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唐朝当皇帝-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突然看到几个冒着烟的包裹就这样朝着他的陌刀军飞了过来。

李嗣业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了,然后他就惊骇的看着那些朝着他的陌刀军飞过来的包裹,随后就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中渐渐地放大,最后落入到了李嗣业的陌刀军中。

“快撤……”

李嗣业和战场上的唐军都已经知道这个冒着烟的包裹是什么了,就是那个可以发出惊天巨响,然后腾起一团火焰,将里面的一切吞噬的家伙。

李嗣业随后就一声撕心裂肺地喊叫,他知道这些包裹的威力,此时足足有五个包裹朝着他们飞过来,李嗣业惊骇的同时,只能让身边的人撤退。

但是众人也不知道往哪里撤退,但是看到那些包裹朝着自己飞来,都本能地开始往后逃命,于是刚刚结阵起来的陌刀军就一下子乱了起来,随后就是一片混乱地逃命。

“轰……”

“轰……”

“轰……”

随后,就是数声惊天的巨响,同时也是唐军们为之惊骇的一幕,数团火焰飞去,伴随着一些残肢断臂,然后就是惊骇的人群开始逃命了。

李嗣业此时也被爆炸波及到了,但是他只是被气浪波及到了,没有被火焰吞噬,也没有处于爆炸的中心,但是依然被气浪狠狠地掀飞了,飞出了一丈之远,头上的头盔也已经掉落了,手中武器也都没了,眼中一片昏花,神智顿时一阵的混乱。

片刻之后,李嗣业的耳朵才从深深的轰鸣中安静下来,但是他的神色已经彻底萎靡了,完全没有任何的神采,身体也已经不协调了,本能地就像起身,但是还是摔倒了,手臂也身上都已经是一片剧痛,根本起不来。

但是,李嗣业还是在稍微舒缓了一下之后,然后顽强地准备起身,但是就在他身体已经要起来的时候,一柄血红的长槊指在了他的胸口上。

此时,南齐云已经是一脸凶光地来到了李嗣业身边,骑在战马上冷冷地看着还在地上挣扎的李嗣业。李嗣业看到胸口的长槊,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他们败了,然后就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了。

南齐云心中一阵的怒火,他刚才组织了三次攻击,都被陌刀军挡了回来,还死伤了不少神策军士兵,心中已经对李嗣业恨之入骨,不杀不足以消心头的怒火。

南齐云狠狠地看了看李嗣业,最后还是忍住了,然后冷冷地说道:“带走。”

随着李嗣业的被俘,也是标志着唐军的最后抵抗已经结束了,随后就是漫天的逃兵和投降的唐军,唐军士气已经全无了,所以已经没有抵抗的勇气了,最后纷纷投降。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天黑,神策军才将唐军的败兵和俘虏全部收监完毕,然后开始打扫战场,同时神策军也攻占了焉耆城,然后大军开始焉耆城中休整待命。

一战下来,神策军的伤亡也在五千人以上,唐菊伤亡过万,身下的两万多人都被俘虏了,唐军的将领大部分都被炸死了,李嗣业就成为了被俘的最高唐军将领了。

随后神策军就开始在焉耆城中休整,同时开始救治伤员,无论是自己人还是唐军的伤员,神策军中的军医都不会区别对待,全部救治。

同时被俘虏的唐军也没有受到虐待,被收监之后也开始供应菜饭,一时间也让失落的唐军俘虏们心好受了不少,情绪也开始稳定了。

然后在随后的半个月里,杨成陆续攻占了安西军镇的其它三镇,龟兹、于阗、疏勒三地。

随着夫蒙灵察的战死,还有众多唐军将军的战死,安西唐军也彻底丧失了抵抗的斗志,于是杨成在攻占这些地方的时候,也都没有费多大的力气,这些地方都是在协商之后,唐军开城投降的。

