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身聊发少年狂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晋江银推高积分vip2014-09-04正文完结)-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留下一群呆若木鸡的属官们。
  这这这,这般邀宠,实在是太奸诈了!不过是出身正一派,又会一二道术,就可以走遍京城各种豪门显贵颇受欢迎,还落了一个“张天师”的名头!
  对于这种人神共愤的逢迎拍马之道,他们只想说……
  ——张天师,请问你收不收徒弟!
  李茂派人传回来后日去扫墓的消息,全府上下一阵欢呼。
  府里的下人是不可以在府里私下烧纸焚香的,许多家生子和其他的下人都在等着府里主子一家出去扫墓,真好趁此时候落个假,带着家中子弟去野外空旷之地,为先祖烧一烧纸钱。
  府里的小丫头和小子们则是因为这次扫墓,邱老太君已经说了会好好玩一玩。灵云山下就有家里置办的庄子,到时候府里下人们可以带上自己的纸鸢去放,也可以带上葫芦去射柳,全府上下放松一番。
  年轻人没有不好玩的,邱老太君做出来的各种游戏又大受欢迎,这些下人们有不少都支钱央着府里的工匠们做了纸鸢和纸牌等物,就等着主子们休息的时候,可以放松放松。
  顾卿和孩子们的风筝不是府里的工匠做的,而是李锐在外面买来的。
  东市有一家专门经营南北杂货的店铺,里面出售一种从南面来的稀罕风筝,名唤“哨口风筝”。风筝的骨架上镶着极轻的小葫芦哨子,放到天上时,会发出清亮悠长的声响,所以这种纸鸢不被称作纸鸢,而被贩卖的商人叫做“风筝”。
  顾卿在这边听到说“纸鸢纸鸢”已经习惯,猛然听得李锐说“买了几个风筝”,还以为有穿越的战友到了此地,连忙询问内中因由。待问清为何叫做“风筝”,不由得大失所望。
  原来真的是由风弹奏的“筝声”的意思。还不如纸鸢纸鹞有趣呢。
  到了去灵云山扫墓那日,顾卿乘着软轿,在下人们的簇拥下到了门口,准备乘上她的马车,却意外的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熟人。
  顾卿心里一阵哀嚎。
  我的个神啊,不是那张玄张道士还有谁啊!
  这次穿的也是道衣,难不成又要来“问道”了?
  想起上次口干舌燥的经历,顾卿不由得眼前发晕,只能挤出一个干笑:
  “呵呵,张小道长前来是……?”
  “母亲,是儿子请张道长来的,父亲和兄长的坟茔几次修葺,儿子想让张道长看看有没有不妥。”
  哦,原来是专业人士。顾卿点了点头。
  “那辛苦道长了。”
  “不敢不敢。”
  怎么敢在天君面前班门弄斧哇!
  “张道长,你也来了。”因为去扫墓,李锐穿了一身白色劲装,脚下蹬着一双箭靴,端的是英姿飒爽,少年风流,引得顾卿心中一阵叫好。
  看看她努力的成果!
  她的穿越经历简直就是“看糟老太婆如何成功将渣男废柴书呆调1教成高富帅的逆袭故事”啊!
  片刻后,穿着白衣,散着头发的李铭也和堂兄李钧从后院走了过来。李铭脖子上的伤还没有好,缠着几层纱布,再穿着白衣,散着头发,看起来像是受难的金童似的,十分惹人怜爱。
  李钧四月十五就要参加殿试,因为没有几天了,所以最近找他的同年也越来越少,倒是落得个清净。今日他穿了一身青色长衫,替堂弟拎着一个大包,跟在李铭的身后。
  “铭儿,你带了什么?怎么能让你堂兄拿呢?不是有下人嘛!”顾卿皱了皱眉。
  李钧对两个弟弟都十分友爱,李铭这孩子有些喜欢欺负老实人,总是赖着李钧,对李锐就不敢。
  “无妨,不重的。”李钧摆了摆手,帮着李铭将包袱放进邱老太君的车里。转头再一看,李铭对他笑嘻嘻着作了作揖,他也莞尔而笑。
  顾卿见所有人都到了,率先进了马车,然后跟进去的是未成年的李铭。
  张玄眼看着顾卿登了车,恨不得也跟着钻进去,无奈他们这些成年男子除非病残,不然肯定是骑马或骑驴的,只得望眼欲穿的爬上马,随在李锐和李钧的身边,向着灵云山而去。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日有不少人家出城扫墓,信国公府的车马一早起程,用了一个时辰,才出得城去,待到了灵云山山脚自家的庄子,稍微修整一番,却发现山脚下还停着不少马车,各种人家的徽记都有。
  李茂皱了皱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既然是出门踏青,自然是不可以骑马的,除了顾卿手上有伤,身体又弱,是坐着软轿上山的,信国公府里跟出来的其他人全都是步行上山。
  李蒙和李硕的墓地在近圣峰的半山腰,位在高处,背靠斜坡,又有水流经过,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墓地是朝廷派人修造的,除了墓葬,一路上还有亭子可供扫墓之人休息,有各种屋舍可供守墓之人看守。
  待一家人爬了一半,李茂不好的预感终于应验……
  那半山腰的亭子里坐着几个眼熟之人,不是那些日日来关说的武将还有谁!
