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逢圣迟疑了一下才道:“回皇上,没有!”

    “有人知道制作水车吗?”

    “没有!”

    “懂得历法吗?”

    “也……没有!”

    “就这样,你还要朕在进士举人里边找格物致知的人才?!有朕这个伯乐也没有千里马啊,朕知道,这不能怪你们,你们自束读书伊始,学的就是四书五经,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同时也没有人教你们。这就是为什么朕要设立天工学院,没有人教,你们又怎么会呢!”

    贺逢圣低着个头,额头上已有些汗粒。

    我继续道:“格物致知不是每个人都学得会,个人的性情不同,学的结果也就不同。如果朕调人去钦天监学习历法,不是每一个进士出身的人就学得会掌握得好。有些人看着数字就头痛,有的人天生的喜爱数学,对诗词却是头疼得紧。只有从全天下刷选,朕才能将天下的科学精英搜揽回来。大明能出徐光启,宋应星,毕懋康,孙应元,徐霞客这些人,也是万幸。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么顶尖的科学家能通过科考,更多的是淹没在史海里默默无名。正是因为崇祯朝有了他们,朕更要抓住机会,培养出一批批的技术人才,使大明技术力量源源不断!你们不要把天工学院想得如何差劲,能进去的绝非一般学生,进研究院的更不同凡响,难度丝毫不比科考差。天工学院只是一个分水岭,你们科考的是从政,天工学院的是搞技术,朕给予官职并不为过,他们的功劳是完全可以跟官职相称!”

    贺逢圣给我说得面上窘,忙谢罪道:“微臣见识短浅,请皇上恕罪!”

    我知道贺逢圣已经给我说得信念动摇,再给他些时间,相信他会想明白的。在不久,我还会有别的措施,应该适当的让贺逢圣有些准备。

    “现在也不说罪不罪的,回过头来,朕再跟你说说科考的事情!诚如百官所言,满腹经纶的学子大多能明善恶,辨是非,德行操守也俱佳,这些朕知道!”

    贺逢圣点点头:“皇上所言极是,听圣人之教化,才能懂何为之礼!”

    “朕并不反对科考,选拔官员科考是肯定的,学而优则仕,天经地义!但贺爱卿有没有看到那些落第的秀才,那些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呢?”

    “这……”贺逢圣没有想到我会话锋一转讲到这个问题,顿时哑口无言。

    “能中进士的三年也不过三百人,那一代人按六十年计算也只有二十次的科考,就是说朝廷在一代人中只有六千人能成为进士。但为了科考而寒窗十年的有多少,六十年间能统计得过来吗?除去那些进士,举人,秀才,剩下的童生又有多少?朕曾知道有些人考了一辈子,到了老都没有考中秀才!即便中了秀才又能如何,除了写一手字,念几句歪诗,却是毫无谋生手段,生活穷困潦倒。君子坚守清贫也没有什么,但上不能奉养父母,下不能抚育儿女,从一个国家来看是不行的。百姓不富,朝廷又哪来充盈的国库?!”

    “这个……皇上……”贺逢圣虽然知道考不上秀才的大有人在,但少年得志的他何曾想过这个问题,特别是从概率来计算,就意味着有大批的人是在浪费掉了,无论怎样都考不上进士,甚至考不上秀才。贺逢圣大脑当机了一会后,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皇上,难道那么多人读圣贤书,赴朝廷科考是不对的?”

    “呃!!”我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家伙想到哪去了。

    贺逢圣才醒悟过来,连连告罪:“微臣失态了,请皇上恕罪!”

    “罢了!朕不是说科考人多有问题。为官地位尊崇,俸禄又高,众人以此为出路也没有什么不对。朕的意思是,为官者,德行操守为先,这勿庸置疑。但在这个基础上,朕不希望学子们只会吟诗作对,其他方面毫不见识。如果他们在学习之际,又能掌握些其他的谋生技能,或者是谋生思想上有所突破,这更有利于广大的学子。”

    “微臣驽钝,对此听得不是很明白!”贺逢圣沉思一会,没有琢磨出我话里的意思,只得坦白相告。

    “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你有空想想算了!”现在就想改革科考的事情是不合时宜的,我暂时不想过多的透露什么!

    “微臣遵旨!”

    今天跟他谈这番话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内阁有韩鑛主持,有成基命,贺逢圣顶着,孙承宗,张惟贤,钱龙锡更多的是中立,就只有郑三俊一人反对也没有什么了。

    “好了,今天就不说科考的事情了,朕不是已经下旨说明年按往年的成例吗!对了,宫外边还有什么议论吗?”

    “回皇上,皇上圣旨一下,学子们都规矩的回学堂读书去了,并未再有闹事!”

    “嗯,朕改制的诏书公布了后,又是一个什么反应啊?”

    “回皇上,众人反应不一,不过学子们还是安心待考。百官们虽然上奏折反对,但百姓们对此没有多大的言语,只是感到惊奇而已!”

