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蒋介石同意戴笠把寻找的范围限制在重庆近郊距城五十里左右的区域。这样,戴笠就在重庆南山上寻觅到了一处非常幽雅的山顶别墅,只是当时在这所城外别墅里尚有主人及家眷没有迁出。戴笠还是把这南山上的别墅一 一让人拍成了照片,然后照例再送进范庄让宋美龄亲自过目。这一次,宋美龄眼露惊喜之色,连连说:“这个好,这个好!索性就到南山上去住吧!”
  蒋介石听说夫人首肯了,也拿过照片来一 一看过,连连对戴笠点头说:“还是夫人有眼力。”
  宋美龄之所以看中了南山上的一幢别墅,是因为她看见戴笠所拍的照片上的屋舍,极像她从前在南京紫金山下的那座倚山而筑的“美龄宫”。特别是位于山岩下方平地上的“松厅”,是长长的一栋砖瓦结构的建筑,虽然不是很雄伟高大,但它显得古朴而有气魄。特别是到了四川以后习惯于住四合院的她,忽然对这幢瓦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当她看到照片上高悬在门楣上的“松厅”横匾时,心里更加满意,因为宋美龄从戴笠等人为她画成的一幅南山别墅地形图上观察出来,这座中西合璧式的“松厅”,原来正处于这座黄山别墅群的中央位置。而距此不远一幢三层小楼,则在高高的山岩顶上。宋美龄忽然惊喜过望地对戴笠抚掌微笑说:“这里很好,因为这幢小楼是可以让大令他在那里办公的呀!”
  戴笠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在南山上无意中发现的这座别墅,竟然会引来宋美龄的微笑,所以大喜过望地近前赔笑介绍说:“夫人,这幢小楼主人已经取了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叫做云岫楼。”
  宋美龄对云岫楼的内部照片一 一看过,最后她点头说:“可以让委员长过目了,如果他没有意见,我看就可以定下来了。”
  蒋介石看过以后当然也十分满意。于是宋美龄就决定要亲自到南山上去看一看这所宅子,如果她到现场看过以后与照片上的一样,就可以搬家了。那天,侍从室的侍卫们听说宋美龄和蒋介石要一起前往南山,事前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那时从重庆市区前往南山,首先要渡过长江。因为黄山在长江的南岸,这样就必须要有轮渡。
  宋美龄过了江以后,上山时才发现南山并不像她在戴笠拍的照片上想象得那样好。因为南山的山坡太陡,而汽车驶上去相当艰难。这样,侍从室的人就请人准备了两副滑竿,专供宋美龄和蒋两人使用。好在山坡虽然陡峭,来到南山顶上时他们才眼睛一亮,因为面前的这所山顶别墅甚至要比戴笠拍的那些照片,其建筑水准还要精致。
  “松厅”就在宋美龄的眼前,她里里外外将这座房子看了又看,最后她对蒋说:“大令,我就住在这里了。因为我不习惯爬山,山上的那幢小楼最好还是你来住吧。”蒋介石见她如此欣赏“松厅”,哪里还能与宋美龄争夺,便对侍从室的人吩咐说:“既然夫人说这里好,那么你们就马上把房间修理一番,然后就请夫人搬进来住吧。”随后,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一大群侍从的簇拥下向云岫楼进发。这里虽然距她喜欢的“松厅”只有半里路,可是却需要沿着山岩间的一条青石小路向山顶上攀登。她这才感到爬山的艰难,也暗自庆幸刚才她预先在山下看中了那幢不须爬山就可以登堂入室的宽敞“松厅”。宋美龄陪着蒋介石气喘吁吁地爬上云岫楼时一看,这才发现这幢三层小楼竟然要比下面的“松厅”好得多,特别是楼内的木制楼梯,很像她早年在上海居住过的小楼。三层楼里若干大大小小的房间,都是木制地板,冬暖夏凉。站在三楼的阳台上,可以俯瞰山脚下偌大一片绿葱葱的林莽,远方便是她熟悉的长江。在这里已经远离了喧嚣的山城,再也不必担忧日本军用飞机不分日夜的连番轰炸了。
  “这座房子为什么叫黄山别墅呢?”直到这时,宋美龄才想起向身边侍从室人员询问这座别墅的来历。戴笠告诉她和蒋介石说:“这座别墅本来应该叫南山别墅的,可是,就因为是一个名叫黄云阶的大商人早年花钱把这座山全部买了下来,所以这里才改叫了黄山。当然它和安徽的黄山无法相比。不过,由于黄云阶在这南山上修起了住宅,所以从前无人问津的南山,开始有人进来了。”
