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2-伤寒论翼-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人竟认栀子豉汤为汗下后救逆之剂,请问未汗下前,仲景何法以治之乎?要知咽燥口苦,腹满而喘,是阳明里 
热;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表热。因阳明之热自内达表,则里症为重,故此条序症,以里症列表症 
之前。任栀子以清里热,而表热亦解;用香豉以泻腹满,而身重亦除。后人不能于仲景书中寻出阳明之表,而遽 
引《内经·热病论》之目痛鼻干不得卧以当之;不得仲景阳明治表之法,妄用痘科中葛根升麻汤以主之;不知《内 
经》因论热病,而只发明阳明经病之一端,仲景立阳明一经,是该内外症治之主治;又不知目痛鼻干是阳盛阴虚, 
法当滋阴清火,而反发阳明之汗,上而鼻衄,下而便难,是引邪入内矣。要知是风寒之表,则用麻桂而治。如是 
内热之表,即荆芥、薄荷,皆足亡津液而成胃实。是在用者何如耳。 
治阳明之表热有三法∶热在上焦用栀豉汤吐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家不实矣;热在中焦,用白虎汤清 
之,胃火得清,胃家不实矣;热陷下焦,用猪苓汤利之,火从下泄,胃家不实矣。要知阳明之治表热,即是预治 
其里,三方皆润剂,所以存津液而不令胃家实也。后人因循升麻葛根之谬,不察仲景治阳明表症之法。 
太阳以心胸为里,故用辛甘发散之剂,助心胸之阳而开玄府之表,不得用苦寒之剂,以伤上焦之阳也,所以 
宜汗而不宜吐。阳明以心胸为表,当用酸苦涌泄之剂,引胃脘之阳而开胸中之表,不当用温散之剂,以伤中宫之 
津液也,故法当吐而不当汗。阳明当吐而反行汗、下、温针等法,以致心中愦愦、怵惕、懊 、烦躁、谵语、舌苔 
等症,然不离阳明之表。太阳当汗而反吐,便见自汗出,不恶寒,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欲饮冷食等 
症,此为太阳转属阳明之表,皆是栀子豉汤症。盖阳明以胃实为里,不特发热、恶寒、汗出、身重、目痛、鼻干 
为之表,一切虚热,如口苦、咽干、舌苔、喘满、不得卧、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属阳明之表。但 
除胃口之热,便解胃家之实,此栀子豉汤为阳明解表之圣剂矣。 
按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是阳明表症;心烦,小便数,脚挛急,是阳明里之表症。斯时用栀子豉汤吐 
之,则胃阳得升,恶寒自罢,心 
烦得止,汗自不出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小便自利,其脚自伸。反用桂枝发表,所以亡阳,其咽中干、烦躁、 
吐逆,是栀子生姜豉汤症。只以亡阳而厥,急当回阳。其改用甘草干姜汤,阳复后,仍作芍药甘草以和阴,少与 
调胃承气以和里,皆因先时失用栀豉,如此挽回费力耳。 
按仲景云“病如桂枝症,”则便不得凿定为太阳中风。凡恶风、恶寒、发热而汗自出者,无论太阳、阳明、 
中风、伤寒,皆是桂枝症矣。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此云头不痛、项不强,便非太阳症。《内经》曰∶“邪中于 
膺,则入阳明。”此云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是阳明受病无疑也。虽外症象桂枝,而病在胸中,不在营 
卫,便不是桂枝症。故立瓜蒂散,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此与前条本阳明病,仲景不冠于阳明者,以不关胃实, 
而未见不恶寒之病情耳。 
上越、中清、下夺,是治阳明三大法;发汗、利小便,是阳明经两大禁。然于风寒初入阳明之表,即用麻黄 
桂枝发汗者,以急于除热而存津液,与急下之法同。若脉浮烦渴,小便不利,用猪苓汤利小便者,亦以清火而存 
津液。而又曰汗多者,不可与猪苓汤。要知发汗利小便,是治阳明权巧法门,非正治法。 
阳明之病在热实,宜无温补法矣,而食谷欲呕者,是胃口虚寒,故不主内热也。然胃口虽虚,胃中犹实,仍 
不失为阳明病,与吴茱萸汤散胃口之寒,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则温补又是阳明之从治法。若胃口虚 
热者,用白虎加参,是阳明又有凉补法也。此二义又是治阳明权巧法门。 
