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田记-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与小韩禹玩得愉快的萧楠闻声将目光移到韩琦身上,她瞧着小屁孩那张得瑟的脸,很想高傲拽醋的说上一声,谁要捏你的脸了,可瞧着小正太那肉嘟嘟,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心痒难搔,含在嘴边的话怎么也吐不出去,更重要的她对韩崎的提议颇为心动,这韩崎是啥人啊?

    名垂青史一代名相啊,能当他的老师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啊,yy到佳处,她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颇为猥琐的笑容,直惊得被她抱在怀里的小韩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小韩琦更心头发麻,很想将刚才的话收回去。

    只可惜,萧楠好不容易找到个能当日后名相的老师这么个活计,无论如何都会允许他从自己手中逃脱的,她就这样在韩家住了下来,韩家人口虽然众多,可鉴于韩国华这一脉最为兴盛,宋诺身为他这一脉的嫡长媳,地位不低,加上她本身的行事颇有章法,又为韩家诞下嫡长孙,她在韩家已完全站稳了脚跟,平日根本没人敢来找她的茬。

    宋诺初入韩家的时候,韩琚的祖母江氏瞧不起宋诺的出身,暗地里没少刁难她,江氏是韩琚的祖母,韩国华的生母,宋诺为了不让韩国华夫妇和韩琚为难,大多时候都选择了默默忍受,后随着宋家地位的不断上升,江氏对她的态度就稍稍好了些。

    韩国华逝世之后,江氏知道自己日后要依仗的就只有韩琚夫妇,行事愈发的低调了,宋诺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祖母不再刁难她,她自然会做好孙媳的本份,一来二去的,一家人竟是比以前更加和睦,只要江氏不找茬,其它族人自然也没人敢来找宋诺夫妻的芷,(族人深知韩琚的才情,此子暂因守孝不能参加春闱,但以此子的才情,日后的成就肯定不在韩国华之下。)为此,宋诺在韩家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心。

    萧楠在韩家住下之后,每日除了陪宋诺唠叨,逗弄她才一岁多的儿子韩禹之外,就是教小韩琦读书习字,练武,韩琦三岁开始接受启蒙,今年五岁,已认得两千多个字,像三字经,百家姓这类的读物都能自己读看了,本身有了一定基础,再加上这娃生来聪慧,萧楠教他读书习字,一点不费力。

    习武相对要难一些,韩家是书香世家,孩子进了书院之后,会学些骑射剑术,可大人却不会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练武,萧楠一开始还以为这个没吃过什么苦的小孩是受不了习武的枯燥的辛苦的,没想到小韩琦自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抱怨过一句,一直咬着牙,默默的依着萧楠的标准练习,只瞧得萧楠心里不只一遍的道:怪不得人家能成为一代名相,瞧瞧这份学心的心态和毅力。

    转眼二十余天时间就过去了,萧楠到韩家的时候是十月十二,现已到了十一月初五,这日一早,吃过早饭,萧楠便向宋诺夫妇告辞,在韩家的这大半个月,萧楠过得很舒心,身边有小韩琦和韩禹这两个可爱的娃陪着她玩,又有宋诺精湛的厨艺喂五脏庙,若不是想着家里的母亲,弟弟,萧楠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老师,我会努力习武读书,不给你丢人的。”萧楠和宋诺告完别之后,小韩琦慢慢走到她旁边,规规矩矩的朝萧楠行了一礼,略带着几许鼻音的看着萧楠开口,经过这二十多天的相处,小韩琦已彻底被萧楠折服,真心诚意的把萧楠当成了自己的老师。

    “我相信,你一定是我最得意的学生。”萧楠蹲下身,一把将他拉到怀里,用力抱了一抱,又捏了捏他的脸蛋,笑道。说完之后,便放开了韩琦,转身跃上马背,策马扬鞭,瞬间就消失在韩家人的视线尽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呕心沥血

    萧楠从安阳回家之后,对萧祯的教育从宽松的放养改成了的圈禁式严厉教育,在此之前,鉴于萧祯的智商比同龄孩子高出一截,他本身对学习也很有热情,萧楠除了会跟据他的进度安排相应的课本之外,很少督促逼迫他学习。

