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也听报纸上分析过李天成的政治倾向,他认为在中国实行mín zhǔ共和必须慎重,必须在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mín zhǔ意识充分培养起来之后,才能逐步推行广泛的mín zhǔ制度,李天成认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年之久,所以我们现在要求他立即实行mín zhǔ共和制,他恐怕还不会轻易答应。”陈其美也站出来说道。

    “这个李天成,我怎么觉得他有很多想法与孙某倒有几分相似,他所说的集权政治与我所想训政时期十分类似,我曾经设想将民国政治分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三个阶段,在军政时期用武力统一全国各省,在各省推行三mín zhǔ义教育,然后到了训政时期施行约法,逐步实现地方自治,到最后的宪政时期,以宪法为国家根本**,约束所有人,实行真正的mín zhǔ共和,将权力完全移交到广大人民手中。而李天成的想法倒是与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现在倒是十分想见见这个神通广大的年轻人,我怎么觉得此人有如神人一般,他还这么年轻,脑子里就有这么多超前的新思想,难道他的这些思想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成?我的思想可是在长期**斗争之中积累起来的,而李天成看似天生就懂得很多常人无法想到的东西,真是神乎其神的一个人啦。”孙中山听到这里,突然觉得李天成与自己的想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就连他发明的南京zhèng fǔ公务员的统一服装,也和自己设计的中山装惊人地相似,而且他发明的时间比自己还要早几个月,也就是说李天成不可能抄袭自己的创意,这使得孙中山对于李天成这个人更加琢磨不透起来。

    对于李天成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究竟是如何发家,又是如何突然在苏南起兵,然后一举攻占了南方几个重要省份,孙中山感到疑惑不解,在他眼里中国历朝历代的****斗争领导人,都必须是由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来担任,而李天成的年纪与他今天的地位十分不相称。

    孙中山觉得许多事情似乎都在按照李天成的计划一步步进行着,他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兵力的部署,和展开一些列的政治活动,而对于孙中山的广州国民zhèng fǔ突然出现,李天成表现出了有别于常人的惊人平静,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他根本不会因此而出现任何惊慌失措或是意外之举,而是镇定自若,稳如泰山。这一切表现,使得孙中山认为李天成这个年轻人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老辣和沉稳,这一点始终在他心中是一个琢磨不透的谜团,他现在非常想要亲自见见这个神秘莫测的高人,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竟然在年仅二十三岁时,便登上了南京zhèng fǔ主席的宝座。

    “难道这李天成也和那三国大智者诸葛孔明一般,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我看他似乎对于时局的把握做得滴水不漏,许多事情他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沉稳,对于广州国民zhèng fǔ的成立,他没有表现出丝毫讶异,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孙中山越想越觉得用高深莫测来形成李天成这个人一点都不为过,他甚至真的可以用神人来形容,于是发自内心地感叹了一声。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白手起家,在二十出头就担当如此重任之人,细细想来还真的只有李天成一人而已,如此说来,这个人的能力不可限量,如果能够将其争取到mín zhǔ共和的队伍中来,那将是我同盟会的一大幸事啊”黄兴也立即赞同了孙中山的说法。

    不但孙中山有这种感觉,几乎所有国内的政治人物都感到,李天成的横空出世如当年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似乎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一个jīng典桥段,他随后所做的一切都与当前的时局稳步耦合在了一切,几乎滴水不漏地一步步实行着自己的政治目标,其眼光和见识都大大有别于常人。他能够洞察到局势的细微走向,处事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对于袁世凯和rì本人这样老辣的政治对手,与他们过起招来是招招制敌要害,招招使敌人处于下风,这种人在历史上还真的不多见。

    “有人表示反对吗?”孙中山见众人对蒋介石和自己的这个提议都开始转变了想法,于是又环顾了一下他们,观察着每个人脸上的神sè变化,小心询问道。

    在场的大部分人此时心中都想得和孙中山一般,想去尝试一番,有一两个人似乎心里还有些疙瘩,但见大家都表示默许,自己也提不出什么合理的反对理由,于是也就跟着保持沉默了。

