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美锨ナ帐八

    若说起政治斗争,钱老头也是个好手。实在不成,咱们扬州镇分分刻刻教那些同我宁乡军做对的人重新做人。

    “或许老马权势太盛,不好控制,太初想换马,让钱牧斋上吧?”傅山如是想。

    ……

    不过是同家人短暂地相聚一夜之后,孙元第二天一大早就同那个前来颁旨的太监,连同越其杰、陈潜夫一道坐船去南京。

    南通离南京不远,在后世走陆路,也就两百多公里。

    经长江坐船走的是直线,一日一夜就能到。

    这次孙元去南京,也不知道是为了显示军力还是有其他目的,坐的是水师的战舰。一共有五十多艘大小船只,一张了帆,当真是遮天蔽日,铠甲鲜明,军威极盛。

    天气终于暖和起来,艳阳下,立在船头,被江风一吹,说不出的舒爽。

    孙元看着前面的江上风景,不觉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左良玉叛乱根本就不算个事,也没有必要出兵。因为,按照真实历史记载,左良玉马上就要病死了。他一死,这场清君侧的闹剧自然无疾而终。

    左良玉这次动乱的原因其实就是所谓的南渡三案中的“假太子案。”

    所谓南渡三案,就是南明历史上有名的“大悲案”“假太子案”和“童妃案”。因为孙元这只蝴蝶的影响,这片时空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大悲案没有发生,可假太子案却出现了。毕竟,这件案子的影响实在太大,直接促成了左良玉的反叛,历史还是以他固有的惯性向前运动。

    太子案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就在去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逃回南京,路上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崇祯帝的皇太子朱慈烺。

    假太子到南京后,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送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可是,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议。影响实在太大,纸包不住火,高梦箕也是没有办法,只得秘密奏报朝廷。

    上一个月,假太子被送秘密到南京,交给锦衣卫看管。这事因为已经闹大了,已在南京路人皆知,弘光帝无奈,只得对群臣说:“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对于帝位一事的法统却避而不谈。

    同时,又命令在京所有勋贵、九卿,翰林和科道官员前去审视。曾经做过东宫教官三年的大学士王铎一眼见看出那人是假冒。

    王铎上奏疏说:“臣一见即咤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岂其然乎?’臣同旧礼部尚书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当考满升荫,为妬者沮之。尚记先帝东宫大目方颡,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今臣立于面前曰:‘汝识我不?’应曰:‘不也。’曾谓三年侍班几之离者二尺有咫而不识臣为谁耶?臣已确知其伪矣。臣又问:‘讲书在何殿?’曰:‘文华。’岂知其在端敬殿也。又问:‘几上位置何物?’臣暗记其有讲读数目十个算子,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诸臣曰:‘此人明明是假,此事确确可憾。……’”

    于是,这个假太子当即就被拿下,交三法司会审,这才得知,此人确系假冒,本姓王,名之明,乃是高阳一普通人家子弟。

    按说,这也就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没什么了不起。

    在现代世界的时候,孙元也大概看过这一案件的历史资料。再他看来,这个王之明肯定是假太子。抛开王铎这个做了三年太子老师的人不说,南京政府中的官员中有很多从是北京逃来的。这些人当中不少人都是认识太子朱慈烺,如果他的身份是真,为什么当初没有人上前相认?而且,这人两太子平日里在什么地方读书都说不出来,不是李鬼才怪。

    可是,这事直接关系到法统,关系到弘光皇位的合法性,如果运用得当,未必不是一件政治斗争的大杀器,至于那王之明究竟是不是假冒的太子,已经不重要了。

    弘光帝为了巩固皇权,和马士英联手打击东林,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伪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将中掀起了一片喧哗。弘光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太子遭禁,掀起了轩然大波,南京士民皆哗然不平。江防督抚袁继咸、宁南伯左良玉等大臣上疏抗争。

    左良玉本就是东林的人,当初他做官曾得力于侯恂的推荐。侯恂本是东林党人。

    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后,担心东林党人依靠左良玉跟自己为难,诸多提防,并修筑板机城作为向西防御的屏障。左良玉说:“现在西面有什么好防的,大概是防我吧!”对于朝廷打压东林一事本就极度不满。

