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大龄剩女-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闺秀探头说:“有劳杨大哥,忙完了就赶紧到我马车里来避避雨吧。”

    杨威摇手道:“我们是粗人,有蓑衣呢,就不挤着小姐了,只是李三爷和狄大人怕是要遭罪了。”

    古闺秀将手中的手帕拧成一团,松开又拧,拧了又松,眼见着豆大的雨点砸到地上激起灰尘,她赶紧吩咐琬碧:“去请狄大人到车厢里避雨。”

    琬碧应声而去,狄仁杰不一会儿就推着李德淳上车了。

    古闺秀把头扭到一边,似是要把车顶看出一朵花儿来,一眨不眨的盯着。

    狄仁杰活跃气氛说:“这大雨说来就来,幸好你邀我们到车厢里来坐,不然可要淋成落汤鸡了,我也就罢了,李三爷常年在庙里清修,身体只怕吃不消。”

    古闺秀瞪了他一眼,说:“只有我这里能躲雨,我若不请,你还真打算淋雨不成?”

    狄仁杰见她虽没跟李德淳讲话,但脸上没怒色,这才放下心来,他敢把李德淳请进马车,也是猜准了古闺秀没那么狠的心赶人下车去淋雨。

    李德淳听见女儿说话了,心中喜不自禁,连忙搭腔说:“怀英小看我了,我虽然入寺多年,但当初在西北大营里摸爬滚打吃的苦,可是你这种坐衙门的年轻人想象不到的。”

    古闺秀心中想到:呵,这才几天,直接称呼狄仁杰的表字“怀英”了。

    狄仁杰很给面子的接他的话说道:“听说李三爷以前还打过突厥?”

    “是,那个时候突厥还没有投降,分**和西突厥……”他缓缓说起从伍那些年的事。

    古闺秀听着车外的雨似瓢泼一般,打的车顶轰隆作响,而李德淳不紧不慢的讲着打仗的故事,狄仁杰不时回应几句,她突然觉得有种“宁静”的感觉。

    在说话的两人都很关注古闺秀的反应,看她虽不再说话,但分明是认真而有兴趣的在听李德淳说故事,狄仁杰放下心来,而李德淳讲的更卖力了。

    故事说到**可汗被李靖打败,小可汗苏尼失率众投降时,杨威突然来找他们商量。

    “小姐、狄大人,雨太大,路上不好走,照这样的速度,今天无论如何是赶不到晋州城了,前方只有一个叫做柳林屯的村子能够歇脚,你们看要不今天就歇在那里,等明天雨停再进晋州整顿吧?”

    狄仁杰之前派人查探过路况,对沿途的情况比较了解,于是赞同的说:“过了柳林屯还有五十里才到晋州,如果不能在天黑之前进城,只能宿在野外,这样的天气,不如在柳林屯歇脚。”

    古闺秀和李德淳都没有异议。

    狄仁杰便交代自己的亲随:“你一个人赶在前面先到柳林屯找个宽敞的农户借宿,把住处和晚饭准备好,不要舍不得银子,我们要打扰别人,说话客气一些。”

    他的人领命而去,杨威就带着众人走下官道,改道往柳林屯而去。

第五十二章 雨中情(2)

    大雨冲刷之下的泥土路早已没了原有的形状,特别是离开官道之后走上乡间小路,狭窄又凹凸不平的路况对古闺秀一行的两辆大马车充满了考验。

    古家同行的伙计搬运着石头填补路面以防马车陷入坑中,行进速度十分缓慢,挡住了从后面来的一辆驴车。

    那驾驴的是一个戴着大斗笠的年轻人,他上前与一个伙计搭话问道:“你们这是去哪?”

    那伙计说:“往前面柳林屯投宿去。”

    年轻人便摇手道:“不行的,你们掉头走吧,柳林屯不准外人进村,你们去了也是白去。”

    伙计一听愁上眉头,赶紧把杨威喊了过来。

    杨威与那人打听了一番,同样皱起眉头,急忙找古闺秀去。

    “小姐,外面遇到一个柳林屯的村民,他说他们村因为接连失踪了好几个姑娘,传说是被外头的人拐走的,于是封了村不许外人进,劝我们调头。你看这可怎么办?”

    古闺秀惊讶道:“竟然有这样的事?”

