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田记-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了正好,真跑了即表示她心虚,咱们倒是可以顺势让她坐实罪名,不然,即便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你父亲过世的时间已有半年多,咱们一时也很难找出可以定她的罪的切实证据……”萧楠微微耸了耸肩,像只狐狸般笑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孤女姚千琪(下)

    “那个,千琪,你今日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坐在姚千琪身旁的林氏愣愣的看着身旁的小姑娘问了一句,并非她多疑,而是生来温婉良善的林氏根本没有办法想像,一个母亲仅仅为了侵占家财,就去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

    萧楠对此倒是没有多少感触,人心是这世上最复杂的东西,这世上有那至纯至善之人,也不泛心事龌龊狠辣如鬼的无良之辈,她上辈子不知见过多少至亲之间,为了利益,为了个已私欲,六亲不认,相互算计残杀的事,古人虽更重人伦孝道,可这人伦孝道能监管的只能是人的表像,骨子里的邪恶是管不住的,更何况,古人因一味的推崇盲目的孝道,对不慈却没有多大管制力度,一旦遇到狠心无良的父母,子女遭殃的不在少数。

    倒是眼前这个叫姚千琪的小姑娘让萧楠有些惊讶,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在早知父亲被亲祖母毒害、母亲被逼失踪的真相情况下,能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碰到自己等人愿意帮助她的人,才一举揭发了她祖母的罪责,这等隐忍和把握机会的本能实让萧楠有些刮目相看。

    为此,听得林氏的问题之后,她的目光亦跟着落到了姚千琪身上,她想听听这个孩子会如何回答林氏的质疑,姚千琪眼见马车上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并没有躲闪,她微微吸了口气,迎着萧楠、雀隐和林氏的视线,缓缓开口道:“阿婶,两位姐姐,我知道自己所说的一切很难让人相信,但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天琪虽然不才,却也绝不敢无中生有的去诽谤、污蔑自己的亲祖母。”(江靖轩随架车的把式一同坐在外面的车辕上)

    “我父离世前的头天晚上,我亲眼看见我祖母给我父亲端了一碗药过来,我父喝下之后,第二日就再也没醒过来,我父死后才一个多月,我母亲就失踪了,我母亲失踪前的那段时间,我曾不只一次的看见那老妖婆,哦不,我祖母带着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妇人来到我们家,不怀好意的打量着我母亲,不久后,我母亲就不见了。”

    “我母亲失踪之后,她逢人便说,我母亲与人私奔跑了,如果我母亲真是与人私奔跑了,她怎会连自己的衣饰和首饰都没带走一件……”说到悲伤之处,姚千琪终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别哭了孩子,是阿婶的错,阿婶不该怀疑你的话。”天性良善的林氏被姚千琪一哭,只觉自己的一颗心也跟着痛了起来,不由自主伸出手,将姚天琪拉到了自己怀里,轻拍着她背低声安抚。

    “你既早知这一切,你父被害的时候,你为何没有向任何人提出来?包括你的母亲。”萧楠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我,我不敢,我母亲是个极为柔弱胆小的人,这种说即便是和她说了,她也不会相信,除了我母亲之外,我没有其它任何人可以求助,我母亲本是小富商之女,可我的外祖母和外祖母膝下仅我母亲一人,二老不在之后,家中便再无人为我母亲撑腰。”

    “至于去告官,以我的年纪,又没有人在身后支持我,我去衙门告官,非但不一定告得倒我祖母,一个不好,还有可能被安上一个失心疯,或者罔顾人伦,肆意污蔑长辈的大罪。”姚千琪从林氏的怀里抬起头来,怯怯的看了萧楠一眼,慢慢接口道。

    “小小年纪,思维便如此缜密,你应该读过书吧?”萧楠静静的看了她半晌,又道。

    “读,读过一些书,我父亲是秀才,母亲,母亲性格虽然懦弱,却也认得几个字,我从五岁开始,就受他们启蒙。”姚千琪答道。

    萧楠点了点头,没有再问,回到客栈之后,她出去一趟,找到当地千门的负责人,让人帮她调查姚千琪家中的情况,次日一早,千门就派人将查到的消息给她送了过来。萧楠将手里的信息翻阅了一遍,随后将其递给江靖轩。

