧通达的母亲,为什么也相信这个明显虚假的故事的呢?还有村里的别的母亲们,她们也不蠢,却串通好了似的,对自己的孩子用肯定的口气维持着这个童话——只发生在宝印一个人身上的童话。

  直到我们年龄足够大,才明白了宝印变成英俊王子的不可能。

  人人都明白的事儿,当事人却不愿意明白,也许仍暗暗抱有希望。

  为什么要把期限定到十八岁这一天,我想大概是一个人到了十八岁,法定年龄,就可以勇敢地面对未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哪怕是容貌丑陋,只要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也能生活得很幸福。

  宝印没有等到十八岁那一天,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十六岁就在睡梦中猝死。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女人凭感觉 
  作者:裘山山

  如果你是个女人,你一定听男人们说过:你们女人怎么老是这么凭感觉?

  语言中流露出多多少少的不满。

  不知你们怎样,反正我不否认自己是个凭感觉的女人。

  有一次我和几位男士一起出差。旅途无聊,就打牌。我记得打的是拱猪。我不太会打,他们就让一个最会打的人做我的“对家”。结果我一点儿不快乐,从头到尾都不断地受到这位“对家”的批评,一会儿说我没算好牌,一会儿说我拱错了猪,弄得我莫名其妙。后来“对家”生气了,我了生气了。我说这还中娱乐吗?整个一个受训嘛!“对家”却说,你们女人做事怎么这么糊里糊涂的?我说我们女人做事就是凭感觉的,成天算计是你们男人的天性。“对家”顿时无话。

  的确,女人打版很不愿意前思后想,算计来算计去,总是凭感觉出牌。输了莫名其妙,赢了也莫名其妙。但这并不影响她人们从中得到乐趣。生活中,女人也是长于直觉而短于思考的。有时遇见一个人,直觉不喜欢了,就再不和人家来往,管他是个什么角色。这本来是天性,因为据科学家分析,女人那个专事逻辑思维的脑不及男人发达,天生地缺乏理性。但在语言能力上和感知能力上却很强。

  很多了不直怕伟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大都得到过女人的支持和庇护。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这句话,绝不是男人奖赏给女人的,而是女人自己世世代代做出来的,或者说用生命堆积出来的。每一个字的背后都藏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其实女人的直觉在很多时候不单是个感觉,它还包含着女人的善良和明智。只不过当它表现出来时,它们已和女人的感觉合为一体了,根本分不出其中的理性成份。像苏东坡所经历的那几位太后,就是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她们不去听那些很难辨清是非的舆论,她们明智地认为,能写了那么多优秀诗篇的人,一定不会是坏人。

  女人的直觉里时常还藏着女人的浪漫和无邪。当她喜欢某个人或者厌恶某个人时,这种浪漫和无邪就融在其中,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因为浪漫和单纯才喜欢上某人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浪漫和单纯才厌恶某人的。刀子只知道自己对这个人“感觉好”或“感觉不好”。她们不愿去分析自己的这种感觉有没有道理。因为一旦分析,就会加入许多世俗的因素。这会使女人很难受。我们不是常听男人对女人说:你理智些。

  女人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感觉不好”,却说不出缘故。其实这种时候,往往是女人的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碰了壁造成的。她以为生活会像她想的那样,结果却没像她想的那样。这种感觉让女人难受,却又有一种隐隐的愉悦。因为刀子至少明白,自己还没有完全被世俗生活淹没,自己的心里还存着一方净土。所以她并不想理智地从这种难过中解脱出来。

  这世上若没有了凭感觉的女人,一定会比没有了充满理性的男人更糟。天空将不再下雨,窗外将不再有雨打芭蕉的美妙,只剩下从每个人肚子里发出的算盘嘀嗒声。那世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个落满灰尘的大仓库。

  所以我喜欢凭感觉的女人。

  我也愿自己永远像最普通的女人那样,凭感觉活着。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穷人银行家 
  作者:非比

  很多富人嘴上不说“穷人就是麻烦,是国家的包袱”,但未必心里不那么想,见到穷人就像躲瘟疫一样,更不要奢望他们为穷人做点事。

  但是,在穆罕默德,尤诺斯的字典里,穷人不仅与麻烦无关,甚至还是一条财路。他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世界上400万穷人脱贫自立,但他声称自己不是在做公益事业,而是在做生意。

  去年,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晚间商业报告”栏目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联合评选1979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25位公司领导,尤诺斯光荣入选。

  理论无法救民

  1971年12月16日,孟加拉国独立。海外盂加拉人为重建饱受战火摧残的家园,纷纷回到祖 国,这批“海龟”就包括当时在美国教授经济学的尤诺斯,他回到吉大港大学任教。

  每天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尤诺斯都要经过许多小村落,每天都会看到令他震惊的贫困景象。

  1974年,盂加拉发生严重的饥荒,饿死的人数不断上升,村里很多人挣扎在死亡线上,情景非常凄惨,让他感到无比心痛,但也无可奈何。

  尤诺斯天天哀穷人之不幸,怒自己之不争。

  难道经济学都是富人经济学理论吗?难道没有一条理论能够解救身边的穷人吗?最后,他决定放弃“富人经济学”研究,投身“穷人经济学”实践。

  为穷人还债

  穷人从债主那里借钱,债主再从他们手中压榨全部的劳动成果,使得穷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