    这么大的雨,眼见就天黑了,如果不能住在柳林屯,他们真的只能在雨中露宿,这可太糟糕了。

    她想了一下跟狄仁杰和杨威商量道:“我们有官衙的路引,并不是什么来路不清的人,不如先到了柳林屯再找村长商量,就算不能进村,在村外找个田间废弃的屋子也比露宿山林的好,你们看呢?”

    狄仁杰同意道:“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去,只有先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如此说好,大家继续向柳林屯走去,半路遇上狄仁杰的亲随,他从柳林屯打探了消息回来,跟后面驴车上年轻人说的一样,柳林屯不放生人进村。

    “我与那些人说了很多好话,可是守村的汉子油盐不进,还差点动起手。”

    狄仁杰问道:“守村的是村民,而不是衙役吗?”

    随从说:“不是衙役,都是些庄稼汉,手上拿的铁镐、木棍。”

    狄仁杰同古闺秀和李德淳说:“柳林屯既然是因为有人失踪而戒严,理应报官由官府查明,怎么私自动组织了民兵,看来事情不简单啊。”

    李德淳说:“要让大家都打起精神,别出了什么意外。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我觉得这柳林屯很危险,小心点为妙。”

    古闺秀对杨威点了点头,让杨威按照李德淳说的下去安排,李德淳喜不自禁。

    一路坎坷,大家终于到了柳林屯。

    柳林屯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百余人小村,古闺秀撩起车帘看了一眼,村口的两棵大柳树下果真站着四五名大汉,远远的就冲着他们吆喝,不要他们靠近。

    狄仁杰披了蓑衣下车,亲自去说,但依然不见效,那些大汉不认什么路引,只知道不认识的人不准进村,还把驾驴车的青年说了一顿,怪他不该领这么一群人回来。

    那青年委屈的不得了,说:“我从县城回来的路上遇到他们,一早就告诉他们不要来柳林屯,可没人听我的,并不是我引来的呀。”

    得到消息的柳林屯村民纷纷赶来,一时间,村口聚集了十几二十个汉子,因下着雨,说话要大声吼才听得到,场面十分混乱。

    更有激动的人指着他们说:“就是你们这些外面的人把我们女娃拐走了,还想在村里投宿,门儿都没有!快点滚,别要我用棍棒撵你们!”

    古闺秀看这架势不好,忙对琬碧说:“快去跟狄大人说,不要强求,我们走吧。”

    琬碧急忙下去传话,狄仁杰一脸挫败的回来,说:“这些村民太过激愤,听不得人讲话,实在难以沟通。”

    古闺秀说:“有些丢了女儿的人家,现在心里定然愤怒,看样子又是没捉到真的拐子,难免迁怒到我们身上。我们还是赶紧去找别的地方,不管什么条件,能挡雨就行。”

    狄仁杰点点头,又返回雨中。

    他见柳林屯的村民唯有那驾驴车的青年好说话,便问他:“贵村出了事,既然不欢迎我们,我们也不好勉强,只是不知这附近可有什么躲雨的地方?破庙、废屋、猎棚都行,就算是有个石洞也好。”

    那青年想了想说:“你们往村北走一点,那边有座庙可以遮雨,不过庙里没有和尚住持,只是平时会有村民过去上两柱香,破败的很。”

    狄仁杰感谢不尽,想了想又掏出几两银子来:“我们一行这么多人,赶路到现在还没吃上饭,不知你能不能卖我们一些鸡鸭填填肚子?”

    村子里家家户户养鸡养鸭,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狄仁杰给的钱又多,青年说:“你们先去吧,我回家捉了鸡给你们送到庙里去。”

    狄仁杰抱拳又谢,这才领着众人找破庙去。

    破庙很好找,田原之上就那一座屋子,果真如青年所说,很破败,一尊看不出是什么神仙的坐像,一个掉了漆的香案,这就是破庙的全部。

    好歹有个屋顶能遮雨,大家舒了口气,纷纷动手扫地弹灰,把车上的干净毯子搬了进来。

    待收拾好了,青年挑着担子送了十只鸡过来,担子里还用油布盖着一篮子干柴火。

    “下这么大的雨,你们总要生火取暖,杀了鸡还得烤,我想这边没柴火,就给你们带了点过来,一晚上应该够用了。”

    古闺秀见他想的如此周到,之前对柳林屯的不满立刻消散,觉得这里村民还是很质朴的,只是遇到了事,才有些杯弓蛇影。

    她让琬碧又给了青年一些银子,多谢他帮助。

    青年一看同行的还有姑娘,“哎哟”一声说:“你们还有女眷同行啊?那可千万要小心,我们村已经失踪了四个姑娘,都是顶漂亮的好姑娘,你们千万要注意安全。”

    狄仁杰和李德淳瞬间紧张起来。

    狄仁杰邀他坐下说话,问了姓名,知道他叫冯保,于是问:“你们有人失踪难道没报案吗?”

