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零一章 海洋之始

“是皇上,相信他们得知之后,会彻底的与之绝裂的。”

“好了,现在局势已经明朗,待这一行人回返海上之时,即为开战之刻,这几日来,我水师已经开始调动,在使节团返回之时。必然会发生海战。这场海战,关系到大明与西方诸国,第一次的战争交流。朕希望大胜,我大明亦必须大胜!”朱由校的坚定的说着。

与西方正式的交流这是第一步,现在正是世界格局大转换的年代,殖民时代最大的开始,因为大明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不是西方诸国不知道中国,他们已经来啃了,而是兵力太少,啃不动而已。他们直接动手的只能是南洋诸国。

但猛虎怕群狼,有了天主教这个媒介,现在打的热火朝天的诸狼们,就会以圣战的名义将矛头直接大明。一旦兵败,八国联军的惨剧,必将在大明上演。积累了一年的陆战经验,打陆战朱由校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大明陆军举世无敌!更无须谈什么卫国战争必胜无疑了。

水战有水泥船、开花炮、狙击弩等优势所在,这就是朱由校的胆气所在。在大明的近海,防守上朱由校有绝对的信心!

但远洋对于现在的大明,那是笑话,这一点朱由校真没敢想过,远洋所需要的经验太重要了,不谈别的,单单就是一个确定航线问题就必须重头再来。

现在大明航海所用的技术仍然是罗盘针路和牵星术,这两种相辅而行以确认船舶在大海中的位置。所用的是针路图,也是郑和下西洋所留的,那密密麻麻的针点上也都是一个个的地名而已,记载着都是海路上一个个的名称。不过这些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航海了。

西方诸国的航海已经比大明走的更远了。他们在大海上走的更远!这一点朱由校不得不承认。

在大海中沿航线航行时,需要不断确定航船所处的位置。船舶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船所处的纬度,需要有一种仪器,它能通过对地平线和中午的太阳之间的夹角的测量,或通过对地平线和某颗固定星之间的夹角的测量来确定自己在位置。

而西方诸国经过了多年的航海。已经发展到了,用星盘、航海图、六分仪及两脚规、量角器、平行尺等早期航海仪器来确定位置。这些东西已经比大明先进了不少,更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远洋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这一战可以在自己家门口打,但在家门口在厉害,海洋强国这个口号也无法实现。远洋才是这一梦实现的唯一途径。而在远洋之前。近海战就是大明发展海洋的第一步!这一步不容有失!八国联军进中国的悲剧再也不可能重演,什么第一岛链、南海诸岛争端也一并的给消除干净吧!

此战将是大明正式踏入海洋之始吧!

天主教使团在谈判结束之后,也开起了小会,他们也曾料想过明国不见棺材不落泪,死硬到底。金尼阁不愿意看到战争,因为天主教一旦与明国开战。即便是胜利告终,也并非殖民的开始。因为明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他们又能来几个人到明国?所以殖民的想法,是一点都没有,也不可能有。

而战争打响之后,天主教再想顺利的深入民心开展传教,也在所难免的会遇到一些阻力。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再坏又能比拒绝天主教在大明传播还坏吗?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下去了。

“不曾想明国如此绝决,竟然不留丝毫的余地!”金尼阁叹道。

“神父无须在意,明国一群土著而已,我荷兰与其在海上战过几次,虽然未胜,没有达到战略目标,但所杀明军却是数不胜数。此次三国联袂前来,具是有备而来,力量雄厚,战胜整个明国虽然力有不逮。但打一场局部战争,还是绰绰有余的。”佐恩很自信的说道。陆地之上,还不好说。但凭借着坚船利炮,打明军海师,他还真有所把握。纵横福建等东南沿海多年。与明国的水师也非打一次交道了。明国水师当然知道他们的存在,对荷兰船队当然欲除之后快,只不过,打不过自己罢了。

“佐恩司令说的对,这明国也早已经对我葡萄牙下过命令,要求我们撤走,但这多少年了,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按明国的话说,非不愿,实不能耳。还不是要去澳门去购我们造的大炮等武器,所以他们的强硬态度,只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澳门兵头保罗也不断的打气说。

