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城道长-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样的类型,李道士现在碰上的,应该就是这一种。

    “日之源,火之祖,朱陵火府之精。火铃神,火轮神,火神罩鬼神。结为网罩摄邪精,火罩八方空。世界火焰腾,腾化铁罗。火官火君,火帝火神,不问高下,为祸鬼神,一切罩下,搜讨邪精。上有鬼神不得下,下有鬼神不得上。内有鬼神不得出,外有鬼神不得入。何神不在吾罩中,何神不在吾洞中。谨请火罩大神徐忠、江巨、赵玉、翟宁,禀吾敕令,听吾号令,火急奉行疾!”

    四大火神从天而降,火焰瞬间笼罩这半个洞口,随着道士默念咒语,光焰进一步的压缩,空气中开始响起了若有若无的凄厉叫声,一种无可描状的阴森在火中缓缓的消减。

    “不好!”李道士忽然睁眼,空中传来‘撕拉’的声响,一只镜面大的竖瞳挤开空间,正好在两个落花洞女的上方,大量的白光洒下,其中一个女子露出挣扎的表情,而另一个确实笑容更盛,忽然睁眼,眼中的瞳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诡异的变化在加深,道士忽然闷哼一声,竖瞳消散,火光消散,气息消散。

    ‘这是什么古怪玩意,居然能直接攻击到我的法眼!’李道士捂着双眼,从指缝中滴下了两滴鲜血,过了好久,勉强睁开,入眼所见模模糊糊的一片,试着开了下天眼,却又痛呼一声,脑海中传来一阵撕裂的痛感,这才知道,自己的重瞳法眼被那不知名的存在给伤到了。

    苗疆多诡事,湘西乱古怪,这才来了几天,就让他见识到了这里的诡异,法术、神通、符篆,在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时,居然都不大管用。

    阴森诡异的气息退却后,其中一个落花洞女的眼珠子和脑浆爆出三四丈远,死的不能再死了,而另一个则呼吸渐渐平稳,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掉,应该是救下来了。

    就在这时,两个生苗忽然从上空落下,苗刀一转,化作一道匹练,眼看着就要往道士头腰两个部位劈去!而就在同时,一道剑光比他们更疾更快,所以在落在地上之前,就变成了两具尸体。

    “你怎么会在这里?”

    “道爷还想问你呢,你丫一个新科状元,立下了那么大的军功,上面还有好几个老臣罩着你,怎么会被分配到这个鬼地方,余老兄!”李道士没好气的道。

    道士刚刚发现的剑痕和断刀,只有顶尖的人间剑客能做到,若是剑仙的话,这些生苗根本活不下来,而他认识的顶尖剑客一共就两位,冯女侠虽然有可能,但她毕竟学会了剑仙的手段,还剩下一个,就只有余振了。

    他的旁边还站有一个手持两口弯刀的俏丽苗女,忽然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汉家郎君,阿果居然活了下来,她没有变成落花神女!”

    余振扫了一眼后,当机立断,“谷坡大寨的追兵马上就要赶来,先离开再说。”

    李道士愕然:“等等等等,你丫什么时候成婚了,还取了位苗女!这丫科举不都考过了,怎么还想着转民族加分?”

    湘西,战国时属楚,汉时属武陵郡,隋唐五代属黔中道,到了本朝,则设立了永顺宣慰司,虽说不像是罪官发配到边疆、云滇等地,再无从新开始的可能,但是做为一个政坛新星被分派到这个偏远的地方,那除了得罪人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可能了。

    “所以说,余老兄,你丫到底是得罪了谁,被整的这么惨,”宣慰司衙门中,李道士好奇的道,顺带有些幸灾乐祸,这家伙二流小说男主角的性格貌似在官场不怎么好使啊。

    余振脸色变的相当不好看,犹豫了半晌,才道:“二皇子!”

    二皇子虽然排行老二,但要是在十年前,应该是称呼为太子才是,如果皇帝老儿没有废掉上一任,立淑德皇后的话;就连寻常百姓家,老大和老二都有很大的差别,将来分遗产的时候,老大注定是拿大头的,更何况是这种帝王家庭,从太子一下子变成了皇子,这地位可是相差千里。

    而且这二皇子在民间的声望向来不好,有戾王之名,但是却得深得皇帝老儿的喜爱,仅从废后被打入冷宫,而他却荣恩不减便可得知,而这种皇子,想要收拾一个三年出一个的状元,看起来也是件很轻松愉快的事。

    “那你是怎么得罪他的?”李道士八卦道,是抢了他的女人,还是嫉妒余老兄长的来帅,搞基未成,还是单纯的看他不顺眼。

    余振对他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吐出了两个字:“党争。”

    按照余状元的说法,在道士离开的一年多中,朝政相当不稳,老皇帝由于教匪作乱,原本就嗑药嗑过头的身子彻底垮了下来,下放权柄,让太子监国,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一年中,相继有好几个忠直老臣或是告老还乡,或是病亡,致使朝政一阵动荡,二皇子一党就趁此机会发难,搅的风波不断。