    “没想到,这位姚老妇人还真不一般呢。”江靖轩看着手里的信息条,口中冷笑了两声。

    “我去叫千琪,咱们和她一同去一趟衙门罢。”萧楠道,江靖轩点了点头。

    萧楠来到林氏和雀隐的房间,对林氏和雀隐开口:“阿母,雀隐,我和靖轩带千琪去一趟衙门,你们暂留在客栈,好吗?”姚千琪和她们住在同一个房间。

    “嗯,你们去吧。”林氏点了点头。

    “千琪,你真决定要去衙状告你祖母么?”从林氏的房间走出来之后,萧楠看着身旁的小姑娘,又问了一句。

    “决定了!”姚千琪点了点头。

    “既然决定了,就走吧,我和我丈夫一同送你到衙门口,并会无条件的支持你,但这击鼓呜冤的事,得你自己出面,你敢么?”萧楠又道。

    “敢!”姚千琪回答,萧楠没再问什么,她和江靖轩将姚千琪送到杭州衙门,让姚千琪自己击鼓鸣冤,古人极重孝道,直系晚辈一般情况,是不能状告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等人的。

    当朝情况则有些不太一样,虽然同样重孝道,却不再是一味没有原则的维护亲长的利益,若直系长辈太过不慈,晚辈也是有权申诉的,不过一般情况查实之后,也就是判晚辈和长辈断绝关系,定其它罪的可能性很低。

    县尊听得击鼓的只是个十岁幼女时大为惊讶,着人唤上堂来一问之后,才知击鼓的小姑娘居然要告她的亲祖母毒杀亲子,私卖儿媳等一系列罪名,县尊听完之后,大吃一惊,杭州府美丽富饶,地灵人杰,这里儒风甚浓,极少有人在公堂之上这般指责自己的嫡系亲属,现突然冒出一个,且告状的人还是个未成年的幼童,县尊大人心里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能在杭州城这块地面上当县尊的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他心头虽然惊讶之极,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他不能单凭一个十岁小姑娘的话就真派捕快去抓人,却也不能不闻不问,县尊大人略一沉吟,抬手拍了下手中惊堂木:“姚天琪,你状告你祖母毒杀亲子,私卖儿媳,可有任何人证或者物证?”(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县尊王守谦

    “回县尊大人话,民女有人证。”一身旧衣,面黄肌瘦的姚天琪站在庄严肃穆的公堂之上,面对公堂两旁手持杀威棒的冷面衙役以及身着官服、满面肃容坐在《明镜高悬》匾下的县尊,竟不显半分怯意,她抬目看了座上的县尊大人一眼,不卑不亢的回答。

    “好,传人证!”县尊王守谦颇为惊讶的看了堂下的小姑娘一眼,一般的普通百姓别说孩子妇孺,即便是成年男子,上得公堂,多半也会被公堂中肃穆凝重的气氛给惊得脑门流汗,两股战战,眼前这小姑娘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气度,当真令人惊叹,不过他到底是为官多年的人,心性气度早已历练出来,心头虽然惊讶,却也不会为这么点事失态,他看了姚天琪一眼之后,大手一挥,让人传唤人证。

    不一会儿,萧楠和江靖轩就来到了公堂,萧楠和江靖轩的容貌气质皆十分出众,这两人往公堂一站,便如一道清风灌进了公堂,让里面肃穆凝重的气氛莫明缓和了许多,王守谦大概没想到姚天琪的证人竟是这样一对出色的男女,他的目光落到两人身上的时候,不由怔了一怔。

    当朝公堂之下,除了已坐实罪名的犯人之外,其它人进入公堂只需朝主官躬身行礼,无须下跪,萧楠和江靖轩进来之后,两人齐齐拱手弯腰朝衙堂之上的县尊行了一礼:“学生江靖轩,民妇萧楠,见过县尊大人。”江靖轩既是秀才,又是武举,在县令面前当称一声学生。

    “你有功名在身?”县尊听得江靖轩的自称,面上顿露恍然之色,江靖轩和萧楠风采之出众,许多世家子弟亦不能与之相较,这两人想必不是普通人,为此,他对江靖轩的自称非但不感意外,反而多了几分释然。

    “学生是大中祥符二年,洛阳嵩县的秀才,她是拙荆。”江靖轩不卑不亢的回答,秀才虽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却也是仕子中的一员,由他们出面做证词,比那没有功名在身的百姓更易令人信服,这是古代人的一种本能思维。