杨成入主安西之后,并没有对安西之地的官员和唐军士兵进行大清洗,反倒是依然留用了这些人,尤其是那些文官,杨成继续留用,然后令他们统计人口,为明天组建生产营做准备。

同时杨成也开始对俘虏投降的唐军开始清点,普通士兵全部赦免了,然后又将这些士兵全部放回家,或者愿意继续当兵的留在神策军中当兵,军饷待遇和神策军一样。

出乎杨成意料的是,俘虏的很多唐军还是选择了继续当兵,留在神策军中服役,这样杨成有些惊愕。

但是随后杨成就明白原因了,那就是唐军的很多士兵的家室都在安西四镇,这些人当兵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养活家人,所以很多人继续选择饷银多的军人,而不是回去种地,在安西这种动乱的地方,只有军人才可能保住性命,务农不是一个好选择。

杨成随后又开始对安西进行安抚,放粮赈济百姓,并且对于那些阵亡的唐军将士的家眷也同样进行安抚,发放救济的粮食,并且成立一个工匠营,将这些遗孤和遗孀们全部安置在里面,开始给神策军士兵缝制衣服,敢一些他们能干事情,这样也可以挣一些钱粮养活他们。

第405章安西局势

杨成虽然在八月就攻占了安西四镇,但是随着接手安西四镇之后,杨成就再也没有腾出手来,一直在忙碌着安西四镇的安抚生产的事情。

攻占一个地方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想要将攻占的地方接收好,然后在为自己所用,那要比打下这个地方还要困难,杨成此时棉铃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安西四镇虽然被唐军统治和很久,但是民风彪悍,其中很多百姓都是唐军的家属,然后就是周边部族的人,有突骑施,突厥人,还有西域的其他部族,昭武九姓之人,还有阿拉伯人。

而且安西四镇中的百姓中大部分都不是从事农耕的,所以杨成安置起来非常麻烦,在中原之地,或者大唐王朝其他的地方,将近九成的百姓是农户,所以杨成组建的生产营非常方便,只是将这些百姓换了一个称呼,其实还是在干自己的事情。

但是,此时面对安西之地复杂的局面,杨成心中还是决定强制执行生产营制度,那就是将治下的八成百姓全部编制到农耕之中,然后开始准备种地放牧生产,然后在将剩下的百姓编制到工匠营和侍从营中,只留下少量的商贾进行商贸。

安西之地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地,虽然杨成攻占了河西重镇瓜州,将中原通向西方的通道阻断了。但是安西之地依然是西域的贸易中心,没有了中原的物资,但是西域各地百姓依然还是在安西之地交易。

但是杨成对于这些商贸还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虽然商贸可以促进商品的流动,但是杨成知道时代特殊性,如果是在后世,没有了贸易,一个国家可能就要灭亡了,但是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农耕的时代。

而且杨成有他的特殊性,杨成知道他要征战,所以需要一个为自己提供支持的后方基地,那么对于治下的百姓,杨成就要充分地发掘他们的能力,将这些人全部都带上战阵的机器上,为杨成生产粮食和武器,还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于是杨成就采用了极端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了生产营制度,可以监控百姓,同时为战争生产物资,这个时候就需要牺牲一下个人的利益,然后为战争服务。

杨成知道这样做虽然有些残忍,但是战争更加残忍,他没有选择,他可不会去搞一个什么自由主义,还有什么商品经济的,自由贸易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这个时代粮食和百姓才是财富,其它的都是浮云。

所以杨成只留下了少量的汉人商人,然后将大量的人口全部编制到了生产营中开始生产,甚至一些商人的财富都被杨成抄没了,主要都是安歇阿拉伯人和胡人的财富,这些人善于经商,但是杨成可不会认定这些人的人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商人只知道取利,主要还是杨成对于杨成制度构成了冲击,于是杨成才会将这些人铲除的,然后编入生产营中生产。

伴随着两个月的整合和编制,安西四镇将近五十万人口全部都被杨成整合了,其中十万异族也被杨成整编了,开始按照生产营的制度开始行事起来,于是安西治下顿时一阵的清明,没有了那些复杂混乱的人流,每一个人都被监控管理了起来,进出的商队买卖的商品也全部都受到了限制。

随着杨成整合完之后,西域之地也开始下去大雪了,十月就已经是大学纷飞了,气温下降的非常快,尤其是夜晚,已经是寒风刺骨了。

但是,此时的安西随着杨成将其整合完毕之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治安已经非常好了,百姓们都在心中念叨着杨成的好。

