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大臣,还真是欠扁,没事搞这逼宫的把戏干什么?鸟你们都算是给你们脸了。老子有钱有兵有民心,你们算的了什么?

但大汉将军不问那些事,上前冲过去如同拎小鸡似的,把那个刘鸿训给拎了起来,要是按着以前的时候,这些大汉将军还有个留手,观察一下情况之类的贯用的小手段,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皇上在他们心中的威严日重,跟着军队南征北战的,对军令如山令行禁止那一套更是习惯了。如果皇上下令将这些大臣全部都抓起来,也不会有半分的犹豫。更别说这一已经注定永远与官字绝缘的小人物了。

“‘大宗伯’,朕现在问你,刚才你所说的话,又有何凭?”朱由校压了压手,对于这种群情鼎沸,毫不动摇。转过脸来盯着来宗道问。对这个来宗道,朱由校从来没有好印象。因为教育之事没有放在礼部的手里,他就上窜下跳。好不活泼。

“皇上何必明知故问,此事已经天下皆知,莫非皇上以势压人,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吗?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而臣年事已高,更是万事看透。若皇上认为是臣睁着两眼说瞎话,臣有死则已,不知老臣以此回答,可令皇上满意。”

来宗道非无胆之辈,政治觉悟当然有的,皇上如此胡搅蛮缠不过是理屈词穷色厉内荏而已。自己又怎能怕他。那小刘鸿训正值壮年,官位当然重要,自己这个年龄了还惧个何来?

“哈哈,好,朕的礼部尚书如此对朕阴阳怪气。冷嘲热讽,好一副牙尖嘴利铁齿铜牙。但不知你为官以来为我大明百姓可做过何等善事?值此京城百姓,前来迎接凯旋而回的大明皇帝之时,却在京城门前,故意的妖言惑众,沽名卖直,谣言污我大明皇后,使朕下不来台,表达对朕不满,想朕率亲军在辽东浴血奋战,将建奴赶出边墙,收复我大明领土,扬我大明国威,尔就是如此迎接大胜凯旋归来的朕吗?如此下马威是想表示什么?居心叵测,真乃好胆!”

大帽子谁不会扣,四周一静,朱由校拿过一个大喇叭扩音器,这东西虽然传的不远不可能让人都听到,但简单易做。自己是谁是携十年辽东战事胶着无解,而自己亲提大军,东征平贼,为大明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个礼部尚书在凯旋之时,给自己脸色看,哪里能容的了他。

因为拿了扩音器,这话对于周围站的比较近的净军、百姓们也一样可以传到,净军们当然不需要说了,皇上就是他们的神,而且是管他们吃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现在更是让他们活的无比的尊严,一听这话,当然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狗屁大臣,自己辛辛苦苦的在外面打江山,回来还受这鸡巴气,哪里能容。

“吾皇威武!斩杀宵小!”俞明勋带头喊了一句,这一嗓子又尖又细,顶的上皇上的大喇叭了。这小子脑子活,皇上大帽子一扣,立刻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这一喊,净军们当然跟着喊,这三千净军一喊可是整齐气冲宵汉的。

“吾皇威武!斩杀宵小,”

而他们后面的百姓,不明所以,但一净军是皇上的亲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二是也看到大汉将军在往外拉着一个文官往外走,那些个大臣们一个个厥着屁股跪在那里,心里已然明白了,这是大臣们惹着皇上了,让皇上生气了。而皇上与大臣们有矛盾,百姓们应该站在那一头,这个问题现在根本不用想了。这净军喊着,他们跟着也喊了起来。这几十万的百姓喊的虽然不齐,但那声势浩大,也相当的可怖了。

正厥着个屁股,在地上数蚂蚁的大臣们,一听皇上的音量立刻提高了数倍之多,心里不由的一紧,皇上这是又出新招了。再听皇上口口声声的在那边自吹自擂,摆起自己的军功,而自己的大臣来给自己脸色看,就知道在坏,明显这是在转移视线,借着大胜之威,百姓之助了。果然不出所料对皇上无限崇拜的净军首先叫了起来,而且那口号不是一般的狠毒,斩杀!而那些愚民们也一个个的被轰了起来,场面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老臣无意冒犯天子龙威,皇上之武功威德,万世可表,老臣心中拜服,但即为礼部尚书,万事必合礼法,仅是就事论事而已。”来道宗语气小弱了起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怕字,他一点不怀疑,再对峙下去,皇上能转身就走,把他留给愤怒的百姓,那就冤起自己了。这样的事别的皇帝干不出来他信,但当今皇上,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什么干不出来?

