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4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83。第883章 管陶的不满

    听到孙元的感慨,沃尔夫:“我的大人……”

    孙元苦笑:“难道某只能继续使用滑膛火枪?”

    沃尔夫:“是的,我的大人。实际上在我们欧洲,这些年也有许多新奇的发明,可因为没有办法推广使用逐渐被人所遗忘了。”

    正当孙元心情郁闷之时,突然间有一个声音插进来:“颖川侯,晚生觉得这种奇技淫巧未必就能是什么好事……”

    这声音显得怯生生,孙元回头看去,却是周仲英。

    孙元摇头:“周先生你是不知道,实际上,一种新的兵器有的时候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周仲英大起胆子反驳道:“颖川侯此言大谬,晚生觉得,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可不是一两件兵器,而是士卒的士气和统帅。晚生以前也读过些杂书,曾经在书上读到,宋金之战的时候,普通宋军的铠甲就值千钱,神臂弓更是军国利器。可即便如此,宋朝最后不还是被金人攻占了汴梁,丢掉了整个河北。原因无他,宋军懦弱,而金人剽悍。”

    孙元一笑,没错,北宋军队步人甲和神臂弓乃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可金人有另外一件更加犀利的武器战马檀渊之盟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北宋丢失了所有的马场,终其一朝都没有象样的骑兵部队。纯粹的步兵军团即便装备再精良,可没有机动力,在金人骑兵的穿插、迂回和集团冲锋下被打得溃不成军。

    可见,武器制胜论还是有道理的。

    但周仲英的话却让孙元心中一动:是啊,我现在是没办法大规模生产米尼步枪,可宁乡军手中的滑膛枪也算是这个时代最精良的装备,再加上拿破仑青铜炮,对上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即便是拿破伦时代,他不也靠着滑膛枪横扫整个欧洲。倒不是因为法军的武器有多先进,而是法军比欧洲其他军队更勇敢更剽悍更有组织力和纪律。

    实际上,我宁乡军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靠的并不是所谓的一两件先进武器,而是近代军队的纪律,因为纪律,这才让宁乡军成为一具不折不扣的杀人机器。

    一想到这里,孙元豁然开朗。心节一去,顿时笑起来:“周先生这话说得对,本侯受教了。”

    说完,就朝周仲英深深一揖。

    见大名鼎鼎的颖川侯向自己施礼,周仲英慌忙拜下:“晚生如何当得起,如何当得起。”他本是让人瞧不起的失败者,实人见了他都以酸丁穷秀才称之,什么时候被人这么尊重过。当下,得意的同时,眼眶都湿了。这个时候的他,甚至起了杀身以报知遇之恩的念头。

    至于先前在连祈年家里大骂孙元是反贼云云,也再记不起了。

    “周先生请起,快快请起。”孙元一把将他扶起。

    “侯爷,周先生的夫人已经到车间里去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过来禀告。

    孙元笑道:“周先生,你夫人已经来了,快过去吧!”

    “是是是,晚生这就去。”

    等到周仲英回到车间,突然一拍脑袋:“糟糕,糟糕!”心中却是大悔,刚才自己好不容易和孙侯见上了面,还献上一策,甚得其心。这个时候应该纳头便拜才是,说不定颖川侯就会将我收入幕中待为上宾,我周秀才从此出将入相也说不定。

    咳,疏忽了,疏忽了。

    我家那婆娘早不来晚不来,怎么这个骨节眼上回车间来了?

    “罢,罢,罢,实在不成,就去参加扬州镇的科举吧。反正颖川侯已经知道有我周仲英这么个人,等我入仕,将来前程还小得了?”

    ……

    等到周仲英离开,孙元又对沃尔夫道:“虽然米尼枪不能大规模生产,可少量装备军队,配备给军官还是可以的。继续生产,前线要用。另外,这几把洋枪我都带走了。”

    米尼枪生产不易,以军械局的产能一年也做不了几支,可也不能浪费了。孙元寻思,干脆先做几支出来装备给军中的神枪手,在战场上狙击敌人的将领。

    “侯爷。”一个圆鼓鼓的胖子走了过来,他身上穿着一件红色官服,看胸口的补子,却是正四品武官。这人虽然做武人打扮,可面上的市侩之气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正是扬州镇的财物大总管管陶,他已经在旁边站了半天。见孙元和沃尔夫、周仲英等人说得上劲,也不好打搅。

    孙元同他开起玩笑来:“管老板来了,你怎么也在西亭。”

    “禀侯爷,年终了,下官正带着帐房到处查帐审计,这一个月来,直将扬州镇走了个遍。今日正好到西亭,就听说侯爷来了。”

    孙元:“哦,你都到过什么地方?”

