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274b02463822ea25cd36d0c262486d9-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不知怎的被本尼的邻居迪克知道了。他来到本尼的家,对本尼说:“亲爱的本尼,我妈妈生了重病,你的镜子借我一下吧。”本尼二话没说,就把镜子给了迪克。 
  其实迪克的母亲并没有生什么病,这只是迪克为了得到镜子而找的借口。他想把镜子涂成黑色,然后送给他公司的老板史密斯先生。前天,史密斯先生因为迪克上班迟到而扣了他的奖金,于是迪克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复史密斯先生。 
  在昏暗的灯光下,迪克拿着黑色的笔在镜子上使劲地涂着,他边涂边想象着史密斯先生倒霉的样子,不禁歪着嘴笑起来。 
  接着,迪克把涂成黑色的镜子当作圣诞礼物送给了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先生拿着镜子看了看,说声谢谢后收下了。接下来的几天,迪克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等待着可能发生的事情。 
  终于,一个星期后,迪克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史密斯先生在下班途中遭匪徒抢劫了。迪克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一阵狂喜,哈哈,史密斯你这老东西,真是活该啊。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地结束,由于史密斯先生当时被抢走的包里有一份同希尔公司的合作合同,结果造成不能按时履行合约,赔给了希尔公司一大笔违约金。公司因此债台高筑,股票也开始狂跌,公司内部起内讧,很多人纷纷辞职离开。不久,史密斯先生的公司倒闭了,迪克也因此丢掉了工作。 
  迪克气愤地找到本尼,冲他怒吼道:“什么破镜子,说什么可以实现愿望,现在我却失业了!”本尼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带着迪克去找莫莉老太。 
  莫莉老太用冷冷的眼光看着迪克,缓缓地说:“迪克先生,难道你没听过这么一句话吗?‘害人反害己’,当你涂那面镜子时,它第一个照到的人,就—是—你!” 
  迪克听了,顿时脸色苍白,直冒冷汗:“可本尼为什么没事?”   莫莉老太说:“因为他心地善良,拿镜子去帮助别人,他给镜子涂的是红色,所以他得到的是幸运。” 
  “哦,不……天啊,怎么会是这样?”迪克嘴里念叨着,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莫莉老太看着迪克离去的背影,把重新拿回来并擦拭过的镜子递给本尼,说:“这镜子还是应该回到它最好的主人那儿。”    (题图、插图:佐夫)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要命的剽窃 作者:范 杰 字体: 【 大 中 小 】 
  江宁城外有个长安村,据说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故乡,村里文风昌盛,几乎代代都有通过科考入仕做官的。到了明朝末年,村里出了个叫“王秦关”的人,自打识字起就整天埋在书堆里,15岁中了秀才,乡人都说这神童前途无量。然而世事莫测,王秦关年年赶考年年落空,一直考到45岁,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中。 
  眼见年近半百,王秦关为科考拖累得家徒四壁,只好忍痛放弃学业,另寻出路,为一家人挣口饭吃。可他除了读书,再无一技之长,凭什么挣钱?思来想去,自己有一肚子墨水,何不著书立说,卖文养家?于是他决定为老祖宗王昌龄写一本传。王秦关从小就对王昌龄顶礼膜拜,名字也是入学以后自己取的,暗含了王昌龄《出塞》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之首尾两字。平时读书,只要碰到有关王昌龄的资料,不管出自正史野史,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他都随手记录下来,所以为王昌龄立传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太难的事。 
  果然,王秦关很快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不管室内饥寒交迫,更不管窗外春秋更迭,呕心沥血,历时三载,硬是拿出了一部洋洋十万言的书稿。 
  然而光有书稿还不行,还要把它送到坊间印刷,成书上市卖了才能换来银子,王秦关家里早已一贫如洗,哪来这么多银子?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谁?本家京官王加爵。 
  王加爵与王秦关曾在一个书馆读书。王秦关赶考年年落空的时候,王加爵的科考之路却异常顺利,中了秀才中举人,中了举人中进士,中了进士之后就被留在了翰林院。即便后来满人入主中原,他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依然在翰林院供职。眼下,王加爵正回乡省亲,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和他说说?想到这里,王秦关携了书稿就去登门求援。 
  但是王秦关有所不知,王加爵向来从骨子里看不起他,认为他是死读书的呆子,所以当王秦关憋红着脸说明来意之后,他根本不相信王秦关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大作来,鼻子里“哼”了一声,话中有话地说:“为老祖宗立传,可是慎之又慎的事啊!” 
