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5、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作者:三七开(起点vip2012.10.1完结)-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无能。

在孙尚香的心中,孙权的形象崩塌了。

“当今天下,夫死改嫁者不计其数。孙策已经死了”我就算是改嫁给别人,就算是给刘封做妾,又如何?”说着,大乔讥讽道:“要是孙权觉得这样有辱孙氏威望,他就出兵前来江夏,报复刘封啊。”,“告诉你,他没这个实力。刘封在我心里”比孙策要能干。他能以短短一二年的夫,打下媲美江东的基业。他比孙策强,比孙权更强。迟早江东会落入刘封之手。”

“刘封真的这么厉害?”孙尚香心下一急,道。

她想要看看刘封这个人,才来到江夏的。后来”刘封救了她一命,她有对刘封起了一些朦胧的好感。一直追到江夏。

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刘封强,比她想象的还要去强大。能率兵扫平江东。

这个问题”让孙尚香有些恐惧。

“那到时候,孙氏会怎么样?”孙尚香无力道。

“我不知道,但是至少绍儿会保住性命。”大乔摇了摇头道。

看着孙尚香恐惧的摸样,大乔心软了。

她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我虽然相信刘封能胜利,但也不是一定能行。将来的事情,谁又知道呢。就像是孙策鼎盛,谁又能想到一支箭矢就夺取了孙策的性命?回去,快快乐乐的过日子。再找个好人家嫁了。”

孙尚香毫无心机,也没什么见识。大乔的这几句话,让孙尚香彻底的陷入了恐惧之中。

满脑子的江东可能被占领,孙氏可能会被灭门。

看着孙尚香的摸样,大乔暗自后悔刚才胡乱的说话了。

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的。”

“什么办鼎”,孙尚香眼前一亮道。

“你嫁给刘封为妻。到时候,两军交战,就算是江东有所闪失,不能保住孙权的命,也能保住你三哥,四哥”与你母亲孙夫人的命。”大乔道。

这句话,大乔是纯安慰。

两家仇恨似海,孙权怎么可能把妹妹交给刘封?而且刘封还是有正妻的人。另外”若是刘封心狠,就算是孙尚香嫁过来,也未必能保住整个孙氏。

最后,刘封能不能灭孙氏,也不是定论。虽然大乔本身是相信刘封是有那种能力的。

二人的对话,要是换做另外一个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一定不会发展成这样。

但是孙尚香毫无心机,又很天真。

被大乔的一句,江东会被刘封所灭给吓住了。现在大乔给她的一个安慰似的建议。

孙尚香却又悄悄的记在了心里。

不过,最终结果是孙尚香还是被劝住了。心里也已经种下了朦胧的种子。

次日一早,乔府偏门前。

大乔与孙尚香站在一起,门外有孙尚香的六名亲兵。

孙尚香的脸色郁郁,很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乔的神色有些无奈,昨晚上真的把这丫头吓住了。也不知道她回去后,会不会与孙权乱说。

不过”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把这丫头给劝说回去了。

今早上天刚刚亮,孙尚香就来找大乔,说是要回江东。大乔心中大是松了一口气。

“路上小心,千万不要出事了。”大乔轻声叮嘱道。

“嗯。”孙尚香点了点头,还是心事重重的摸样。只是心中,不由自主的想起在武昌时,刘封救她的事情。

要是没有刘封”她恐怕已经身死多时了。

哎。这样的救命恩人,又能力极强,比她大哥都还要出色的英雄,为什么就是江东孙氏的敌人呢。

真是纠结。孙尚香在心中唉乒叹气。

出江东的时候,孙尚香还对于刘封占据了九江郡毫不在意,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心事重重了。

俗话说,人是会长大的。

大乔看着孙尚香心事重重的摸样,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对于昨天晚上,她自己说话太重,也就没了太多的自责。

人总是要长大硪若是来日,刘封起兵消灭江东,这丫头能够趋吉避凶,存活下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蓬勃发展(第三更)

孙尚香走的当日,刘封也有正事干。早早的就从蔡姐的身子上爬了起来,洗漱用膳之后,就来到了书房。

坐了片刻,对着门外的护卫喊道:“召杨敦,秦风来见我。”