    管陶:“泰州那边最先去的,崇明的船厂那边刚审计完毕,前日又去了铜元局理清了帐目,昨日到的西厅。这边的军械局、铁厂事多,搞不好要在这里过年了。”

    “好。”孙元点点头:“既然管老板在这里,你就随着某四下看看吧。”

    “是侯爷。”当下一行人就朝前走去。

    走了不几步路,管陶突然问:“侯爷,刚才你试枪的情形下官已经看到了。”

    “哦,怎么了?”孙元问。

    管陶道:“我宁乡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靠的是长矛、火枪方阵,靠的是大炮。可如今侯爷却要将新式火枪、火炮大量出售给郑家。不但如此,还派出军官帮郑大公子训练新军。下官也知道侯爷看重那郑森,可郑家和咱们打了那么多年仗,流的血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忘记的。而且,郑芝龙这人无信无义,下官怕一旦郑家得到了我军的火器,又学会了我们的战法,将来掉过头来对付我扬州镇。所以,下官以为,不能卖火器给郑家,还得将军官团尽数撤回来。”

    孙元当初决定卖火器给郑成功,又帮他组建新军,那是以为自家军队可以大量换装米尼枪,如今,情况却有了变化。

    一笑:“哈哈,管老板,别人说我孙元爱钱,其实你更爱钱,都钻进钱眼子里了。今日却是奇怪,你管老板怎么有钱不赚了?”

    管陶:“侯爷,下官虽然爱钱,可也不是什么钱都赚的。军国大事可开不得玩笑,毕竟下官可是扬州镇的人。”

884。第884章 还是有好消息的

    孙元:“我当初可是答应了郑大木的,难不成要反悔,让天下人耻笑我孙元乃是食言而肥之徒?”

    管陶摇头:“如此大事,有的时候也顾不了那许多。”

    “虽说无商不奸,可管老板你们商贾不是最重承诺我契约的吗?”孙元反问。

    这个时候,沃尔夫却插嘴:“其实,卖点军械给郑家也没有任何问题,我的大人。”

    管陶和孙元同时问:“怎么说?”

    沃尔夫道:“在我们欧洲,一件新兵器的出现,只要在战场上露过一次面,见识到其中的好处,别的国家就会立即仿制。可以说,任何技术若想做到完全的保密都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在欧洲,任何一种新兵器的出现,军火商就会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规模,将商品销售到任何一个可能的买主手上,赚取最大的利润。如果迟了,等到别人防制出来,就一钱不值了。实际上,我们欧洲的任何一直军队都不可能靠一件新式武器打仗。新兵器新战法,也就是在刚出现的时候占点便宜,很快就被别人学去了。决定一场战役胜利的是部队的训练程度和国力。”

    孙元:“商人无国界,果不其然。就如我朝的晋商,为了所谓的利润,不惜资敌。不过,二胡的话倒是有些道理。”

    “我们宁乡镇的火器其实工艺上也很简单,不就是将火枪用火绳点火方式该成燧石打火,若要防照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沃尔夫接着道:“我就不信郑家就没有防制过扬州镇的火枪火炮,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买呢?”

    孙元:“为什么?”

    沃尔夫:“材料,他们用来制造火枪火炮的材料不合格。所以,我的大人,钢铁冶炼技术,甚至黑火药的颗粒化技术才是我们手头最值钱的东西。郑家除了冶炼出的钢铁不合格之外,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产量跟不上,或者成本高昂。对了,我们手头的四磅、八磅、十六磅青铜炮,不客气地说,当今的远东还没有任何一人能够生产出来。”

    孙元:“说得有理。”

    “二胡先生的话也对。”管陶是一个奸商,脑子本就快,很轻易地捕捉到沃尔夫话中的关键,“不过,派出军官团替郑家训练新军,学习长矛火枪方阵,我觉得还是不合适,这可是我宁乡军独有的战法啊,怎么能让潜在的敌人学了去?”