    “那好,就这么办了,这件事情我决定亲自去和李天成沟通,我可以先通过电话和他进行协商,若是他肯同意我们的建议,我会亲自赶赴南京与他进行进一步的商议,以图尽快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统一中国南方,也让狼子野心的rì本鬼子看看,我们中国人是团结在一起的,让他们不要再打我们的注意。”孙中山见无人反对,心中甚安,于是便长吁一口气说道。

    此时孙中山也是站在全体民族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将个人的地位和荣辱抛之不顾,在场所有人不得不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了一股赞许和崇敬之情。

    两天之后,南京军zhèng fǔ办公大楼二楼的办公室内,李天成正在办公室内看着最近几天报纸上的新闻。局势平静下来之后,这几天的新闻都集中到了rì本人的动作上,许多报纸都对rì本人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谴责,甚至是辱骂。但rì本人却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将肮脏的魔爪伸向东北和华北地区,才几rì时间,rì本人就获得了河南、抚顺等地的煤炭开采权,这些是他们威逼袁世凯和满蒙皇帝签订的协议。rì本人将把这些煤炭和东北一些已经获得的优质煤开采出来,然后一部分运输到rì本本土封存起来,作为他们的储备能源使用,一部分则在rì本军工冶炼企业大量使用。

    另外rì本人也提出了向东北和华北逐步移民的计划,计划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向中国移民多达几千万人,几乎将整个rì本本土的人都搬到中国来了。

    rì本zhèng fǔ几乎用十几二十年时间,使rì本人最终成为中国土地上一个新的族群,然后再以这些扎根在中国的rì本人为基础,对他们进行长期良好的教育训练,使他们逐渐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上等人,从他们之中征召优等士兵入伍,扩大rì本在华军队规模,以军事优势对中国原住各民族进行奴役统治,逐步实现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侵略。

    最后再使用武力抢占那些仍然抗拒rì本人居住的地区,尤其是中国南方广大地区,这个计划不可谓不yīn毒,实际上是经过长期移民,导致rì本人成为中国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而存在,其它民族都将被优势的rì本人逐步排挤,最终成为他们统治和奴役的目标。。。。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对话

    第一百五十八章对话

    李天成和孙中山一样,早已看清rì本人的丑恶嘴脸,袁世凯和满蒙王国zhèng fǔ当然也十分清楚rì本的狼子野心,他们只不过是无能为力罢了。

    “主席,我接到广州国民zhèng fǔ的电话,是他们的议会议长宋教仁给我打的电话,他说广州zhèng fǔ总统孙中山想和您通个电话,谈一些关于时局问题的看法,看看您是否有空,有空的话我就给您安排个时间。”这时王四海突然走到门口,敲门而入,对李天成汇报道。

    王四海原是李天成创业初期的秘书,现年二十九岁,此时已被他提拔为了zhèng fǔ办公室主任,负责zhèng fǔ办公室的人员管理、rì常工作等相关事宜。

    “孙中山,他主动找我了,难道是……?”李天成闻言,顿时放下了手中的报纸,诧异地望了已经微微发福的王四海一眼,口中低沉地说道。

    李天成想到了历史上孙中山在创立南京zhèng fǔ之后,主动邀请袁世凯担当民国大总统的事情,孙中山此举是为了获得袁世凯的支持,逼迫清帝退位,尽快实现全国统一。心想孙中山是不是将自己当成了第二个袁世凯来对待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自己的统一的大业也没有什么坏处,于是也想听听孙中山到底有什么想法。

    “你去安排给宋教仁回个话,就说孙总统既然这么有诚意,我当然不会将之拒之于门外,让孙先生随时打进电话来,你把电话转接到我这边来,我会和他进行一次长谈。”李天成稍稍思忖之后,立即做出了决定,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自己要好好利用一下,于是便吩咐道。