  尤诺斯早就注意到穷人为微薄的钱受苦,但没想过借钱给他们。

  尤诺斯开始他的拯救计划。他先整理出一份名单,所有需要一点点钱就可以从债务中解救的人都在名单上,一共42人。

  尤诺斯计算出42名穷人每一位走出恶性循环需要的钱数,然后又加出一个总和,他被惊呆了,震撼了。

  自己过去天天在课堂上讲案例,一讲就是投资多少多少亿美元,而名单上这42位急需救助的穷人累计只需要27美元。

  一位编竹椅的妇女就在尤诺斯的名单上。这个女人每天只能赚取2美分利润。尤诺斯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漂亮的竹椅怎么可能只有2美分利润?

  尤诺斯和她进行了深入交谈,详细了解整个过程,终于找出利润的流向。原来,竹子的成本只要25美分,可是这位妇女买不起原材料,她只好从贸易商那里借。贸易商同意借钱,条件是编好的竹椅要卖给贸易商,价格由贸易商说了算。

  为帮助这42名穷人完全脱离债主和卑鄙贸易商的魔掌,尤诺斯向他们无偿提供27美元。

  接到尤诺斯的钱,村里人欣喜若狂,他们以为遇到了天使,为天下竟有这样的奇迹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情景鼓舞了尤诺斯,他心中又萌生更多问号:这么点钱能让这么多人高兴,为什么不多做点?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高兴?

  尤诺斯想让所有穷人都高兴,但钱不够,他想到了银行。

  为穷人贷款

  作为一个研究经济学的教授,他明白银行“救急不救穷”,但道理并不是真理,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行。尤诺斯开始四处寻找银行家,希望他们“救穷”。

  所有银行家听到尤诺斯的救贫计划后,都不停地摇头,有的 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他们给尤诺斯的答复几乎完全一样:不行,因为穷人没有“信用价值”。

  此后6个月,尤诺斯都在和银行系统争辩,最后的结果是尤诺斯决定自己充当担保人,为穷人贷款。银行家打赌,他一定收不回钱,最后把自己的工资都搭进去。

  尤诺斯还是签署了贷款合同,承担了全部风险,他得到一笔钱,并将这笔钱转手借给需要 它的穷人。

  不知是尤诺斯运气好,还是穷人信用好,所有贷款全部收回。随后,尤诺斯救助的范围从 一个村落扩展到另一个村落,一次又一次向银行家证明穷人是有信用的。

  在孟加拉,富人从大银行贷款不还已经屡见不鲜,事实证明,尤诺斯救助的穷人信用高过富人,可保守的银行家还是认定穷人没有信用。

  开穷人银行 

  尤诺斯对银行系统的复杂与偏见越来越看不惯,看不惯银行家为穷人制定的条条框框,看不惯金融系统对妇女的不平等。

  在孟加拉,所有银行女性贷款人数不到1%。

  尤诺斯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这些偏见宣战,他自己开银行,并且发放贷款时男女平等。

  四处奔走之后,1978年,孟加拉央行终于同意他成立“乡村银行”。1983年,为穷人发放微型信贷的乡村银行正式营业。

  虽然微型信贷发放的贷款数额小.但是作用大。第一次人们也许只借30美元,切实受益后,他们会再借35美元。渐渐地,穷人们找到自信,胆子慢慢放开,生意越做越大。

  同时,村民们也愿意把钱存在尤诺斯乡村银行,这家银行的存款利息比其他银行高。

  乡村银行就是这样一边提供高额的存款利息,一边向穷人发放微型信贷,从中只赚取一点利润。

  解救女性

  尤诺斯又发现,当女性获得资源的时候,她的家庭会直接受益,比如孩子的营养、健康、教育。同样数量的钱,女性消费更有利于家庭幸福,甚至民族发展。

  让穷人贷款不太困难,但是让女人贷款没那么容易。

  在孟加拉国妇女的思想中,她们从没想过自己还会借钱。除了风俗制约,妇女们主要是没有从商经验,不知道钱可以生钱。

  尤诺斯提供给妇女可行的商业建议,妇女们开始尝试从商。

  于是,尤诺斯向女性提供更优厚的贷款条件,结果96%的借款人来自女性,而且银行的股东大多数是妇女。

  乡村银行生意兴隆,开始为全国注目。有人向尤诺斯抱怨说,这些女人借到钱后,就会养鸡、养牛,除此以外什么都不会,跟不上科技步伐,对农村现代化意义不大。

  尤诺斯接受了批评,他决定向盂加拉农村引进现代化。他首先选择村民闻所未闻的移动电话业务。乡村银行配合尤诺斯的农村技术改革,为准备做手机生意的村民提供贷款。

  妇女们也已经跟上尤诺斯的步伐,虽然她们第一次看到手机,但做生意早已不是第一次。

  现在有十多万名妇女在孟加拉经营手机生意,这帮“女子移动兵团”已经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