  王秦关连连点头:“所以才恳请大哥拨冗一阅。如果大哥认为小弟考证有据,写之有理,就请为小弟的拙作作个序,并请族中赞助一些银两,尽早付梓面市。谁都知道,大哥在老族长面前说话是有分量的……” 
  王加爵一听,忍不住鼻子里又“哼”了一声,心说:你这呆子倒挺会拨拉算盘,又想名利双收,又舍不得花银子,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于是,他敷衍着对王秦关说:“你把书稿留下,我看看再说吧。” 
  然而,王加爵一打开这部书稿,就再也放不下了。他没有想到王秦关的笔头还真有些功夫,写王昌龄一生的行迹脉络清楚,写王昌龄与朋友的交往活灵活现。赞叹之余,王加爵当即决定把书稿带回北京,立即付梓上市。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 
  王秦关天天抬着头盼啊盼,可是盼了一年也不见王加爵那里有什么动静。正心急如焚的时候,王加爵回来了,不过不是专门为这本书来,而是因为族里要重修家谱,他这个京官是被老族长特地请回来商讨家谱重修大计的。 
  商讨会开始前,王加爵给在座的每一位送了一本新书《王昌龄年谱》,嘴里还连连说着:“请指教!请指教!”正在这时,王秦关来了。王秦关在族里好歹也算是个落第秀才,老族长认为他抄抄写写还不错,可以为重修家谱出些力,就把他也请了来。王加爵没料到王秦关也会来,愣了愣,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王秦关起初还没在意,忽然瞥到别人手里正在翻看的新书,凑上去一看,竟然就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印制装帧十分考究。新书终于出来了?他激动万分,正要朝王加爵磕头谢恩,却突然从旁边一位族人刚合上的书皮封面上发现,署名处竟印着“王加爵”三个字。啊?这家伙居然把自己的心血之作窃了去?王秦关顿时怒火攻心,冲上去一把扯住王加爵的衣服,要他说个明白。 
  参与家谱重修的都是族里的头面人物,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落第秀才在祠堂里撒泼,对京官如此粗暴无礼?于是根本不由他分说,老族长就把他赶出了祠堂,并宣布从此不得再参与重修家谱之事。可怜王秦关有冤无处诉,出了祠堂就吐血,回家后一病不起。 
  眼见王秦关被赶出了祠堂,为了永绝后患,王加爵故意对老族长说:“这样的败类,辱没了先人,也辱没了全族,留他何用?依我看,不如把他清出家族,还族里一个清白!”以王加爵的地位,他在族里说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于是趁着重修家谱的时机,王秦关就被永远开除出了这个王氏家族。 
  时间又过去了半年,王加爵剽窃王秦关而来的《王昌龄年谱》,终于被送到了大清皇帝顺治的手中。不过,这可不是他要去邀功请赏,而是有人要借此弹劾他。他们说王加爵居心叵测,居然明目张胆地要反清复明,证据就是印在《王昌龄年谱》上的那首《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们说,秦朝、汉朝都是汉人统治的盛世,秦始皇、汉武帝更是汉人皇帝的佼佼者,而“胡”指的是胡人,当然也包括满人,是自古以来中原汉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王加爵在清朝开国之初就为王昌龄这个边塞诗人写传,又把这首诗印在醒目位置,其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怀念汉家天下,号召汉人推翻满清统治—“不教胡马度阴山”。 
  顺治皇帝对此自然是龙颜大怒,挥笔就写下“灭九族、斩立决”的御批,拿王加爵的脑袋开了清初文字狱的先河。王加爵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剽窃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事已至此,也只有引颈受戮了。 
  受命执行灭族任务的满人官员,带兵包围长安村之后就把老族长带到祠堂,逼他按《家谱》上的人挨个点名,点一个杀一个。杀到最后,村里只剩下王秦关一家了,因为当年重修家谱的时候被开除,所以家谱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王秦关因祸得福,一家人的性命就此保住。那满人官员看看空空荡荡的村子,又看看村外大片的土地,想了想,竟信口将病恹恹的王秦关委任为长安村的村长,让他招募流民,管理耕作,负责为朝廷完粮纳税。 
  王秦关死里逃生,终身不敢再提自己《王昌龄年谱》书稿被剽窃之事,一心一意打理土地,最终富甲一方……    (题图、插图:黄全昌)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编读往来:你的问题我来答 作者:佚名 字体: 【 大 中 小 】 
  辽宁读者陈原:7月下《揭画》讲了一个字画收藏的故事,我很感兴趣,请问真有“揭画”这样的事吗? 
