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1-千金翼方-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小儿头疮方∶ 
胡粉(一两) 黄连(二两) 
上二味,捣为末,洗疮去痂,拭干敷之即愈。发即如前再敷,亦治阴疮。 
又方∶ 
胡粉(二两) 水银(一两) 白松脂(二两) 猪肪脂(四两) 
上四味,合煎去滓,纳水银、胡粉,搅令和调,涂之,大人亦同。 
治小儿头无发方∶ 
烧鲫鱼作末,酱汁和敷之。即生。 
治小儿囟开不合方∶ 
防风(一两半) 白芨(半两) 柏子仁(半两) 
上三味,捣为散,乳汁和,以涂囟上,日一度。十日知,二十日合。 
治小儿脐疮方∶ 
烧甑带灰,敷之愈。 
治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方∶ 
杏仁(半两,去皮尖) 椒(一分) 附子(一分半,炮,去皮) 细辛(一分半) 
上四味,切,以酢五合渍一宿,明旦以猪脂五两煎之,附子色黄,膏成,去滓,以涂絮 
导于鼻中,日再,又摩囟上。 
治小儿口疮不能取乳方∶ 
大青(三分) 黄连(二分) 
上二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又方∶ 
取矾石如鸡子大,置酢中研,涂儿足下三七遍,立愈。 
治小儿重舌方∶ 
取三屠家肉各如指许大,切,摩舌,儿立能乳便啼。 
又方∶衣鱼烧作灰以敷舌上。 
又方∶重舌,舌强不能收,唾者,取鹿角末如大豆许,安舌上。日三,即瘥。 
又方∶取蛇皮烧灰末,和大酢,以鸡毛取之,以掠舌上,日三遍。 
治小儿重舌、舌生疮、涎出方∶ 
以蒲黄敷舌上,不过三度愈。 
又方∶取田中蜂房烧之,以淳酒和,敷喉咽下,立愈。 
治小儿咽痛不得息,若毒瓦斯哽咽及毒攻咽喉方∶ 
生姜(二两,切) 橘皮(一两) 升麻(二两) 射干(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合,分为三服,亦治大人。 
治小儿喉痹咽肿方∶ 
以鱼胆二七枚和灶底黄土,以涂咽喉,立瘥。 
雀矢丸 主小儿卒中风,口噤,不下一物方∶ 
取雀矢如麻子大,丸之,饮服即愈,大良。鸡矢白亦良。 
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葬家未闭户时,盗取其饭以哺之,不过三月即行,勿令人知之。 
治小儿食土方∶ 
取肉一斤。 
上一味,以绳系肉,曳地行数里,勿洗,火炙啖之,不食土矣。 
治小儿遗尿方∶ 
瞿麦 龙胆 石苇 皂荚(炙,去皮子) 桂心(各半两) 人参(一两) 鸡肠草(一 
两) 
车前子(五分)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先食服如小豆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治小儿羸瘦有蛔虫方∶ 
芦(五两) 黍米泔(二升) 
上二味,切,以纳泔中,以水三升五合,煮取二升,五岁儿服五合。日三服,儿大者服 
一升。 
治小儿三虫方∶ 
雷丸 芎 
上二味,等分为散,服一钱匕,日三服。 
治小儿阴疮脓水出方∶ 
煮野狼牙汁洗之愈。 
治小儿气 方∶ 
土瓜根(一两) 芍药(一两) 当归(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二服 
治小儿狐疝,伤损生 方∶ 
桂心(三分) 地肤子(二两半) 白术(五分)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白酒服,如小豆七丸,日三服,亦治大人。 
又方∶ 
芍药(三分) 茯苓(三分) 大黄(半两) 防葵(半两) 半夏(一分,洗) 桂 
心(一分) 
椒(一分,汗) 干姜(一分)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如大豆,每服一丸。日五服,可加至三丸。(《千金》无干姜) 
治小儿核肿,壮热有实方∶ 
甘遂(三分) 麝香(三铢) 大黄 前胡(各一两) 黄芩(半两) 甘草(半两, 
炙) 青木 
香(三分) 石膏(三分,碎)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九合,服三合,日四夜二服。 
治小儿误吞针方∶ 
吞磁石如枣核大,针立下。 
论曰∶文王父母有胎教之法,此圣人之道,未及中庸,是以中庸养子,十岁以下,依礼 