    “让他们学了去也好啊!”孙元自信地说:“我不认为郑家新军会掉过头来成为某的敌人。”

    管陶:“仅凭侯爷和郑森的私交吗?”

    孙元:“不是,私交这种东西在关系到切身利益时根本就靠不住。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意识形态,你以后就知道了。”

    遂不再解释。

    几人说了半天话,很快就来了一个铠甲制造工坊。

    这里还是有两个磨房,在水力推动下,巨大的锤头轰隆砸下来,落到一块钢锭孙元这个现代人看来,也仅仅算是熟铁罢了…那快钢锭在锤头下如同面团一样柔软,很快就变成了一张薄钢板。

    然后又被移到另外一个锤头下,被轰隆地砸了半天,半面胸甲逐渐成型。

    孙元准备装备给步兵和骑兵兵所使用的铠甲都是由前后两片钢铁组成,再加上冲压成型的头盔,穿到身上,就如同铁皮罐头,颇有中世记欧洲骑士的味道。

    他手下的军械技工都是红毛鬼子,新式铠甲自然带着浓浓的中世纪风格。

    这种欧式铠甲没有东方盔甲那么复杂的样式,看起来有浑身上下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芒,有一种现代工业产品的狰狞之美。

    铠甲在冲压成型之后,又有铁匠在边上开了几个孔,用皮带一系,就齐活了。

    却见,车间里倒处都是分类堆放的铠甲片和头盔。有工匠将一套一套盔甲上了桐油,然后用稻草捆好放见木箱子里,在墙边堆成一座小山。

    看到这里多盔甲,管陶倒是大吃一惊:“这么多钢铁,这得花多少钱啊?依我看,还不如……”

    “还不如什么,继续生产你们远东那种用牛皮制成的防具吗,不客气地说,你们那种铠甲在火枪射击下等于**。”沃尔夫不客气地说:“而且,你们那种盔甲需要大量的牛皮,还得让工人将一小块一块甲子片缝在牛皮上,费时费工不说,成本还非常昂贵。我们欧洲的护具都用钢铁制成,用水车一次冲压就能成型,又快又简单,成本也比牛皮鱼鳞甲便宜得多。”

    管陶被沃尔夫说服了:“是啊,咱们宁乡镇别的不多,就是钢铁多。真要做以前那种铠甲,又哪里去寻那么多牛皮啊!”

    孙元也深以为然,全钢铠甲看起来是比价牛逼,可正算起来价格上却要便宜得多。而且制造起来也容易。就问:“二胡,你现在做了多少套护具了?”

    沃尔夫:“不是说全军都要换装吗,我生产计划是两万套,现在已经有一万一千多套,再给我两三个月就能完成,我的大人。”

    孙元大喜:“看来某今天来西亭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啊,立即组织人手将铠甲送到部队去,先装备一批。”

    沃尔夫:“洪?费大人早就在关注此事了,他和佑?黄大人已经来过好几次军械局,每次来都会提走一大批护具,估计大人的部队已经装备上了。”

    孙元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沃尔夫说的原来是黄佑和费洪,就笑道:“此事我以前也听他们说过,一时没放在心上。对了,滑膛枪的生产情形如何,赶得上装备部队吗?”

    这次宁乡军要扩大到两万人的规模,也就是说有一万新兵需要铠甲、火器和长矛。

    其中,所需火枪的数量至少在五千以上。

    而且,郑成功的新军那边还有上万支的定单需要完成。

    孙元真有些担心起军械局的产能了,火枪毕竟是精细活儿,不像制造铠甲,只需简单粗暴地用水力反复冲压就可以弄妥的。

    “我的大人,我也知道火枪的消耗量极大,自从军械局成立之后,这几年工厂的生产就没有停过,费和黄二位大人陆续提走了四千多把,库房里还有一万把左右。”

    孙元的心情彻底开朗起来,大喜:“做得好,呵呵,某现在倒有些动心是不是将新式板甲卖些给郑家新军。”

    管陶大惊:“侯爷不可。”

    沃尔夫:“这应该是一个新的利润增涨点。”

