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二章 意外惊变(上)

      第七卷辽东攻略  第十二章  意外惊变(上)

    虽然在杜家园闹翻了脸,但是淮安分司的人并不敢对黄宗羲他们怎样。如果巡查的御史在管辖境内出了问题,当地的官员也要背上处分。淮安分司的官吏既不对抗也不合作,任由黄宗羲主仆二人在分司衙门里走动。但是黄宗羲他们一出衙门,就有几个衙差跟着。城内的百姓看着凶神恶煞的衙差,哪敢跟黄宗羲他们说什么实话。至于黄宗羲要求抽人马去各盐场检查,柴潭要么说此时运盐繁忙没有人手,要么就是应付了事找了几个杂役凑人数,就是不让他查到底细。不过,这些早就在黄宗羲的意料之中。当日,黄宗羲身着官服乌纱,捧着官印,口称天宪,强带着柴潭等一干官吏径直去江南商行的盐仓。

    盐仓虽然有商行的人把守,但在一群官吏的陪同下,哪敢阻拦他们。江南商行仗着有转运司的人罩着,平日行事太过嚣张,根本就无所顾忌。黄宗羲他们进了盐仓后,很快就找到大量的私盐。数量之大,简直是有心转移都来不及。

    黄宗羲指着盐仓对柴潭冷笑道:“柴大人,这就是你昨日所说没有运私盐的江南商行嘛?不知大人对此作何解释?”

    此时所有人都盯着柴潭,毕竟御史只有一人。如果柴潭态度强硬,众人以他马是瞻,这个黄御史也毫无办法,不过这事后的责任那就难料了。柴潭暗骂了一声,好在心中早就有了打算。他打起了官腔道:

    “盐仓里有盐这是很正常的事嘛。大人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

    黄宗羲毫不留情面道:“可惜这是私盐!”

    柴潭却丝毫不在易:“大人,我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同知,虽然管着淮安盐政,但是上头还有转运使大人,也有户部的各位大人,诺,还有你黄大人。两淮各分司产盐数不同,各分司下承运的盐商也不同。江南商行是我江南第一大的商行,由众商家组成,在其他府也有分铺,其中在泰州便有江南商行的分铺承运淮盐。今年泰州产盐不足,上头有令调用淮安的余盐补足。盐是两淮的盐,商行是同一家商行,何来的私盐?”

    “哦,但按我大明盐法,未在指定分司购盐也属私盐!”

    柴潭双手一摊:“本官只是奉命行事,是不是私盐非我能作数!”

    黄宗羲哪会这样就轻易放过他,追问道:“既然你说是上头的调拨,那公文何在?”

    柴潭想都没有想就道:“公文自然在衙门,不过上个月衙门遭了小贼,公文还在不在,本官可不敢担保。当然,黄大人要是信不过本官,可以去问转运使大人。”

    下边的官吏跟商铺的掌柜都听得诧异莫然,这些全都是没有影的事情,柴大人却眼都没有眨一下说了出去。要是这黄御史真的去找转运使大人求证,不是马上就露馅了,盐仓的盐可都是没有盐引的私盐!

    黄宗羲没有想到柴潭推得一干二净,不过此时在淮安他也无可奈何。毕竟柴潭找了个借口说得貌似滴水不漏,要揭破他的谎言就需回到扬州。贪官奸商果然都有一手,黄宗羲虽然无计可施,但也不能丢了气势,他转念一想便道:

    “既然柴大人这么说,本官自会去扬州查证。在此之前,盐仓里的盐都有私盐的嫌疑,柴大人,你看怎么处置?”

    柴潭想都不想,干净利落道:“封,当然是要封的,就等黄大人查清楚了再开仓运盐,掌柜的,听清没有,在黄大人没查清楚前,一两盐都不给运出去。”

    掌柜的忙点头哈腰的应着。黄宗羲也无意再跟他们纠缠,他决定还是先去一趟都转运司衙门。毕竟自己已经查得实证,跟他们在淮安这样耗下去也没有个结果。于是他辞了柴潭等人带着黄安出了淮安城,搭着一艘小船往扬州去。

    黄宗羲立在船头远眺江面,心中有股意气风的感觉。平日在铭心堂总说的如何清除贪官,为国出力,今日总算可以一展抱负。只要从扬州调集人手,马上就可以将淮安城里的蠹虫给挖出来。

    黄宗羲正策划后边的打算,在船舱中的黄安探出头来,犹豫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道:“少爷!”