国小,而不得苦精功程,必令儿失心惊惧,及不得苦行杖罚,亦令儿得癫痫。此事大可伤怛。 
但不得大散大漫,令其志荡。亦不得称扬聪明,尤不得诽毁小儿。十一以上,得渐加严教。 
此养子之大经也。不依此法,令儿损伤。父母之 

卷第十一·小儿
眼病第三
内容:x合一百三十三方 炙法二首 论一首x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真珍散
内容:主目翳覆瞳,睛不见物方∶ 
上光明朱砂(半两) 贝子(五枚,炭火烧,末之) 白鱼(七枚,炙) 干姜(末, 
半分) 
上四味,研之如粉,以熟帛三筛为散,仰卧。遣人以小指爪挑少许敷眼中,瘥。亦主白 
肤翳。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七宝散
内容:主目翳经年不愈方∶ 
琥珀(一分) 白真珠(一分) 珊瑚(一分) 紫贝(一分) 马珂(一分) 朱砂 
(二分) 蕤 
仁(半两) 决明子(一分) 石胆(一分) 
上九味,下筛极细,敷目中,如小豆,日三,大良。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矾石散
内容:主目翳及 肉方∶ 
矾石上上白者,末,纳如黍米大于翳上及 肉上,即令泪出,以绵拭之。令得恶汁尽, 
日一。其病逐恶汁出尽,日日渐自薄,便瘥。好上上矾石无过绛矾,色明净者,慎如疗眼当 
法也。 
去翳方∶ 
贝子(十枚,烧末) 
上一味,捣筛,取如胡豆着翳上,日再,正仰卧,令人敷之,如炊一石米久,乃拭之。 
息肉者加珍珠如贝子等分,研如粉。 
治眼漠漠无所见决明洗眼方∶ 
决眼子(二十五枚,《千金》作一合) 蕤仁 秦皮 黄连(宣州者佳,各半两《千金》 
作十八铢) 萤火虫(七枚) 
上五味,以水八合,微火煎取三合,冷,以绵注洗目,日三度。 
治五脏客热上熏(一作衡)眼,外受风寒,令眼病不明方∶ 
地肤子(半两《千金》作二合) 柏子仁(一合半) 大黄(二两) 决明子(五合) 蓝 
子 
瓜子仁 蕤仁 茺蔚子 青葙子 蒺藜子(各二合) 菟丝子(一合,《千金》作二合) 黄 
连 
(一两半,宣州者) 细辛,(一合《千金》一两六铢) 桂心(七分) 萤火(一合,《千 
金》作 
六铢 
上一十五味,捣筛,炼蜜和丸如梧子,每服十五丸,食后日三服。 
治肝膈上大热目暗不明方∶ 
升麻 大青 黄柏(各三两) 射干 生玄参(四两) 蔷薇根白皮(各四两) 蜜(一 
升)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两沸,细细含咽之。 
治眼暮无所见方∶ 
猪肝(一具) 
上,细切,以水一斗煮取熟,置小口器中,及热以目临上,大开勿闭也。冷复温之,取 
瘥为度。 
治热病瘥后百日内食五辛目暗方∶ 
以鲫鱼作 熏之,如前法,良。 
兔肝散主失明方∶ 
兔肝(炙) 石胆 贝齿 芒硝 蕤仁 黄连 矾石(烧) 松叶 萤火 菊花 地肤 
子 
决明子(各一分) 
上十二味,食后为散,服半钱匕。不知,稍稍加服。药不可废。若三日停,则与不服等 
。愈后,仍可常服之。 
治风痰胸满眼赤暗方∶ 
决明子 竹叶(《千金》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防风 黄芩 枳实(炙,《千 
金》 
作二两) 泽泻(各三两) 芍药 柴胡(去苗) 栀子仁(各四两,一方无,《千金》作 
二两) 
细辛 芒硝(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千金》有大黄四两、 
升麻三两,无芒硝、防风、细辛,名泻肝汤。) 
眼暗方∶ 
蔓荆子(一斗) 
上一味,净淘,以水四斗煮,自旦至午,去汁易水,又煮。至晚去汁易水,又煮。至旦 
曝干,以布袋贮之,一度捣三升,以粥汁服三方寸匕。日三服,美酒等任性所便。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补肝汤
内容:主肝气不足方∶ 
甘草(炙) 黄芩 人参 桂心(各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泻肝汤
内容:主脏中痰实热冲,眼漠漠暗方∶ 
苦竹根(八两) 半夏(四两,洗) 干姜 茯苓 枳实 白术(各三两) 杏仁(去 
皮尖两 
仁) 干地黄(各一两) 细辛 甘草(炙,各二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泻肝汤
内容:主漠漠无所见,或时痛赤,腹有痰饮,令人眼暗方∶ 
大黄 白术(各二两) 甘草(炙) 芍药 当归 茯苓 桂心 人参 黄芩 细辛(各 
