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沧录-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袍大国师并不忌惮这句话被江轻衣听到。

    “这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靠在树那旁的江轻衣置若罔闻。

    他眼睛里一片血丝。

    双手鲜血淋漓。

    他不断摩挲着怀中死死搂抱的木剑。

    一遍又一遍。

    这一路上,已经不知摩挲了多少遍。

    西壁垒已破。

    城主府已塌。

    任平生已死。

    九恨和凤雏,都葬在了西域边陲。

    他唯一留在这世上的,就只有这一把木剑了。

    上面以剑气刻着淡淡的一行字。

    任平生本来准备日日回府之后以剑气温养,等江轻衣授封西关藩王的那一天,再将这柄木剑送出。

    他准备了一句话。

    送给江轻衣。

    “平生只愿你平安。”

    区区七个字。

    如今看来,字字诛心。

第五十章 琐事

    烽燧长城内部基本清空。

    八大家派来的奇人异士,其实只不过是协力参与了萧布衣与齐恕的下九流推演之术。

    大部分从兰陵城调遣而来的精锐力量,又急匆匆赶回了兰陵城。

    齐梁失烽燧,北魏失壁垒。

    两者的概念却全然不同。

    萧望陛下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动怒,甚至连一丝波动也无。

    齐梁的庙堂甚至还保持着以往的风调雨顺,与北魏不同,齐梁的言官队伍中没有那么多血溅庙堂的硬茬。

    萧望似乎是一位温吞的君主。

    但他其实对自己要求严格到了极点,每日批改奏折,庙堂召开,占据了至少六个时辰,而闲杂时间则是去书库,藏书阁,不近女色,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而到了重大节日之时的祭祀,礼仪,全都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数百年以来都极为罕见的明君。

    罕见的勤奋。

    以至于。。。。。。朝会之时,麾下大臣,言官,都劝谏希望陛下可以多多休息,将繁琐杂事,交给下面去处理。

    萧望对于北姑苏道的事情,管得甚少。

    烽燧开战了。

    烽燧清城了。

    烽燧拱手让给妖族了。

    在他看来,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值得费心的事情。

    北姑苏道,烽燧长城。

    齐梁的三位殿下,如今都聚拢在一起。

    再加上陛下这些年来倾力培养的齐恕,还有齐梁第一第二的两位大神将。

    这些人,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足以稳住一方。

    如今的齐梁,真真是强盛到了极点。

    烽燧让出,只能算是吃了一点小亏。

    萧望不是一个吃不得亏的人。

    在当年八大国铁骑相互征战之时,齐梁还只是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国,处处吃亏,处处碰壁,最后一点一点吞食江南气运,大小借力,才得以登顶青云之巅。

    萧望听到烽燧决定避战之后,甚至松了一口气。

    四月求签大榕寺的时候,青石曾经反复告诫过自己,若是那滴菩萨血求得了平安签,可能会将齐梁的气运推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萧望知道峰回路转。

    也知道否极泰来。

    更知道盛极必衰。

    所以他知道青石那句话的意思。

    他到了如今,已无更多念头,若是齐恕这些日子没有离开兰陵城,而是久伴陛下身旁,便会发现,萧望所做的大多事情,矛头开始掉转,天阙在缓慢的推行之中,无形的整合江湖,向着庙堂靠拢。

    这些处理,是为了巩固齐梁,将这座富饶而强盛的江南土地,拧成一根绳。

    萧望已经不再年轻了。

    他想要打下北魏,就不能跟年轻的曹之轩耗下去。

    而江湖最令人忌惮的一点,就是侠以武犯禁。

    当齐梁的这片江湖出现了一位类似北魏剑主的大宗师,而这位大宗师又不在朝廷掌控之中,对于北伐,是好是坏?