    “嗯?”

    黄安道:“公子,小人觉得我们主仆二人孤身在淮安查盐委实太过凶险了,下次须得带多些人才好。小的看着那些人的眼神不善,要是他们起了歹意,小的就没办法向老夫人交差了!”

    黄宗羲轻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本少爷奉的是皇命,是遵当今天子的旨意巡查盐政,要是害了我,凌迟活剐就等着他们,他们这些鱼肉百姓的贪官哪有这个胆子!”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古人尚且能奉君命,孤身入军营夺权。本少爷不过查查商行贩运私盐,这点胆量岂能没有!自古邪不胜正,只要对这些人强硬,他们不过一群鼠辈罢了。”黄宗羲慷慨激昂的说完后转而柔声道:

    “黄安,你我自幼长大,虽然名为主仆,但情若兄弟。我知道你关心我,这样好了,我们回到扬州后,我便让转运司衙门调派些人手过来,到时我们再浩浩荡荡的杀回淮安去。这样你可放心了!”

    “公子”黄安正要答话,船尾的船夫突然开口道:“公子,过了这段就是扬州境内了,这一段水流湍急,就是弄水的好手下去也有得受,您可拽紧了!”

    黄宗羲顺着前方看去,果然由于扬州这一段运河突然变狭窄,水势较其他地方急。他见如此,也不敢站在船头,反身缩回船舱。那船夫又笑道:

    “公子,你别看此处湍急,但南下行船那是好得紧,顺水就可以冲出几里远”船夫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变了脸色,扬声喊道:

    “对面的船,撑开船道,莫要撞在一起了!”

    黄宗羲他们闻声吓了一跳,举目望去,却现在他们的在正前方横打着一条大船--正是往来运河的漕船,它刚好拦住了黄宗羲他们的航道。漕船上有几条大汉,听见船夫的叫喊,为的汉子对着下边吩咐了几句,但船却是没有移开。此时黄宗羲他们是顺流直下,哪里能避得开!

    那艘漕船不仅船身大,而且还载有重物,一撞之下,小船的人顿时晕头转向。小船顺着从漕船边划过,那船夫原本有些郁闷,但看到对方是漕船的人,也不敢吭声只能心里暗骂几句。

    小船开出还没有多远,黄宗羲他们刚起身,就听见小船底咄咄传来几下沉闷的声音,接着小船就进水了。他们三人里边船夫的反应最快,当他看到船进水后,顿时满脸的惊惧。黄安知道少爷不会水,顿时着急道:

    “船夫,快点堵住啊,船要沉了!快啊!”

    那船夫却是呆呆的一动不动,很快小船就四处进水沉了下去。

    “黄安,带好包袱,上边的船,快来救命啊!”黄宗羲显得有些狼狈,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朝着原先经过的漕船大喊求救。

    黄安却是顾此失彼,包袱中的官服印信很重要,但少爷不会水,他岂能不先护住。那一艘漕船听到呼救声,也转向开了过来,但小船的三人已经落在了水中,黄宗羲还因为呛了几口水晕了过去。

    他们落水是在河中央,黄安水性虽然不错,但拖着黄宗羲也觉得很吃力,他只能指望着漕船来相救。他往上游看去,现那个船夫就在他们前方,大概船夫也知道只能靠漕船相救,便朝船游去!

    但令黄安惊讶的一幕生了,漕船上的人不但没有搭救船夫,反而有人用竹蒿对着他狠狠一击,将他压到了水底。船上的人一边喊着‘你在哪里?’却一边用几条竹蒿将船夫压在水底!

    杀人!

    他们为什么要杀船夫?!黄安心中狂跳不止!很快那艘漕船就往他们这边靠近,船上的人挥动着竹蒿,仿佛船夫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命运。黄安陡然明白过来,这些人的目标正是少爷,那个船夫不过是给他们杀人灭口了!

    此时黄安别无选择,他扔掉了身上的物事,用腰带将两人栓住,对着已无知觉的黄宗羲道:“少爷,你千万要挺住!”

    说着,他深吸了口气一个猛扎,两人都沉进了水里( )

第十三章 意外惊变(下)

      第七卷辽东攻略  第十三章  意外惊变(下)

    当黄安幽幽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脑昏沉。他突然想起少爷,顿时起身四处张望。

    “少爷,少爷,你在哪里?!”

