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工霸业-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看了十来分钟吧,老人放下文件,摘掉眼镜笑骂道:“再造一个属于我们的硅谷,这个小子也真敢想,真敢做啊。这件事情你们那边怎么看。”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见穿着军装的种男人还不说话,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接话道:“我们这边其实还比较支持的,首先不管这个小子有什么目的,或者说他能不能搞出来像老美硅谷那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其对经济上面的发展和对咱们腹地的开放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从一定程度上面,这个项目比咱们在沿海省份建立的几个生产制造基地的意义都要大。不过我们首长也说了,这个小子贪财的很,这次的这些项目当地地方上面也出了很多力,却最终只占得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其他的都让和他有关系的三个企业给占了。我们想是不是让他在让出了一部分,不说占绝对控股权了,至少让我们持有的股份比他们都多吧。”

    “呵呵,你们啊。”老人笑着说道:“要想让马儿跑,还不想让马儿多吃草,哪有那么美的事情啊。我先来问问你,你说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对谁最有利?”

    “这个我们那边也分析过了。”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点点头道:“从表面情况来看,这件事情对那小子有利。虽然我们不清楚他下了这么一大盘棋的真正用意,但是我们清楚,如果这个项目一旦成功,那么将会极大地促进这小子相关的三大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让这个小子有了一个额外的助力器。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旦这个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成功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安西,整个秦省,甚至是围绕这秦省附近的几个省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促进推动作用。而且照这些小子所说的话,那么这一系列创新创业企业的成立,将带动一个庞大的制造产业链和消费群体。这庞大的规模,可能比之前那个小子在南山搞的那三个企业所形成的那个生态圈要庞大许多,带来的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哦,你们还能看到这一点啊,这说明你们很清晰嘛。那么既然这样,你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老人微笑这问道。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有些犹豫道:“他这个项目按说挺好的,我们批准支持也不难,可是这其中牵扯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有些举棋不定。比如这个项目是不是有些庞大,交由他这样的个人或私营企业执行实施是否合适。这个第二个那就是虽然我们现在承认了私营企业的市场地位,但是我们却没有提倡也不鼓励。这次他实行的这一系列政策,以及他搞的那个银行和风投公司,这不明显是在支持的吗。而且这个银行和风投公司都属于是金融行业,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政策允许私人进入该行业,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违规。”

    老人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笑道:“好与不好,做了才知道。既然是试验区,那么咱们就全当实验了嘛。特事特办,先让这个小子折腾试试,咱们看看效果。好了咱们再研究推广,不好了,也能及时收住总结经验嘛。再说他这么做还不是因为咱们手上没钱嘛,咱们的手上要是有钱的话,这个小子也不会拿他的钱来顶上了不是。而且这个小子说的对,世界最终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不是。说不定这个小子会挖掘培养出来几个像他这样的人才出来,为咱们的经济建设再加把力。”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点点头道:“这一个妖孽已经够了,再来就够我们头疼了。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将您的话转述回去的。说道这,我还想起了一件事情。今年这个小子去了一趟航空展啊,可是让他的那个公司和厂子赚了个盆满锅满啊。现在这比钱的第一部分也就是预付定金已经陆续到账了,可是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现在不少单位都在盯着这一笔钱呢,有些还差点打起架来。尤其是秦省和咱们上面的一些部门闹得那叫一个凶啊,甚至秦省的领导还带着人守在经委门口,说是什么时候给钱什么时候走,连我们劝都没有用。”

    哦,老人眉头一皱道:“为了这么一点钱,就争吵成这样,就这点出息吗。秦省的人怎么会闹到京城来了。”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苦笑道:“这还不是这笔钱闹腾的,本来呢这个小子的公司是属于秦省的,相关的外汇兑换和上缴利税都是交给秦省手里的。可是这不是咱们国内各个地方和部门都缺钱吗,所以财政上面就将这个小子的企业直接划归到重点外汇保障单位了。所以他们公司所赚取的外汇自然就由上面直接扣除了,而秦省的人自然是不满了。”

    听到这个,老人也苦笑着摇摇头道:“这我也没办法,谁让你们抢了人家的饭碗呢。这事情啊还是由你们自己头疼去,我啊还是钓钓鱼吧。”(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吃醋的部队领导

    “首长,这、、、”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没想到老人会这么回答,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而老人呢则是微微一笑,给鱼钩换上新饵,然后甩了出去道:“我听说你们不是准备在京城也搞一个硅谷嘛,怎么没有动静,反倒是被这个小子抢先了。”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反应过来点点头道:“是这样的,原本我们准备在咱们京城的北城利用靠近几所大学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便利,建立一个类似于老美硅谷那样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可是这个一来呢这件项目规模比较大,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所以还没有筹备好。这个第二个呢那就是我们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不过目前我们的人已经在老美那边进行考察学习了,预计很快就能回来了。而最后一个也是目前我们最为困难的就是这个资金问题。现在咱们各个方面的经费都比较紧张,可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用于项目启动的经费一直还没有到位。”