本论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矣。”盖阳明为三阴之表, 
故三阴皆看阳明之转旋,三阴之不受邪者,藉胃为之蔽其外也。胃气和则能食不呕,故邪自解而三阴不病。胃阳 
虚,邪始得入三阴。故太阴受邪,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受邪,欲吐不吐;厥阴受邪,饥不欲食,食即吐蛔。 
若胃阳亡,则水浆不入而死。要知三阴受邪,关系不在太阳少阳,而全在阳明。阳明以太阴为里,是指牝藏言; 
太阴亦以阳明为里,是指转属言也。肾者胃之关,水者土之贼,故三阴亦得以阳明为里。三阴为三阳之里,而三 
阴反得转属阳明为里,故三阴皆得从阳明而下,则阳明又是三阴经实邪之出路也。既为三阴之表以御邪,又为三 
阴之里以逐邪,阳明 
之关系三阴重矣。 

卷下
少阳病解第三
属性:少阳处半表半里,司三焦相火之游行。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是取病机立法矣。夫口、咽、目 
三者,脏腑精气之总窍,与天地之气相通者也。不可谓之表,又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正所谓 
半表半里也。三者能开能阖,开之可见,阖之不见,恰合为枢之象。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风 
寒杂病咸有之,所以为少阳一经总纲也。如曰两耳无闻,胸满而烦,只举得中风一症之半表半里。《内经》之胸 
胁痛而耳聋,只举得热症中之半表半里,故提纲不与焉。 
少阳之表有二∶脉弦细、头痛、发热,或呕而发热者,少阳伤寒也;耳聋、目赤、胁满而烦,少阳中风也。 
此少阳风寒之表,而非少阳之半表。阳明风寒之表,亦有麻、桂症。少阳风寒之表,既不得用麻、桂之汗,亦不 
得用瓜蒂、栀豉之吐。若发汗则谵语,吐、下则悸而惊,是少阳之和解,不特在半表而始宜也。少阳初感风寒, 
恶寒发热与太阳同,不得为半表。惟寒热不齐,各相回避,一往一来,势若两分,始得谓之半表耳。往来寒热有 
三义∶少阳自受寒邪,阳气尚少,不能发热,至五六日郁热内发,始得与寒气相争,而往来寒热,一也;或太阳 
伤寒过五六日,阳气已衰,余邪未尽,转属少阳而往来寒热,二也;夫风为阳邪,少阳为风府,一中于风,便往 
来寒热,不必五六日而始见,三也。 
太阳之身寒在未发热时,如已发热,虽恶寒而身不再寒。阳明之身寒恶寒,只在初得之二日,至三日则恶寒 
自罢,便发热而反恶热。惟少阳之寒热有往而复来之异,寒来时便身寒恶寒而不恶热,热来时便身热恶热而不恶 
寒,与太阳之如疟,发热恶寒而不恶热,阳明之如虐,潮热恶热而不恶寒者,不侔也。盖以少阳为嫩阳,如日初 
出,寒留于半表者不遽散,热出于半里者未即舒,故见此象耳。然寒为欲去之寒,热为新炽之热,寒固为虚寒, 
而热亦非实热,故小柴胡汤只治热而不治寒,预补其虚而不攻其实也。小柴胡为半表设,而其症皆属于里,盖表 
症既去其半,则病机偏于向里矣。惟寒热往来一症,尚为表邪未去,故独以柴胡一味主之,其他悉属里症药。凡 
里症属阳者多实热, 
属阴者多虚寒。而少阳为半里,偏于阳,偏于热,虽有虚有实,不尽属于虚也。仲景深以里虚为虑,故于半表未 
解时,便用人参以固里。寒热往来,病情见于外;苦、喜、不欲,病情得于内。看苦、喜、欲三字,非真呕、真 
满、不能饮食也;看往来二字,即见有不寒热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是无形之表;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是无形之里。其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或咳者,此七症皆偏于里, 
惟微热为在表;皆属无形,惟胁下痞硬为有形;皆风寒通症,惟胁下痞硬为少阳。总是气分为病,非有实热可据, 
故皆从半表半里之治法。 
少阳为游部,其气游行三焦,循两胁,输腠理,是先天真元之气,所以谓之正气。正气虚,不足以固腠理, 
邪因腠理之开,得入少阳之部。少阳主胆,为中正之官,正气虽虚,不容邪气内犯,必与之相搏,搏而不胜,所 
以邪结胁下也。往来寒热,即邪正相争之象。更实更虚,所以休作有时。邪实正虚,所以默默不欲饮食。仲景于 
表症不用人参,此因正邪分争,正不胜邪,故用之扶元气,助正以却邪也。若外有微热而不往来寒热,是风寒之 
表未解,不可谓之半表,当小发汗,故去参加桂。心烦与咳,虽逆气有余而正气未虚,不可益气,故去人参。如 
太阳汗后身痛,而脉浮沉迟,与下后协热利而心下硬,是太阳之半表里症也。表虽不解,里气已虚,故参桂兼用。 