    “你醒了!”一个声音响起,黄安听得耳熟,他晃了晃脑袋定睛一看,“老张!”他喊了一句后又焦急的问道:“我家少爷呢?”

    老张指了指他隔壁的床铺上道:“御史老爷在那里!”

    顺着老张指的放向,只见黄宗羲脸色苍白的躺在那。黄安登时扑了过去,他伸手到黄宗羲鼻前,只略感觉到点微弱的呼吸。

    “少爷!”黄安不禁垂下泪来。

    过了会他又扭头问道:“老张,我家少爷怎么样?要不要紧啊?”

    老张端着碗汤水过来道:“捞你们起来的时候我已经给你们推拿过了,总算老天保佑还有口气在。御史老爷是文曲星降世,福大命大,龙王爷没有收你们!这是我找村尾的郎中开的药,你喂老爷喝下去。郎中说了,只要老爷能醒来就没事了!”

    黄安点了点头,按照老张的吩咐将汤水一点点的喂了下去。他知道要不是遇到老张,还有被老张救治,他们两个,特别是少爷可能就没有命了。

    “老张,谢谢你救了我家少爷,我代我家老夫人向您磕头了!”说着跪下拜倒。

    老张慌忙扶起他道:“哎呀,使不得啊!我们都是在水上讨生计的人,哪有见死不救的!再说了,要不是之前你将你家老爷顶出水面呼气,就是大罗金仙爷救不到啊!”

    黄安抹了抹眼泪道:“出门时老夫人要我好好照顾少爷,我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护住少爷!”

    “哦!”老张点了点头后问道:“你跟老爷怎么会落水的?我去外边看过,好像江面上有人在打捞什么!”

    黄安突然问道:“老张,你有没有看到一艘很大的漕船,应该是运盐的那种?”

    “运盐的漕船?我划船出去的时候看到过有一条,一直在上游游荡,真是奇怪,在这个时节居然不去运盐,哪象我们想运盐都没有资格!”老张回忆了下后道。

    “你知道那些是什么人嘛?”

    “嗯,他们这艘应该是江南商行的船,因为漕船上有一个人我曾经在运盐的时候见过。嗯,是在运盐到湖广的路上遇到的,他那时候就在江南商行的船上。不过我看他们那些人都很凶悍,小哥为什么会问他们?”

    黄安咬牙切齿道:“江南商行,果然是他们!我们就是给他们打落水的!”

    老张惊讶道:“他们敢对御史老爷行凶?!小哥,那你赶快去报官啊!”

    黄安皱眉想了想老张的这个建议,摇摇头道:“还是待我家少爷醒来在作计较!现在我家少爷官印已掉在了江中,没有我家少爷出面,只怕连事情都说不清楚!我家少爷有个故交好友就在扬州做官,待少爷好了之后再去投奔他。这些敢害我家少爷的贪官奸商,一个都不会放过。”他顿了顿又嘱咐道:

    “老张,那些人心狠手辣,你千万别将我家少爷的事情说出去,不然也会跟你带来麻烦!”

    “好,我记下了!”

    正当两人说着话,躺在铺位上的黄宗羲突然咳了几声,黄安立刻走近床前道:“少爷,少爷,你醒醒~”

    黄宗羲慢慢的睁开眼睛,神情涣散,好容易才看清眼前的人,嘴角出微弱的声音道:“是黄安啊,活着就好!”

    “恩!少爷,我们都好!”黄安听见黄宗羲说话喜极而泣。

    黄宗羲用眼角打量了四周道:“这是哪里啊?”

    黄安道:“少爷,我们是给老张救了!”

    老张上前道:“小的见过御史大人,这里是个小渔村,是我老张在岸上落脚的地方。”

    黄宗羲喘了口气道:“那真是谢谢你了!”

    老张慌忙道:“小的不敢当,老爷刚刚醒来,肚子大概也饿了,小的去弄些饭菜来,老爷先歇着!”