    冯保愤愤的说:“怎么没报案?我们丢第一个姑娘时县老爷就带着衙役来问话,查了一阵没查出个结果,就再不来了。后来我们村里又丢了一个姑娘,再报案,他仍旧查不出,到最后我们就不指望他能破案,自己戒备起来。”

    狄仁杰又问:“既然什么都没问出来,怎么你们都说是外面的人把人拐走的?”

    冯保说:“丢的第一个姑娘是我们村长的女儿,是去年过年之前到县城里买东西的时候走丢的,一块去的人说她是被一个贩胭脂的外地商人拐走的。后来接连丢的几个,都是在我们村来了生人的情况下丢的,不是有米贩子来,就是有棉花贩子。可我们寻上去,又查不出什么,一点办法也没有。”

    狄仁杰不由得沉思起来。

    冯保见他们生了火堆,活鸡在外面宰了已串上树枝在火上烤,便告辞回家了。

    古闺秀看众伙计都穿着湿的衣服,因她在场不便换衣,就主动回到马车上休息,把火堆留给他们更衣取暖。

    她和琬碧前脚上了马车,李德淳后面就跟上来,说:“这里不安全,你们在庙外我不放心。”

    古闺秀的马车就停在庙门口,掀起帘子还能听到里面人说话,仅几步路的距离,但李德淳这样小心她的安全,她不知道怎么拒绝。

    一时间车厢里没有声音。

第五十三章 雨中情(3)

    车厢里气氛沉静,古闺秀不太自在,便低声跟琬碧说话。

    “我先前以为是阵暴雨,可一点停下的迹象都没有,下的真大。”

    琬碧发愁的说:“是啊,今年还没下过这么大的雨,明天要还是下不停可怎么办呀?”

    古闺秀低声说:“天气又冷,若冒雨赶路,大家肯定要生病,明天雨还不停的话,要想办法说服柳林屯的村民让我们投宿才行。”

    李德淳坐在车门口听女儿说家常,夜色之中他只能看到古闺秀的轮廓,但他依然看的出神,娟秀娴静,跟她母亲可真像啊……

    如此想着,他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你跟你母亲真像。”

    古闺秀抬头看他,思量了一下问道:“你还记得她的样子?”

    李德淳点头道:“自然记得,一辈子都不会忘。”

    从来没人跟古闺秀说起过她母亲,古爹爹提起她母亲也只有一声叹息,古闺秀便问道:“我母亲她是个怎样的人?”

    李德淳回忆的说:“你母亲虽然生在皇家,但生母出身低微又去世的早,她是由宫里的教养嬷嬷带大大,虽说出身尊贵,却也看尽人间冷暖。直到有一次先皇重病,公主替先皇祈福绣了一千个‘寿’字,感动了太后和皇上,便下旨把她交给燕妃娘娘教养。后来燕妃怀了八皇子,她小小年纪贴身服侍燕妃细致入微,不仅不给燕妃添麻烦,还帮了她许多。燕妃见她乖巧懂事,十分疼爱她,她的日子才真正好过起来。”

    古闺秀听他讲的简单,但细想起来,她母亲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没有背景的公主,在宫里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啊。

    “那你怎么跟母亲认识的?”

    李德淳忽而一笑,说:“你母亲虽然娴静,却也有活泼的一面。宫里的娘娘喜欢打马球,她马球打的好,便常常让她参加。有一次娘娘和皇子比赛,因缺人,我在宫里当值,我也参加了,却被她一棍打下马来,狼狈的不行。她后来见了我十分不好意思,又想给我道歉,这便认识了。”

    似是陷入回忆里,李德淳内疚的说:“她那么聪慧,后来皇上、太后和燕妃都很疼爱她,要是没有遇见我,她一定会越过越好,是我误了她。”

    古闺秀冷冷的说:“若是没有遇见你,我母亲也许会听从旨意嫁给突厥人,这对她真的好吗?你误了她并不是因为你们相识相爱,而是你们相爱后你却没有勇气坚持跟她走到最后!”