    孙中山在李天成心目中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和深明大义的人,他是一个真正不顾个人利益、大公无私的君子,这种人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延绵历史中并不多见,所以李天成对孙中山也十分敬仰和欣赏,心中十分期待与他的这一次历史xìng对话。

    到了下午…左右,李天成办公桌旁边的电话突然响起,正在喝茶的李天成立即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有些激动地拿起了老式的手摇式电话话柄,很快靠在了耳边。

    “是孙中山打来的吗?”电话那头是王四海的声音,李天成急切地问了一句。

    “是的,我这就给您转接过来。”王四海听出了李天成的心情,立即回应道。

    随后电话里便传来了一声轻响,王四海正在转接孙中山的电话到李天成的办公室。

    “你好,是李天成先生吗,本人是孙中山,想与你交谈片刻可以吗?”电话那头传来了孙中山温和而又磁xìng的声音,是一个成熟男子应该有的沉稳而深沉的声音,他的声音听起来和电视剧中出现的颇为相似,李天成不禁佩服后世那些配音演员的职业水准。

    听到孙中山的声音之后,李天成心中还有些激动,尚未平复下来,稍等了两秒钟之后,清了一下嗓子开口道:“你好,久闻孙先生大名,今rì有机会与先生直接对话,真是三生有幸,不知先有何高见,我自当洗耳恭听?”

    “高见倒是没有,我有个小问题想问一下,李先生怎么只有名而没有字,若是能称呼先生的字,那岂不是显得更加亲切。”电话那头的孙中山想要和李天成套一下近乎,认为直呼其字号将等同于把对方视作知己来看待,两人的关系就会立即拉近几分,于是便轻声问道。

    “本人是个另类,只有名而没有取过字,让先生见笑了”李天成根本就没有取过字,因为他想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xìng,想要破除这个时代一些繁琐的习惯,比如字这个东西,他认为是多余的,因为它会让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号等多个识别特征,显得十分繁琐,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没有给自己取过字号。

    “先生真是个xìng十足之人,常人都有字和号,先生却不以为然,也许只有先生这般的高人才能有如此与众不同之举啊”孙中山轻笑了两声,调侃着说道,想要将会谈的气氛搞得轻松起来。

    “鄙人认为我们要反封建社会,就要反对它包含的一切糟粕文化,关于字号,我个人认为它们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识别印记变得更加繁琐,不利于社会生活高效率运转,若是每个人只有一个名而没有字和号,将会省去我们记忆多余信息的时间和脑容量,用来做其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李天成也笑着解释了起来,两人如聊家常般渐渐打开了局面,似乎如同两个熟识老朋友在通电话一般,立即将原本的陌生化为了乌有。

    “先生高见,孙某自叹不如啊,李先生果然如传闻所言,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识和见解,孙某早就想和先生见个面,好好聊一聊了,不知先生给不给我这个机会?”孙中山渐渐恢复了正常的语气,又淡然说道。

    “能够与孙先生这样的旷古绝今的大才相识,李某也是倍感荣幸啊,先生随时可以来南京做客,李某定当随时陪同先生一起游览一下南京的名山大川和历史名胜。”李天成客套着说道。

    “你看看,我孙某人又浪费了广州国民zhèng fǔ几分钟的电话费,竟然和先生聊起了一些无用的废话,把正经事都差点给耽误了。”孙中山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他将自己活跃气氛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

    “先生有何高论,自当讲来,李某正要亲耳听一听先生倡导的三名主义。”李天成也将话题转入了正题之中,平静地说道。

    “那我再问先生一个问题,不知李先生认为,当前国内的局势对于我华夏而言,究竟是好是坏?”孙中山稍稍沉吟,立即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鄙人自苏南起兵以来,一切都是以推翻封建帝王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目标的。如今国家四分五裂,与我想象之中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相去甚远,这一点我也是有历史责任的。”李天成随后长叹了一声,轻声说道。

