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勒能这么想也不出奇,但大明是不会拿朝廷的信用来开玩笑的。再者,皇上给你的那份公文已然说明白,皇上金口玉言,贝勒还有何不相信?!”

    “皇上会与我盟誓?”

    “嗯,我们商议完,皇上就会召见你的!这些合约中的条款琐事自然要先谈妥,你有其它意见的可以到面圣时再提。”

    多尔衮听到这番话心里顿时明白,感情这些大臣都不大想跟自己和谈。只是他看得出,不管是这兵部尚书还是袁蛮子,都是看在皇命的份上才跟自己接触。对于他们而言,直接挥兵灭了女真才是完功,偏偏皇帝要和谈。

    多尔衮估摸着从他们嘴里也掏不出什么东西,不如先把合约的细则看完才是。他又将合约后面关于民生诉讼赋税征兵等一干事宜全部看了一遍,倒也颇为公正。多尔衮瞧了两遍找不出什么问题,也就算是认可了。

    接下来等召见的日子过得很轻松,明人也不大看管他,除了内宫外,活动基本自由出入。多尔衮本想去拜祭皇太极的,虽然他跟八哥不对路,但怎么说也是女真前任大汗,如今身死国灭,以往的恩怨只能化作尘烟,但皇太极的棺椁还在清宁宫停柩,他一时间进不去,只能是去了郊外的陵墓。皇太极的陵

    墓是明人征用了原先老汗努尔哈赤的旧址,天聪三年女真入关京师失败后,皇太极恐辽东军一路袭击盛京,故意先将努尔哈赤的陵墓迁回赫图阿拉,以盛京作为决战点。只是想不到,皇太极的战略意图达到了,却给明人的京军插了一脚以致功败垂成。皇太极的墓碑已经刻好了,上头已经不是大金国的汗王,而是明朝昔年封的旧称建州指挥使。多尔衮呆了半响,感叹一声才离去。(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誓约

    多尔衮去过皇太极的陵墓后,又去参观了一下京军的操练。因为他没有参加盛京的决战,对于京军的战斗力很好奇,同时他也想比较下京军跟正白旗,看下京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京军的人知道来人是多尔衮,有意在他面前展示军力,特地来了个四段击,这让多尔衮打开眼界,他已经看出这种火枪的攻击模式将对骑兵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京军火枪明显优于辽东军,射得更快,打得更远。如果几十年前是这样的队伍驻守在盛京,他们大金国能否兴起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这些年明军的变化真的相当大,以往女真八旗敢吹嘘以一敌十的对抗明军,如今只怕是不相上下了。

    让多尔衮有点失望的是,因为只是一般的晨练而已,京军的素质可以比得上辽东军,但热气球却没有看到。多尔衮看了一会知道见不着只好回到客栈,刚进门就看到一个明军侍卫站在厅堂等他。

    那侍卫见到他,上前一步道:“贝勒,皇上有旨宣你觐见!”

    侍卫说得不卑不亢,既没有大内侍卫的骄横,也没有大肆勒索的行径,这让多尔衮不禁刮目相看。且不说以往明官的腐化,就是他八哥皇太极的亲卫到各旗传旨的时候,都少不得拿点好处,把鼻孔拱上了天高人一等似的。知微见著,侍卫如此表现可见皇帝何等了得。多尔衮心思被这么一转,倒勾起了他对明人皇帝的好奇心。

    听说皇帝与他年纪相仿,却力挽狂澜的中兴了明国。先是灭了权阉,后是组建京军,荡平了国内的动乱,又偷袭了盛京,将如日东升的大金国给生生扼杀。这份文治武功,让多尔衮概然生叹。他想见识下连他八哥都对付不了的汉人皇帝究竟什么模样。多尔衮愣了下,才朝那侍卫拱手道:

    “那有劳这位将军引路了!”