  宋美龄问:“这个叫黄云阶的人是做什么的,他怎么有这么多钱在荒山上建起这么大的宅子呢?”戴笠告诉她:“黄云阶从前是重庆的小商贩,后来他生意做大了,就开办起了一家名叫白礼的商行。他的资产有多少无人能说得清,不过此人喜欢赌博倒是重庆的头一份。还有人说他的房产都是靠赌博赚到手的。不过,不管黄云阶有多少钱,只要夫人看中了,我们就可以把他和所有的家人都赶下山去了。”
  宋美龄暗暗一惊,有些不安地望着蒋介石说:“大令,他这样做好吗?”蒋介石却对她说:“黄云阶既然是一个赌徒,那么我们不关他的牢也就是最大的恩典了。不过,现在是抗战时期,总还是要以大局为重的,戴雨农,不过此事一定要安顿好,一定要给黄云阶一些钱,不能因为我们临时占用他的宅子,而损坏他家的利益。”戴笠当然连声应诺。就这样,一幢由商人黄云阶建造的山顶别墅,就变成了战时蒋介石的临时住地。
  这所宅子之所以引起宋美龄的好感,还因为它处于一片山林之中,附近数十里没有别人居住。而在她下榻的“松厅”后面,又有一幢青色砖瓦结构的楼房。当即她向蒋介石建议说:“将来大姐他们一家没有好房子,索性就让他们也搬进来住吧?”
  宋美龄所说的正是大姐宋霭龄和姐夫孔祥熙。当时在敌机不断轰炸的重庆,难得寻找到像黄云阶在南山上建造的这偌大一片屋宇。蒋介石听了宋美龄的建议,自然满口答应。不多久宋霭龄和孔祥熙一家也从城里搬到了黄山,住进了松厅后面的那幢青砖小楼。不久,孔家二小姐——与宋美龄形同骨肉般亲昵的孔令俊,竟然感到她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不方便,于是由孔家自己出资,在“松厅”和孔氏夫妇居住的那幢青砖小楼一侧,又建起了一幢新的楼房。这幢新楼要比宋美龄的“松厅”还雄伟壮观几倍。黄山别墅从此就成了蒋介石和宋美龄抗战时期在重庆的主要住宅之一。一直住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他们返回南京为止。
  宋美龄陪伴蒋介石在黄山别墅居住期间,重新兴建的房舍还有几处,一是蒋介石所住的“云岫楼”下面的山岩里,建起了一座名为“草亭”的屋舍。这是因为有一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马歇尔来到重庆以后,为了和蒋介石联系工作方便,所以蒋氏就把从前山岩下为他和宋美龄在夏天小憩用的一座“草亭”,让给了马歇尔和夫人居住。这座名为“草亭”的宅子,本来是一栋青砖青瓦的建筑,这里到了夏天要比“云岫楼”更加凉爽,而建在山顶上的“云岫楼”纵然豪华雄伟,但是在重庆这个有名的大蒸笼里,显然没有山下凉爽。而这座临时为蒋介石消夏而建起的“草亭”,屋顶上覆盖着大量的茅草。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草制的屋顶可以透风,便于蒋介石在夏日里纳凉。后来美国特使马歇尔也看中了这座“草亭”,因为它毕竟要比住在重庆城里凉爽舒服得多。
  所以黄山别墅到了1944年以后,已经成了一座更加庞大的建筑群。其中除了黄云阶时代自费出资建筑的“云岫楼”、“松厅”和“小青楼”之外,还应包括孔二小姐的住宅楼和马歇尔居住的“草亭”。当然,在这座黄山的方圆百里中,还为蒋宋的黄山别墅兴建起了数十间大小兵营,以及委员长侍从室工作人员的住所。
  在此值得提一笔的是:宋美龄多年来为了养生的需要,她不但刻意地追求生活大环境的幽雅、恬静,同时对于生存的小环境也别具匠心。蒋介石身边的“御医”熊丸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夫人( 宋美龄 )从前即对室内布置极具天分,她在她的书房及蒋先生会客厅里都有很特殊的布置。她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圆洞,并在圆洞外种树,圆洞上是一片透明的玻璃,因树枝长在外面,客人坐在客厅里看圆洞,便容易以为那是一幅画。这项布置很特殊,让许多外国人看得目不转睛。她在其他房间也有类似的装潢,在圆洞外种植各色花朵,可知她对布置有极高的兴趣与不平凡的见解。在她的起居室( SIFFING ROOM )里有张大桌子,她经常在那儿作画,旁边还有架钢琴,她有时会在那儿弹琴。当她要看书时,只要把墙上的帘子拉起,便可看见墙上满满是书。她把书架嵌在墙壁里,帘子一拉起,才能看见三面墙上都是书。帘子放下,则又像落地窗上的窗帘一般,也是项巧妙的设计。……”从上面这段知情者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宋美龄不仅对生活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也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可见她是一个善于美化环境和创造环境的人。也许正是因为宋美龄具有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要求,所以她的生活空间始终充满着碧绿、清洁和五彩缤纷的特色。而这种符合她心理要求的环境美则无疑是有利于她生存和长寿的必备条件。