“佐恩司令,依你看,此战从何处开始?”金尼阁也被说动心了,而且他先后三次到大明来,对于大明军备的了解,也是略知一二,大明的科技水平也决定了,众人所说的正确无比。既然如此,那就打吧!天主教从来不害怕战争,相反,许多的事情,都是依靠着战争来解决的。

“金尼阁神父,如今我军的战船齐聚天津,而天津到京城,有现成的河道。可以让我军战船直接大明的心脏。若遇取得战争的成果,我看就在天津打响战斗,才最有震慑作用!”三国联军可谓是兵多将广,且船舶的性能、装备,具是优良无比。打明国当然是最有把握的。

“对,如此也可以打明国一个措手不及,这一路上明军的力量并不甚强,他们的大军也早已去了边墙。”

“佐恩司令,这莱登水师重建之事,却不可不防。”

“金尼尊神父,这点倒是无防,想那袁可立,四年前的莱登水师的确如日正天。管辖着这一大片海域。其手下的沈有容,还出海与我荷兰一战。但不要忘记,那时的莱登水师已然破灭了。他也只是刚刚半年多一点而已。那水师哪里正什么规模?再则明军水师作战手段简单,靠着投石机、弓箭,或者放烟、放柴火船,甚至寄希望在跳帮作战上。这等作战方案,又如何与我军相比?我军船比他们快,炮比他们远,火枪也比他们的弓箭威力更大。所以请无须担心。”

佐恩例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既然与明国作战,对明国的作战特点当然摸的清清楚楚。

公告最先贴出来的地点,当然还是前门。其他的地方没有这种‘政治中心’的优势,只能是后知后觉了。

百姓们刚刚沉浸在张嫣的讨论当中,现在又有了重大新闻。

“那些洋夷要来打我们大明,这是要疯了!看看上边说的,他们只是弹丸小国,这胆子好肥啊!”

“他们的确胆大包天了,连我大明都敢威胁。他们一定是不知道我圣天子的厉害。”

“看看这边的,哇,好多的刑罚!这都什么招数啊,看着比锦衣卫的诏狱,还要恐怖。”

“我的老天爷,他们竟然说他们是宗教,太可怕了!这世上哪里有宗教如此残忍?”

“杀了万万人?这数字太可怕了,这得屠多少城池?这建奴在我大明辽东也就杀了三百万辽民,比起他们来,这可是差远了。这样的人还传教?”

“是啊,我家七舅姥爷就信这个教,不行,但给他说说去,这丫儿到底是什么教?”

“窥一斑可知全豹,有这样的刑罚,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圣天子不让他们来传教,他们就扬言是挑衅,要来讨个说法。这样的事情,我以为只有街面上的混混才能干出来,这不明显的强买强卖吗?”

“嗳,怎么这佛教也是外来的,这不是咱们华夏自己的教吗?”

“废话,一看就是个没文化的。那吴承恩写的唐三藏取经,那佛教是天竺的。”

“你才是没文化的呢,这西游记,早就有了,宋时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吴承恩又结合民间传说整理的而已。”

“别说了,往下看。哦,怎么这佛教在天竺的已经被灭道统?”

“胡说,那如来祖佛何等法力,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还有诸多的佛陀在,哪里有人敢动他们的道场?”

“你才胡说呢,不仅仅是那洋夷说的,礼部尚书不也承认了吗?”

“不对啊,这天竺的佛教都被灭了五百年了,怎么我前两天烧香的时候,还看到佛祖显灵了呢?”

“你可拉倒吧,连自己都保不住了,还能跑俺大明来显灵?”

“就是,可不能再信了,都让人祸害灭掉了,这佛也不出来显显圣,那还能是真的?下次再也不有浪费那香油钱了。”

“对,这些年都他娘的亏大了。”

“是啊,我那老娘,可是正宗的居士,没想到佛原来不是咱大明的,是外国的,还是一被灭掉的教,唉!”

“看看,这帮洋夷要为建奴运兵!那样可以让建奴直接的渡过大海!那大明的边墙还有何用?”