    谁也说不清楚。

    萧望宁愿将整座江湖潜移默化握在手中,哪怕这样可能会导致。。。。。。春秋的淇江以南,十九道的那半座江湖,在江南庙堂的钳制之下,久久难以诞生出一位造化钟神秀的大宗师人物。

    始符大世,是大秦的始符皇帝所创,被大楚颠覆,其实也有各路江湖神仙应运而出的原因。

    一呼而百应。

    江湖低于庙堂,而后高于庙堂,最终无法压制。

    天下大国碎裂,大秦变大楚,大楚变东西南北八大国,一朝玉碎,再难瓦全。

    过了百余年,才有了如今的春秋。

    萧望不愿齐梁重蹈大秦覆辙。

    。。。。。。

    。。。。。。

    若说一直伴在萧望身旁的人,就只有苏家的千金大小姐苏鲟了。

    苏家大小姐每日为陛下把脉,驱疾。

    她很清楚陛下的身体状况。

    这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症状。

    像是自然的衰老,却又谈不上是大限将至。

    陛下只有五十。

    这个年龄,自然算不得大限。

    可萧望的身体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他的五脏,肺腑,器官,脉搏,都活脱脱像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

    导就这一切的所有原因,苏鲟苦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暂时归结于是陛下劳忧成疾。

    家事国事天下事。

    陛下事事都要操心。

    烽燧让出,对陛下而言,反倒是一件顺心事。

    那座在齐梁鼎盛,妖族没落时期所修筑的长城,本就是齐梁试探性探出落在西域的掌爪,让了便让了。

    烽燧并没有付出西壁垒那样惨痛的代价。

    三位殿下都安然无恙,能从战事之中全身而退,这是陛下所希望看到的。

    兰陵城那边并没有传出丝毫不快的声音。

    陛下把北姑苏道境内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都交给了三位殿下。

    他唯一的嘱托。

    就是在十二月前,三位殿下都赶回齐梁,能够一起团圆,过个好年。

    兰陵城内的萧家,已经很久没有聚在一起迎接新年了。

    。。。。。。

    。。。。。。

    北姑苏道的事情,处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

    至少小殿下需要负责的事情很少。

    他素来很少插手齐梁的朝纲,事实上北出之后,拜入圣岛,易潇便再也算不得是庙堂中人。

    易潇帮着萧布衣做些琐事,大小打杂,算是跑腿。

    北姑苏道的平妖司,城主府,算是两大势力,相邻的道境,如西宁道,都派遣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烽燧长城外,齐梁北姑苏内。

    扑了个空的妖族似乎也并没有急着吞下烽燧这块肉。

    烽燧是特地留给妖族吞的一块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既然齐恕拱手将烽燧送了出去,西域没有不收的道理。

    负责烽燧战事的,是南吕宫的宫主。

    顾胜城。

    顾胜城真的没有吞烽燧这块肉。

    他留了一整座空城。

    谁也不知道,这个男人想要做什么。

    。。。。。。

    。。。。。。

    “最近的齐梁,有点意思。”

    这是齐恕找易潇喝茶时所说的话。

    所谓的喝茶,只不过是个借口。

    齐恕也并不清闲,哪里有空静心喝茶。

    萧布衣和齐恕,几乎包揽着,要处理如今动荡时期,北姑苏道境内大大小小的繁琐事宜。

    令人头疼的繁琐事宜,大抵就是为了妥善处理好平妖司和城主府的关系,以此稳住北姑苏道的军心,民意。

    齐恕一边琐碎的说着,易潇一边琐碎的听着。

    。。。。。。

    。。。。。。

    目前看来,妖族很聪明的没有直接吞下烽燧。

    而是选择了在城外观望。

    北姑苏道的战力已经集结完毕。

    三十五万控弦之师。

    整个齐梁北部的庞大力量,都聚拢在了北姑苏道境内。

    与妖族在西域边陲玩的那一处伏兵藏潜一样。

    这三十五万的控弦之师不动声色,已经来到了北姑苏道的边缘区域。

    若是妖族踏足烽燧之内,便会遭遇到灭顶之灾。

    齐梁与西域的边界,似乎有些冰雪消融的意味。

    那座烽燧,名存实亡。

    平妖司代表的是齐梁北部道境的江湖。

    而城主府则是庙堂。

    对于萧望颁布到北姑苏道的诏谕,大抵多是削弱平妖司,以及平妖司下属的效果。

    易潇其实能够明白其中意味。

    他知道,萧望已经开始打压江湖了。

    齐梁如今容不得江湖与庙堂那么和平的“共存”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平妖司还没有能够与城主府抗衡的人物。