一 
两半) 生姜(三两,切) 半夏(四两,洗)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补肝汤
内容:主肝气不足,两胁拘急痛,寒热目不明,并妇人心痛,乳痈胫热,消渴,爪甲枯,口面 
青方∶ 
甘草(三两,炙) 柏子仁(二两) 防风(三两) 大枣(二十枚,擘) 乌头(二 
两,炮) 
细辛(二两) 茯苓(一两) 蕤仁(一两) 桂心(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芜菁子主明目病益肌肤方∶ 
芜菁子(三升) 
上一味,淘高着水煮二十沸,出,着水盆中淘之,令水清,接取以别釜煮之,水尽即添 
益,时尝看,味美漉出曝干,捣筛,酒饮等任意和服三方寸匕,日惟服七合,饱食任性酒服。 
服 
治青盲方∶ 
长尾蛆,净洗曝干作末,纳眼中瘥。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决明丸
内容:主眼风虚劳,热暗运内起方∶ 
石决明(烧) 石胆 光明砂 芒硝(蒸) 空青 黄连(不用渍) 青葙子 决明子 
(以苦 
酒渍,经三日曝干) 蕤仁 防风 鲤鱼胆 细辛 
上十二味,等分,捣蜜绢筛,石研令极细,以鱼胆和丸如梧子,曝干研碎,铜器贮之勿 
泄,每取黄米粒大纳 中。日一夜一,稍稍加,以知为度。 

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
补肝丸
内容:主明目方∶ 
地肤子(二合) 蓝子(二合) 蒺藜子(二合) 细辛(五合) 桂心(五分) 车 
前子(二合) 
子(二合) 青葙子(二 
合) 大黄(二两) 决明子(五合) 
上十四味,捣筛,炼蜜和饮。服如梧子十五丸,可加至二十丸,慎热面食生冷酢滑油蒜 
猪鸡鱼荞麦黄米,眼暗神方也。 
治目赤痛方∶ 
雄黄(一铢) 细辛(一铢) 干姜(一铢) 黄连(四铢) 
上四味,细筛绵裹,以唾濡头注药,纳大 ,必闭目,目中泪出,须臾自止,勿手近, 
勿用冷水洗。 
又方∶ 
雄黄(一分) 干姜(一分) 黄连(一分) 矾石(一分,烧半日) 
上四味,合用之如前方,可加细辛一分。 
治目赤口干唇裂方∶ 
石膏(一斤,碎) 生地黄汁(一斤) 赤蜜(一升) 淡竹叶(切,五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七升,去滓,澄清,煮石膏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黄 
汁两沸。下蜜取三升,细细服之。 
治赤眼方∶ 
取杏仁四十九颗,末之,绢袋裹饭底蒸之,热绞取脂,以铜青、胡粉各如大豆,干姜盐 
各如半大豆,熟研之,以鸡毛沾取掠眼中 头,日二。不过三,瘥。 
赤眼方∶ 
杏仁脂(一合) 盐绿(枣核大) 印成盐(三颗) 
上三味,取杏仁脂,法先捣杏仁如脂,布袋盛,蒸热绞取,脂置蜜器中,纳诸药,直坐 
着其中,密盖二七日。夜卧注目四 ,不过七度,瘥止。 
治赤眼不问久远方∶ 
KT 砂(三两) 
上一味,以酢浆 器中浸,日中曝之,三日药着器,四畔干者取如粟米大。夜着两 头 
不过三四度永瘥。并石盐石胆等尤佳。 
治眼赤运白膜翳方∶ 
麻烛一尺,薄批,猪脂裹使匝,燃烛以铜器承取脂,纳蕤仁三十枚,研胡粉少许,合和 
令熟,夜纳两 中。 
又方∶枸杞汁洗目,日五度,良,煮用亦得。 
治赤眼方∶ 
石胆 蕤仁 盐绿 细辛(各一两) 生驴脂(一合) 
上五味,为末,以乳汁和,夜点两 。 
治眯目不明方∶ 
椎羊鹿筋擘之,如披筋法,纳筋口中,熟嚼。擘眼纳着瞳子睑上,以手当睑上轻 之。 
若有眯者,二七过, 便出之。视眯当着筋出来即止。未出者复为之。此法常以平旦日未出 
时为之,以瘥为度。出讫,当以好蜜注四 头,鲤鱼胆亦佳。若数 目痛,可间日 之。 

卷第十一·小儿
鼻病第四
内容:x论一首 方八首x 
治鼻不利香膏方∶ 
当归 薰草(一方用木香) 通草 细辛 蕤仁(各三分) 芎 白芷(各半两) 羊 
髓( 
四两) 
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纳鼻中, 
日三。大热、鼻中赤烂者,以黄芩、栀子代当归、细辛。 
治鼻中窒塞香膏方∶ 
白芷 芎 (各半两) 通草(一分) 当归 细辛 薰草(各三分,《千金》作莽草) 
辛 
夷仁(五分) 
上七味,切,以苦酒渍一宿,以不中水猪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去滓 
。绵裹取枣核大,纳鼻中,日三。(一方加桂心十八铢。) 