  李茂嘴中一阵发苦,看见他们,他的头皮都在发麻。
  这些人也不在此时纠缠,人家墓都还没扫呢,再不长眼,也不会这时候上去打听。李茂一肚子闷火,只遥遥地对这些人拱了拱手,随在母亲的身边继续前行。
  “那亭子里是熟人?我看你似乎不太高兴?”所有人都在走,只有她坐在软轿上,一来位置高,二来闲,不像李锐李铭几人,在后面已经和张玄不知道聊什么聊的热火朝天,自然是对李茂的神情动作是看的清清楚楚。
  “是。那些人都是京中闲赋在家的武将,只领着爵位或虚职,没有官职。”李茂发愁地说,“北军里空出不少职位来,儿子是兵部尚书,亲家又是吏部尚书,这些老将想要再掌兵马,想让儿子能在朝中举荐一二。”
  “哦,原来是这样。他们是能力不行你不敢推荐,还是……”顾卿好奇地问着。
  “并非如此。圣上似是对北军另有安排,我不敢应承他们什么。但我也不知道圣上到底是要做什么,话就不能说明,否则传出去,有人又要多想。这段日子以来,儿子一直躲在宫里……”李茂长吁短叹,“他们到底是从哪儿得知了我今日扫墓的消息啊?我今日休假的事情只有圣上和几位要臣知道。”
  “等下儿子下山,怕是要被截住了!”
  顾卿在轿子上看见李茂愁得胡子都在抖动,不由得好笑的摇了摇头。
  若说文臣和学子们还会讲究面子,被拒绝几次就不登门了,那这些武将们就是鲁直的代表。有些就是仗着是李老国公手下出身的,即使和李茂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会大大咧咧地上门来拜见。
  好在他们只是锲而不舍了一点,本身做的却不惹人讨厌,礼数也都足,所以顾卿一点都不反感他们,倒觉得他们有些可爱。
  坐在家里拿钱不干,非要跑到边关有危险的地方去拼搏一番,将军卸甲的不甘,顾卿反正是不能理解。
  在邱老太君的记忆里,李老国公的梦想似乎一直是天下平定后,带着妻子一起卸甲归田,在老家种些田地,收收租子,安享晚年什么的。
  这些武将年纪都不小了,怎么还老想着要出山呢?没仗打,岂不是天下的幸事吗?
  顾卿在想着严肃的问题,而此时的李铭李锐几人,却在后面兴高采烈的和张玄聊着一些奇怪的东西。
  “……所以说,轻身术确实是存在的。”
  张玄先前正在说轻身术,话头是爬山怕的累死的李铭提起来的,张玄就将道家的轻功说了一通,李铭还没有什么反应,倒说的李锐心头大痒,连声追问:
  “张道长有见过会轻身术的道士吗?”
  “我有一个师叔,就练得是这门功夫。他每日清晨会单足立在道观的檐角练功,来回于龙虎山的崇山峻岭之间犹如平地。当年我刚到龙虎山时,曾被这个师叔惊得从阶梯上滚了下来……”
  李锐的眼睛更亮了。
  “不知你这师叔可愿收徒?”
  “我倒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但这门功夫似乎是童子功,从四五岁就要练得,练到二十七八岁方才大成。你今年已经十四,筋骨已合,应该是练不得轻身术了。”张玄看着李锐眼里的亮光慢慢熄灭,想了想,安慰道:
  “不过道家也有不少以静制动的击技之术,什么时候我回山,给你抄上几本。虽然不是轻身术,但你是公府的公子,学轻身术也不合适,倒是多会几门防身的功夫,方才是正理。”
  “那我就先谢过你啦!”李锐感激地对他行礼。
  “张道长,我小时候看过几本志怪小说,其中有‘飞剑伤人’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到底有没有剑仙?”李钧也兴致勃勃地问道:“你见过飞剑吗?”