    太子虽然英明,但是老皇帝仍在,碍于兄弟义理,也不好做出阋墙之事,而他这个状元郎就是因此被波及,又不愿意服软,便被寻个由头,打发到这里做监察御史,虽然品阶又上一层,但在这兽比人多、外族比汉族多的地界,又能有什么用。

    “啧啧,”听了余状元的话,李道士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越是皇位交替之际,越是容易出事,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过最起码小命保住了不是。

    余振看着李道士,眼中闪过犹豫的神色,最终还是微微一叹,并没有再言,很显然事情不像是他说的这般简单。

    “我来这里之后,发现此地古怪之事太多,尤其是血食鬼神、邪猖精鬼,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供奉,有些苗、瑶之族寨甚至以活人祭奉,简直丧尽人伦、违背礼教,这落花洞女便是我暗访之下,查处的案件之一,李兄,你们道家同样有降神驱鬼、罚诛邪伪的手段,不如和我一起,做这等大事如何?”

    李道士顿时头疼起来,怎么这书生都被贬到这里了,还这么热血,这儒家门人难不成都有孔老二那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吗?

    虽然这属于道家的业务范围之内,但这明显是大型企业,像是道家三大派才有本钱开展的高端业务,他大青城这种吊丝门派,接接散活儿也就罢了,玩这种东西,会不会被人打死还是个问题,便含糊道:“我来这里是有件极其紧要的事儿要办,等做完后再说。”

    余振还想开口,那苗女便闯了过来,兴奋的道:“汉家夫君,阿果姐醒了!”

    等二人赶到那苗女阿果所在的房间中,就见这个被选为落花洞女的苗女正在‘嘤嘤’的哭着,见有人进来,又惊又喜:“使女,你还活着!”

    “当然活着了,就是我跟我那汉家夫君救你的!”(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少寨主

    苗族信奉的是万物有灵,也就是无论是草木植潜,还是牛蛇马羊,都是自有神灵的;这使女便是号称能与这些神灵沟通的女子,而这念奴姑娘,便是天生有这种能力,因而在苗寨中的地位相当高崇。

    而天生使女,只有苗族中最精悍的汉子才能配得上,余振当初潜入生苗寨中,正好碰上了这种类似于汉家比武招亲的活动,彩头便是这位念奴姑娘,为了隐瞒身份,打探消息,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一路过关闯将,确是拔了头筹。

    这苗女也的确是痴心,哪怕后来知晓了余振的汉人身份,也百般帮忙掩盖,最后在余振得罪了当地最大的苗寨谷坡大寨时,同样誓死不悔,追随了过来,让这位以功名权势为重的余御史又是感动又是头疼。

    这叫做阿果的苗族少女又跟念奴的说了许多话,大意是自己因为天生有花开花谢之能,被族中挑选为落花洞女,用来祭祀天神,在来之前被服下一种秘药,使得神志混混沌沌,完全没有自我意识。

    说着说着,阿果身子虚弱,面色苍白,直落冷汗,却是又昏睡了过去,念奴连忙向自己的汉家夫君求助,湘西天生有瘴雾之气,哪怕只是简单的小病,缺医少药之下,也有可能一命呜呼。

    好在这里有个现成的郎中,虽然是老中医版的,李道士把了把对方的脉搏,发现只是寒病,也就是俗称的发烧感冒,但在没有消炎药的年代,一旦重烧,真是有生命危险的。

    不过早在之前,《天青宝册》中便演化出了一道辅助咒,专门治疗此病,只不过一直没有使用的机会,现在正好拿来救人。

    符头为横写的太乙二字,治病救人,拜的自然是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符身有‘驱病去秽’四字,左右绘保家文、护身咒,口中默念:“火铃火山神,烧鬼化为尘。风病从风散,炁病炁除根。瘟疫诸毒害,寒热速离身。疾痛从此散,男女保安宁。急急如律令!”

    紧接着用青城法印开印,黄纸符无风自燃,纸灰泡入茶水,灌入对方嘴中,不过片刻,对方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几人这才松了口气。

    李道士刚准备收手,忽然轻咦一声,他体内的《四海化龙诀》竟然自动运转了半圈,离合种子一阵颤抖,竟是在这苗女阿果的体内,感受到了一股相当熟悉的能量——上古气息!

    话说,自从道士回到中土以来,本以为这道法诀就要束之高阁,再也没了用处,没想却是在这里得到了惊喜,离合种子如恶龙饿虎,只一扫,就把这股能量吞了进去,不仅是《四海寻龙诀》精进了几丝,就连眼上的疼痛也减少了几分。

    ‘古怪古怪,这苗女的体内怎么会有上古之气,难不成是因为这落花洞女的身份?’李道士面皮不变,心中急思,忽的心神一动‘三苗乃九黎之后,拜祭的是兵圣蚩尤,会不会拥有那位魔神的血脉,当年逐鹿之战初期,可是打的炎黄二帝九战九败,若不是九天玄女下凡尘,各种神级辅助,胜负怕是就要掉转过来,那么强大的力量,哪怕隔了无数代,传下一两丝也不是说不通,这样一来就好解释了。’

    上古人类斩蛟擒龙,其力量并不逊色于真灵和神祗,只不过大劫过后,全都衰败了下来,这才有了炼气士,乃至修士的崛起。

    “阿果姐没事吧,祭司大人,”念奴小心翼翼的问,在诸苗部落中,祭司的地位一向是仅次于族长的,她身为使女,也曾见过那大祭司施展过神术,那几乎不下于神灵的力量给了她相当的震撼,所以一见道士类似的手段,顿时惊为天人。

    李道士也懒得纠错,只道:“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正一时无言之际,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嘈杂的声响,然后就听得有人大吼:“念奴在哪里,我要见她!”