治鼻 方∶ 
通草(一分) 细辛(一分) 附子(一分,炮,去皮) 
上三味,下筛,蜜和绵裹,纳鼻中良。 
治鼻中息肉,通草散方∶ 
通草(半两) 矾石(一两,烧) 真珠(一铢) 
上三味,下筛,裹绵如枣核,取药如小豆,纳绵头入鼻中,日三度。(一方有桂心、细 
辛各一两) 
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方∶ 
矾石(烧) 藜芦(各半两) 瓜蒂(二七枚) 附子(半两,炮) 
上四味,各捣下筛,合和,以小竹管取药如小豆大,纳鼻孔中吹之。以绵絮塞鼻中。日 
再,以愈为度。(一方加葶苈半两)。 
治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 
取细辛,以口湿之,屈头纳鼻中,旁纳四畔多着,日十易之,满二十日外。以蒡苈子一 
两、松萝半两,二味捣筛,以绵裹薄如枣核大,纳鼻中,日五六易之,满二十日外。以吴白 
矾上上者二两,纳瓦杯,裹,相合令密置窖中烧之待瓦热取捣筛,以面脂和如枣核大,纳 
鼻中。日五六易,尽更和,不得顿和。二十日外乃瘥,慎行作劳及热食并蒜面百日。 
治 鼻有息肉,不闻香臭方∶ 
瓜蒂 细辛(各半两) 
上二味,为散,絮裹豆大,塞鼻中,须臾即通。 

卷第十一·小儿鼻病第四
羊肺散
内容:主鼻中息肉梁起方∶ 
羊肺(一具,干之) 白术(四两) 苁蓉(二两) 通草(二两) 干姜(二两) 芎 
(二两) 
上六味,为散。食后以粥汁服五分匕,日二服,加至方寸匕。 
论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众,而用之皆无成 
效。惟见《本草》云∶雄黄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虚。但时人不知用雄黄之法。医者生用,故 
致困毙。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息。余以成炼雄黄,日纳一大枣许大,过十日,肉塞自出,当 
时即得喘息,更不重发。其炼雄黄法,在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寻求也,斯有神验。 

卷第十一·小儿
口病第五
内容:x论二首 方十七首x 
凡口疮忌食咸腻及热面干枣等,宜纯食甜粥,勿食盐菜,三日即瘥。 
凡口中面上生息肉转大,以刀决溃去脓,愈。 
治积年口疮不瘥,蔷薇汤方∶ 
蔷薇根(一升)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久久极即吐之,定更含,少少入咽亦佳, 
夜未睡以前亦含之,三日不瘥,更令含之。瘥为度,验秘不传也。 
治口中疮,身体有热气痱瘰,蔷薇丸方∶ 
蔷薇根(一两) 黄芩(一两) 鼠李根(一两) 当归(一两) 葛根(一两) 白 
蔹(一两) 
栝蒌根(二两) 石龙芮(一两) 黄柏(一两) 黄 (一两) 芍药(一两) 续断(一 
两) 黄连 
(一 
上十三味,末之,炼蜜和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千金》无黄连。) 
治热病口烂咽喉生疮水浆不得入膏方∶ 
当归(一两) 射干(一两) 升麻(一两) 附子(半两,炮,去皮) 白蜜(四两) 
上五味,切,以猪膏四两,先煎之令成膏,下着地,勿令大热,纳诸药,微火煎,令附 
子色黄。药成,绞去滓,纳蜜,复火上令相得,盛器中令凝,取如杏子大含之。日四五,辄 
咽之。瘥。 
治口中疮、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猪膏(一斤) 白蜜(一斤) 黄连(一两,切) 
上三味,合煎,去滓,令相得,含如半刺,日四五,夜二。 
治口吻生白疮,名曰燕口方∶ 
取新炊甑下饮讫,以口两吻衔甑唇,乘热柱两口吻二七下,瘥。 
口旁恶疮方∶ 
乱发灰 故絮灰 黄连末 干姜末(各等分) 
上四味,合和为散,以粉疮上,不过三度。 
治口臭方∶ 
浓煮细辛含汁,久乃吐却,三日当愈。 
又方∶井花水三升,漱口吐厕中。 
又方∶ 
橘皮(五分) 木兰皮(一两) 桂心(三分) 大枣(四十枚,蒸之,去皮) 
上四味,末之,以枣肉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二服,稍稍至三十丸。(一方有芎十八 
铢)。 
又方∶ 
桂心 甘草(炙,等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