是知仲景用参,皆是预保元气耳。 
更有脉症不合柴胡者,仍是柴胡症。本论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 
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半在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可与 
小柴胡汤”。此条是少阴阳明并病,而脉症俱是少阴。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若谓阴不得有汗,则少阴亡阳, 
亦有反汗出者。然阳亡与阴结,其别在大便,亡阳则咽痛吐利,阴结则不能食而大便反硬也。亡阳与阳结,其别 
在汗。亡阳者,卫气不固,汗出必遍身;阳结者,热邪郁闭,汗只在头也。阳结、阳微之别在食。阳明阳盛,故 
能食而大便硬,此为纯阳结;少阳阳微,故不能食而大便硬,此为阳微结。故欲与柴胡汤,必究其病在半表。然 
微恶寒,亦可属少阴,但头汗出,始可属少阳。故反复讲明头汗之义,可与小柴胡而勿疑也。所以然者,少阳为 
枢,少阴亦为枢,故见症多相似,必于阴阳表里辨之真而审 
之确,始可一剂而瘳。此少阴少阳之疑似症,又柴胡症之变局也。 
少阳主人身之半,胁主一身之半,故胁为少阳之枢,而小柴胡为枢机之剂也。岐伯曰∶“中于胁,则入少阳。” 
此指少阳自病。然太阳之邪欲转属少阳,少阳之邪欲转并阳明,皆从胁转。如伤寒四五日,身热恶寒,头项强胁 
下满者,是太阳少阳并病,将转属少阳之机也。以小柴胡汤与之,所以断太阳之来路。如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 
小便自可,胸胁满下去者,是少阳阳明并病,此转属阳明之始也。以小柴胡与之,所以开阳明之出路。若据次第 
传经之说,必阳明始传少阳,则当大便硬而不当溏,当曰胸胁始满,不当曰满不去矣。又阳明病,胁下硬满,不 
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此虽已属阳明,而少阳之症未罢也。盖少阳之气,游行三焦,因胁下之阻隔,令上焦之 
治节不行,水精不能四布,故舌上有白苔而呕。与之小柴胡,转少阳之枢也,则上焦气化始通,津液得下,胃家 
不实,而大便自输矣。身 然而自汗解者,是上焦津液所化,故能开发腠理,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与胃中邪热熏蒸而自汗不解者不同。 
东垣云∶“少阳有不可汗、吐、下、利小便四禁。”然柴胡症中口不渴,身有微热者,仍加桂枝以取汗。下 
后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寒热往来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汗之。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 
谵语身重者,柴胡龙骨牡蛎汤中用大黄、茯苓以利二便。柴胡症具而反下之,心下满而硬痛者,大陷胸汤下之。医 
以丸药下之而不得利,已而微利,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者,小柴胡加芒硝下之。是仲景于少阳经中已备汗、下、 
利小便法也。若吐法本为阳明初病胸中实不得息、不得食、不得吐而设。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亦是胸中实,当吐之。若水饮蓄于胸中,虽是有形而不可为实,故不可吐。何则?少阳之喜呕而发热, 
便是中气之虚,但热而不实,故用人参以调中气,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故少阳之呕与谵语不并见, 
所以呕者是少阳本症,谵语是少阳坏症。然本渴而饮水,呕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又非柴胡症,是呕中又当 
深辨也。 
按呕、渴虽六经俱有之症,而少阳阳明之病机,在呕、渴中分。渴则属阳明,呕则仍在少阳。如伤寒呕多, 
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因三焦之气不通,病未离少阳也。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此两阳 
之并合,病已过少阳也。夫少阳始病,便见口苦、咽干、目眩,先以津液告竭矣。故少阳之病,最易转属阳明, 