  1949年蒋介石父子从大陆来到台湾的时候,宋美龄当时还在美国。她因事一直拖延到1950年才来到台湾。这里对于从小娇生惯养的宋美龄而言,无疑是一个难以生存的地方。最初她来到台湾,首先感到这里的亚热带气候极不适于她的生活,四季无冬的台岛纵然气候温暖如春,但是毕竟阴雨天较多,有时在秋冬两季细雨不断,到了盛夏时节,有时还会有台风登陆,接着便是连绵不绝的滂沱大雨,这样潮湿的地方让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宋美龄在短时间里无法忍耐。这样,首先为她解决的是要有一座既可以躲避暴雨和潮湿的侵袭,又可不受雨后阳光暴晒的憩息之地。于是台北湖路附近的士林官邸就是宋美龄居住和养生的最佳选择。而在她的士林官邸建成之前,就下榻在台北郊区阳明山上的蒋介石行馆里。
  早在1949年蒋介石来到台湾的初期,士林官邸尚未正式修筑,于是蒋介石就先入住在台北郊区草山上。那时候草山公园附近有一所宾馆,是日据时代由一个日本商人出资修建的。结构中西合璧,三层楼内大约有百余房间。国民党来台之前,这里是作为日本商人和一些东南亚游客们的下榻之地,蒋介石决定要把草山宾馆作为他的行馆以后,便把三层楼内所有入住的客人一律清理出去,住进了蒋介石侍从室的大小官员和一个侍卫中队的兵力。而蒋介石所以看中这里,主要是他喜欢山上的一眼冒着乳白色蒸气的温泉。
  蒋介石住进草山宾馆以后,就把这座山更改了名字——阳明山。改名的原因是,蒋介石刚逃到这里以后,每天都在诵读他喜欢的《 王阳明全集 》。他希望从这位明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一生的功败垂成中摸索到他从大陆败逃至此的经验教训,于是他的草山行馆也更名为“阳明山行馆”。
  宋美龄来台后才发现,蒋介石之所以一到台北就喜欢上了草山上的这座宾馆,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那时国民党军队刚刚从大陆败退至此,台北市区一时人满为患,几乎所有能够住人的房舍,甚至是一些民宅,几乎都住进了国民党的官兵。一些较好的住宅,大多都被一些逃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官员们预先租用或者出资购买下来。尤其让蒋介石感到不能在台北市区与这些官员们争夺住地的原因还有,一些不服水土和暂时没有居所的国民党士兵们,竟然在光天化日下行抢或开枪杀人,治安形势非常严峻,而当时的台湾省政府尚无法有效地控制这种动荡的局面。
  宋美龄不得不佩服蒋介石选中远离尘嚣、风景宜人的阳明山顶作为他的行馆,其原因无疑是从安全方面来考虑的。宋美龄还发现蒋介石看中的这座宾馆,尽管距草山公园近在咫尺,但是由于附近只有一条树木参差的小路可以通往宾馆,所以它的隐蔽性很强。凡是到草山上来的人,一般不容易发现这座隐藏在一片绿树丛深处的行馆。
  宋美龄感到这所行馆的好处还有,蒋介石站在三楼的阳台上,可以一览无余地俯瞰阳明山的全貌。观赏山景与静思退守的良策,隐居在草山之巅无疑就是台湾最理想的地方。这里让宋美龄联想起从前在南京城外的“美龄宫”,居高临下地凝望山景甚至强似南京郊区的别墅。尤其让她满意的是,这家行馆的所有玻璃窗都是大块的玻璃镶嵌而成,落地窗在那个时代还不多见,而阳明山行馆里的设施确实堪称当时的一流。
  在这里居住的另一个好处,是她可以每天洗上自然温泉。这一点无论南京还是后来她居住了整整八年的重庆,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台北阳明山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可以让宋美龄过上宁静而舒造的生活。一个从年轻时就注重养生的女人,没有什么比让她每天在室内或室外都有温泉可洗更为快乐的事了。