    这算正常反应,王承恩之前也跟我汇报过京师里的情况,两人说的大致一样。

    “皇上,不过微臣听到另外一个流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贺逢圣犹豫了一会又开口道。

    “什么事?”

    “微臣听见有人妄自揣测,说皇上突然改制跟徐大人生病有关,有些狂生甚至迁怒到徐大人身上,到徐府去叫骂,留下些责备的信笺。”

    “有这等事?”

    “微臣也是听说!”

    “徐光启是朕认识的第一个科学家,对朕的助力很大。朕的改制是要得罪人的,虽然徐光启不在京师,但朕决不允许有人敢在徐府闹事。你待会去下顺天府,让他们以后多注意点徐光启的府上。”

    “微臣知道了!”

    我起身道:“好了,今日跟你说了这么多,时候也不早了,就陪朕一起去用膳。朕待会再跟你说说其他事,你替他们求情,朕也不会不给情面,那些官员如果真的明白朕的苦心,朕倒可以免去他们七日一省的任务,否则就免谈了!”

    贺逢圣欠身道:“微臣代他们谢皇上恩典!”

    我开始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只怕你的好心要白费,想他们这么快就承认朕的改制,有些难度!”

    贺逢圣跟上前道:“微臣尽力便是!不知皇上为何让温体仁驳斥百官的奏折,何不让内阁大臣负责,廷臣更容易接受些。”

    我停住脚步,转身笑道:“朕就是不想内阁大臣去做这个恶人!走吧,吃饭去!”

    贺逢圣听得一怔,方正华心思伶俐,见我一说完就去吩咐人准备了。

    此时的温体仁却高兴得吃不下饭,虽然皇上给他派了件‘苦差’,却有着无上的荣宠。在大明,文武百官的奏折只有皇上跟内阁才可以披阅,这一次皇上当面让他驳斥这些奏折,那是对他信任有加。按照他的仕途生涯,从万历二十六年做到现在,也是朝里的老字辈了。虽没有什么大作为,但他官运一向不差,几十年的官场沉浮也没有遇到暗礁。即便是魏忠贤擅权的时代,他也毫无伤,当然这跟他的谋略不无关系。

    现在温体仁觉得火候已足,是时候登阁拜相了。大臣们不支持又怎么样,只要皇上信任就已经足够。贺逢圣一个毛头小伙靠着皇上不也做了内阁大臣?郑三俊公然反对皇上改制,他的位置将要坐不稳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皇上继承了前几代先帝的秉性,离经叛道的施政在所难免。皇上的心思肯定不单单只是在天工学院,郑三俊再出头,皇上一怒之下就会让他栽下来。到时空出的位置舍他温体仁又有何人?!所以他觉得应该再努力一把,让皇上知道他是全心全意支持皇上改制的。

    后来这几天,温体仁一改平常的懒散,亲自到中书科眷写各种批语,让中书舍人根据各种奏折所言及的理由进行驳斥。有时甚至亲自动笔,将那些平日与他有隙的官员狠狠训斥了一番,当然他没有忘记郑三俊的奏折。文武百官也不好相与,特别是那些言官,收回奏折后就即刻上表弹劾温体仁。因为这不关天工改制,所有的奏折都递到了乾清宫。

    我看了这些奏折真是哭笑不得,这些大臣收集了温体仁众多‘罪证’,说他结党营私,举荐私人,n年前居家不法,以抑买商人木,办宴会强收礼金;又说他在天启年间跟魏忠贤关系暧昧,否则也不可能做到礼部侍郎等等!奏折中全部是些风闻之说,没有实指。但奏折中都以此大肆贬低温体仁,要求将他削籍远戍。

    温体仁是不是奸臣,我心里比他们清楚得多。但一个皇帝要有所作为,就得贤人,小人一起使用,两种人挥才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

    我只是将弹劾的奏折给温体仁看看,让他以此为戒。温体仁很快就上了一封请罪折上来,里边不外乎是些自辩的言语,我也就揭过不提!

    那些御史,给事中弹劾温体仁的奏折我都加了朱批训斥,让他们多到地方去关系民生。御史们见参不倒温体仁,也就息了那份心思,没有再写些反对天工改制的奏章递上来。这件事他们算是默认了,不过文武百官的自省奏折倒有不少,那日写了反对折的居然有百余人,真是凑足了‘百官’之称!我将奏折往内阁,让他们整理后再公布实行。自省的官员除了要写本部门改进的条陈,现在又多了一份事情要做:那就是跟进整改结果。

    终于很快有人支持不住了,没有过几个七天,就有官员开始向我递交《恭请天工改制折》来请罪。我当然也按照当日跟贺逢圣说的约定,免去了他们自省的任务。在一批官员的带动下,不久就有几十个官员向我投降认错!这个结果我已经满意了,毕竟大部分人都承认了天工改制,何况我已经将生米做成了熟饭,由不得他们不承认!只还有些自认为圣人正统的家伙还在顽抗,对此我已经不在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