“这天杀的天主教竟然有此绝户计?还是慈悲为怀吗?这到底是什么教啊?”

、、、、、、

第八百零二章 告示的作用

这一份告示带来了诸多的议论,大明百姓纷纷的义愤填膺,大明是骄傲的,与北方诸族的战斗坚持了几千年,这让百姓们心理上都有所准备,可以接受。但一个个弹丸小国,怎么可能也敢对大明撑架子,耍威风?要知道大明乃天朝上国,是要接受万国来朝的泱泱大国。一个个嘴里喊着要狠狠的教训这样不知道尊卑的蛮夷为平地方解大明之耻!

对于两大宗教的冲击可是相当之大,利玛窦等人在京城传教多年,信徒也是发展了不少,连一此官员也跟着信奉起来。但现在一看,天主教露出了他们的狰狞一面,那血盆大口张的可不是一般的小。现在再去信他,一是自己的智商有问题,二就是那就是数典忘祖的人了,三更是严重,现在的天主教要对大明发动战争,再信,那就是汉奸、卖国贼,这样的情况之下何去何从几乎不用选了。

李祖白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为了学东西,他开始信了教,皇上一不让信,他当然的就不信了,但信是信的糊里糊涂,这不信也不信的不明就里。如今的一切都不言自明,自己却不自禁的一阵阵后怕。这才知道皇上为什么如此对天主教拒之千里。

“果然如此啊,世上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好心人,漂洋过海不远万里的来传播知识,无利不起早,古人诚不欺我矣!英明的皇上早已看出了此教的狼子野心,我退出的太及时了,嘿嘿、、、、、、”

而佛教绝对属于躺着也中枪的,这招谁惹谁了。多少的高僧根本不知道,自己天天念经拜佛跪菩萨的。原来这些佛的老窝,早就被人家灭了。这样的事情可是大事啊!大到了无法让人接受的程度。

为什么有人信佛,还不是因为佛的法力无边,可以给信徒们带来福利待遇,否则的话谁信一个弱者?

他们一直与道教做着斗争。凭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着背后的如来佛祖,他们可以把这个佛祖的法力吹的如天一般的大。什么皇权不皇权的这与百姓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佛能护庇众信徒,咱们佛祖有力量,这才是硬道理。

但这一下,举国皆知。原来天天拜的诸祖,尽然失去了自己的道场,他们立刻的没有了斗志,合着这如来佛祖早就被别人打跑了,然后到了中土来避难来了?打跑他的人得是多大的法力啊?

不懂的人可能会说,佛祖类的人不与他们一般见识。但佛教的人谁又不知道,佛也有怒,怒了就是狮子吼啊!

普渡众生?连地盘都丢了,拿什么渡啊!

出家的僧人无论是高僧也好,普通的谋生手段以此为业也罢,一个个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日子不好过了,当今皇上将此拒绝国外天主教来大明传教。一公布出来理由,这种理由可不仅仅是指天主教了。佛教也是首当其冲。

潜台词已经表明了,佛教里的满天诸佛和天主教里的上帝、耶稣等等,都与大明的汉人没有任何的关系,没有对汉人作出过任务的贡献,更不会对汉人提供任何的庇荫。

汉人要拜应当拜自己的神而非其他种族的神,佛教里的诸佛,也是天竺人的,与汉人无关!

更将佛教徒与善男信女含沙射影的定义成了数典忘祖,背弃祖宗的行为。这事可就大了、、、、、、这一份告示的作用之大,不比武宗灭佛要小啊!这是从根上打压佛教,这一点谁又看不出来呢?

