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样子,刘宇亮对于督师辽西是志在必得。对此,孙元也想通了,执赞同态度。

    如今,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拿出一个戍边策,尤其是要为日后的松锦大战预先筹划。

    据孙元所知,松锦大战一战役,明军败得实在太惨。不但整个辽西走廊尽落敌手,花了几千万两白银构建的防御体系彻底被清军拆毁。就连九边之精锐,多年积累的粮秣,也是一朝去尽。总督洪承畴,更是做了人家的俘虏,最后直接投降当了汉奸。

    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算是彻底地输得连内裤都被人给扒掉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明朝的元气彻底被耗尽,无论是对国内的农民军还是对辽东的建奴,都丧失了还手之力。就如同一个被人群殴的孩子,只能蹲在墙角用手抱着脑袋,等着敌人打累了饶他一条小命的时候。

    可敌我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小孩子打架,不到一方彻底倒下,没有人肯停手。

    也就是从松锦之败以后,明王朝就算是走到尽头,再无力回天了。

602。第602章 无奈

    孙元当年读书不细,对于松锦之战也知道个大概。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未卜先知可是穿越者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有了这个技能,自可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

    他一边回忆,一边开始慢慢落笔。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今年,洪承畴出山海关就任蓟辽总督一职。他也算是个人物,一到中卫所,就斩首了高起潜以前在关宁军中的心腹千总刘某等人,倒也整肃了军纪。这个手段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后来,他有推荐吴三桂为都督签事,出任辽东总兵,团练宁远兵马。吴在历史上虽然是个大汉奸,可却是关宁军中有本事能打仗的,倒是可以大用,孙元自然也将这个建议写了上去。

    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终于决定出兵,他任命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铎为左翼军主帅,威胁锦州。他指定的战略是先取锦州,再破山海关,进而为将来入关做准备。

    六月,清兵围锦州。

    洪承畴率大军久远,在黄土台和建奴激战,结果打了个平手。

    随后,洪承畴有进行了许多调度,又奏报朝廷请一年粮饷,调十余完军队。

    然后,大军云集宁远,依托工事和城池和建奴开始了长期对峙。

    不得不说,洪还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一战刚开始的时候还打得有模有样,没有犯一点战略性的错误。

    毕竟,明军野战不成,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死守拖延,拖到清军疲乏粮缺乏退兵为止。

    所以,洪承畴这个思路倒是可以的,孙元自然不可能将这一战的细节一一写得分明,只能提醒刘宇亮,一旦建奴进攻,断不能与敌交战。而且,各城各军之间也得保持紧密的联系,不能让建奴找到一点破绽被人集中优势兵力吃掉。

    问题是,洪承畴的战略再对,可朝廷不这么看。而且,大明朝还摊上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皇帝,见明军如此拖沓,崇祯和当时已经就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持相反的态度,主张速战速决,迅速解决清军的进攻。

    他们这种思路也是可以理解,因为就在这一年,张献忠再反,张和李自成在河南、湖广闹得实在太厉害,大明朝实在希望尽快结束辽西之战,将力量投入到内战之中。

    所以,朝廷制定了冒进的计划,崇祯也不断下密旨催促洪承畴进攻,且圣旨的措辞一份比一份严厉。

    洪在当时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被逼到这份儿上,只能率主力,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与敌人决战。

    当时的明军总的来说,兵力上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且有地利。可洪承畴这一冒进,事情就麻烦了。而且,皇太极又亲帅大军增援辽西战场。

    于是,胜利的天平朝满清倾斜。最后,洪承畴的主力被围困在松山孤城,十万大军被建奴全歼。

    如此一来,明朝整个北方的野战军团可谓是被敌一扫而空,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而且,锦州和松山的陷落,致使整个辽西走廊尽落敌人手。明朝的东北国防一线只能撤退至山海关一线,北京已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大明朝帝国的灭亡开始走入倒计时。

    ……

    因为不太急得松、锦大战的具体过程,或者说只知道个大概。孙元在这份戍边策中只能大概地推演了可能出现的战况,且不能说得太明白。否则,自己的先知先觉还不被人当成妖怪了。