885。第885章 康格里夫火箭

    其实,说起枪管的制造其实并不复杂。不外是将一块熟铁烧红,绕着一根冷金属芯慢慢敲打,将之敲大成圆筒状,然后抽出冷芯。将已经卷成熟圆筒状的熟铁淬火冷切,得到的这个圆铜就可以用做枪管了。

    为了防止枪管在受热膨胀的时候变形、漏气,一般来说,在冷芯上会卷上两层熟铁,这就是有名的土耳奇双层套管,对铁匠的技术要求极高。

    这事的关键是要要上好熟铁,或者说好钢。

    远东地区因为铁矿石的含磷、硫超标,所冶炼的钢铁都容易发脆。而且,以古带的技术条件,锻造熟铁的时候浪费极大。

    据明朝时的古书记载,制作一把火枪,需要两斤熟铁,而锻造两斤熟铁所费的生铁怎么则也要十多斤吧!

    所以,明朝的火枪成本是极高的。后来,大明朝的工部干脆用铸模法直接灌注对付过去,

    搞得士兵在射击的时候经常炸膛。到最后,火枪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摆设和自杀工具。

    扬州镇军械所的冶铁技术非常先进,所制的火枪质量可靠,也是明朝军队中唯一大规模装备火枪的部队。

    从这一点来看,孙元还真不怕郑家仿造。正如沃尔夫所说,火枪的技术关键其实在冶炼上,在质量体系上,而不是简单地弄一根铁管,加个燧石就能糊弄过去的。就算在模样上糊弄过去,也经不起战场的检验。

    所以,沃尔夫说他这几年已经将军队所需要的火枪都生产出来以后,孙元惊喜的同时倒不觉得以外。钢铁冶炼技术一过关,军械的生产不过是水到渠成。

    工业化的大生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比如美国内战,北方之所以以能够战胜南方,那是因为当时的工厂都在北方。

    宁乡军样想全部装备上米尼枪,除非有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而这一点,孙元不认为单靠自己就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这个世界留下火种罢了。

    如此一想,孙元就豁达起来。

    今日到西亭,也没算白来。

    正要离开军械局,沃尔夫却叫住孙元:“你以前所话的图纸中有一种叫火箭炮的东西,我看了之后觉得有趣,就弄了些,要不你顺便去试试炮,我的大人。”

    “火箭炮,我画过这种东西吗/”孙元有些迷糊,他本就是一个文科生出身,机械制图也不是他的专业。只不过后来在混军史论坛的时候研究过一阵子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

    自从成立军械所之后,他凭借记忆胡乱地画了不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武器结构图。比例什么的自然拿不准,很多地方甚至还很迷糊。不过,也就是提供一个思路给沃尔夫罢了,具体地方还需要二胡下来之后自己琢磨,反复实验。

    “是画过,大约是三年前。”沃尔夫道:“前一阵我突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就做了些。”

    孙元:“真不记得了。”

    沃尔夫:“这种火箭炮还是大人你亲自取的名字,叫康格里夫火箭炮。我有些不明白,大人明明是东方人,怎么想着以欧洲人的名字为你的新武器命名?”

    他反复说了两遍,孙元才一拍脑袋:“记起来了,康格里夫火箭嘛,怎么,做好了,快带我去看看。”

    这种武器是英国人康格里夫发明的,又使用在拿破仑战争时期。

    同米尼枪一样,孙元也没有改变它本来的名字,一来是方便记忆,二来也是向另外一个时空的科学技术致敬。

    军械所的炮厂位于郊外,到了试炮场,看到工匠送过来的火箭炮,孙元心中就大为喜欢。

    沃尔夫在旁边介绍道:“我的大人,这种火箭由弹头和平衡杆两个部分组成,弹头长一尺,重三斤,直径十分之一尺。平衡杆长五尺。”

    二胡先生作为一个欧洲人,一直为欧洲的长度单位和明朝的长度单位的换算而头疼,尤其是在对人解说的时候。

    “这些数据你是怎么得出来的?”孙元问。

    “自然是实验了许多次得出来的,每次实验个结果我都会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案,通过数据对比,最后再决定火箭的长度直径和重量。”沃尔夫回答说:“只有实验才是解决问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