  绿版编辑部:有这样的说法,可参见《红楼梦》。《红楼梦》有一回说道:……只见那画笔墨停匀,线条飘逸,且以精绢折边,上等的四连纸覆背,牙轴玉签,十分光洁可爱。据说此画出自唐寅之手,众人听了啧啧称羡,只是惜春不以为然,她认为这是一幅“揭画”。宝玉也趁机解释道,他从前也听说过“揭画”的行当,说是用比绣花针还细的针尖儿挑开丝薄的一层,重新用同色的绢纸托墨覆背,便可再造一幅一模一样的画儿出来。惜春说:“正是功夫都用在装潢上了。你们细看这纸的毛边儿,这印章,都轻薄虚浮,底气不足,所以才要费尽了力气去矫饰,炫人眼目,这覆背裱纸倒是原先的,因此我知道他是揭了表皮,再重新熏过出色的。”虽说是文学作品,可能有虚构的成分,但里面毕竟有社会现实的反映。 
  浙江读者艾莳沐:我非常喜欢贵刊的“游戏空间”栏目,可以在看故事的同时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在6月下“世界500强面试题”中有道“饮料促销”的题目,你们给出的答案是19瓶,但是我觉得只要18瓶就可以了。方法是:18瓶饮料喝完以后可以再换6瓶,6瓶还能再换2瓶,这样一共是26瓶外加2个空瓶,然后问店老板借1瓶,喝完以后就集齐了3个空瓶,这样又可以换一瓶,然后把借的那瓶还给店老板。这样一共只需要买18瓶就可以了。 
  绿版编辑部:谢谢您。这道题目刊出后,有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和我们探讨这道题目的答案。实话说,在最初刊登这道题时,这样的答案我们也考虑过,可是从老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借1瓶饮料似乎有难度。但这毕竟是一道智力题,正如有的读者朋友所说的“智力题要用智力的方式来解决”,我们现在还是比较认可“18瓶”这个答案。因此,特将您的来信刊登出来,供大家参考,并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游戏空间”的读者朋友表示感谢,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个栏目。 
   (本栏目欢迎读者提供新鲜活泼、有代表性的问题,一经采用,即致薄酬。)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剁你的指头 作者:叶林生 字体: 【 大 中 小 】   在永昌菜场,肉摊的阿春和鱼摊的文文既是隔壁邻居,又是一对小情人,他们经常开玩笑。 
  有一天闲着的时候,文文蹭在肉摊前瞪大两眼,盯着阿春那十根健实而灵巧的手指,看得出了神。忽然,她伸手要阿春手里的斧头刀。阿春问:“你要它干啥呀?” 
  文文把手往砧板上一放,歪着脑袋笑笑说:“我呀,想拿它剁你根手指头。你敢不敢放上去?” 
  “剁我手指头?”阿春抬起头也乐了,“行,你剁吧。”他满不在乎地将刀给了文文,顺手还捋了捋砧板上的杂物,然后笑着伸出右手的食指就往上面一按:“来,你剁呀?” 
  文文调皮地举起刀子:“哼,那我剁啦?”阿春昂首挺胸:“剁吧,我看你舍得?” 
  文文说:“你可别缩手哇,我真的剁啦?”阿春朝她眨眨眼:“你剁,我保证不缩手。” 
  “好!”文文笑了一笑,锋利的刀子就“嚓”地落了下去。待阿春的手巴掌抬起时,右手那根食指已经落在了砧板上,像是一截抖动着的蚯蚓! 
