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知道那就好。那么我就直接问小姐我心中的疑惑了!唐代韩昌黎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倘若先生都不知道考题的答案,那如何来考较学生。在下的疑问就是:既然小姐认同这大地是圆的,那么请问,这第五题的答案,小姐是否知道?如小姐知道,那么现在考较已经结束,不妨说出来一解大家的疑惑,如果不知道,呵呵,那么小姐出的这题恐怕就不算了。”

    “你……”小丫头脸色顿时胀得通红。

    我的话得到其他人的支持,都出言附和。他们也想知道这第五道题的答案是什么,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些都是极为神奇的事情。然而让大伙失望的是,小丫头居然在这个时候耍起了女人的专利,顿顿足转身回内堂去了,留下一班傻了眼的我们。

    还好有人过来收拾残局,那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赶前两步拱手道:“侄女胡闹,还望各位不要见怪。在下陈子龙见过各位。”

    陈子龙在学子中算是极有名声,那留下的十一人都连忙过去见礼,只有我跟金声两人站在那。一阵寒暄后,陈子龙排开众人向金声道:“这位金公子学识过人,方才是侄女有意刁难,还望金兄不要见怪。不如与众位一起留下来编书如何?”

    陈子龙开言相邀那是天大的面子,若是在这之前,金声会毫不犹豫的加入。但现在他狂妄在前出丑在后,如何还有面子留下来跟众人一起。他一味的推辞,搞得陈子龙只得作罢。

    正当他为没有说服金声而长叹,突然见到在旁的我,脸色一亮又拱手道:

    “这位兄台也是来考核的吧?”

    难道他想招揽我?!

    我连忙道:“在下是慕名来找徐大人的,不想碰到徐大人选拔门徒的盛事,不过在旁围观而已。请问徐大人现在府上嘛?”

    “哦,家师去了宣武门的天主堂,不知公子找家师有何要事,不妨到内厅喝口茶。”

    原来徐老头去了教堂,宣武门的天主堂是利马窦在京师建造的。现在的主教是龙华民,原本上任的主教邓玉函想让汤若望做的,但刚好徐光启推荐汤若望去了钦天监,所以就让另一位传教士龙华民接任。不知道这个徐老头去教堂做什么?

    “在下也没有什么大事,既然徐大人不在,那改日再来造访。告辞!”说完我带着方正华,谷刚两人径直离开徐府。

    出了大门,我抬头看了下天色,现已经近中午。看来今天出宫算是白走一趟!

    “主子,要不要奴才去宣徐大人回来?”方正华在旁边小声的说道。

    “不用了,你让他下午到火器司等朕。”

    “是!”

    三人正待回宫,却看到一脸丧气的金声出来。我心中一动便上前道:“金兄可是回家读书?”

    金声抬头看见是我,苦笑道:“不瞒兄台,正是如此!”

    我哈哈一笑道:“金兄,何必如此当真。所谓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不知金兄要多久才能将天下之书读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难道金兄就真不如那小丫头?再者,学一技之长便可为国为民,否则老死在书堆里又有何用!读书人应以兼治天下为己任,莫要死钻牛角尖。金兄以为然否?”

    那金声原本是聪明人,经我一番述说,顿时明白过来。他躬身一揖道:“在下糊涂,多谢兄台点醒。在下就在京城住下,等待天子科考。”

    “好,这才是我辈风范!”两人说完都相视一笑,不由亲善了许多。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便问道:“先前听金兄所说,除兵事外,其他都颇为擅长。不知金兄还知道有人更擅长兵事嘛?”

    金声有些惭愧道:“方才是在下狂妄之言,真是井底之蛙,让兄台见笑了。”说完,金声又道:“在下来京前,自诩文韬武略,见识才学不输于同辈,唯有在京郊遇一僧人号申甫,连夜卧谈兵事,让在下拜服不已。我朝各方都督虽未曾见识过,但若论及兵事,在下不及申甫多已。”

    原来是他!明史记载,在崇祯二年,清兵攻打京师时,这金声向皇帝推荐的就是申甫。虽然金声极力夸奖,进宫也奏对称旨,但对着清兵却是一连三败,最后小命也丢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申甫的失败主要不是他的过错,在如此仓卒间,即便孔明复生也无法以一些市井游手来对抗女真人的骑兵。申甫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出击女真人,胆量也算不错。这人还是要选出来用用,看到底如何!