  侍从室派来的医生告诉宋美龄:这里的温泉不仅可以让人洗澡和沐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生有腿疾的病人在温泉中泡脚。而草山温泉的水质丰富,水的温度一般在50至60摄氏度。水质就是普通人称之为苏打的温泉水。
  阳明山温泉的另一与众不同的特质,就在于温泉水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矿物质。它其中不但含有碳酸盐的成分,而且还有微量辐射性和杀菌性功能的矿物质。几十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成分,让宋美龄听了大为惊喜。因为医生明确地告诉这位喜欢养生的女人,山上的温泉由于与岩石终年相融,所以它的矿物质含量肯定比普通泉水多上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元素如果经常泡洗足部,可以医治包括胃病、缺铁性贫血症、缺钙性骨质松软症、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神经衰弱症、皮肤病和高血脂、高血压等许多疾病。
  “这很好,这很好。”宋美龄听了保健医生的话,不禁油然想起《 水经注 》中的一句话:“大融山泉出温汤,疗治百病。”她也知道早年在南京城外的汤山居住的时候,也曾对洗温泉产生过兴趣,遗憾的是后来她因为要搬到城里去住,泡温泉的医病养生疗法并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现在她自知已经人到中年,没有什么比洗温泉进行足部养生更为紧要的事情了。
  宋美龄对此十分热衷,虽然那时正是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丢盔弃甲逃到一片弹丸小岛上来熬度艰难时日的时候,可是没有什么比她对养生更为关注的事情了。而医生所说的温泉可以医治的几种常见疾病中,她至少有两种需要医治,一是胃病,二是皮肤病。特别是后者,早从四十年代起她就千方百计地到处求医寻药,甚至还专程飞往美国的纽约请求美国著名的皮肤病专家进行医疗,然而皮肤病虽然暂时地得到了控制,不过仍然难免遇冷遇热就频繁地发作。当时的宋美龄还不会知道,这种一旦发作起来就困扰人的皮肤病,几乎伴随了她漫长的一生。
  宋美龄于是决定每天在阳明山上洗温泉。这里的温泉水质清澈,可以一眼就看到水下历历可数的石头。在宋美龄每天以泡温泉来打发寂寞光阴的时候,身边的医生和护士会不断地指导她如何来泡脚和加强双腿的养生医疗。医生还会向她提供有关阳明山温泉在不同季节和温度下发生的变化。引起宋美龄最大兴趣的是,阳明山泉水里含有养生价值最高的是一种名叫氡的特殊矿质。它是一种由于山岩和矿石与泉水常年渗透所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元素。氡对人体的局部皮肤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治疗,特别是对于皮肤病更有明显的疗效。
  官邸保健医生告诉宋美龄说:“泉水中的这种氡可以透过人的皮肤渗入血液。它在促进血液成分的优胜劣汰的同时,会净化血液中的不良成分。氡这种元素对于人体疾病的主要作用就是它除了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之外,还可以起到消炎、镇静、脱敏、镇痛等功效。所以我敢说氡可以对夫人的皮肤病有益无害。”
  宋美龄对阳明山温泉的感情愈来愈深,她甚至认为随蒋介石来到台湾是因祸得福。对于在阳明山上温泉中泡脚,有医生特别为她总结成如下的经验,即:春季泡脚,开阳脱固;夏季泡脚,可除暑气;秋天泡脚,润肺舒肝;冬天泡脚,温暖丹田。
  宋美龄每天坚持三至四小时的足疗,在当时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和他们的眷属中是绝无仅有的。她还把温泉濯足与人工按摩有机地结合起来,她知道历史人物都十分重视养生,而足疗和按摩对足心的摩擦作用,甚至强于吃补药。宋美龄的官邸生活中,按摩就是从她来到台湾不久开始的。这种一边濯足一边按摩的做法,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