    但这座北部江湖,已经开始慢慢起势,年轻的仙师大人,在游走西域之后,已经有了些气候初成的意味。

    他们要成长,势必要分去齐梁的国运。

    气运之说虚无缥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有站到了萧望这个地位的人,才会真正去重视气运这一说法。

    大秦大楚的灭亡,都是气运被打散,最终导致功败垂成。

    始符皇帝和西楚霸王,两人都各自占据了一国太大的气运,功成功败,都在于一人。

    怕就怕,有这么一个人,像当年始符大世初始之时,从剑冢走出的那位年轻霸王一样,毫不讲道理地开始争夺大秦气运,如鲸吞吸水,不可阻挡,最终将一国都吸得“奄奄一息”。

    萧望并不是一个赌徒。

    他向来是一个尽力尽善,力求稳妥的人。

    他以庙堂打压江湖。

    平妖司之内,九品之后的修行者,都列入朝廷编制,一年遣送到十九道道境内,入十八神将麾下,接受各自时间不等的磨砺。

    一身江湖气尽数磨去。

    不仅仅是北部,这条谕令发布到了齐梁的十九条道境。

    淇江以南的江湖,就这么一夜之间,被一人握在手中。

    江湖看起来还是那座江湖。

    萧望对于这些江湖高手的束缚,其实算不得太深,列入朝廷的编制,只是名义上的拘束,日后天阙行事,处理那些越界的江湖人,便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和律法。

    对于那些江湖九品,所谓的磨砺,其实更算是一种好事。

    至少有了与神将大人请教的机会。

    很多人会觉得这条谕令的束缚,比起好处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陛下行事向来快如闪电。”

    “这几条谕令下的很准确,让人无法拒绝。”

    “但谁都知道,陛下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眼前,而是未来。”齐恕认真说道:“陛下握住了齐梁的江湖,若是陛下不想看见大宗师这样的人物,那么这座江湖,二十年内,就绝不会有大宗师登场。”

    易潇沉默了。

    他听齐恕说完了这些。

    关于萧望对于目前局势的处理。

    最后齐恕神情有些古怪地说道:“陛下发布了这些谕令之后,又连夜发了一条很重要的谕令。”

    易潇微惘地啊了一声。

    “齐梁二殿下,年后大婚。翌日将广发请帖,帖上有名之人,万望能赴兰陵城,普天同庆,兰陵共欢。”

    (萧望陛下提前预祝大家能过个好年~特地存了稿子,大年初一爆发~)

第五十一章 颓唐

    “大婚。。。。。。”

    萧布衣有些头疼的说道:“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我和小蛮其实,并不想太过隆重。”

    “我和小蛮周游十九道,其实就是想离开兰陵城,不想父皇为我们的婚事太过操心。”

    “可现在。。。。。。上到天阙仙楼,下到各个城池的巡抚司衙门,似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我这位二殿下要大婚,下方各阶,想要奉承送上的礼物,恐怕会不计其数。”萧布衣叹了口气,说道:“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不愿看到。”

    北姑苏道的繁琐事情,已经忙得差不多了。

    城主府的安静雅间。

    “萧望老了。”

    易潇轻轻说道:“他现在想要看到的,是膝下子嗣平安,哪怕齐梁境内有所波折都无所谓。”

    小殿下忽然笑了笑,自嘲道:“你要是回了兰陵城,跟他说,说你不想要这个大婚仪式,恐怕他都能连夜撤了谕令。他想看到的,就是我们能忙完北姑苏道的琐事之后,愿意回兰陵一趟。”

    二殿下笑道:“怎么说的萧望。。。。。。有些像是孤独无依的意味呢?”

    他笑着笑着收敛了笑意。

    二殿下低垂眉眼,静静思考了片刻。

    他叹了口气,无奈说道:“北姑苏道已经忙完了,那就。。。。。。明天回兰陵?”