卫应了一声”立刻走远。

杨敦,秦风,就是昨日司马徽,庞德公自荐的学生。根据后来,二人的介绍,这二人都有不错的才能,任郡守,刺史足矣。

因为刘封占据了七郡,隐隐与曹公抗衡的架势。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又举家南下,这二人与不少好友,同窗一起南下。目前正在西陵。

刘封正因为缺少人才,才设立郡学,楚学。虽然这二人没什么名气,但没名气不代表没能力。

既然司马徽,庞德公评价曰有郡守,刺史之才。那么这二人的才干肯定毋庸置疑的”至于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二人的名字。

刘封估计这二人可能是在曹操南下后,不愿意服侍曹操,学着司马徽,庞德公做了隐士。如今,五溪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带着一群有志之士帮着马良教化五溪百姓的人才。

蒋琬又要出任长吏,负责督造楚学,以及掌管府中各种事务。这样一来,江夏太守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刘封也刚好需这两人弥补空位。不过,这二人的秉性,也不怎么清楚”还有待观察。

出去的护卫没有让刘封等多久,不久后”两个人走了进来。

二人都是三十余岁,穿着都是普通的外袍。冠什么的都不怎么出众。但是一人神色淡然,身上有一股子如司马徽一般,隐士的气度。另一人,则是相对精明干练一些看着刘封的目光,也很是炙热。

“杨敦(秦风)见过将军。”二人齐齐对着刘封一拜道。

杨敦是那个神色淡然,有隐士气度的男人。秦风则是精明干练的那人。

“无需多礼。”刘封抬手道。对于二人,心中也有了第一印象,那杨敦心性淡然不适合做官。那秦风则功利心稍重,很适合做官。

为官者为名为利者,为子不断的往上爬”做事才能稳妥,精明。刘封并不排斥这种人。

而且,秦风出自荆楚,是属于那种不愿意服侍曹操的人,用起来也很安全。

量了二人片刻刘封指着旁边的座位道。

谢将军坐。”二人目不斜视,对着刘封再拜,这才选择了刘封指着的位置,坐了下去。

“我坐拥七郡”看似风光无限。论军力,统帅”我也敢与孙权,曹操等人叫阵但其实底蕴不足,帐下文官不丰。”刘封笑着道了一声。相信这二人还是听得懂的。

抬头看了一眼二人,杨敦的面色淡然,只出现了少许的变化。而秦风的眼神要炙热了许多。

心中甚是烦恼,而昨日往水镜司马先生府上一趟先生举荐你二人,言你二人乃是千里良才。于是今曰召见,若是有不喜之处莫要见怪。”看了眼二人后,刘封继续道。

刘封话音刚落,秦风立即道:“我根基在荆楚,与那曹操合不来。如今天下,有能力与曹操抗衡者,唯有寥寥数人,而将军居汉南雄兵十万”依长江天堑足以与曹操长久对峙。我等心中仰慕,这才随老师南下居西陵。”

说着,秦风掷地有声道:“即客居西陵,受将军庇估,自然要为将军效命。”

这秦风才学有司马徽的保证,而本身又有上进心,有干劲。说话也直来直去,端是良才。

刘封心中对于秦风很是满意。

刘封含笑点了点头,道:“不久后,江夏太守蒋琬将升长史,你可在其帐下历练一番。”

这是暗示秦风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接替蒋琬的位置,成为江夏太守了。

江夏,乃是刘封杨武将军府的治所,七郡之首。蒋琬能力又强,万事都有章程,接替江夏做太守”一方面又是轻松,另一方面也是极为显赫的位置。

秦风心中自然大喜,下拜道:“全凭主公做主。”搞定了秦风之后,刘封转向看着杨敦,笑问道:“不知先生?”