    现在则不一样,萧楠是十一月初八回家的,一回到家,萧楠就把萧祯叫到面前,一脸严肃的看着他问:“萧祯,我知道你已经过了童生试,四书中的《论语》,《孟子》,《大学》基本已经吃透,《中庸》只知内容,其意却是一知半解,五书中的《诗经》《尚书》《礼记》问题也不大,《周易》《春秋》却有大半内容,你尚处于懵懂之态。”

    “接下来,一年之内,我要求你将四书五义的内容全部读透,不懂的,用笔圈出来,我一一为你讲解,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经农要事》,《孙吴》、《问对》,《六滔》,《六律》,《六艺》《帝范》……这些,你全部要在两年内学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姐姐,你,要送我离开了吗?”萧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他一双乌黑的大眼落在萧楠身上,定定的看了她半晌,才开口问。

    “不是我要送你离开,而是你终归要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去,姐姐不能跟着过去照顾你,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你把你该掌握的东西都教给你。”萧楠避开他的视线,道。

    “我懂了,姐姐,我会努力。”萧祯垂下视线,低声道了一句,接下来的日子,萧祯小孩童就过起了夙兴夜寐的生活,每日鸣鸡而起,夜半而宿,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四个时辰,三餐饭一共耗费一个时辰,其它的时间不是在练武就是在读书,他不再有任何休闲活动。

    不仅是他,就连萧楠也跟着他忙了起来,碰到他读不懂的地方,萧楠要细心的为他讲解,除此之外,萧楠还在编写史鉴,史鉴是萧楠自己取的名字,实则是资治通鉴的简化版,在萧楠看来,资治通鉴实是一部难得鸿篇巨著,这部典著不管是对帝王还是将相,都是极好的范本。

    但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司马光还没出生,资治通鉴自然还没编写出来,以萧楠一人之力,自不可能编得出资治通鉴,她也不打算去窃取司马光的功劳,她只根据世后的总结,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编写到本朝的太宗结束。

    她并不记录每个朝代的每件事,只将每个朝代对当时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列出来,再根据后世汇聚无数智慧和经验得出的总结,结合自己的理解,给予刻观的点评批注,虽然一个朝代占用的笔墨不过区区几千字,但从三皇五帝到宋朝,却足足有三千年的历史,想把这三千年的历史全部用最精简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给予合理的批注,绝不是一项轻易工程。

    饶世萧楠上辈子知识渊博如海,现今真正做这项工程的时候,仍觉得知识不够用,为了编写好这部书,她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死了多少脑细胞,掉了多少头发,她从大中祥符六年的十二月初一正式着手开始编著,一直到大中祥符七年的九月,才正式完成,除去中间制茶,和出去与人谈事,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其它的时间,全部放在上这面。

    当这部史鉴写完的那一刻,萧楠的只觉得自己这段时日以来,一直像打了鸡血般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精神一松,她便一阵疲惫无比的倦意袭来,连回房都来不及,就这样趴在桌上沉沉睡了过去,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到了床上,萧祯趴在她的床边,静静的看着她,漆亮的大眼中隐有泪珠时隐时现,鼻子有些发红,显然是哭过。

    “萧祯,你怎么了?今年你已经十一岁了,可不兴有事没事就哭鼻子。”萧楠瞧着他的模样,不由皱眉道了一句。

    “姐姐!”萧祯非但没有被劝住,反而一把扑到她身上,抱着她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他的哭声很快将林氏,雀隐引了过来。

    “喂,这是怎么了?”萧楠微微一呆,她看了一眼在她怀里哭得伤心的萧祯,又抬目看了看,脸上神色同样十分悲伤的林氏和雀隐,不由吓了一跳,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林氏静静的盯着她看了半晌,然后转身,拿出一面镜子递给她,萧楠接过来一看,不由自主的呆了一呆,她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大圈,原本饱满的面颊瘦得颧骨都突了出来,眼窝深陷,头上竟是出现了一片时隐时现的白发,她现年才十九岁,可镜上的人看上去起马有二十九岁了,难道说,她编这一部史鉴,竟生生让自己老了十岁?