    “先生是首义的英雄人物,虽然此时国内局势发生了不尽人意的变故,也不能将历史责任推到先生头上,这与清zhèng fǔ和袁世凯为一己私利,而放弃民族大义的奴狗行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人才是民族的败类,才是致使当今中国堕落入分裂局面的始作俑者,是全体人民应该竭力声讨的对象。”孙中山谈到了袁世凯和清zhèng fǔ之后,稍稍显得有几分激动起来,愤然说道。

    “虽然道理是这样的,但这种局面也是因为我而起,所以李某心中既焦急也无奈,不过我曾经发过誓,一定会让中国回到大一统的时代,尽快结束分裂局面,让小鬼子无机可乘。”李天成继续低沉着嗓音道。

    “不知李先生要以何种方式统一全国,是否还是如前一般,以军事为主导,政治为辅呢?”孙中山微微一顿,然后追问道。

    “我一直以为政治手段应该放在第一位,军事手段放在最后,若是能兵不血刃地统一中国,我又何尝想让我们的将士上前线去流血牺牲呢,但如果政治手段达不到我想要的结果,就只好兵戎相见,在战场上分个高低了。”李天成随后又肃然道。

    “既然如此,先生是否考虑过对孙某也用兵呢?”孙中山听了李天成的话,声音也立即变得yīn沉了几分,饶有兴致地追问道。

    “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枪是指向那些危害民族的败类和异族侵略者的,绝不会向自己的**同志开枪,孙先生是我华夏民族的脊梁,是不顾个人安危,深明大义之人,我怎么会对孙先生动刀枪呢。”李天成听了孙中山的话,顿时呵呵一笑地说道。

    “哈哈,看来是孙某多虑了,李先生果然也是明白民族大义的,绝非袁世凯之流可以相提并论的,你的**同志四个字可让我心中突然一阵热乎啊,这四个字用得十分恰当,孙某也是同样理解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孙某今天才会冒昧和李先生探讨一下有关国家统一的大事。”孙中山放下了心中的防备,笑着说道。

    “我就不再卖关子了,我这次与先生通电话的目的,就是要和先生讲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之间是友非敌,是可以携起手来的**同志,绝非你我于袁世凯和清廷的关系,只要先生不弃,孙某可以立即和南京zhèng fǔ携起手来,将民族统一的问题先解决掉一半,先统一南方,然后再北向而伐,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孙中山随后便恢复了平静,将自己心中所想提了出来。

    “那以孙先生的意思,我们又该如何携起手来呢?”李天成心想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孙中山的目的已经显露了出来,不过他还想先看看孙中山有什么想法,然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和同盟会、广州zhèng fǔ的同僚就这个问题详细探讨了一番,我的同僚们都认为,如果先生能舍身取义,采取如广州zhèng fǔ相同的mín zhǔ共和制来统一南方各省,那将是我们的一大福音,是我和**同志们都非常期待的事情。其实我们的mín zhǔ共和制和先生所倡导的mín zhǔ是同出一辙,只不过是在如何实现这个mín zhǔ的过程之中,还存有分歧。我听闻先生也对mín zhǔ共和提出了分几步走的目标,而孙某也提出了类似的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可以说与先生的政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希望先生能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我相信在大家都尊崇mín zhǔ的大前提下,事情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孙中山立即抛出了自己的主张。

    “那先生认为的训政时期需要多久才能过渡到宪政时期呢?”李天成深通历史,当然不会不知道孙中山提出的三个时期,于是立即反问道。

    “我认为只需要三五年时间即可,这与先生所提及的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有些出入,我们之间的分歧最大的地方恐怕就在于此吧,我的意见是尽快实现还政于民,不知先生可否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已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