“愿在将军帐下,为一刀笔小吏。”杨敦抬头举拳道。有郡守,刺史之才,却要做小吏。这句话责实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刘封听了后,不仅没有不喜,反而笑容满面。

这人真的是如庞德公,司马微等人一般的隐士,不喜做官。但是如司马徽等人一样,乃是〖道〗德高尚的人。

客居在西陵,受他庇估。不能推脱,于是请为刀笔小吏。

这种人,做一些教育工作”教化百姓,最是称职,不怕把人给教坏了。

“汉南一带,根基薄弱。文化不昌盛。我打算在七郡设立郡学,招募一些愿意读书的人,进学院读书。其余六郡还算好”而五溪那边尤为薄弱,我打算派遣一人,率领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辅佐五溪郡守马良”教化五溪人,不知先生愿往否?”,刘封笑问道。喜欢做隐士的人,都喜欢读读书,教导教导学生。刘封不怕杨敦不愿意。

果然,听着刘封的话后,杨敦眼睛一亮”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愿去五溪。”

杨敦出身襄阳,乃是寒门。后摆在庞德公门下学习。年轻的时候,也有报销之心,但是后来见官场腐败,蒯越,蔡瑁等大族当权”排斥异己。于是心灰意冷”起了学习庞德公做隐士的心思。

南下西陵后,就打算结庐而耕了。现如今,刘封让他去教导百姓学习。不是做官,又有教化之功。

杨敦自然是心甘情愿。

刘封心中也是欣喜,这二人与他目前迫切的需要人顶替的职位”很相合”真是皆大欢喜。

本来刘刮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心中欢喜,还是耐着性子免礼了二人几句,这才打发了二人出去。

让杨敦去召集一些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让秦风前往江夏太守府去见蒋琬。

二人走后,刘封开始思考起了造纸术以及印刷术。

欲教化天下,让无数人识字,读书,造就源源不断的人才,没有这两样法宝是不行的。

造纸术,印刷术。

造纸术能够取代昂贵的竹简,让普通人家也能读得起书,写得起字,而印刷术更加降低了这一成本。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是靠手抄来传播的。速度慢”传播的又范围又小。

而印刷术之后,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成本的书籍,可以运到整今天下。

这两样东西是制胜的法宝”所以,如何弄出这两样法宝是当务之急。

造纸术方面,到是有一些成品的。蔡侯纸已经出现了,只是制造工艺有些繁复,而且质量不太好”不能用以印刷。

刘封恰好就知道一些改进的办法,相信可以很快就造出质量好的纸张来,装订成书。

另外,印刷术”刘封晓得雕版印刷术。对于什么活字印刷术什么的,知道是知道,但是如何制造,却是不怎么知道。

活字印刷术要用特定的工艺进行的。很复杂。不过,一步一步来就行了,先把雕版印刷术弄出来,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普及已经是跳跃式的发展了,至于活字印刷术,来日再改进就行了。

想着,刘封心中升起了一种立刻找人来”去弄造纸术,印刷术的冲动。不过”人选有待挑选。这种人才能可以不提,只要安全可靠”谨慎就行了很快,刘封就想起了一人。集威。就是这个人督造了楚刀,让楚刀提拼了无数年,出现在了汉代。

现在因为五溪一带发现了丰富矿藏的原因,负责督造楚刀的大部分工匠已经移去了五溪。

在五溪开采矿石,打造楚刀,再运出来。不过,张威并没有跟去。因为张威的父母年事已高,不能翻山越岭去五溪。膝下又只有张威这么一个独子。

于走向刘封请求,留下来。

这种孝顺父母的事情,刘封自然不会拦着,于是一边任命了别人为新的督造。一边在将军府,安排了一个轻松的职位给张威。

这个张威”做事严谨,又有督造楚刀的先例在。应该能胜任。

想罢,刘封立刻吩咐了护卫,把张威给找来。

因为在府上任职,张威很快被护卫带了回来。

“主公。”进入书房后”张威拜见道。

因为要督造楚刀,张威常与那些打铁的铁匠接触,皮肤在铁炉子的热量下,变得很黝黑。

现在的张威,已经与刘封刚认识他的时候,判若两人了。不过,张威却并无怨言。反而很是感激刘封。督造楚耳”刘封赏赐了不少东哦足以让他富足。

之后因为父母的事情,张威无奈辞去了督造楚刀的职位。刘封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安排了府上一个轻松的小吏职位给他做。

张威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不过,张威知道去了楚刀督造身份后,他见到刘封的机会恐怕很少了。只得把感激”与愧疚埋在心里。

今日,忽然得知刘封召见。张威心中很是欣喜。!~!