    “没事,就是精神力和心力都透支了些,等养上一年半载就养回来了,这头发,等我找千门要些草药过来,喝喝就能变黑的。”愣了半晌之后,萧楠很快就看开了,笑着对众人开口。

    “大娘,萧祯,你们在吗?”林氏正要说点什么,却听得林秀才的声音在外院响了起来,她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出去。

    “别哭了,萧祯,你都是小男子汉了,以后没事可不许哭鼻子,外祖来了,走,咱们出去。”萧楠将萧祯从怀里推开,从床上爬了起来,披上外套,朝外行去。

    “大娘,你,你这是怎么回事?”林秀才看着从屋内走出来的大娘,不由大吃一惊,萧楠这阵子为了编写这部史鉴,所有心血都投在上面,连林家都有好几个月没去了,林秀才陡然看到这样的萧楠,还以为自己认错人了。

    “没什么,最近在写点东西,精神和脑力都有些耗费过度,等养上一段时间,就能恢复。”萧楠走到他身旁,笑着开口。

    “你在写什么竟然把自己透支成这样?”林秀才仍然吃惊不减。

    “外祖,正好写完了,你来帮我看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顺便帮我提提意见。”萧楠没有直接回答自己在写什么,而是将林秀才带到了自己的书房。

    林秀才进入书房,看着那一叠足有半尺多高的手稿,坐在案上慢慢看了起来,林秀才今年已六十有九,年纪大了,眼睛也没那么好,好在萧楠的书写极为工整,字很好认,即便如此,四万多字的手稿,他仍然花了两日才看完。

    看完之后,他静静的坐在书桌前,一言未发,足足在里面坐了小半个时辰,才起身走出来,林氏瞧林秀才从屋内走出来时候整个人仿若失了魂一般,不由大吃一惊,疾步迎上去问了一句:“父亲,你,你怎么了?大娘写的东西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得让我没有办法相信,这真是我个外孙女写出来的,我知道大娘这孩子出色,可我,却从来不知道她竟然出色到这程度,怪不得,她如此年轻,又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在写完这篇手稿的后,仍然把自己的身体伤成这样。”林秀才怔怔的看着正坐在庭院的桂花树下闭目养神的萧楠,仿若自语般开口。(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岁月静好、似水流年

    古人所言慧极必伤,一夜白头不是没有道理的,萧楠为了这部史鉴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没写完之前,她所有的心神都钻在里面,一直没有松懈下来,人看上去虽消瘦憔悴了一些,却并不算严重,直到写完那一刻,她整个神精陡然放松下来,所有的后遗症也在那一刻尽数爆发,这才让她仿若在一夜之间,老了无数岁。

    “她……”林氏看一眼半躺在桂花树下的躺椅上闭目养神的闺女,面色十分复杂,萧楠这大半年来不分昼夜的伏案她不是没看见,中间也不只一次劝过让她好好休息,就算要写什么东西也不急于一时,每次劝的时候萧楠都会笑着对她说:我知道,阿母。

    可接下来该怎么还是怎么样,林氏对自家闺女的性子是有几分了解的,见她这样便知萧楠手头上的事很紧要,自己劝不了,除非萧楠完成手头上的事,她知道闺女花这么多心血去写的东西定然不会普通,却从没想过,自家父亲在看过之后会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林秀才虽只有秀才功名,可他自身的水平绝不在那些正二八经被录取的进士之下,正是因为了解这些,林氏的心头才愈发的惊讶,林秀看了林氏一眼,自是知道自家女儿在想什么,不过他却没有多作解释,只摇了摇头:“至于具体编写的内容是什么你就不用问了,这部书应该是大娘为萧祯这孩子撰写的,日后若有机会面世……”

    “父亲,萧祯,他是不是快要离开我们家了?”林氏沉默了一会,又轻轻问了一句,她本是极为灵慧的女子,很多事不说,不代表心里不清楚,这孩子生来就远比一般的同龄人聪慧,以他的脑袋瓜和勤奋好学性格,萧楠根本不用将他逼得这么紧。

    这一段时日,不仅是萧楠自己每日不分昼夜在忙活,萧祯也被她逼着每日鸣鸡而起,夜半而息,一天十二个时辰,除去睡觉和吃饭的时间,其它的全部被用在了学习上,这大半年下来,这孩子连几乎没走出过离家门口百米远的地方,如此勤奋刻苦,这娃虽不像萧楠那般吓人,却也生生瘦了一圈,以这孩子的聪慧,若不是快要离开萧家了,萧楠想必不会这样逼着他学习。