    这一战满清可谓是出动了手头的所有力量,除了左右两翼大军之外,就两皇太极也御驾亲征。清八旗、蒙八旗、汉军旗,规模空前。抛开战斗力的对比不说,到后来,建州就连兵力也占有绝对的优势。

    孙元自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即便是宁乡军亲自参加这场大战,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五千人马,在如此空前国战前,根本就不足以改变大局。

    洪承畴的方案是的对的,就只能死守,拖延时间,拖到清军粮尽军乏退兵了事。所以,如果刘宇亮将来总督辽西,要想顺利度过这一关,就只能借鉴他的战法。

    而这一战法要想得到顺利实施,关键还在于皇帝和庙堂,得说服他们少插手松、锦之战,也不要希图一战解决建奴。

    如果,在明清的国力对比中,明朝已经处于劣势。现在却不是和建州决战的时候,只能死守,等待解决国内的内乱之后,十年生聚。

    写着写着,孙元突然发现,自己写了半天,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崇祯皇帝性格中的缺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让皇帝改变他急功近利的性子,可能吗?

    洪承畴也算是简在帝心,切威望卓著,真到松、锦大战的时候,不也被崇祯皇帝催促进军催得跟狗一样,刘宇亮能扛得住皇帝的压力吗?

    以刘宇亮一味讨好朝廷的老官僚性子,他可能这么干吗?

    我在这里琢磨半天,可最后落到刘阁老手里,还不成为一堆废纸,这么干,有意义吗?

    他苦笑一声,笔宁在空中半天,这才又伸笔去砚台里蘸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刚才自己思索的时间实在太长,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干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只白皙纤细的手伸过来,给砚台里注了些水。然后,那兰花般的手指捏起墨锭在墨池里轻轻地转动。

    孙元愕然抬头看去,却看到一张如花笑魇。

    却不是韶虞人又是谁?

    孙元呆呆地看着这个日思夜想之人,已经两年没见到她了。同两年前比,虞人的皮肤有白皙了许多,身子已经彻底长成。饱满、充满活力。再佩上她那张完美的面庞,一个成熟妇人特有的风韵几乎将整间书屋都照亮了。

    笔落到了纸上。

    韶虞人放下墨锭,微微一福:“妾身见过老爷。”

    孙元眼睛一热,一把将她的手握住,就拉进了怀里,口中喃喃道:“两年了……两年了……就好象两世人似的……”

    “老爷,妾身这两年无时无日不在念着盼着这一日,今时总算见着了。真好,真好……”

603。第603章 圆房

    “喳喳”的鸟声将孙元从梦中惊醒,睁开糊满眼屎的眼睛看了看窗口,书房外面已是天光大亮。

    脑子里嗡嗡的,有点乱。

    北京的天都亮得早,孙元大约估计了一下,现在应该是后世北京时间清晨六点钟左右。古人都起得早,卯时,也就是五点就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宁乡军也会在这个时候点卯,然后训练。这几年来,孙元已经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每天这个时候都会醒过来,但今日还是晏起了。

    看到天已经亮完,孙元心中一惊:糟糕,要迟到了,等下也不知道陈铁山那鸟人会板着脸说什么难听的话……

    就欲翻身起来,可这一动,却发现自己身上有些酸软。

    这个时候,被子里有人动了一下。

    孙元正处于糊涂中,心中一笑:这个老刘头啊,还真是,竟然又跑过来和我联床夜话了……不对,不对,老子昨天晚上好象抱着他又亲又摸的……

    一想到这里,孙元顿时出了一身冷汗。猛地清醒过来,转头一看,却发现身边这人正缩在被子里,一把漆黑柔软的长发铺在枕头上。有兰花的幽幽的香气袭来,叫人心怀一畅。

    见是女人,孙元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菊花得保……啊,是虞人。

    他已经完全想起来了,昨天晚上他和虞人两年多没见,一时间却是心怀荡漾,两人相拥而卧,不知道说了多少话。

    两人都是年满二十的年轻人,郎有情妾有意。而且,大家过得一阵子就会成亲,顿时把持不住……剩下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孙元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大约是心理那一关过不去,一直没有和别的女人有过**关系。加上他整日锻炼,身体已经十分壮健。昨夜终于和虞人走出了这一步,竟是春风五度。到现在,却感觉手脚有些酥软了。