    “怎么,你们连着一个毛头小子的勇气和魄力都没有吗?”老人不满道。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老脸一红然后为难道:“这个小子用的都是他赚的钱,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就算是说什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可咱们就不同了,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地界上面,工作做起来很困难。与咱们的这个形式也是不同的,他们有三个企业进行铺垫,有这个小子的引导,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技术,也可以被那三家企业所吸收掉,马上转换成经济效益,所以能够维持一个平衡。而咱们这个基本上都是冲零开始,虽然说由我们进行扶持。但是您知道现在国内的这个市场状况,所以进展起来可比较缓慢。而且现在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现在既然这个小子建立起来了这么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那么我们在京城的这个还有必要建立吗。”

    “怎么不建,他建他的,咱们建咱们的,这有什么关系。再说两者之间的定位也不同。人家是服务于他们企业的,搞产业生态链。而我们的呢则是立足于国家前沿技术的发展,这能一样吗。这件事情你们要重视,不能被眼前的这一点点困难所打到。要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有上,拿出咱们当初打江山的勇气。”老人转头冲着这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严肃道。

    “是,我明白了,我们尽快拿出相关方案,然后争取近期就落实下去。”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打了一个激灵立正道。

    “嗯,去吧。”老人点点头道。

    “是!”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点点头然后看了一眼旁边那个穿着军装立正一言不发的中年人转身走了出去。

    而老人呢则是动了动鱼竿道:“他都走了,你还在这干什么。”

    “首长,我要想您汇报思想。凭什么那个小子搞出来的先进装备不装备我们,反而是出口卖给别的国家和军队。”穿着军装的中年人不满道。

    “哦,怨气可不小啊。”老人露出笑容道:“先不说这个,你来说说对于这个小子搞出的这么大动静,你是怎么看的。”

    “是!”穿着军装的中年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道:“我认为这个小子有魄力,有勇气有冲劲。如果不是他在地方上面有所作为的话,我早把他调上来了,现在我们就缺少这样有知识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一线部队指挥军官了。”

    哦,老人看了穿着军装的中年人一眼然后笑骂道:“你倒是挺看好他,就是因为他对你的脾气?”

    穿着军装的中年人立正道:“是的,我前一一阵子去了安西的恶狼特战大队,我十分喜欢那里。我认为那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才是随时能够打仗,而且能打胜仗的军人。虽然其他战区和单位都从他们那里抽调了很多种子组成了属于自己的特战大队,而且效果和实力都很出众。但是我认为这些特战大队与安西这支恶狼特战大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特战大队虽然有恶狼特战大队的血液,但是缺少了恶狼特战大队的精神,一种他们具有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是经历了无数战火所锤炼出来的,是其他特战大队无法比拟的。”

    老人点点头道:“他们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也历经了战火的锻造。他们所经历战争烈度,是咱们和平时期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而现在南边战事逐渐平息,所以想让这些新建的特战大队接受战火的洗礼可能性非常小。我看这样吧,之前恶狼不是上报了一份实兵轮训计划,你们可以组织一下。就按照他们所说的,一切贴近于实战,让这些部队尽快的成长起来。”

    “是,我回去就着手筹备。”穿着军装的中年人回应道。

    “嗯,现在说说你的事情,我倒是要听听,你有什么冤情。”老人笑着道。

    穿着军装的中年人张了张嘴但还是咬牙冲着老人道:“首长,我想问,我们到底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部队。凭什么那个小子研发生产的先进的装备不装备我们,反而要出口装备外军呢。还有,拨给我们部队的经费越来越少了,现在很多部队别说是日常训了,就是连机动一下的能力都没有了。甚至有的部队不好好搞战备训练,非要搞什么自己开荒地,种粮食,养猪和搞经济建设。我想问这样的部队她还能打仗吗,她还是部队吗,她还有战斗力吗?”

    “哦,火气不小,和以前一样,还是这么冲动。”老人打量了一下年轻人训斥道:“现在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的部队要忍耐,要适当的做出牺牲,这是难免的嘛。至于你说的先进装备出口,这件是我也知道的。你的眼光要看的长远一些吗,能生产出口国外,就能装备部队,反正都是咱们自己的嘛。再说只有赚更多的钱才能研发出来更先进的装备嘛,这你们也得有钱装备不是。目前部队的日子是比较艰难,但是再艰难能比得上爬雪山过草地吗,能比得上八年抗战吗。至于你所说的那一些情况,我也有所耳闻。不过下面的出发点是好的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也是咱们的光荣传统,咱们也不要一竿子都打死了。我看这样,这件事情你们还是要详细的到下面摸查一下,多了解一下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这些部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制定一份切合实际的处理报告出来。等这份报告出来,咱们再说。”

    “是!”穿着军装的中年人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可是最终却立正敬礼扬声道。而老人呢也是露出了笑容,然后继续钓起鱼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八章 筹建杂志社