    金声见我出神便道:“兄台还有事的话,在下先行一步!”

    我回过神来,见两人站在徐府大门口,现在又不方便留他,只好说道:“请便!”

    金声刚走两步,突然转身又道:“还未请教兄台大名,日后必当补报今日点化之恩!”

    “小事而已,不必挂怀!金兄有报国之心,相信很快就会‘乘风破浪会有时’!”

    “多谢兄台吉言!告辞!”

    “告辞!”

    回到宫里,我在百官备注上写下沈廷扬跟金声,申甫三个人的名字。具体怎么用他们还不知道,毕竟现在大明国事千头万绪,总要把最迫切的事情做完。我在乾清宫的一座偏房内,让人写了一本百官录,将各省各府各县的官员名字写在壁挂上,方便查询。我专门让一个太监将各方奏折上不断补充,有什么人事变动,我也能及时知道。

    吃过午膳,我便直接去了火器司,徐光启跟火器司的官员一早就在那等候。火器司自从拉到天工学院来后,我也没有多留心,他们的精力主要是用在改制开花弹上。虽然他们不知道我来是为了什么事,但都按照惯例让我看了下他们新研究开花弹的威力。

    他们以虎蹲炮轰击两里外的木头人,效果很是明显,木头人给弹片射得浑身都是,还有一些给炸成几截。火器司的人看没有什么差错,都笑着在旁解说。

    “嗯,打得不错。这开花弹的威力也够了,你们花了不少的心思。”

    “这是臣等的本分!”领头的徐光启谦虚的说道。

    “嗯,”我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再厉害的弹丸也要击中才有效,方才的操炮手可是这里积年的行家了吧?”

    刹时,徐光启跟火器司的人都哑口无言。历来准备给皇上看的演练自然是要确保万无一失,不仅操炮手要最有经验的,就连大炮,弹药也是好中选好。

    “不知我大明在边城的操炮手是否有这样的技术?”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光启自然站不住了。他跪下道:“微臣等考虑不周,还请皇上恕罪。火器司今后会全力研制瞄准仪。”

    “起来吧,朕今日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提高我大明火炮的命中率势在必行,现在女真人也有了火炮,今后两军交战,炮战是必不可免。”

    “皇上说得是!”徐光启起身后恭声回道:“微臣今日早上去了天主堂找主教龙华民,跟他商量是否可以在天工学院教授火炮的瞄准技术,但……”

    原来这个徐老头也存了这个心思,我不禁来了兴致,想知道现在西洋人的瞄准技术如何,自己的那一套比之起来还有没有用!

    “但是什么呢?”

    “回皇上,火炮的瞄准技术在西洋也属极机密之事,只有少数人知悉,各国也严禁外传。主教龙华民虽然知道,但碍于大主教出的敕令。老臣曾经数次说(shui)说于他,都未有成效。”

    我轻松一笑道:“看来这个主教老头还真有原则,难道他就不怕朕下禁令让他们滚蛋嘛?”

    徐光启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吓得又跪下道:“皇上息怒,让老臣再去跟他交涉……”

    忘了这徐光启也是信天主教的,看着这个是自己爷爷辈的人老在自己面前下跪,心里有些不忍,我一把将他扶起来道:“算了,大明天朝上国,没必要勉强人家。好了,立刻召集火器司的研究人员,朕要亲自开火炮瞄准仪。”

    “是!”