  “……飞剑?”张玄挠了挠头,“我们正一派是以符箓为主,也有养身和修行之道,但没有剑术一派。这些,应该大多是杜撰吧?”
  “那道长,你的符箓真的能请来神明吗?你抓过鬼吗?鬼是什么样子的?”李铭眨着眼睛,一脸又怕又想听的表情看着张玄。
  “说到抓鬼,贫道倒是曾经驱过一次,那是三年前的七月十五……”张玄压低着声音,开始说起去年某个夜晚的遭遇。
  李锐几人和他们身后的家人都把耳朵竖的高高的,全神贯注地听着张玄的故事。
  顾卿见后面刚才还吵吵闹闹,突然一下子没有了声音,转头一看,不禁乐了。
  张玄骑在马上,不知道在说着什么,旁边的李铭听得已经入神,正在同手同脚的走路而不自知。李钧一脸惊恐的样子,那表情似乎是“我的妈啊一群女人扑上来你还能活!”这样的意思。李锐一下子皱眉,一下子吸气,浑然没有平时内敛老成的样子。
  唔,如果这张道长很会讲故事,偶尔请他来陪陪孩子,其实也挺不错哟。
  待到了李家父子两的坟头,一众下人纷纷开始动作起来,李茂跪在父亲的坟前,亲自擦拭墓碑,而李锐也是一样,手拿下人递过来的软布,仔仔细细地擦着父母的墓碑。
  其他下人开始往墓前放各种祭品,又在坟边插上柳枝,做祭祀前的准备。
  张玄在坟边四周绕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他这话一出,李茂和两个孩子心头都是一松。
  只有顾卿,完全不懂一块墓碑而已,能有什么对或不对。
  顾卿看着李硕的墓碑,那旁边还空着一位,那是为邱老太君准备的。
  她在心中默默祈祷着,期盼邱老太君能够在地下和李老国公重新相会。
  因为见着这些死去之人的坟墓,她心中也是暗暗心虚。
  ‘两位长辈在上,我实在不是故意占了邱老太君的身子的,我以后一定会做好邱老太君该做的事情,也会行善积德,绝对不会让信国公府蒙羞,两位在泉下有灵,千万不要怪罪我。’
  坟墓没摇,墓碑也没动,我就当你们已经同意了哟。
  你们真是开明的好长辈啊!’
  呃,不过,难道等她这具身体死了,她要躺在李老国公的身边?
  这好生惊悚!
  回头她要和张小哥商量商量,问问能不能等她死后了以后,把她的魂魄引走。她可不要插到李硕一家几口里当电灯泡啊!
  所有准备工作做完以后,信国公一门开始祭祀,而张玄则拿出一本已经写好的表书,开始在坟前焚烧。
  正一派的表书有敬拜天地,招引鬼神之能。张玄开始燃烧写着李硕、李蒙和张静三人名字的表书,口念真言,帮着他们呼唤先人的魂灵。
  不一会儿,狂风大作,可正在燃烧那封表书所产生的烟尘依然是青烟直上,丝毫没有歪斜或者被封吹散的样子,一旁见着的下人们惊诧莫名,嘴里开始大叫着“老太爷和大老爷来啦!”、“大奶奶来啦!”之类的话。
  李茂和李锐几人朝着四周张望,期望能看到亲人的魂魄,却没有见到任何踪影,忍不住又失望又悲痛,只能含泪练念叨着亲人的称呼,希望能够听见。
  张玄依旧一边焚烧着表书,一边念诵着什么。他的眼睛紧闭,完全不为外物所侵,俨然一副出世之人的样子,李茂对着风来的方向磕了几个头,然后才开始祭拜。
  顾卿跪在地上,睁大着眼睛看着那道黑烟,心中大叫着“这不科学”。她身旁的花嬷嬷已经跪倒在地,哭的不成样子。
  此次来扫墓的家人大多是老人们,都曾和李老国公和李蒙相处过很久,一见这种异态,心中万分肯定是几位主子回来了,磕的也越发虔诚。
  待表书完全焚烧干净,青烟也消失的时候,狂风也停止了。
  这堪比电视剧和电影大片的效果让顾卿心里赞叹不止,准备等扫墓回去后就问问张玄是怎么办到的。
  张玄似是注意到了顾卿的眼光,睁开了眼睛,对众人轻声说道:
  “他们已经走了。”
  这个他们是谁,自然是不言而喻。
  对此,李茂和信国公府的下人们都是深信不疑,有些下人甚至已经口呼“天师”,准备一路上小心伺候了。
  说不定哪天就有有求于人的时候呢?