杨成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严格的监控管理制度,同时也是一个让百姓真心拥护的制度,在生产营中做事,没有了尊卑之分,技能生产,全部都是按照个人的本事挣取钱粮,治下没有闲散人员,也没有那些青楼瓦子之类的地方,也没有奴隶和妓女了,一切都变的清明了。

尤其是之前几乎一到夜晚就不满恐惧的安西之地,此时已经可以做到夜不闭户的地步了,治下没有一个闲人,每个人都被监管了起来,并且组连民壮巡视,根本就没有盗匪的出现。

即使有一些马贼或者山贼之类的,神策军都会毫不留情地出兵剿灭,绝对不会留情,全部屠杀干净。

杨成对于这些掠夺百姓的土匪是绝对不留任何情面的,所以安西之地在短短的两个月功夫里,顿时全部清明了,没有任何的土匪和盗匪了,百姓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杨成带来的好处。

虽然有很多人对于杨成恨之入骨,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人,都是那些商人或者士绅之类的,但是随着杨成废奴令的执行,还有生产营的建立,那些没有自由的奴隶,还有没有土地的百姓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神策军的好处,他们可以自由了,也可以吃饱了。

这才是杨成能够活下去的根本,也是杨成能够在两个月之内稳定安西的结果,尤其是名团的建立,让地方的治安和稳定更加牢靠了。

起初很多之前留任的安西唐朝官员担心这样做会让百姓造反,对神策军统治不利,但是杨成知道这些人的担忧是多余的,神策军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所以杨成根本就不用担心最广大的农奴会站起来放抗神策军。

结果也完全按照杨成的设想而来的,百姓们非常积极地组建了民团,然后领取武器开始训练了,并且神策军开始派出士兵组织这些百姓训练。

此时,那些杨成留任的之前安西的官员倒是有些不自然了,他们看着治下的百姓整天拿着武器训练,心中也开始胆怯起来了,说话的底气也没有了,于是就摒弃了之前在大唐为官时对百姓们耀武扬威了,此时真的成为百姓的公仆了,生产营中有什么事情,让百姓们不满了,或者不公平了,这些官员都会立刻出去解决。

杨成早就已经料到是这样的结果了,神策军给这些农奴带来的是好处,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反抗杨成,即使有人站出来喊出什么大义,恢复大唐,但是也没有人响应,除了那些对杨成充满仇恨的人。

但是这些人站出来反抗杨成之后,他们会突然发现,他们召集不到人马,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一起,因为这个时代兵源的主要来源都是这些农奴,所以此时这些人都站到杨成的一面了,自然是不会和他们一起反抗杨成的。

于是这些人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都是各个败亡了,没有一个人活着的。

杨成的手段也将俘虏的唐军彻底收复了,因为唐军中的广大士兵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那些权贵子弟,还有失神人家的孩子怎么也不会出来当兵的,更不要说是在安西这样的地方了。

于是这些俘虏的唐军士兵看到杨成安抚安西,抚恤那些阵亡士兵的家眷,还将这些家眷全部安置到生产营中生产,可以活命,这些俘虏唐军非常感动。

然后在杨成提出安置他们的计划之后,很多人继续选择了当兵,为神策军效力,因为他们看到了杨成的宽大胸怀,尤其是对于安西穷苦的百姓们,还有人看到是神策军中没有尊卑贵贱,只有能力和军功,于是大量的唐军俘虏纷纷选择加入了神策军。

杨成并没有因为这些唐军是俘虏就对他们有任何的提防和歧视,杨成非常理解这些唐军士兵的心,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出身,所以他们需要养活家人,他们没有什么大义,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养家而已。

杨成在后世也是一个底层士兵,他知道后来当兵也只是为了收入而已,一份稳定的工作吧了,这个时代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杨成对这些人依然是按照能力录用,很多人进入神策军中还被收入了官职,只是因为这些人技能高。

杨成对于后世的一些史学家们对于那些投降的军人认定没有骨气,尤其说道在蒙古人和满人攻入中原的时候,汉人士兵大量地投降,然后调转过来攻打自己人。

但是杨成知道其中的无奈,此时这些唐军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都是铁血的汉子,但是在家人面前,他们还是会选择让家人活下去的行为,那就是投降神策军,然后继续当兵挣饷银,养活家人。