    “嘿嘿,还不错嘛,一夜七次郎虽然算不上,五次郎也算是可以自傲了。”

    孙元心中竟有些得意:年轻真好啊,想当年我穿越之前,已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叔,也不是没有过女朋友,身体已经走下破子路。一周能有三四会就算是超常发挥,工作忙,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周一次也是常态。

    想到这里,又回忆起昨夜旖旎的风光,孙元心中又是一荡,朝韶虞人那边挤过去,就碰到一具完美的**的身体。

    他一把将她抱住,柔声道:“妹子,可醒了。”

    其实,韶虞人在孙元起床的时候就已经醒了。以前她虽然是青楼的头牌,却还是处子之身,什么时候同人这么**相对过。且,身边的郎君实在太厉害,却是疼得厉害。

    顿时身子一紧,颤声道:“老爷,妾身,妾身……”

    “妹子,我昨夜……昨夜……”

    “反正妾身早已经是将军的人了,只不过,老爷……妾身乃是弱柳之身,再经受不住了……”韶虞人大羞,一张脸躲在被子里红得就好象桃花一般。

    孙元抱着她的完美的身子,已然动情,如何罢得了手,笑着道:“某已是箭在弦上,欲罢不能了。”

    被他一把抱住,韶虞人只感觉一身都酥麻了,目光也开始迷离。

    正在这个时候,门突然被人推开。

    透过屏风看去,却见侍女小梅端着一盆水进来,放在脸盆架子上,然后低声叫道:“老爷、夫人……黄先生过来拜见,你们……老爷你……”

    “啊,黄佑来了,我马上起来。”孙元有些气恼,只得放开韶虞人,坐起来。

    见孙元**的上身,小梅大羞,话也顾不得说完,红着脸,小鹿一般逃了出去。

    韶虞人:“妾身侍侯老爷更衣。啊……”她这才发现自己一坐起来,就露出饱满的胸脯,忙又缩回被子里去了。

    孙元哈哈一笑,道:“我一个大男人,还不会自己穿衣裳吗?虞人,你也累得厉害了,不用管我。”

    听孙元又提起昨夜的羞事,韶虞人只得将头藏在被窝中,再不肯露出来,但耳朵却仔细地聆听孙元铿锵的脚步声不段远去。

    等孙元离开,韶虞人也不再睡,忙做起来飞快地穿好衣裳,这些年,孙元母亲的饮食起居都由她来负责。每天这个时辰,她都要去伏侍孙母起床梳洗。

    这个时候,小梅钻了进来帮着她整理床铺。

    刚一揭被子,韶虞人低呼一声,死死地捂住她的手:“不要,小梅不要!”

    “怎么了?”

    “不能叫人看到,怪羞……羞人……的……”韶虞人的话已经说不囫囵,面上的桃花红得更艳,双目之中有秋波粼粼。

    小梅人小鬼大,如何不明白,顿时喜道:“恭喜姑娘,恭喜姑娘……这是好事,得叫老夫人看到……如此,也没人低看姑娘……”

    “不要,小梅不要……”

    在韶虞人的惊呼中,小梅已经抢过落红的被褥一道风似地跑了出去。

    ……

    孙元的家小这次进京就住在刘宇亮的相府之中,刘家单独开辟出两个院子,一间给孙元办公起居,另外一间得用来安置孙母等女眷。

    两院之间只隔了一道围墙,韶虞人昨夜和孙元圆房的事情,大家可都是知道的。

    孙元母亲盼孙子可盼了许多年了,孙元今年已经二十出头了,至尽未婚。别的农家,像他这么大年纪,早就儿女成群了,孙母毕竟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妇人,想抱孙子想得心慌。如今,见儿子总算和韶虞人圆房,心中自然大为惊喜。她还忍不住在心中骂了一句儿子:这个小混蛋,你早几年干什么去了,怎么等了两年才想着要生儿子。小畜生,害娘我等了这么长日子。

    又看到小梅送过来的被褥上点点鲜红的桃花,孙元母亲更是大喜过望:我就知道虞人是个冰清玉洁的好孩子,果然没错。

    一时间,满院都是孙母搂着韶虞人“乖乖儿”的疼爱声。

    至于那被褥,小梅在洗的时候故意不用力,依旧保留着淡淡的绯红,挂在衣架上迎风招展,如同炫耀。

604。第604章 响头

    黄佑见到孙元的时候眼睛红红的,一脸的悲戚。

    孙元顿时明白:“黄兄弟,昨夜你可是去了杨主事的府上?”