“朕无须要尔性命,十几年花费我大明巨款、精兵,尚不能平复的建奴,都被朕亲率亲军赶出边墙,所斩所杀建奴比你若何?似尔等不忠不孝之辈,在举国共庆之时尚能给帝国的英雄撂脸子的,朕不知你的依仗为何物,这就是你口口声声所说的礼?你就是如此礼敬英雄的?说了半天仍然是道听途说无凭无证,何德何能窃居我大明礼部尚书之位?朕岂能容你这尸位素餐的匹夫在此!锦衣卫听旨!”

“皇上,在!”田尔耕立刻站来出来。

“夺去官爵,朕有生一日,不许其亲族有一个在朝为官,在军为将!统统清理出去!有罪者,严惩!念尔老迈,叉将出去吧!”

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一脸正义凛然的来道宗,什么玩意,尸位素餐的老东西,在这边卖弄来了,对于朕来说,你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臣领旨。”田尔耕异常坚定的说道。这才是天子亲军的风范,什么一品二品,只要皇上一句话,都是废品。有皇上这句话,你就是没罪,也得给你罗织出罪状来。

张嫣在一旁感动的眼泪直流,看着皇上睁着两眼说瞎话,与群臣作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耍赖,所为,就是自己。群臣下跪之时,张嫣的心就凉了,她当然知道群臣压力的可怕。神宗如此英明、精明的皇上,当了这么久的皇帝,又岂是易于之辈,手段也着实不少。但偏偏受制于大臣,最后只能用不上朝这一条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由此可见群臣力量之大到了何种程度,而皇上所受的压力又是如其之大。

但就是这样,自己的男人也没有把自己给推出去,而是站在了前边,护住自己。这样的男人让张嫣深深的感动,泪眼凄迷深情款款的看着皇上,这是自己一辈子的男子,得婿如此,此生足矣。他能为自己敢为天下敌,自己终不负他就是。

满地的屁股都听晕了,这什么情况?皇上这是要疯还是怎么了?锦衣卫是什么地方,让他们去查,还带着情绪都查,能查出什么好道道?而且不仅仅查来尚书一人,他的亲族都要查,清理出去,这什么大案?这典型一副昏君的作派啊!一时间大呼:“皇上不可啊,来尚书并未有大过,怎可如此惩处,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

“皇上万万不能如此随意惩治大臣,这是亡国之君啊,”

、、、、、、

反正法不责众,群臣们有带头的了,一个个也打开了话匣子,什么昏君、暴君、亡国、祸国殃民、纣王无道等等的话都说出口了。

而一旁的魏忠贤吓的直发抖,因为算起来,这来宗道也算是自己这一系的人了,当时倒东林的‘三朝要典’,来宗道就是主要编撰人之一,可见其在魏党里的份量。但现在魏党与皇上势同水火,别人不说,他恐怕是要倒霉了。

“住口,还有没有体统?!凡君前进言者,一个个来,吵吵闹闹,当是市井无赖、山野村妇吗?还要不要颜面?”无组织无纪律的工作作风,真让人头疼,这一个个如同超市抢盐、春运抢票似的,那怎么得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冲发一怒为红颜

“皇上,为了一祸国妇人,竟然无罪苛责大臣,此为人君之表率吗?皇上东征之前,一副仁德爱民之形象,而辽东与此妇归来,却一反常态,何者,为此毒妇蛊惑也,冲发一怒为红颜,值吗?”

来道承差点晕了,这祸及亲族,真让他受不了。本来族人就不多,人丁不算旺盛,好不容易出了自己这个大学士,补经筵讲官时,也因敷陈恳切,被当今皇上认可,并提拔。而自己一向循规蹈矩,生活简朴,别人妻妾成群,自己只是一妻一妾。自认深谙为官进退之学,给儿子取个名字还是来咨诹,取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意思就是在听咨别人的话,让皇上纳谏的意思。但不曾想,在这件事上,竟然遭到了皇上如此大的惩罚,当时就恼羞成怒!