    大中祥符二年?洛阳嵩县的江靖轩?县尊听完他的介绍之后先是一愣,紧接着双目陡然一亮,他想起来了,自己刚中进士那一年,就曾听过这名字,因为他正好是大中祥符二年的进士,那一年江靖轩这个名字对于同期仕子而言,可谓是如雷贯耳。

    江靖轩不仅是那是届嵩县的文考案首,同时还是河南府的武举解元,而他那个时候才十六岁,十六岁的武举解元加一县案首,这样的人物在大宋开国以来,还是第二次出现,那一届的文武试名次出来之后,江靖轩俨然成了一颗新星,无数人都在津津乐道的揣测着这颗新星的未来……

    让大家万万没料到的是,那个江靖轩自那一次扬名之后,就彻底沉寂下去,许多当年听过这个名字的仕子们说起他的时候,还在感慨,更有人猜测江靖轩许是遇到了什么不可承受的打击,导致他彻底与仕途无缘,王守谦实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这位曾经名躁一时的红人。

    好在官场历练多年,王守谦的心性已变得十沉稳,他心头虽颇为激动,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他微吸了口气,缓了缓情绪之后,才接口道:“原来是江郎君,你既有秀才功名,又是武举之身,公堂之下,不必拘礼,我招你前来,是因堂下这位名为姚天琪的小娘子说你是她的证人,可有其事?”

    王守谦中进士的时候,已二十有八,大中祥符二年至今已足足过去八年,他现年三十六,正值鼎盛之年,人品才干都相当不错,他调任杭州出任县令刚刚两年,等三年期满之后,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会直接被提升为五品知州。

    “不错。”江靖轩闻声不由怔了一怔,他没想到这县尊竟然知道自己中过武举一事,不过也没多想,怔了一怔之后,就点头答道。

    “那好,江郎君,你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如实道来,让本官听听。”王县尊又道。

    江靖轩接下来将萧楠打听来的消息一一反馈给了王县尊,王县尊瞧他说得有理有据,各个相关环节的人和事说得清清楚楚,再加上江靖轩本有功名在身,一旦发现他做伪证,会被朝庭处以重刑,为此,江靖轩话音落下之后,王县尊吟一沉吟,便派了捕快随姚千琪一同去姚家,让他们将那肖婆子带上堂来问话。(肖婆子便是姚天琪的祖母,姚老太太。)

    “江郎君请留步!”江靖轩本想随姚天琪和捕快们一同前往,不想脚步刚动就被王县尊叫住。

    “你留在这,我随天琪一同过去看看。”萧楠见状低语了一句,接着便与姚天琪一同走了出去,萧楠是武人,感知和视力都远非通远人能比,王县尊听得江靖轩自我介绍之后的异态她早瞧在眼里,知道此人大概是之前听过江靖轩的名字,现想留他叙叙旧。

    有萧楠跟随,姚家的事便用不着江靖轩操心,一念至此,江靖轩很是知情识趣的留了下来,退堂之后,王县尊十分热情的将他引进内堂,一边令人上茶,一边满脸感慨的看着江靖轩开口:“江郎君,当年你的大名对我们那届的仕子来说,可真是如雷贯耳啊,没想到这么多年后,竟让我瞧见了真人。”

    “大人过奖了,靖轩幼年随家师习武,这才能轻易考中举武,至于秀才之名,就更不值一提了,以咱们大宋学风之盛,境内随便一个县,秀才也不会少于千数,更别提我如今不过一普通布衣,实当不得大人这样的夸赞。”江靖轩虽有些诧异眼前这位县尊大人是如何知道自己过往的,面上却是不显,只连连摆手,道自己当不得这等夸赞。

    “哎,江郎君实在过谦了,咱们大宋的武举可不是功夫好就考得上的,兵法略策考核极严,其难度不见得比文考简单多少,这武举制度自二十年前被正式推行以来,大凡能通过武举试出来的将领,个个都是军中的佼佼者,其中最优秀的当属十二年前的武状元潘唯熙,他被喻为当代青年将领中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也是我朝武举正式推行以来,唯一一个武考大三元。”