    这火器司不同别处,在调来天工学院的时候我就让徐光启调整了火器司内部人员,所有的官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火器知识,那些只会指手画脚的全部给踢了出去。因此,我说召集研究人员,穿着官服的占了大部分。

    “好了,这里都是火器司的研人员,既然是做技术的人,朕就不多废话了。今日朕会将研究的目标,方案定下来,教由你们来试验。朕到时再来看成果。”

    “请皇上训示!”

    我也不客气,让人在厅堂铺了张大宣纸才道:“火炮是大明赖以破敌的利器,但除了先前你们研究弹药的威力,还需从射的度,打击的距离,弹药的命中率来考虑。”

    有一技在身的人常骨子里会看不起外行人,尽管那人是他的上司。这些官员因为我是皇帝,不得不在我面前恭敬。说到技术他们未必心服,见我要亲自研瞄准仪更是觉得匪夷所思。直到我说的切中要害后,才知道我是说真的。

    我也没有理会几个张大嘴巴失礼的家伙,在宣纸写下‘度’两字后继续说道:“那么现在具体来说一下,射的度全部靠炮手的熟练度是不够的,这里朕有个新的想法。原先朕在参观三营的时候就提出过,只是还没有应用到火炮上面来。朕提出火药量的多少事前用油纸包好,所有的弹药都统一制造。炮手操炮之时就不用在另外计算防多少火药。”

    我接着写下‘距离’道:“如果火炮的规格不一样,那么弹药统一也不会达到一样效果,应此火炮必须采用统一的尺寸铸造。最好分为短,中,远三种规格。朕要你们做到的是,无论是哪个颗弹药,在哪门火炮上射都能是一样的距离。至于火炮的铸造技术,这里朕就不多讲了,不懂的地方可以跟徐大人商量。朕要补充的是,火炮的距离除了跟火药多少有关,还有跟火炮的长度及其内径有关。至于这比例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大明买回来的红夷大炮,另外也可以考虑改变两者的比例。弹药出的度以及落下距离也会生改变,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比例越高,射的就越远。”

    我说完的这个时候,下面的官员不只是在张大嘴巴了,而是每人都拿起一枝笔在做纪录。我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有工作会议的样子。

    “好了,现在来说关于瞄准仪的事情。这瞄准仪朕也是第一次设计出来,实际使用的效果还要看做出来后怎样。朕采用的是两个单筒望远镜。”我一边说一边划出瞄准仪的简单构造。

    “两个望远镜平行同一水平,一个固定住,另外一个可以任意转动。望远镜后边有个平行的标尺,可以测量出望远镜转动的距离。测量远处时,现将固定的望远镜对准,然后再调节转动望远镜,使两者都能对准目标。那,就是这样!”

    我一边说着又一边解说道:“望远镜到标尺的直线距离除以望远镜转动的距离,将会等于远处的距离除以固定望远镜在标尺上到转动望远镜的距离。然后就可以算得出所测的距离!怎么样,大伙明白了嘛?”

    我愣了一下,居然都没有吭声。

    “明白没有?”我不禁提高了几个分贝。

    “臣等驽钝,还没有明白圣意。”下边的这些官员给我问的有些惶恐起来。

    徐光启不是已经翻译了《几何原本》了嘛?他们怎么可能不懂?方才说的就是最简单的几何问题了。我转眼看向徐光启,问道:

    “徐爱卿可有头绪?”

    徐光启颤巍巍的跟着划了一阵后才道:“回皇上,皇上所说的这个比例,老臣是在几何原本上看过。不过,老臣也是糊涂,不知这望远镜到远处怎么是直的?”

    我一听才恍然明白,这个时代的人对光学还没有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等等相关知识只怕还没有人懂得。我咳了一声道:

    “那朕就说明一下,用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来讲:如果屋顶有个破洞,那么就会有一束光射进来,而这光照到的地方跟太阳,破洞就在同一直线上。同样的道理,望远镜就是那破洞,人眼就是那太阳。这么比方,你们明白嘛?”

    **,简直就是在教小学生,磨得我差点就没了耐性。这回下边的官员不是在惶恐了,而是在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

    “好了,有什么回去再想,朕还有话要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