    而且,他这人虽然跋扈,可能够有今日的风光,全赖崇祯皇帝一手提拔,对于崇祯帝非常忠诚。听说皇太子被禁,顿时怒不可遏,立即发檄文清君侧,带领大军顺长江而下,准备一举将马士英党羽连根拔除,让东林重回中枢决策核心。

    马士英和弘光能够有今日的风光,还不是因为江北诸镇大军的拥戴,我老左这一回也要学学他们。

    左良玉这次主力尽出,从汉口到蕲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了,就在前几日刚拿下了九江。

    ……

    “什么清君侧,什么太子是真,不过是害怕闯贼的借口而已。国事,就是坏在这个左良玉身上,此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足以赎其罪之万一!”孙元想起这事,心中有些气愤。

    实际上,当初左良玉在是否出兵南京一事上还是有些犹豫的,可李自成的溃兵一到,他就下决心了。

    当初,左良玉驻扎在武昌。左部在经过朱仙镇大战之后,精锐损失殆尽,手下的人马虽多,可都是乌合之众。

    李自成在河南被安济格打得溃不成军之后,仓皇南下湖广,要去攻武昌,以为根本。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闯军士气沮丧,要想打下有着坚固城防的武昌无疑是痴人说梦,也就是他走投无路时的疯狂而已。

    可左良玉可是被李自成打破胆了的,就想出了这么个清君侧的主意,带着所有兵马一路随江东下,说是要为太子伸张正义,其实就是为了逃命。

    结果是,李自成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武昌。

    可李自成拿下武昌之后也守不住,然后阿济格来了。

    李自成放弃武昌逃跑,建奴进城。

    于是,整个华中落到清军手头。阿济格有了武昌这个根据地,正气势汹汹地朝南京杀来,和多铎、准塔夹击南京政权。

    “如果左良玉留在武昌,坚守城市,阿济格也无法东进。在真实的历史上,南明的灭亡,这鸟人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不过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在江北,在淮安刘泽清那里,现在却是到了起用刘春这颗棋子的时候了。”

964。第964章 闲棋启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左良玉做反,携麾下所有兵马东来,战船蔓延二百多里长,看似不可阻挡。可他麾下都是乌合之众,而此刻的左良玉已经病得厉害,马上就会病死。

    按照真实历史记载,左良玉在九江病故之后,各位将领秘不发丧,共同推选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有在九江安葬了左良玉,休整了七日,大军继续向东,明朝急令黄得功的庐凤军渡江平乱。

    左梦庚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根本就没有统帅大军的才具,军中一切事务都又惠登相主持。惠登相本是当年的农民军头目之一,外号过天星,投降左良玉之后做了他的副将。

    左、惠二人带着大军攻打池州之后,又连续拿下建德、东流,破坏了安庆城,只池州没打下来。梦庚写信对登相说:“池州实在打不下来,留下它等待后来的部队攻打吧。”登相大怒,池州遏制住长江航道,如果不能拿下,后勤水道时刻处于被朝廷官军截断的威胁。这个小左将军竟然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真是个无用之人。就骂说:“这样的话,我还不如以前当流贼那阵子了,怎么对得起先帅左将军呢!”

    于是,惠登相传令让左梦庚的部队返回。

    左梦庚还没回到老营,惠登相因为畏惧黄得功,也知道左良玉一死,整支军队正处于人心惶惶之中,根本就拧不起一股绳。这次东去,根本就是送死,立即撤兵西上。

    左梦庚没有法子,就乘客了一艘快船追上上去。

    惠登相和他见面后大为伤心。

    因为左梦庚实在无能,成不了大事,惠登相对前途绝望,就率兵渡过长江走掉了,在一年之后病故。

    左部其他将领于是决定回师,回湖广老家。可这个时候清兵已经打下了泗州,逼近仪真。左梦庚等人有家难回,就在九江投降投降了阿济格。

    左良玉死后,左部分裂,确实一件让人惋惜之事。不过,这支左军已经不是朱仙镇时候的那支强军,其战斗力在孙元看来只怕连山东兵都比不上,在明军五大野战军团中排名最末。虽然人多,却是可有可无。

    左梦庚后来做了汉奸固然是一件让人切齿痛恨之事,可也是走投无路之举,情有可愿,如果当时朝廷能够赦免他和他父亲的罪名,小左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让祖上蒙羞的事情。他好好的一军军主不做,怎么可能去给满人做奴才?