  阿春傻了:“你、你当真砍下来了?”文文吓得脸刷白,一把扔掉刀子,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以为你会……你为什么不缩手呀?”阿春痛得捂着手直抽凉气:“我以为你、你不会真的剁下来的呢。” 
  唉,啥也不用说了,文文赶紧包好那根断指,陪着阿春叫车直奔医院。好在大夫的断指再植技术很高明,由于处理及时,手术很成功,那断指给接活了。半年后,阿春又在卖肉摊上抄起了刀,那根指头居然跟从前没什么两样。 
  这一天,文文忙完了活儿来到阿春的肉摊前,两人又提起那回剁了手指的事儿。说着说着,不知咋的阿春忽然心血来潮,对文文眨眨眼道:“哎,我这根手指头,现在要是再给你剁,你还敢不敢剁了?”文文几乎连想都没想,说道:“敢!”她坏坏地盯着阿春反问:“嘿,你呢?你还敢不敢再伸出手指来了?” 
  “哼,我怎么不敢?”阿春说着就将手里的刀子朝文文跟前一丢,依旧捋捋杂物,伸出右手那根食指按在了砧板上:“来,我看你再剁,你再剁呀?”“真的?”文文抓起刀子晃了晃,“嚓”地往下一砍,阿春惊得抬起手,那根食指又像上次一样落在了砧板上! 
  “你……”文文懵了,“你怎么还是不缩手呀?”阿春抖着右手直跺脚:“我以为这次,你肯定只是吓唬吓唬我的……”文文心疼地抹着泪珠儿:“我还以为,这次你肯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哩……” 
  哲学先生评曰:阿春的手指为什么两次被剁?有人说阿春傻、文文呆,有人说是青年人开玩笑没掌握好“度”……好像都有道理,又好像没说到点子上。仔细想来,我认为根本问题是爱情哲学在作怪。为什么?因为一方面,爱情能使人盲目,使人重复“犯错误”;另一方面,爱情也能教人学会宽容,让人用超常心态抚慰痛苦。 
(题图:谭海彦)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赌场无间道 作者:清 明 字体: 【 大 中 小 
】 
  如此几圈打下来,萧环山传授的麻将技术,赵清源愣是一招都没用上,最后输得急了眼,赵清源只好又用起了过去常用的下三滥招数。结果,赵清源作弊不成,被牌友发现,三个牌友当场将赵清源按倒在地,要不是新近认识的一个叫陈四的麻友,在旁边全力劝阻,赵清源这次非头破血流不可。 
  经过这场大败之后,赵清源不由对萧环山的“麻仙”身份产生了怀疑,便去找萧环山,埋怨他教的麻将技术全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对此,萧环山微微一笑,也不解释,而是带着赵清源又去了附近那家麻将馆。 
  说来也凑巧,萧环山领着赵清源一进麻将馆,便又遇到了那三头“大牯牛”。那三人见赵清源又来打麻将,便对他冷嘲热讽。赵清源想要还嘴,却被萧环山摇手制止。 
  “三位朋友,我这个小徒弟不懂牌场上的规矩,前几天来这里丢人现眼了,”萧环山笑眯眯地说,“今天我带他来,一是向各位赔礼道歉,二是想跟各位再到麻将桌上切磋一下。” 
  赵清源不知道,这三个人原来并不是“大牯牛”,而是一伙儿的。打麻将之时,他们互相使眼色、打手势,合起伙来作弊,专骗赵清源这样的冤大头。此时,这三人一听萧环山主动送上门来,要跟他们较量牌技,不由心头暗喜,互相一使眼色,便乐呵呵地答应下来。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萧环山一下场子,情形便与赵清源截然不同了。只见萧环山气定神闲,掐指默算,谈笑之间有如神助,想要什么牌,伸手便能摸来。一时间是连连坐庄,使得三位同桌愁眉苦脸,一个劲儿骂娘。 
  在一旁观战的赵清源,心里那叫一个美。 
  一圈牌还没有打完,三位同桌口袋里的钱便被萧环山赢了个精光。身上没了钱,这三人只好连声骂着“邪门”,无可奈何地摇头认输。 
  直到此时,赵清源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麻仙”的手段,从此心悦诚服,安心跟着萧环山苦练麻将技艺。 
  话说赵清源跟着萧环山学艺整整一年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