  李铭和李锐因为听顾卿说过各种方士装神弄鬼的案例,又有巫蛊之事在前,对鬼神之事都不太相信。但这件事太玄乎,又放在他们面前,由不得他们不信,所以兄弟二人都是将信将疑,而且内心里隐隐希望这是真的。
  能控制风的,总不是骗子吧?
  李钧最是光棍,刚才狂风大作的时候,他已经把内心的愿望许了个遍了。从“求堂爷爷堂伯让我的隐疾消失”、“求堂爷爷和堂伯让我有个好前程”、到“求堂爷爷和堂伯让我不要那么口拙愚笨”默了一通,念了个许多遍,生怕几位先人忘了。
  张玄上表书的举动,将整个扫墓的氛围掀到了一个几乎是狂热的地步,甚至连顾卿现在看他的眼神也不再是看一个怪人,而是一个“有点本事的怪人”了。
  顾卿望着一脸肃穆的张玄,嘿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张小哥,这般好本事,回头也教教我呗!
  张玄为了能在天君面前表现,真是连看家的压箱底功夫都拿出来了。
  这张表书还是他下山的时候他的师父给的,就此一张,准备留作大用的,此刻被拿来召唤信国公府的英魂,而且只召来了两个,他心里有些遗憾,又有些羞蔹,生怕天君觉得他本事不济。
  可待他见到邱老太君满是敬佩和认同的神情,一下子又雀跃了起来。
  天君一定觉得自己是可造之材,所以才这么欣慰地对我笑!
  等他们把墓扫完,已经快到午时了,这个时候下山有些早,顾卿等人就找了一片空地,拿出家中准备的寒食,略进一些东西再行下山。
  李茂随便吃了几口,便要带着家人先出发。
  “母亲,后面那些武将还在等着我下山,儿子势必是不能从那条路走了,儿子准备带着几个看守坟墓的家人,从另外一边抄近道下山。”李茂一脸无奈之色,显然是为了躲避这些人已经豁出去了。
  “不过是几个武将,回绝了就是,你逃得了一时,难不成一直这么逃吗?”顾卿纳闷地看着李茂,“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一直跑不是事啊!”
  “北边的事不能轻易就允诺,也不可多说,可是这些武人都是一根筋,若不说明白,便觉得你是敷衍,非要问个究竟,儿子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顾卿摇了摇头,胸有成竹道:
  “不就是拒绝人吗?这有何难?你跟在我后面,看我如何把他们打发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他们到底是从哪儿得知了我今日扫墓的消息啊?我今日休假的事情只有圣上和几位要臣知道。”
  钦天监官员A:你知道吗?后天不下雨,可以扫墓。
  官员B:你怎么知道的?
  钦天监官员A:那个“张天师”预测的。李国公都准备那天去扫墓了。
  官员B:那我也那天去。(跟另一个人)你知道吗?明天不下雨。
  官员C:你怎么知道?
  官员B:是这样的……
  然后大家全都那天扫墓了。

☆、第106章 寻花问柳

  李茂满怀着信心跟着自己的母亲下了山。孩子们还在震惊于张玄是如何做到孤烟直上的;围着他问东问西。
  不一会儿;到了半山腰的那处凉亭;几个武将们果然等在那里,还没有离去。待他们看见李茂终于下山,均是喜笑颜开;走出亭外。
  “国公大人!”
  “李大人!”
  李茂吩咐下人们在亭外稍微等一会儿,搀扶着母亲下了轿。
  这些人从清晨等到正午;已经等得是饥肠辘辘,神色焦急,这次见信国公府不但没有躲开他们,甚至还有进亭一叙的意思;心里都是一喜。
  李茂进了亭,和这些武将一一过了礼,又伺候着顾卿坐到了亭子里。
  邱老太君坐着,这些武将不少是李老国公的旧部,哪里敢坐,纷纷都向她老人家问好。
  “大人们辛苦了。清明节来这近圣峰,莫非各位是给老身的亡夫和亡子来扫墓的?”顾卿故意用话挤兑他们。
  他们刚刚扫墓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