“冲发一怒为红颜,不错,朕的皇后,朕当然要护着,正如朕要护着朕的子民一样。若朕连皇后都护不住了,又何谈庇荫大明百姓,朕的子民?谁还会信朕?而朕的皇后为母仪天下御领后宫,纵使有过错,也是误会所致,且并未有过实质性错误,朕亦原谅她、包容于她,与其共约白首,恩爱到老。然汝等不知在何处听得一丝风声,无限扩大,竟然闹出休妻之事,在大军凯旋之日,扰万民之庆,陷朕于何地?再则吹皱一潭碧水,干卿何事?有那功夫,回家管自己老婆去。给朕叉出去!”

朱由校看着等候自己说话的锦衣卫。说了一声,对于这种冥顽不灵的人。说再多有什么用,我管你是清官贪官,只要你敢跳出来,与我为敌,那就是敌人,在我的地盘不好好的盘着,上蹿下跳的挑衅,当我没法治你吗?

说实话。有些文臣的确贱,在魏忠贤这种狠人面前,一个个的尝粪舔痔奴颜媚骨,偏偏到了自己这个魏忠贤的主人面前,一副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样子,好象多么清高的样子。一副治国之能臣状。搞的朱由校不得不叹息,当主人的竟然没有狗的威风八面,这都什么世道?

但那些人一点都没搞清楚状况,你愿意给老魏当狗,就是我狗的狗,对着这个最大的主人呲牙咧嘴。显然就是脑袋被驴踢了。而且那治世能臣状又有个屁用,大明交到你们手里,最后肯定是完蛋了。所以朱由校才不会在乎他们这些没用的废物。

“唉,看到了吗,又叉出去一个。看来皇上是真生气了。”

“对啊,圣天子一般的不生气。这凯旋之日,竟然有如此不长眼的,活该啊。”

“哼,这些朝廷大臣一个个的不干点正事,若是他们真的管用的话,那建奴早就被打跑了,还用皇上他老人家,年前年后的奔波,一帮没用的玩意儿,皇上回来了,还拿皇后说事,惹着皇上了吧,活该!”

“是啊,这是大军凯旋之时大喜之日,刚才皇上出来都面露笑容,看着多高兴,这些不开眼的大臣搞什么啊。”

“就该打,看那个挨嘴巴的大臣了吗?不打馋不打懒,单打不长眼,瞧那欠打的样子,扫皇上的兴,这不缺心眼吗。”

百姓们看热闹,一个个喊的面红耳赤,为皇上拔创(拔刀相助,闯入敌阵之意),站队站的相当利索。

礼部尚书已经被叉出去了,群臣一个个的叫喊也被皇上训着不讲次序,这样强势的皇上,他们从来没见过,虽然说以前大喊着谁不服撤谁,整个朝廷不服就撤整个朝廷这种没脑子的话,但毕竟只是说说而已,是一种恐吓,但现在拿着两个大臣开刀了,其中一个还是大学士。不仅如此,还搞诛连。

大臣们当然兔死狐悲,对于皇上这种行为,那肯定是要抵抗的,否则的话,朝廷还有何颜面,还不是皇上想弄谁就弄谁,连带着一个家族都倒霉,被踢出局去,只能当个老百姓。这种恐慌可不是皇上一句训斥就能挡住的。

“皇上,臣有言。”黄立极依着皇上的规矩站了出来,他当然也知道,闹哄哄的赶集,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讲。”

“皇上,刘鸿训与来宗道并未有大错,请皇上以仁慈之君教之,而非如此叫人口服心不服。”黄立极也是无奈,这个时候不站出来,他在朝廷里的威信就将扫地,皇上的手段太强势了,这将是群臣集体的灾难。太祖朱元璋就是如此,那种清洗法比这可是血腥大发了,只要想杀人,就算是手中握着丹书铁券也是枉然。这样的皇上的确不能出现。

“未有大错?爱卿说的倒是轻巧,值此大军凯旋归来之日,面对着劳苦功高战功赫赫的朕与亲军,竟然凭着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之类,在这里人云亦云妄图赶我大明皇后,对其妄加指责。居心何在?朕委其担任礼部尚书,如此在百万子民面前公然污辱朕,损害朕的声名,所为何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是如此忠君的吗?朕不斩其头灭其族,已经是朕宽大为怀,仁慈无比了,若太祖、成祖在此,又岂能容他!”