    易潇笑着托腮,一只手贴在茶盏瓷器旁,中指轻轻敲打茶盏杯沿,节奏时而缓慢时而轻灵,“别以为我是萧望的说客啊,我就是想回去过个好年。北姑苏道的事情,有西宁王他们处理,就已经足够了。妖族大军不敢随意踏入烽燧,那头白虎是个会审时度势的主,稍微衡量一下利弊,就知道西域不可能同时得罪南北两座朝廷。”

    萧布衣轻轻点头。

    是了。

    西域已经攻破西壁垒,逼得烽燧拱手让出。

    仅仅如此。

    也只能如此了。

    齐梁如此鼎盛之时,春秋这些年来养精蓄锐抵达了巅峰之态,八尺山上的那几位,经受不住同时对抗北魏和齐梁的巨大压力。

    陛下让出了烽燧,妖族也不敢随意吃下。

    齐梁北魏近来本就有着不少的边缘碰撞,磕磕碰碰,以及小打小闹。

    这些年来南北已不太平。

    如今西域做了破局者。

    洛阳和兰陵城两方都想做渔翁得利的那一个,才被那头老虎计中计,兵不血刃套取了西壁垒和烽燧两道防线。

    齐梁退一步之后,在北姑苏道摆好了防御阵势。

    西域妖族强攻齐梁北姑苏道,只会碰得满面鲜血。

    本是北魏西关坐山观虎斗。

    现在局势颠倒。

    变成齐梁作壁上观,巍然不动,看一场热闹好戏。

    。。。。。。

    。。。。。。

    “听说任平生死了。”

    萧布衣想到了这个当年在西关有一面之缘,交手之实的那个瘦削剑客。

    再往前推,关于这个男人的消息。

    是风风光光一剑砍下,破开兽潮,晋升剑道宗师。

    任平生之剑道天资,比不得李长歌这些妖孽之流,但放眼天下,应能列入前五。

    跌宕坎坷,落魄得意。

    大起大落之后,得了南海造化。

    若是再给他一些日子,任平生未尝不能做西关乃至整个北魏的剑道扛鼎之人。

    文有江轻衣,武有任平生。

    可惜可叹。

    江湖风光,庙堂如意,这些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萧布衣轻轻说道:“江轻衣葬了三万六千甲,已经被紫袍押回洛阳了。”

    小殿下低垂眉眼。

    “很久以前,我想过一些问题。”

    他望着二殿下,眼神并不闪烁。

    “大概是在一起逃亡的时候。”

    易潇此刻嗓音柔和,不掺杂质:“人都是会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小殿下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靠在椅背上,笑着说:“想了想,没什么意义。意义这个词,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

    “但活着。。。。。。很有意思。”

    “我并不讨厌任平生。”

    “哪怕他活着,以后注定会成为西关的剑道魁首,在春秋大世真正坐实北魏剑冠的名头,成为齐梁首屈一指的沙场敌人。”

    “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无论是从朋友的立场,还是从敌人的立场,我都希望他在遇见我之前,能够活着。至少不是死在别人的手里。”

    “活着才有意思,死了不仅没了意思,也没了意义。”

    易潇认真说道:“同样的,江轻衣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我希望他活着,活到能与齐梁交手的时候。”

    萧布衣望着易潇,唇角带笑。

    他的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意味。

    是欣赏。

    也是赞同。

    易潇托腮,想了想,面色复杂说道:“活着。。。。。。挺好的。”

    “错。”

    易潇有些错愕地望着眼前布衣男人。

    二殿下放下了这些日子一直紧绷的神经,大大咧咧伸了个懒腰。

    “啊——”

    他极尽胸膛这些日子憋屈的郁闷,缓缓吐气,感慨说道:“活着,不是挺好的,而是很好。”

    “很好很好。”

    。。。。。。

    。。。。。。

    “总督大人。。。。。。最近有些颓唐。”

    郭攸之有些愁眉苦脸,对董允说道:“我有些担忧他到了洛阳以后的事情。”

    “三个错误。”

    表情漠然的董允脊背挺直,即便坐在马背上,上半身随马身一同颠簸,却绝不弯腰俯身。

    事实上,这块冰山并不是一位深谙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