    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进展的非常顺利,首先第一步那就是江晨吧这个业内交流平台给搭建起来了。参加的企业工厂和相关研究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相关单位都非常的踊跃,甚至最后都基本上没有靠江晨多费力了,这个业内协会算是成立起来了。当然了,虽然说江晨的提的建议,威望和能力不错,但是这个业内协会理事长自然是不能由他这么年轻的人担任,也不合适。而是有大家共同找了一位在安西这些企业中非常有口碑的一位老厂长担任的。而江晨呢还其他八个人共同组成了这个这个协会的常任理事,共同组成理事会,处理和协调这个协会内部的事情。当然了,因为是江晨提出来并且组织的,所以也担任了一个副理事长的位置,算是有所回报吧,这个也是大家共同推选出来的。

    协会成立后,首先呢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制定了很多条业内的行业规定。因为有江晨的参与,所以这些规定都基本上抛弃了以往的那种冠冕堂皇的话,而是考虑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在这上面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和约束。虽然其中有不少条款一些企业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或者是接受不了。但是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大部分厂家还是理解参与了。而那些无法理解接受不了的,最终在权宜轻重的时候还是咬牙参与进来了。对他们来说,这个参与这个协会就代表这利益,虽然会让他们失去不少,但是相比得到的和从长远考虑,那么暂时失去的就不值一提了。而那些坚持不参与进来了,江晨他们也就不勉强了,毕竟是自愿的,人各有志。

    协会成立后的意见大事就是如何尽快的将这个交流平台成立起来,然后供大家交流。让大家尽快感受到这个协会的好处,好安稳人心,增加凝聚力。所以建立这一个平台和筹办分期刊,就成了摆在江晨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可以吧这一个交流平台看做是一个杂志社,。只不过它接触的信息比较另类,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比较另类罢了。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交流平台受目前的技术限制,所以也就只能按照这个期刊的样式进行下去了,至于其他的领域以后再说吧。

    所以江晨想要找的其实都是对于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分类然后处理的这么一些人。那么这样人从哪找呢,江晨首先吧目光瞄准了各大杂志社和报社。不同于后世网络电视媒体的高度发达,在这个年代里,以报纸刊物为首的传统传媒行业,和以广播传播的电波媒体也称第二媒体,共同组成了目前主流传媒行业,所以现在这两个行业其实很兴盛。而且都是属于公有性质,在世人的眼里是金饭碗,是无冕之王。所以这个时候江晨想从这两个行业挖人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奈何现在已经到了开放了这么多年了,虽然这两大传媒体系效益不错,但是内部的职位竞争其实都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国内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这个时期法律法规也不是那么完善。所以这些职位一般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说一句话,一张白条子就能拥有的,这就将大量从相关专业毕业的优秀年轻人挡在了外面。而这些从这些行业毕业的年轻人呢,要么继续找关系到处奔走,没关系的只能是该行另谋他就了。而江晨呢则是从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中挑选了一些还想在传媒行业发展的,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将这个交流平台的架子撘起来。

    当然了,光有这些年轻人还是不行的,他们毕竟经验尚欠,所以还是需要有人坐镇呢。为此江晨是通过了不少的关系,找到了好几位已经退休了的主编或者是自身编辑,记者等专业资深人士。而这些人呢遭遇也有所不同,有些呢是实在干不下去了,有的是得罪人了。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家里孩子就业,为了给孩子腾位置,所以就早退了。这有个很有特色的名词,叫做顶班。所以这些人的普遍年龄其实都不大,最大的一位今年也才刚刚六十,最小的以为今年四十出头。当然了,还有一些被江晨所开的高工资给吸引来的,江晨也做了相关甄选,将合适的留下来了。

    说话间这个交流平台的架子就搭起来了,那么就要开展工作。而这又有两个难题摆在面前。第一个其实就是缺乏一套专业的印刷设备,而江晨自然是不满足目前国内主流的低成本黑墨报纸印刷方式了,而是想提高一个档次使用目前在国外杂志上面比较流行的彩色铜板印刷。为此,他还专门让在八黎的分公司给他购一套这样的印刷设备,造价不菲。第二个那就是刊物的定位,形式,内容来源,和制版。定位自然是一个搭载交流平台了,形式大家也讨论了很多,最终还是按照刊物的行驶进行。而针对目前的状况,决定每月发行两刊,分月中和月末两次,以彩色铜板印刷杂志为载体。而内容来源呢,这个没办法,江晨只能是让杂志社的人去这些参与进来的单位里面,挨家挨户去收集,然后进行整理。

    还别说,这个第一次收获还真很丰厚,光是这一次收集到的信息就足以刊登三期了。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向外出售,也有自己需要的技术或者相关产品名单。虽然大家对于这个杂志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没有多当回事,但是人家第一次登门,他们又都掏了钱,那么就试试吧。而杂志社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则会进行相关的分类。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