    侍卫见多尔衮不跪下接旨,嘴角微扯本想训斥的但又强行忍住了,毕竟女真在汉人眼里跟蒙古人等同于蛮人,他们现在还没有投降,训斥起来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再者皇上很是看重和谈,连袁督师这样的重臣就作了礼官,他一小小侍卫自然不敢闹出什么麻烦来。作大内侍卫的这点眼力都没有,那可就混不下去了,他微微点头带着多尔衮进了内宫。

    盛京内宫还是如以往一般,但宫中却换了主人,多尔衮郁闷的打量了下周遭的景物才进了崇政殿。殿里头已经站了几个人,除了见过的兵部尚书傅宗龙,袁蛮子,还有一个竟是他的嫂子庄妃娘娘大玉儿。前头一个身材高大满头白的老者,估计就是原来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多尔衮接着往里头看去,只见殿正中宝座上坐着一个身着明黄服饰的人,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他还没有说话,那人就带着温雅笑容道:

    “多尔衮,你来了,朕可是盼了许久!”

    “多尔衮见过皇帝陛下!”在其他大臣的注视下,多尔衮不得不行礼,只是在崇政殿向明人皇帝跪倒叩头委实有点屈辱的感觉,但为了女真人的未来,多尔衮必须要低这个头。

    多尔衮进来的时候我不禁眼前一亮,他果然一表人才,不仅模样甚是俊朗,而且带着一股英武之气,大抵我的对手中就多尔衮符合我原来心中的设想,心下对他不禁起了爱才的心思。我见多尔衮双腿弯曲已有臣服之心,就不想给他难堪,出言拦住他道:“好了,不必多礼了,咱们说说两族和约的事宜。”

    多尔衮就顺势不跪了,仍旧躬身回道:“谢皇帝陛下!”

    “朕听傅尚书说多尔衮你有不同的意见,不妨现在说出来听听。”。。。。。。

    多尔衮知道此乃关系到女真的命运,将酝酿好的话都说了说来:“陛下,如果大明真心跟我女真和谈,多尔衮自当欣从。但此刻我女真民弱人少,若大明有意赚正白旗,那女真薪火就此泯灭,多尔衮不得不谨慎才是,多尔衮斗胆请陛下让女真子民安心迁移。”

    我微微笑道:“多尔衮说得是,此事朕已与大玉儿商议过了,盟誓的生铁碑已经铸成,这铁碑将树在你们的郡县自可约束两族百姓。再者,朕已经就和谈之事刊文行天下,不日便可接到。如此天下皆知的大事,朕岂会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人。”

    多尔衮闻言一喜道:“当真?!”

    “这个自然!你可以在沈阳住上几日,待你看到了刊行天下的明刊再答允和约!至于和约你还有什么问题?”

    多尔衮想了下道:“陛下,恕多尔衮无礼,陛下答允保留正白旗乃额外恩典,但我不愿正白旗隶属兵部。”

    “哦?”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担心朕会借刀杀人,灭了你们正白旗?”

    多尔衮虽然没有接话,但面上就是这个意思。

    我笑了笑道:“那你认为怎样?”

    “正白旗自然守卫我女真,对外只能辅助朝廷作战。”

    听到这话,孙承宗他们都皱起了眉头。

    “而且汉人言落叶归根,我希望以后女真人能够迁回故地,恢复以前建州女真的局面。”

    “这不可能!”三个大臣都齐齐反对,就是大玉儿也不禁微张了小嘴。如果恢复万历年间的局势,那么女真造反又算什么呢?难道让大明国上下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生吗?!多尔衮却不反驳,定定的站着殿中等待我的回答。

    我微微沉吟了下道:“如今迁回赫图阿拉是不可能的,女真族所犯的是造反之罪,这个你应该明白!不过。。。”

    多尔衮见皇帝否决,心下不禁黯然,但转念想继续提些有利于女真的条件,想不到皇帝到最后居然转口,他马上道:

    “不过什么?”

    “不过女真如果立下大功,朕倒可以考虑你这个条件!”

    话一出,多尔衮顿时睁大了眼睛,透着热切的目光。殿下的三个大臣却彼此对望了一眼,出来劝谏。大玉儿皱着眉一言不,似乎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皇上,请三思啊!”连孙承宗也出来劝谏,女真叛乱对于他们这代人实在心有余悸,打了三十年才平叛,弄得大明是国力衰竭,如果只是恢复到原来便会放虎归山了。

    多尔衮也不理会别人反对,他马上道:“那请问陛下,女真要立下何等功劳?”