朱由校冷若冰霜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的冷笑,他所依仗的就是强权,老子是皇帝,搞搞清楚,不是老子的刀不利,不愿意杀人是仁慈,考虑一下,打江山的皇帝有哪个是心慈手软的。治不好你们老子就不叫兽医。

黄立极与下边的大臣们听着也是一冷,自比太祖、成祖,这可不是什么好比,太祖、成祖武功无敌,那铁血也更是无人能比,大臣们哪里有一个不服的,出来JJYY的直接就是灭杀满门啊。要知道太祖时胡党、处理空印案、郭桓案等,几场大案,杀戮官吏接近10万人,那是多少恐怖的事情。

现在皇上竟然把太祖给拿了出来自行一比,多么的可怕啊!要知道现在的他兵权在握,与太祖、成祖一样的威风凛凛,比之更加强悍的还有他握着的民心所向,大臣们死抗,能行吗?

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君纳谏

这皇上真是要变了,以前虽然手腕高了一点,老是出人异表,但没有露出猴狰狞的一面来,连宫变都未杀一人,辽饷案也没有什么表示,如果要杀人立威,那时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但他没有,却在此时一点就着,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让人不由的一冷,群臣不由自主的抬眼看了看周围的净军,那些净军一个个身上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一身的杀气,随着皇上的话,直接的也散发出来。让人毫不怀疑,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这帮与大臣一直不对付的宦官会直接扑杀过来。

黄立极这话一听,就不敢再说话了,明摆着,皇上已经要亮剑了。黄立极是个聪明人,虽说明朝大臣与皇上争权之事一直没停,从万历以来,一直也是占据着绝对的上峰,但现在这个事怎么看怎么象“大礼仪之争”的翻版,只不过,主人翁由嘉靖变成了天启,而一个是因为生父,一个是因为媳妇,都是与群臣反目成仇的样子。大礼仪之争是群臣败了,而这个皇后之争面临的天启皇帝,可比那时刚刚登基才十几岁的嘉靖可要老练多了。

现在的皇上谁人能治?兵,几万亲军能打四五十万蒙古林丹可汗,能杀退建奴。财,皇上自己能一人为全国百姓交税,这还不算,光是修路、建学校、修水利,这些大型的项目,那银子可比国库强上太多太多了。而民心所向上,那更不用谈了。光看看四周几十万百姓,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黄立极这个时候已经判断出来了。如果接着触及皇帝的逆鳞,这事没个善局了。

“皇上,臣有言”。张瑞图一见黄立极沉默了,明显被皇上气势所夺,立刻上前奏道。

“讲!”

“皇上,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亦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此乃为君之道,不可不察也,虽为捕风捉影,但终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大臣所言不实。查清也就是了,何必落一个不肯纳谏的名号呢?”张瑞图这话算是拿出了明朝文臣对付皇上的大神器来了。“刘邦善于纳谏获得了天下,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纳谏失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善于纳谏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期排挤忠良,听信佞臣。不听逆耳言,结果“安史之乱”直接把自己从皇位上挤了下去,成了毫无权利的太上皇。皇上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请皇上明鉴。”

大明文臣的谏言不被采纳,结果可能是遭到皇帝的呵斥或贬官或廷杖,这种结果和前面比起来就差的远了。但是却可以青史留名。史书上会记载,某某某事件由于上书遭到什么处分。文人都把忠君看做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举动。即使不被皇帝理解。但是已经进到做臣子的本分了,这也很光荣。

而且张瑞图所言均是孔曰孟云,以及史实,谁都无法否认的事。不肯纳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那就是昏君。

国家领袖的皇上应鼓励臣工们给他提意见,并专们设置了谏官,监督国家领袖的言行。实行殿堂民主集中制,可以进行广泛的民主讨论。不肯纳谏被视为昏君、暴君,为国家领袖的大忌。纳谏是作为国家领袖的基本道德,谏官的职责就是纠正国家领袖的错误言行。国家领袖要以民为本,‘民为主,君为客’,王道为主,霸道为用。国家领袖要懂得驭臣术、驭民术。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这就是大义使然,一直是明朝大臣对皇作战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器。

“张爱卿引经据典,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