    虽然黄宗羲被水淹得昏迷了过去,但好在年轻力壮,醒来后一进饮食,精神头就恢复了许多。若不是仍感觉体虚的话,他已经想着去扬州知府衙门了。毕竟他们在江面遭遇沉船不是简单的一次意外,而是明显的有预谋的。

    老张听了他们的叙述后,便说出了在运河江面上的一些黑道内幕。运河虽然是朝廷派员管着,有运漕米的,管盐政的,理河的,但都会跟漕帮搭上交道。漕帮为了能够占据运河,也往往会跟当地的官吏搞好关系。有了官员作靠山,漕帮就明目张胆的排挤其他的运货船只,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派‘水鬼’凿沉别人的船。

    “漕帮虽然凿人家的船,但从不要人的命,往往会有船去救落水的人!小的估计,那个船夫看到船沉,知道是漕帮的人弄鬼,所以落水后才游向漕船,没想到遭了人家的毒手。”老张最后分析道。

    “岂有此理,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草菅人命!”黄宗羲忍不住一拍案台,“就算他们没有谋害本官,我也不能放过他们!对了,张大叔,这边运河的漕帮是不是同一个帮派?”

    老张回道:“这漕帮是官老爷的叫法,在我们这每个府的帮派也有自个叫自个的。因为运河连着各府,运船也是走府过省的,哪能没有些磕碰!于是各帮主在每年九月初九碰面,拜了龙王后,就一起合计各帮的事情。要是跟其他府的人惹上麻烦,去央告本府县的帮主,那比去衙门还好得多!在运河上走远路的都会拜个帮派,也好多个照应!扬州这边跟淮安又有些不同,他们跟扬州府关系还亲近点,那主要是因为前任陈老爷在时镇住了他们,所以淮安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扬州闹事!”

    “原来是这样!”黄宗羲经过这次教训后,不敢在轻视这些硕鼠,他决定先把江南商行给解决掉,然后在慢慢收拾漕帮的人!他沉吟了会后道:

    “张大叔,此番得你相救,必要好好报答。只是我有要事在身,不便将你带在身边,等我事情稳定后,我会让安子来找你!”

    “那可不敢当,御史老爷搭我的船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我们小户人家”

    黄宗羲拦住他的话道:“张大叔不用再推辞,救命之恩岂能不报!”

    黄宗羲说得郑重,老张只好把剩下的话吞回了肚里。他起身道:“老爷气色已经好了许多,那小的去准备准备,明日雇上顶轿子便可到扬州城了!”

    虽然这个小渔村比较偏僻,但那些凶人没有打捞到尸,说不定会查访到这,还是早点到扬州城得好!黄宗羲只是说了一声‘有劳’,大恩不言谢,救命之恩又岂是谢谢两个字就可以回报。现在他们主仆两人身上毫无长物,一切都只能先靠着老张。黄宗羲心中暗想着只要回扬州找到李邦华,定要借上几十两银子回报老张。若是得便的话,以后将他留在身边好了。

    老张果然办事利落,第二日黄宗羲他们起来的时候,已经有顶两人的竹轿在外边了。老张正在跟轿夫有说有笑,看来彼此应该熟悉。几人一起吃过早饭后,黄宗羲问明此处的地址才告辞而去。

    坐在轿中的黄宗羲打开老张准备的包袱,里边不仅有些干粮,还有锭银子,正是黄宗羲他们去淮安时给的。黄宗羲心中千言万语也只化作一叹,手中紧紧握住那锭银子。

    望着黄宗羲他们走后,老张回到小屋,从一个角落里拿出藏好的笔墨,就在那破旧的木桌上不知写些什么!没有多久,小屋后一只信鸽冲天而去( )

第十四章 越俎代庖

      第七卷辽东攻略  第十四章  越俎代庖

    黄宗羲到达扬州城的时候,李邦华并不在府内,好在守门的衙役之前见过黄宗羲主仆两人,不然他们现在这个模样,只怕连府衙都进不去。府中的同知接到衙役的通报后,连忙将黄宗羲安排到厢房休息。

    八路中文

    同知姓谭,是在崇祯四年跟着陈文一调动到扬州的户部主事,陈文一被调走后,他就留在扬州作同知。他见黄宗羲他们衣裳狼狈,完全不似之前来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黄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路上遇到贼人了?不对啊,你们走的是官道!”

    黄宗羲苦笑道:“谭大人,我们不是遇贼人也差不多了!对了,李大人呢?”

    八路中文谭同知一边让人上茶,一边回答道:“这几日是交漕粮的日子,李大人前日亲自押着漕粮去了南京户部交差,应该会在今天回来。”

    八路中文

    “今天能回来那就好!”

    谭同知在户部做了多年小吏,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他看黄宗羲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