    如今,卢象升的灵柩正停放在杨延麟家里。黄佑以前是卢象升最为信重的幕僚,想来阅兵仪式结束之后,他没有回军营,而是直接去杨家卢督师的灵前守了一夜。

    黄佑点了点头,泪花沁了出来:“想当初离开保定,随太初你带兵去山东,临行时督师的嘱托和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想不到那日分手,竟成永别。如今,只怕督师,督师他已经是一把枯骨了。”

    孙元心中也是难过,喃喃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黄兄,我也是昨夜才从西苑出来,等下你带我去督师灵前磕个头,烧三柱香。”

    黄佑摇头:“太初,你现在过去合适吗?”

    孙元就急了:“督师待我恩重如山,难道我就不能去磕个头?”

    黄佑:“太初,收殓督师一事朝廷还没有一个定论,这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再办妥之前,你也不用急着去见督师。夫人和象观、象晋二位先生还翘首以盼呢!”

    孙元这才明白黄佑是为自己昨天进宫诏队一事而来,忙道:“黄兄,如今却有个好消息,我正要出门去寻你通报,却不想你已经来了。”

    “可是……可是将夫人的陈情书递给陛下了,天子怎么说?”黄佑的声音颤抖起来。

    “是,已经交给陛下了。”孙元微微点头。

    “陛下怎么说?”黄佑颤抖的声音变得急促,他一把拉住孙元的袖子:“太初快说快说!”

    孙元忙将昨天下午在西苑觐见崇祯皇帝的情形细致地说了一遍,然后道:“当时天子就收了我递过去的陈情书,天子念及督师他老人家的功绩,叹息一声,说了一席话。”

    说着,孙元就学着崇祯皇帝的语气复述:“想当年,贼军焚毁凤阳皇陵,兵锋直指南京,朕还真是彷徨无计了。若非是卢象升滁州一战,击溃贼军三十万众,如今的大明朝不知道糜烂成什么模样。这次建奴入寇山东,若非孙元你,济南怕是已经丢了。孙元你是卢象升举荐。单从这一点来看,他对朕是有功的。可惜……可惜呐……罢,传朕的旨意,命内阁和六部议一议,看如何抚恤卢象升。”

    “这可是天子的原话?”黄佑突然哭出声来:“督师啊,督师,你的功绩,天子都知道,都知道啊!”

    二人落了半天泪,还是黄佑先平静下来,扑通一声跪在孙元面前,就用力磕了一个响头。

    孙元大惊,一把将他扶起:“黄兄,你这是做什么?”一直以来,他和黄佑虽然互为宾主,可平日里都是以兄弟相称,象如今这样以上下级之礼磕头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黄佑正色道:“将军,黄佑这次跪你,非为自己,而是替卢家,替老天雄的袍泽跪你。都督师这次能够得到朝廷公正发抚恤,都是你的功劳,我等皆感念你的恩情。”

    孙元道:“黄兄这话说错了,督师对我有提携之恩,督师待我情同父子,孙元若不能做成此事那不是禽兽吗?”

    两人回想起当初的事情,一阵唏嘘。

    然后,孙元又提出要去拜唁卢象升,黄佑却严肃地说:“太初,你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天子虽然已经答应穿旨命六部和内阁商议如何抚恤督师他老人家,可这事将来是什么结果,还需从旁用力,也需要你去打听清楚。且如今灵堂未设,现在去吊唁,也不用急。”

    孙元会意:“我明白黄兄的意思了,那就等朝廷的抚恤下来之后再去。我先去问问刘阁老,看这事什么时候能够议好。”

    正要走,黄佑却叫住孙元:“太初,你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