所以杨成非常鄙视那些所为的民族主义的学者们,他们完全体会不到这些士兵的感受,被俘之后活下去此是更加艰难的决定。

其实还有很多士兵都是没有选择的,都是被一章征兵的告示给招来的,他们没有选择,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民族大义,他们只是需要活下去,然后养活他们的家人。

但是,也有很多唐军的官员和将军们不肯投降杨成,杨成对于这些人自然是不会有任何的留情的,全部都押解到矿山上劳动,等待他们的就是奴隶一般的生活。

杨成可不是什么圣人,想着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会喜欢她,都会站出来支持他,所以对于那些想做大唐忠臣的人,杨成也成全他们,但是在他们死之前,杨成绝对不会放过利用他们的机会,尤其一刀砍了,不如将这些人带去劳动,将他们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406章李隆基死了

随着杨成攻占了安西四镇,然后又用了两个月的功夫将安西四镇沉底地整合完毕,随后就已经是十月天了,西域之地也开始大雪飞卷,到处都是雪白,没有一点的生机,杨成和神策军也随之进入了休整之中。

此时,在遥远的长安城中,西域四镇沦陷的消息也已经传来了,但是对于那个万里之外的一块飞地,此时的大唐超越已经非常释然了,根本就没有惊起任何的波澜,然后就消失了。

因为随着李隆基的重伤迟迟不好,庆王也受了伤,虽然有些好转,但是此时没有彻底痊愈,所以长安城中透着一阵阵的诡异,再加上大唐此时危难重重,于是长安的权贵和百官也就没有心思准备上元节的庆典了。

此时,在兴庆宫李隆基的寝宫中,已经是夜晚了,寂静的龙床上躺着一个有些苍老的身体,李隆基经常陷入昏睡之中,白天也很少醒来。

两个小黄门也一丝不动地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时刻注意着皇帝的动静,一旦听到动静,就会叫来御医,然后给皇帝诊治。

数名御医就在隔壁的院落中,也是时刻准备着皇帝醒来之后的事情,药膳和各种药物都一直准备着,就是等着皇帝醒来之后使用的,不然李隆基也绝对活不到今天。

当天被刺客刺中了肩膀,李隆基的身体已经是老人之躯了,自然是承受不了这样的伤势,同时刺客还有用了毒药,虽然张果老当场就给李隆基解毒了,但是毒药还是伤及到了李隆基的心肺,让李隆基的伤势加重,常常陷入昏迷之中。

这段时日,随着天气的转冷,李隆基昏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身边的人也不由地担心了起来,很多人都认定皇帝是活不过这个冬季了。

随着夜色的深入,渐渐地,两个小黄门也有些瞌睡了,他们凭借着经验,知道皇帝今晚是不会醒来了,而且这段时日皇帝醒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两个小黄门都知道皇帝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

两个小黄门丝毫对于这些事情感受的非常平淡,可能是因为天生就是残疾的原因,宦官对于这些死人的事情非常平淡,即使眼前的这个人是皇帝。

所以,只有有宦官的地方,就会给人一种阴寒恐怖的感觉,这也是两个小黄门如此淡然的原因了。

但是,此时一阵走了声渐渐地传入到了两个小黄门的耳朵里,两人顿时从瞌睡中清醒过来了,然后就看到一个有些肥胖的身影已经走进了李隆基的寝宫中。

这个人不是别人,真是太子李享,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废人了,但是李隆基没有废除他,所以此时李享依然是大唐的太子。

自从李隆基伤重之后,李享就搬到了兴庆宫,名义上是照看李隆基的伤势,给外人一种孝顺的感觉,但是知道内情的人都清楚,此时的李隆基的生死直接关系到李享能不能当成皇帝。

虽然李享是一个废人,但是他此时还是太子,而且他还有儿子,所以李享对于皇帝还是时刻注视着的,此时庆王也受了重伤,所以李享知道他举例皇位已经不远了,于是就搬到了兴庆宫,时刻注视着李隆基的死活。

此时,看到太子来了,而且手中还端着一个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