孙承宗从一开始皇上调动水师陆战队与炮兵队伍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天主教危机。包括张嫣的事情也是知之甚详,他是真闹不明白。皇上回去好好的,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

到了这一步,他的建议是希望能够把战争拖一拖,缓一缓。最好是等到闫应元在蒙古那边胜利了,再作打算。现在辽东地区防守有余,进攻不足,仅仅是能守住边墙这一摊子。

建奴之害与西洋之祸相比仅为癣疥之症,完全可以徐徐图之即可,不必要再开一条路线。

现在辽东的夏收、夏种正在忙活不停,有了卢象升的内政打理、协调、规划,辽东的局势也是好上许多。粮食在今年已经不需要从内地再来运送了。这种开局让孙承宗整天喜笑颜开的喜不胜收,一口恶气终于吐了出来,现在需要的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走向胜利的时候了。

而建奴那边的消息却是越来越惨,没别的,粮食缺口太大了,那山林里的野兽可就倒了大霉了。建奴们只能靠着打猎为生,还有一些则逃到了鸭绿江那边,投奔朝鲜的莽古尔泰。

就算是逃到了辽西草原的建奴与汉军,虽然是带着些粮食前往的,但仍然无法解决生存的大机。只能不断的打劫辽西蒙古诸部。

形势发展喜人,只要蒙古那边解决抽出了人手,马上就可以进军辽西草原,一举平定那一区域。

现在开战又要增加不必要的变数,更何况西洋人叵与朝鲜水师狼狈为奸,与建奴配合起来,对于大明的海岸线威胁也是相当大的。

对于此朱由校也是大叫冤枉,自己只是回来给儿子庆生的,哪里想到会变生肘腋,出了这么多的事,皇后成植物人了,天主教要来打圣战,自己不就是从战场上请个假回来探个亲嘛?这都怎么了?真想对交辈的孙承宗道道自己的心酸。

对孙承宗说出了不得不战的原因,更加说明了大明的优势所在,此战他信心相当的足。

就在群情汹涌之中,朝堂上开始朝议此次的天主教事件。起先没有人知道详细情况,但现在竟然严重到了就在天津卫,距离京城已然不远了。

大臣们之中多有与天主教接触的,去年之时,李之藻就亲自找过他们,但这样的事情哪里是他们可以动摇皇上的。现在更没有想到一个万里之外的宗教,竟然强势如斯,要堵住大明的门上来打,这真让人接受不了。

此战主和主战的当时就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主和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不想让两面开战,他们为的不是别的,为的是海上的利益。

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关税

海上利益之大,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但可怜的大明所有的海洋贸易,还是以着那可怜的‘朝贡’为主。大明仗义,仗义到了这处海洋贸易屡屡吃亏的程度。大明的产出,对于诸国的民生需求量相比,是供不应求的。大明朝廷不做,民间主动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这些海商们靠着信风,每年都可以出海在自己的交易线上干一二趟。带上大明的特产出发,再带来海外的特产回到大明来出售,获利之丰让人无法想象。有的航线上还有一船货半船银的传说,让人听说就馋涎欲滴,比如生丝到日本的线路。

现在的大明可是没有海关税之说,可以说完全就是随便走私,这让东南的许多商家有了相当大的收益。至于海上的几番势力,他们也是知道的,甚至许多的海商都需要买年票、月票这种可保平安的‘保护费’。只要插上特殊的旗子,让通过的诸盗地盘时,就可以平安了。

他们可以忍受这些盘剥,因为这些盘剥比起朝廷的税收来可要少的多了。

大明海关税制并非象后世所说的根本没有,那是相当的胡说八道的,别的不说,就大明各位皇上爱财的程度,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一块重要的收入来源呢?

大明海关税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正德以前为第一阶段,海关无任何税收;正德、嘉靖年间为第二阶段,征收20%的实物税;隆庆开放后为第三阶段,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善,由抽实物改为抽银。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海疆不靖”的现实,担心张士诚、方国珍的海上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也为了防备倭寇的骚扰,便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正所谓“明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

另一方面,大明又需要“万邦来廷”,以树立自己“代天行命”的天子形象,所以朱元璋刚即位,就遣使四出,“广加招徕”,要周边国家“称藩纳贡”。于是,各国便借“朝贡”之机,与明王朝进行有限的物品交换,这就出现了所谓“朝贡贸易”。

明廷专设有市舶司就是为了朝贡贸易。而设立市舶司的职能和目的相当清楚,即“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所谓“抑奸商”,就是禁止私人海外贸易;所谓“俾法禁有所施”,就是海禁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