    “这样好了,你手里有正白旗,就以你们杀敌来的人头录功,一个人头顶你们女真一个人,等哪天你们的功劳跟朕案头上的人数相等了,朕就让你们迁回赫图阿拉。”

    !!!殿里的人都没有想到我会提个这样的办法,一时间愣住了。此时多尔衮脸上却是阴晴不定,仿佛是在计算着这种方案的利益得失。我也不催促他,而是为自己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完全是我所知道的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女真族人会走向何方,是融合还是成为大明的一个祸患呢?!

    “陛下。。。”多尔衮的话打断了我散的思绪。

    “哦,你考虑得怎么样?”

    “我同意!”多尔衮坚定的说下这句话。

    我又转而问大玉儿道:“大玉儿,你呢?”

    大玉儿倒是倾向能回到赫图阿拉,只是明人会让他们如愿吗?大玉儿一时间想不出所以然,只得道:“皇上,妾身没有意见!”

    “那就好,事情。。。。。。

    就这么定下来!女真设两个领也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贝勒本是女真的爵名,朕就破例纳入大明官制,与建州指挥使同级。”

    “谢陛下恩典!”多尔衮跟大玉儿只得谢恩!

    “朕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回京了,和约的事情尽快签下来,至于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怎么迁移,何时迁移,还有正白旗的驻地,军粮等等问题,你们就下去谈这些细节吧。孙爱卿,你留下来吧,朕还有点事情跟你说!”

    “老臣遵旨!”

    其他人见皇上这么说,已然是让他们退下,当下傅宗龙带头领着大玉儿跟多尔衮一起继续和谈去了。待众人走了后,我就对孙承宗道:

    “好了,阁老有什么话可以对朕说了!”

    我就是看到孙承宗欲言又止才特地留他下来。他也不再隐瞒道:“陛下,之前只是安置女真的遗孤百姓,如今又设置正白旗,又许诺他们回归山林,老臣以为此举实在不妥,恐会给后世子孙留下祸患。京师的百官不会同意,就是百姓恐怕也有想法。”

    “哦,但朕告诉你的是,朕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详情

    孙承宗听皇上这么说也没有觉得意外,皇上这么做当然会有一定的理由,他正是因为相信皇上的主见,才没有在殿中公开反对皇上的提议。夏只不过他作为内阁大臣必须从大局来劝谏皇上,否则一个让百官非议的旨意会让六科打封驳,他们辅臣的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他诚心问道:

    “请皇上指教!”

    我笑着道:“你认为女真人此时的民心状态如何呢?”

    “这个只怕好不到哪里去!”

    我接口道:“何止不好,而是极差!男丁已经被我们剿杀得差不多了,剩余的人又被我们圈养在一个夹弯里。多尔衮担心我们会借刀杀人灭了他的正白旗,女真百姓又担心受到我们汉民的欺压,这样上疑下惧的,女真迟早会生乱!”

    “那皇上这么做”

    “那是给他们一个希望,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给他们画了一个饼!”

    “哦,原来如此!”孙承宗想了下还是质疑道:“但如果让女真回赫图阿拉,恐怕会给后世留下后患。”

    “这个朕知道,所以朕给他们定下条件。按照现在女真的人口大约在二十五万,他们正白旗得杀二十万个人头来报功才行。正白旗以后满打满算就五千人,你觉得这需要多久呢?”

    孙承宗沉吟了会道:“如今北方基本平定,正白旗似乎缺少用武之地,只怕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完成!”

    “那就是了,二十年后女真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不过朕敢肯定的是,他们将会失去野性,换一种生活方式!前屯卫所这个地方是进出关口的必经之地,如今辽东平定后,往来之间的客商自然增多,那么同样会给他们女真带来商机。随着跟汉人交往多了后,生活方式将会慢慢生改变,年轻的一代女真人不用狩猎就可以养活自己。朕等女真安定后再建一座书院,允许女真人科考,这样一来二十年足够女真易风换俗了。”