    李德淳惭愧不已,说:“后来边境烽烟四起,我随父亲远征突厥,我没有想到你母亲会逃出宫到西北大营找我,突然听到她是抗旨逃出来的,我只想着她努力这么多年的结果全要毁了,若失了皇上的疼爱,她以后又要吃苦。而那时候跟突厥的战争要结束了,我也算小有功劳,寻思着先送她回宫,等到皇上论功封赏的时候再请皇上把公主下嫁给我,纵然有圣旨在先,但让我父亲帮着求情,总有些希望。可是公主却以为我要把她拱手让给苏尼失,不愿带她远走高飞……”

    他有些哽咽,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最后一次见到她的那天,也是下这么大的雨,我启程送她回宫,她因为淋雨发了高烧,我去镇上找大夫,回来就找不到她了。我找了她七年,她躲了我七年,再也没能见到她一眼……”

    古闺秀别过头去,她听着他们的故事很心酸,只叹着造化弄人。

    “母亲抛弃一切逃走,可见她当时是有多么的害怕。但凡你能给她一些勇气和信心,她也不会背着你离开,你定然是伤的她太狠。”

    李德淳后悔道:“是我的错,你母亲让我许她一个承诺,我不敢给,我怕皇上不答应让她失望。”

    古闺秀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古代女子的婚姻无法自己做主,得不到自己心爱的男子承诺,面对着巨大的皇权压力,惶恐、多疑、焦虑,一切都不足为奇。

    庙里烤鸡的香味飘进车厢,狄仁杰送来两只烤到金黄的鸡给他们品尝,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古闺秀收拾了情绪,笑着接过鸡腿吃起来,味道还真不错,表皮非常酥脆:“真好吃,多亏你我们才没有饿肚子。”

    狄仁杰上车与她一块吃起来,并与她商量:“你晚上还是睡在车厢里吧,庙里的土地湿气太重,拿下去的干净毯子不一会儿都潮了。而且十几个汉子挤做一堆,你只怕也觉得不方便。”

    古闺秀点头,她不在庙里,其他人也自在一些。

    李德淳却担忧道:“车厢里半夜会冷的吧?”

    古闺秀说:“灌个汤婆子就不冷了。”

    李德淳又说:“在门外不安全。”

    狄仁杰想了想说:“夜里会安排人守夜添火,一会儿把闺秀的马车再挪进去一些,对着门口应该无碍。”

    李德淳琢磨着这样的环境,他夜里肯定睡不着,到时候他替闺秀守着就是了,便不再多说。

    众人填饱肚子之后稍坐了一会儿,很快就各自歇了。

    伙计们白天赶路吃了苦头,火堆边不一会儿就传出鼾声,古闺秀跟琬碧在马车里拥着一床被子也渐渐入睡了。

    半夜,雨声依旧,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样子。雨滴急促的打在车顶上吵的她睡不安稳。

    突然一声巨大的闪电声将她惊醒,她不安的翻了一个身,耳边传来一声低吼:“谁在那里?”

    古闺秀惊坐起来,掀开帘子往庙里看去,狄仁杰和杨威听到动静也起来了。

    古闺秀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杨威说:“刚刚是李三爷的声音,他冲进雨里了,我跟过去看看。”说完也冲进雨幕中。

    古闺秀不安的问道:“他追什么去了?有人靠近吗?”

    狄仁杰皱眉道:“李三爷晚上没睡,一直在车外守着你,刚刚想必是发现什么人要靠近。你快进马车,不要出来。”

    “啊……”古闺秀没想到李德淳整夜没睡,在外面守着她。

    李德淳和杨威都追了出去,狄仁杰不便再走开,背着手站在庙门口放哨。

    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庙外的田埂上突然出现大群的人,吵吵闹闹的从庙外经过。

    而杨威冒着大雨冲回来,大喊道:“不好,出事了,大家快起来,抄家伙!”

    众人本就醒了,听他一吼,当即爬起。狄仁杰更是眼疾手快的把古闺秀从马车里拉出来,引进庙里的人堆之中。

    古闺秀问道:“杨大哥,怎么回事?”

    杨威说:“李三爷发现庙外有人影,跟了上去,追到后面的田埂,泥坡突然塌陷,露出四具尸体!好巧不巧柳集屯的人出来寻人,撞了个正着,扭着李三爷要送官,我要动手抢了李三爷回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