    而几个亲兵同样鼻青脸肿的闯进了门,惶恐道:“不好了,御史大人,有苗人冲撞衙门口。”

    余振大怒,永顺宣慰司做为湘西名义上的最高衙门,代表的可是朝廷的脸面,居然敢有人强闯进来,简直太不把名分大义放在眼里,尤其是在注重天地君亲师的儒家子弟看来,简直罪不可恕,拿着宝剑就冲了出去,李道士秉着看热闹的心态,同样跟上。

    只见在门口,十来个苗族精壮汉子正堵在门口,手上的薄刀泛着冷光寒意,门口那四十多个衙役兵丁都不敢轻举妄动,为首的是一个纹着狼首的青年,耳带三只耳环,青皮脑袋,手上提着明显大一号的苗刀。

    这位就是谷坡大寨中寨主最喜欢的小儿子,诨号小狼主,当初在比武招亲之中,被余振用计谋险胜,夺了念奴来。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小狼主当即大叫道:“汉家贼人,就是你偷走了我的阿奴,现在还想逃到哪里去!”

    余振冷哼一声,“朝廷自有制度,莫要以为你身为贵族弟子,便能以身试法!”

    “小狼主息怒,息怒,此事是本官做的岔了,余御史年轻气盛,你莫要与他计较,”宣慰司同知连忙劝道,他可是知道对方的势力,呼哨一声,能卷来数以千计的苗家刀汉,原本此地还有定波侯柳成的北军弹压,但如今却是没有了压制,只能采取怀柔政策。

    “把阿奴交出来,我便不与他计较,否则血洗了此地,莫要当我在说笑!”

    “我是不会跟你走了,汉家郎君赢了我,我生是他的人,死也要同他缠在一起,永生永世都不会分开!”念奴手上拿着两口双刀,同样不甘示弱。

    那同知见状,连忙把余振拉到一旁,说些劝诫的话,大意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了维持此地区稳定,一个女人无足轻重,可再想些办法之类的,听的余振面色铁青,很有要把对方捏死的冲动。

    李道士看在眼里,嘿嘿一笑,这同知貌似是跟监察御史同级,余振总不能把同僚给殴打一遍,官还做不做了,看来状元郎也有憋屈的时候啊,心中便道,‘小样,道爷便帮你一把。’

    手指金光一闪,那其中一个苗人手中的利刃脱手而出,不偏不倚,正好插在了这同知的大·屁·股上,飙出一溜血线,这位官大人顿时惨叫一声,直接摔扑在地,再也说不出话来。

    余振果然精神一振,宝剑顿时出鞘,化作一道白光,往那小狼主身上劈去,口中还道:“敢刺杀同知大人,找死!”

    那小狼主同样是个精通苗族刀术之辈,几乎相当于武行的顶尖好手,二人顿时打做一团,刀影纷飞,剑影如瑞雪,肉眼几乎难能跟得上动作。

    李道士却是注意到了小狼主手上的那口大号苗刀,刀身上隐约有千百鬼魂凄厉的惨叫声,若非余振手上的宝剑同样是飞剑元胎,凡铁几乎碰之则断,饶是如此,那刀身上的气息已经开始蔓延到余振身上,使得他动作慢上一两丝。

    这种表象,极像是当初在落花洞中,那个无名存在给道士的感觉。

    “哼哼,我从族中偷带出的蚩角宝刀果然威力无穷,再有片刻功夫,斩杀这汉族小儿当不再话下!”

    谁知那念奴见势不妙,居然也提着两口苗刀加入了战场,刀刀狠辣,却是没有半点留手。

    “阿奴,你——”小狼主满脸的不可置信。

    人生最悲哀的事就在于,当你想要泡妞的时候,妞连备胎都不让你做,你就是个水房打水的,还是为了给她男友增加休息时间。

    (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本扑街虫突发奇想,也有能是脑门被夹了,决定接下来防个盗玩玩,未免大家听到第一个消息过于兴高采烈,激动开心,冲过来把我打死,所以第二个好消息就是最近几天每天保持三更,存稿用尽后拼命保持两天五更的速度。

    所以接下来几天的正文更新时间,将保持在早上八点,中午一点,晚上八点,请大家记得准时准点收看,重复一遍,早上八点,中午一点,晚上八点,

    对了,由于本扑街担心防盗之后会被人骂,小心肝受不了,所以决定接下来这几天决定不看书评区,让你们骂也骂不着,所以你们可以用一种更直接霸道带有侮辱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赞美我)(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蚩角宝刀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