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楦屎蠛突坼盗嘶乩矗刹幌朐偃ヅ龆ぷ印:k现在回来,他乐得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辅。所以待韩鑛一坐定,钱龙锡就将自己面前的一叠奏折递了过去。

    “辅大人,这是几日内朝中大臣们递上了的奏折,大人不在,我们也不好处置。请大人过目!”

    “嗯!”韩鑛没有觉察出钱龙锡的‘私心’,拿起一本奏折便打开来看,其他人也就在自己位置上忙碌起来。过了一阵,韩鑛看完所有奏折后,便开声道:

    “这些奏折各位都看过吧,大臣们为了稳定大明朝政,想依照祖制请大皇子监国,各位以为如何?”

    郑三俊将手中的奏折‘啪’一声合上,道:“既然是祖制,当然可以依照而行。”

    其他人也是存了这般心思都点了点头。只有张惟贤出声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国之典制,然皇子年幼,内阁不能决者又该如何处置?”【歪…歪…书…屋】

    张惟贤这么一说又给韩鑛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因为皇子年幼,监国的必然后果是后宫干政。本朝的司礼监的权力削减,递上中宫的奏折要盖上玉玺就得经过皇后那一关。也就是说,皇子监国实际上是后宫监国。但若是内阁乘着皇上年幼包办一切,那就是篡越!

    韩鑛毕竟是朝中的老臣,对于大明数朝的典故了然于心,他思虑了一会后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大皇子既然年幼监国,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英宗,神宗皇帝都是年幼登基,全赖太后跟内阁主持,这些都是有例子可考的。内阁不能决,自然皇后是要看的。但咱们可以劝说皇后暂时取消中旨,有什么不妥可以让通政司跟六科给事驳回。”

    中旨是指由皇上直接出,不经过内阁而是直接到六部的旨意,具有皇权独断的特性。韩鑛的建议就是想一切旨意的下都经过内阁。

    大家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张惟贤笑了笑道:“辅大人的主意虽好,但不知皇后心意如何?!”

    韩鑛断然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当务之急,今日下午各位便随老夫进宫见驾,老夫亲自跟皇后娘娘说。”

    韩鑛说做就做,下午召集了三公六卿在偏殿求见皇后。这一次他们避开了‘立太子’这个不臣的主张,而是单请大皇子监国。当然这里边影射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大明几朝监国的都是太子,也是后来的皇位继承人。请大皇子监国也就是等于在立太子。

    高坐在垂帘后边的婉琴皇后似乎早料到如此,她没有象上次那般提出反对,而是淡淡道:“众位卿家都想着立本宫皇儿监国?”

    众大臣都拜倒道:“臣等为大明江山社稷,请立大皇子监国。”

    众人喊得异口同声,自然是早先做了准备。他们看不到皇后什么表情,喊完之后,只能跪着等皇后话。过了一会,只听见皇后幽幽叹了一声:

    “唉,炜儿年幼监国实属无奈,各位卿家既然提了出来,那就讲下监国是什么样的章程!”

    辅韩鑛出声答道:“因大皇子年幼,臣等请朝廷内外奏折由内阁蓝批,暂停中旨。内阁不能决者,由九卿公议,九卿公议不能决者,请大皇子处之。”

    “就这样?”

    “是!”韩鑛应了一声。

    婉琴冷哼道:“这就是皇子监国嘛?!简直就是内阁监国!不中旨,所有奏折由内阁批复,这在大明历朝何曾有过。本宫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知晓大明的典故。向来奏折都是内阁拟票,皇上盖印方可下。今日皇上病了,特许你等可蓝批回复,居然还要得寸进尺。你们想要炜儿监国,再慢慢议来!”

    婉琴皇后犀利的言词早就让众人见识过了,只有辅韩鑛正在纳闷,他只听说慧妃伶牙俐齿,想不到皇后也是这般有主见。但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不能不议下去。

    “那依皇后娘娘的意思,又当如何?”

    “既然是监国,那就按照成例来办。皇上准你们蓝批奏折,本宫断无取消之理。但六部大臣的折子,各地方的密奏折都不是你们内阁能处置的,自然要交到中宫来。”

    韩鑛急道:“可大皇子毕竟年幼……”

    皇后截然打断道:“这不是你们内阁考虑的事情,所中旨还有通政司跟六科给事,若皇儿胡闹,他们自然会驳回来的。”

    “这……”

    整个局面都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这哪是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啊,简直就是经历宦海沉浮的政客!连消带打,内阁大臣们丝毫没有占到便宜。朝中的大臣们不禁在想大皇子监国是否真的有利大明?皇后如此精明强干,历史上的‘女祸’会不会在大明出现呢?要真如此,那自己死后真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了。

    就在他们都还在思虑如何遏制皇后干政的可能性,大臣里边意外出现了分裂。第一个出来说话的自然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

    “老臣以为皇后娘娘所言极是,监国之事既然有祖制在,咱们为臣子的就按着祖制办才是正理。取消中旨也不是为臣者所能做的。”

    温体仁刚说完,马上招来同僚的白眼。帘子后边的婉琴却赞道:“温卿家果然熟知典故,难怪昔日皇上对你也赞誉不绝。”

    “臣愧不敢当,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这边温体仁说完,他的死党周延儒自然也紧跟其后出来维护一通。刑部尚书张至也认为毕竟有祖制在,一切还是按照祖制来稳妥点,六部其他的老臣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这让内阁很下不来台。以前都是他们用祖制来压皇上,不想今日却是给皇后挑动着,用祖制来压他们。

    支持内阁这边的人不得不拿起‘此一时彼一时’的论调来迎战,结果两边你一言我一句的争辩起来。婉琴皇后隐在帘后不再言语,但下边的争论却激烈起来。温体仁他们甚至叫嚣完完全全按祖制来,取消内阁蓝批的权力。内阁中平日说话较有分量的郑三俊跟张惟贤此时却没有出声,两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韩鑛见事情越辩越糟,只得喝停道:“大家不要只逞口舌之利,要真有益于大明才是!”

    温体仁还想说话反驳,婉琴皇后适时的说道:“完全恢复祖制,本宫也不去想这些。皇上还在,陛下所立的新政,本宫也无权更改。本宫还是原先的提议,韩辅以为如何呢?”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老臣没有异议!”

    韩鑛见好就收,知道再讲下去结果更难预料。内阁掌有蓝批的权力,又无太监乱国,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皇后跟辅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再提什么异议。大皇子监国之后,其实大明朝政跟以前的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内阁用蓝批理政算是法定下来。也就是说,即便皇上大行了,大皇子登基,他们仍旧拥有蓝批的权力。只有皇子成年以后,才有收回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急着让大皇子监国的一个原因,毕竟没人知道,在后边的皇权交接过程中会出什么意外。

    在商议完这件大事后,韩鑛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皇子监国,皇上又在病中,为避免有人招摇撞骗,又或鼓动人心闹出事来。老臣恳请皇后娘娘:皇上若有旨意,需得有内阁大臣与娘娘在旁才好!”

    韩鑛的意思最明白无误了,也就是说皇上的遗旨需得到内阁大臣的确认才有效。韩鑛这也是为了防备有人拿皇上的旨意作文章。

    这一回,大臣们倒是统一了战线都没有说话,顿时整个偏殿鸦雀无声,全在等婉琴皇后的回答。

    皇后沉吟了半晌后慢慢道:“辅大人心细,本宫答应便是!”

    崇祯七年正月己丑,大皇子监国诏书下,各地大臣都别有一番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