所以发汗即胃实而谵语。故小柴胡中已具或渴之症,方中用参、芩、甘、枣,皆生津液之品,以预防其渴。服之 
反渴,是相火炽盛,津液不足以和胃,即转属阳明之机也。 
少阳妄下后有二变∶实则心下满而硬痛为结胸,用大陷胸汤下之;虚则但满而不痛为痞,用半夏泻心汤和之。 
此二症皆从呕变,因不用柴胡,令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耳。本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即是,不 
必悉具”者,言往来寒热,是柴胡主症。此外兼见胸胁满硬,心烦喜呕,及或为诸症中凡有一者,即是半表半里。 
故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因柴胡为枢机之剂也。风寒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症不必悉具, 
而方有加减法也。然柴胡有疑似症,不可不审。如胁下满痛,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又但欲呕,腹中 
痛微溏者,此非柴胡症。如此详明。所云但见一症便是者,又当为细辨矣。 

卷下
太阴病解第四
属性:按《热病论》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之症,非太阴 
本病也。仲景立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症。 
太阴为开,又阴道虚,太阴主脾所生病,脾主湿,又主输。故提纲主腹满时痛而吐利,皆是里虚不固,湿胜外溢 
之症也。脾虚则胃亦虚,食不下者,胃不主内也。要知胃家不实,便是太阴病。 
脾胃同处腹中,故腹满为太阴阳明俱有之症。在阳明是热实为患,在太阴是寒湿为眚。阳明腹满不敢轻下者, 
恐胃家不实,即转属太阴耳。世拘阳明传少阳之谬,反昧传太阴之义。 
热病腹满,是热郁太阴之经,有嗌干可证,病在标也;寒湿腹满,是寒生至阴之脏,有自利可证,病在本也。 
脾经有热,则阴精不上输于肺,故嗌干;脾脏有寒,则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故下利。夫阳明之当下,因本病;而 
太阴之下症,反是标病。可以见阴阳异位之故,又以见阴从阳转之义也。 
参中阴溜府之义,知热邪不遽入至阴,虽热在太阴之经,而实 
仍在阳明之胃。可知下症只在阳明,太阴本无下法。 
腹满亦两经之症∶不大便而满痛,或绕脐痛者,为实热,属阳明;下利而腹满时痛,为虚寒,属太阴。寒湿 
是太阴本症,湿热又伤寒所致之变症也。其机关在小便;小便不利,则湿热外见而身黄;小便自利,非暴烦下利 
而自愈,即大便硬而不便。所以然者,脾胃相连,此脾家实则腐秽自去,而成太阴之开。若胃家实则地道不通, 
而转阳明之阖矣。故叔和知有三阳明,不知有太阴阳明症。 
《序例》谓太阴受病,脉当沉细。不知沉细是太阴本病之脉,不是热病嗌干之脉。盖脉从病见,如太阴中风 
则脉浮,不从脏之阴而从风之阳也。然浮为麻黄汤脉而用桂枝者,以太阴是里之表症,桂枝汤是里之表药。因脾 
主肌肉,是宜解肌耳。太阴伤寒,脉浮而缓者,亦非太阴本病。盖浮为阳脉,缓为胃脉。太阴伤寒,脉不沉细, 
而反浮缓,是阴中有阳,脉有胃气。所以手足自温,而显脾家之实,或发黄便硬,而转属阳明。此脉症在太阴阳 
明之间,故曰“系在”。故若太阴自受寒邪,不应如是矣。 
太阴脉浮为在表,当见四肢烦疼等症;沉为在里,当见腹满吐利等症。表有风热可发汗,宜桂枝汤;里有寒 
邪当温之,宜四逆辈。太阳而脉沉者,因于寒,寒为阴邪,沉为阴脉也;太阴而脉浮者,因于风,风为阳邪,浮 
为阳脉也。当知脉从病变,不拘于经,故阳经有阴脉,阴经有阳脉。世谓脉至三阴则俱沉,阴经不当发汗者,未 
审此耳。 
太阴中风,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要知涩与长不是并见,涩本病脉,涩而转长,病始愈耳。风脉本浮, 
今浮已微,知风邪当去。涩则少气少血故中风,今长则气治,故愈。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太阴伤寒,手足自温, 
此指表热言也。热在四肢,则身体不热可知。盖太阴主内,表当无热。惟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为胃行津液以灌四 
旁,故得主四肢,则四肢之温热,仍是阳明之阳也。且曰自温,便见有时不温,有时四逆矣。《内经》云∶“人 
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