    孙承宗心中只留下震惊,以文化的方式同化一个民族比之杀戮不知要高明几许。孙承宗最终默认了皇上的做法,自己下去想着怎么说服京中的同僚了。

    望着孙承宗远去的背影,我心下露出丝苦笑。

    可以说,在女真和谈这件事情上我已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形来说,我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女真虽然是一个民族,但历史上消亡的民族多得去了,也不差女真这一个,最多我也是抱着能保存就保存的办法来和谈。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跟女真和谈对大明会有利。一则是宣扬大明的民族政策,如果连造反的女真朝廷都放过,那么以后招降其它民族的时候多几分说服力。二则可以借用女真的力量牵制蒙古,三则还可以用女真人探寻完西伯利亚。这些是对外可以得到的利益,而我看重的却是对内的利益。

    随着辽东平复后,辽饷可以进一步免除,那么施行了几十年的税额可以减少,我这个崇祯帝的威望将空前高涨。二来是辽东军也可以调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些年我将辽东交给袁崇焕,但下头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辽东军在辽东盘踞了这么久,人没有少收,地也没有少占,若任其展下去就有私军的苗头。我如果逞一时的快意追杀女真,他们从赫图阿拉逃进了山林,那么接下来就是游击战了,朝廷也要搞个辽东总兵官来负责清除女真残余最终的结果,辽东将再出现第二个李成梁。

    辽东军也有点当年李成梁人马的血脉,祖家已经是辽东世袭大族,放任下去总是不好。若是他们对着女真来个年年喊打,打而不灭,辽东军最终变得

    尾大不掉,我跟辽东的将领最终也会失去君臣的情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要在辽东军展成军阀之前将他们化解掉。

    这才是我跟女真和谈的真正目的!辽东没有了女真作乱,辽东军自然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我这么作并非是飞鸟尽良弓藏,而是给这些立功的大将们真正安排去处,让他们继续为大明效力,同时也断了他们不该有的念头。

    袁崇焕帐下有满桂、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四个人,我一一过滤了下四个人的背景资料,想着怎么才能让他们各尽其力。如今辽东的汉民,女真已经让我感到头疼,现在还要处理辽东军的安置问题,我不由揉了揉胀的太阳**。

    “皇上!”一个柔嫩的声音在我耳边想起,接着小手在我肩膀上揉捏着。

    不用说我就知道是小娜,反手搂住她道:“今天不去骑马了?”

    小娜嘟着个嘴道:“嗯,附近没什么好玩的,连个狩猎的地方都要跑得老远!”

    “那你忙什么去了?”

    “母后派人来送信,她们已经回到部落了,母后送了好多东西给我呢,对了,母后还要我跟你说件事。”

    “哦,什么事情啊?”

    “是这样的,皇上你也知道,朵颜部的虎必特实在太过分了,总是来我们领地骚扰牧民,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母后说现在朵颜部是草原的霸主,我们察哈尔部不能够管束他,所以母后说想迁移牧场,让我问你同不同意?”

    “迁移牧场?”

    “是啊,我们蒙古人随草而居,也经常迁徙草场的!”

    “朕记得当初可是将大同外大片草原都划给了察哈尔,这还不够啊?”

    “皇上你不知道虎必特那人,母后说他就像饿狼一样想要霸占整个草原。”

    “这个事你别着急,朕处置完辽东就会跟朵颜部说,让他们老实呆在自己的领地!”

    小娜嘟着嘴道:“那皇上就是不同意了?”

    我摸了摸她的头道:“这个是政事,要说也是你母后来说。朕也说过后宫不得干政,小娜可别让朕为难!”

    小娜一下子无语了,过了好一会才道:“那皇上不想我说政事,那我就说家事!”

    “呵呵,好啊,那你说什么家事?”

    小娜眼珠一转道:“母后说我已经出嫁了,她的心愿算是完成了。她一个人在部落寂寞,想着回娘家看看母亲,就是我的外婆。皇上,这事情你总允了吧?”

    “这件事倒”我话说到这就多问了一句:“你母后娘家何处?”

    “呃”小娜顿了一下后道:“听我母后说是在鄂尔多斯一带吧!”

    “鄂尔多斯?!不是很远,那就去吧!”我也没有往心里去,林丹汗的哈吞娶的应该是蒙古头领的女儿,至于籍贯什么的我倒真不清楚。

    “那皇上是答应了?”小娜大喜道。

    我点点头,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不忍再拒绝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