    “你当年能以十六之龄夺取一府武举解元,若继续参加武考,未尝不能延续潘将军的神话,只没想到你在中了武举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没见你之前,我也和别人一样在想,你会不会是遇到了什么不得已的变故,如今看看来,你大概是因为不喜欢官场生活,这才在中了武解元和案首之后,就退出了仕场。”王县尊轻叹一声,不无感怀的接口。(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抓捕嫌犯

    江靖轩着实没料到眼前这位王县尊对自己的评价会这般高,心头苦笑之余亦不由升起了一丝感动,世人都说官场黑暗,为官之人多势利油滑,如今瞧来却也不见得,自己与这位王县尊素不相识,就算自己当年有些许虚名,如今彼此地位却是相差甚大,他是杭州这等富饶之地的一方父母官,日后必有锦绣前途,而自己不过是一混走江湖的布衣。

    若真碰上那等得志便猖狂的势利之人,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自己,只怕少不了各种讥讽奚落,可王县尊看到自己,非但没有半分瞧不起的意思,反而满心都是激动和感慨,难怪世人有语云,有些人相识一生,亦只能算陌路,可有些人一见,便得成为至交好友,自己与这位王县尊或许就这样的缘份罢。

    意念至此,江靖轩不自觉的放开了自己的本性,一改之前的疏离与客套,十分随意的与王守谦畅聊起来,两人愈聊愈感投机,愈聊愈有知已之感,不知不觉间,一壶茶就被喝空了,待王守谦端起茶壶,发现壶内空空如也的时候,两人不自觉的相视一笑,心里生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若非王守谦尚在府衙之内,只怕立即就要着人端来酒菜,与江靖轩一醉方休。

    “对了,江三郎,你那夫人气度丝毫不在你之下,却不知是何家闺秀?”待新茶水重新上桌,王守谦为彼此杯中满上之后,随口问了一句,称呼亦由之前的江郎君改成了江三郎。

    “呵呵,说起我家夫人啊,还真是一言难尽,我江靖轩虽不是那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之辈,却也绝非枉自菲薄之人,可面对我家夫人,心里却时常产生高攀之感,只觉此生自己能遇到她,并娶她为妻,实乃数生修来之福。”

    “我夫人无论才华风采,靖轩生平所见的人中,尚找不出一个能与她相提并论之人,至于出身,我夫人的出身我一样,很是平凡,她是我的师妹,也是我的恩人。”说起萧楠,江靖轩整个人顿时变得柔和起来,语意中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庆幸。

    王守谦听得一愣,当代男子,在外人面前很少会有人如江靖轩这般评价自己的夫人,一般男人,哪怕自家妻子再优秀,在外人面前也会谦逊几句,如江靖轩这般,在外人面前毫无保留的夸赞自己妻子的男人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江靖轩与夫人鹣鲽情深,所以不介意以贬低自我的方式来称赞妻子,可当他触及到江靖轩的眼神之时,却发现这句话极有可能是他的肺腑之言,意念至此,王守谦不由对萧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通过这大半个时辰与江靖轩的闲聊,他清晰意识到江靖轩没走仕途,并非他本事不够,而是他自己不想入仕,这样的一个人,竟会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比不上自己的妻子?

    萧楠自是不知道只因自己丈夫的一句话,就让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她和姚千琪与衙门捕快一同来到姚家之后,发现姚家门上一把锁,屋里一个人都没有,捕快找不着人,就向周边的邻居了解情况,当朝法治清明,很少发生捕快胡乱抓人或扰民现像,百姓看到捕快虽觉意外,倒也不害怕。

    经过四名捕快的一番相询,很快得知肖婆子在昨日傍晚已离家而去,他们的儿子儿媳则在今日早上带着儿女回岳家了,其中一个高个子捕快闻声不由嘀咕了一句:“这老太婆该不会是畏罪潜逃了吧?”

    “这姚肖氏虽被告了官,但尚未定罪,是否畏罪潜逃暂时不好定论,这样吧,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去她儿子的岳家问问情况,另一路到与姚肖氏走得近的亲戚家中看看。”领头的捕快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姓俞,为人稳重,他抬目瞟了一眼那个爱胡乱说话的高个捕快一眼,接口道。

    “她们怎么办?”有捕快指了指萧楠和姚天琪。

    “萧娘子,这肖婆子暂不在,我们也不确认何时能找到她,要不你们先回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