第四百二十九章赤壁前夕(第一更)

坐。,刘封微微一笑,对着张威道。

“诺。

”张威应了一声,在旁坐下了。

见张威坐下,刘封从案上抽出了两卷空白竹简,上下排好。随即,提笔在上边书写了起来。

刘封写的很认真,他要把记忆中最好纸张的制造工艺,以及印刷术等一些事情都写出来。

足足huā了一刻钟,刘封才写了出来。看了一眼,觉得满意”这才抬起头看向张威。

只见张威正静静的坐着,即使默默的坐了一刻钟,脸上也没有任何焦躁。

刘封见了心下满意,督造楚刀的经历,磨砺出了张威沉稳的性子。

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刘封很放心。

“找一些会造蔡侯纸的工匠”以及一些木匠,雕刻师,把这两样东西完成了。”刘封把两卷竹简卷起,递给张威道。

张威心下一震”立刻起身接过了刘封手上的竹简。

督造楚刀的经验,让张威知道,这一次刘封让他干的事情,绝对不小。

心中不由一阵火热。

看着张威眼神中的一抹火热,刘封微微一笑道:“好了,下去吧。需要多少金银,就去蒋琬那里支取。”

威应了一声,抱着两卷竹简,疾步离开。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张威心中猜测,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去看一看。

“把已经有了的造纸术进行升级,再把印刷术给发明出来,这也算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吧。”张威走后,刘封呵呵一笑。

建设学校”刊印书籍。全面普及文化。

不出十年,南方就会像北方一样,变得人才济济了。嗯看来日盛况刘封眼中尽是期待。

……………………

西陵城,杨武将军府后院内。刘封与妻妾们都在。

刘封盘坐在石板上,身前摆着一张案,案上放着一些水果。

刘封啃着手中的梨子,满嘴的香甜。

前边已经一周岁多了的刘威,到昌在蔡玉,蔡妲督促下,摇摇晃晃的走路”咿呀咿呀的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

小乔,环儿分别跪坐在刘封的身边,二女的脸上有一些幸福的红晕,小腹微微隆起。

却是有了好消息了。这这一点刘封到是有些纳闷他府上的女人,一有好消息就是成双成对的。

先是蔡玉”蔡妲,后是小乔,环儿。有些奇异。

如今身边的女人们,只有黄月英一人,还没动静。嗯起黄月英,刘封抬起头看向右边。

黄月英正与蔡妲一起照顾刘昌。偶尔抱起刘昌的小身子,在刘昌的小脸蛋上狠狠的啃上一口。

很是欢喜的摸样。

只是刘封看得出来,黄月英的眼中有着深深的落寞。

这女人啊,就算是再古灵精怪,也是一个女人。眼看府上的人都有喜了她自己的肚子却是雷打不动。

已经怀疑自己的身体可能走出了一些问题。常为此神伤。

刘封看着叹了一口气,这个时代的女人真是好,养育子女是本职是本能。不像后世那些女人”生了孩子还嫌孩子烦。

看着黄月英的样子,刘封也是心疼。不过,他是知道在历史上”黄月英是能生子嗣的。

不过”似乎是很晚才生的。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封不知道。

但刘封认为传到桥头自然直等以后这个古灵精怪的女人还是会抱上孩子的。

想了片刻,刘封就把这些家里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现在还是军国大事比较重要啊。已经建安十三年,深秋了。过各个把月就是建安十三年冬了。

也就是赤壁大战爆发的时候。

现在”刘封的探子已经有探听到了一些消息,北方大丰收,粮食丰足。曹操的军队已经四处调动,蠢蠢欲动了。

赤壁之战,不可避免。

唯一让人安心的是,江东那边也是丰收。等赤壁之战的时候,也有点底气抵抗曹操。

至于江夏七郡,也统统是大丰收。现在仓库里的粮食,足够吃几十年的了。

除了丰收以外,各种事务也都上了轨道。两万山越兵已经被黄忠训练出来了,不过,到上战场还需要一点点的时间。

那六十万山越人融入汉人,也趋于平稳。相信只要过个几十年,七郡再也不会有什么山越人了。

五溪人也与山越差不多,融合的很平稳。一些反对的声音,被强势剔除了。

五溪郡那边的情况也不错,能够从武陵直通五溪的大陆,已经被造好。矿产的开仓也很顺利。

现在每个月都有一匹,金银铜,以及楚刀,箭头等等武器,从五溪郡运送到西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