    “大娘没和我提过,不过,看样子大概是这样。”林秀才道。

    “父亲,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历?你知道吗?”林氏缓了一缓,又问。

    “关于萧祯的来历,如果大娘觉得时机到了,她会主动告诉你,没说的时候,咱们也就别问了,这孩子行事的手段,已远非你我能及,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她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林秀才沉默了一会,才回答。

    不说林氏的心事,但说萧楠,自史鉴编写完成之后,她就完全闲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的身体消耗过度,不宜再四处奔波,为此,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她哪里都没去,每日就在家里静养,早晚各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打坐调息,其它的时间,除了睡觉、吃林氏和雀隐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各种补食汤药,就是躺在自家院中的桂花树下的假寐,或者喝茶。

    九月中下旬,乔子岳家后院种的那片葡萄成熟了,他们家的葡萄架下还有一张用软藤编制、看上去美观、躺上去舒适的秋千,再加上他们家后院对面还种了一片两亩地的菊花,躺在秋千上,一抬眼,就能看见对面山坡上那片掏拽生姿的金菊。

    单论景色,实在比萧家强上不少,萧楠一为了就近吃葡萄,二为了欣赏美景,从九月下旬开始,她每日下午的休闲场所就由自家的庭院,改到了乔子岳家的葡萄架下,乔家已经四岁的小姑娘时常会跟过来缠着萧楠玩,不过乔子岳夫妇知道萧楠现在的身体不好,每次最多只让孩子缠萧楠玩小半个时辰,到了时间就会被带到外面去。

    “乔大嫂,你这葡萄今年结了不少,可以摘点出来试着酿点葡萄酒。”萧楠躺在秋千上,手里拿着一窜乔夫人洗好了递到她手上的紫葡萄,一边往嘴里丢着,一边开口建议。

    乔子岳一家来桑榆村定居不过三年,这后院的葡萄也才种植三年,去年只稀稀落落的结了几个,今年才开始正式大量挂果,他们家的这个葡萄架长约有十米,宽三米左右,今年丰产,结出的葡萄仅靠萧家和乔家两家人吃肯定是吃不完的,若能酿点葡萄酒,正好合适。

    “我倒想酿,只是不太会,怕酿不好。”乔夫人听得颇为心动,她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也喝过别人自酿的葡萄酒,只是她自己却不会。

    “我会,自家酿制葡萄酒,工序其实很简单,我说步骤,你先用一个小瓶酿制试试,第一步,将完全成熟的深紫葡萄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再把它们放到干净的容器中,自然晾干葡萄上沾的水珠,第二步,晾干之后,洗净手,将葡萄去梗和籽,放入玻璃容器中将其捣碎。“

    “第三步,将捣碎后的葡萄放入大小合适的玻璃瓶或者罐中,装到三分之二的满度,再放入适量的白糖。”(这个时代没有不绣钢容器,铁容器是不能酿酒的,只有玻璃器最合适。)葡萄和糖的比例约为10:1,做好这一切之后,将带有透气孔的瓶盖将瓶子盖好,将瓶或者罐放在温度约在18…30之间的地方,每天注意一下,将浮上来的葡萄碎片压下去,浮沫弄出来,如此大约七八天时间,就发酵得差不多了。”萧楠笑着接过话头。

    “听上去确实不难,我这两天就先采一部份熟透了的葡萄试试。”乔夫人听得颇为心动。

    “姐姐,你喜欢喝葡萄酒,我也可以试着酿一点。”从外面进来的雀隐正好听得萧楠和乔夫人的对话,忙接了一句,她手里端着一盘点心,显然是给萧楠送下午茶来了。

    “嗯,雀隐,你也来试试,你手比我巧,咱们这葡萄今年结得不少,足够咱们俩折腾的。”乔夫人一看见雀隐,顿时笑了起来,在桑榆村的三年时间,乔夫人不仅和林氏成了好朋友,对雀隐这丫头,也是喜欢得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竟境我原以为只有书上才有,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真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谓岁月静好,似水流年,不外如此!真希望此后一生,都能这般悠然平稳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