    在孙元看来,左良玉叛乱一事,根本就不用大费周章,采取军事手段。只需一个字“等”,等到左良玉病死就成。当然,关键是要说服朝廷和皇帝招降左梦庚,赦免他。如此,才能为明朝保留这支军队。

    因此,孙元这次去南京,主要任务是说服弘光皇帝和朝廷赦免招抚左部。如果能成,固然好,实在不行,小左投降也就投降了,反正江北防务孙元也没指望左部能够派上什么用场。南京以西的防务,孙元早有安排,那就是郑成功的新军。

    按照真实的历史记载,阿济格的大军一是要消化武昌战果,二是要追击闯军,要迟多铎一步打到南京。

    孙元认为,可以先收拾了多铎,击溃多铎和准塔两军。稍后再同郑成功新军一起和阿济格决战,时间上还来得及。

    相比起迟迟未加入南京之战的阿济格部,多铎和准塔才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威胁。

    徐州已经陷落,凤阳肯定回丢。江北防务,只剩孙元、黄得功和淮安的刘泽清。

    历史上这一战南明打得憋屈,清军南下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花马刘率先投降,接着黄得功手下因为不看好明朝的前途,杀了黄虎山投降了清军。如此,江北四镇在继高杰被杀之后,又丢了两镇,只剩下刘泽清一人。

    可这个刘泽清简直就是明朝版的韩复蕖,甚至尤有过之,不箭未发将整个山东丢给敌人不过。这次准塔入侵,他更是吓得丢下部队,带着家人直接坐了大海船跑到大洋上避难。等到清军占领整个江北之后,知道大势已去,就可耻地做了汉奸。

    江北四镇团灭,史可法只能死守扬州,临危一死报君王了。即便对史宪之再不感冒,在孙元看来,他也算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

    这片时空因为有孙元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首先,高杰没死,秦军保住了,如今,高杰在收拢了残部之后,正往扬州撤退。朝廷已经下了旨意,命秦军在瓜州暂住。

    而花马刘已经死了,有宁乡军在,黄得功手下应该对前途怀有信心,不会杀主投降的。

    要想稳住江北局势,关键是要保住山东军。

    你刘泽清无能懦弱,操蛋,为了逃命连部队都不要了。好,我就扶一个有胆色,成得了大事,又能够被山东军将士接受的人做山东军统帅。

    这个人就是刘泽清的长子刘春。

    刘春本就是嫡长子,按照礼制,他是山东军当然的继承人。而且,此人勇猛剽悍,在军中颇有威望。

    最关键的是,他是自己一手扶植上马的,又在新军中经受了宁乡军教官团这么长时间的熏陶,心理上天然对扬州镇有一种亲近感。

    他做了山东军军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孙元的代理人。山东军就是宁乡军的附庸。这一步闲棋孙元已经布置许久了,此刻正是起用的时候。

    “我要拿下山东军,我要保住淮河防线!”孙元捏紧拳头,暗暗发誓。

    他回头对一个侍卫道:“马上就到镇江了,到时候你上岸去,请刘春去南京与我见面,就说,某有紧急军务同他商议……对了,让他将手头的所有军官都一并带去。就说,山东建奴准塔部已经南下,淮安危急,现在是他上战场的时候了。”

    “是,侯爷。”那侍卫小心地说道:“侯爷,你为什么不上岸去见他呢?”

    孙元摇头:“来不及了,某一天都不能耽搁。”

    是啊,如今,建奴三路大军同时朝南京开了,再加上一个左良玉部,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江北防务正在进行中,他实在不能再浪费一点时间。

    决定明清两国的空前大战终于要来了。

    不能输。

    我汉家不能输。

    输了几是两百多年的黑暗时代,就会被整个世界远远地抛在身后,最后甚至差一点开除球籍。

    直到一九一七,中华民族才开始在艰难中摸索,付出千万条性命,这才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千万条性命,那些热血连在一起,足可以形成滚滚的长江大河。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本卷终)

965。第965章 提问,回答(一)

    晚春的雨水淅沥而下,有点冷。到黎明,却停了,然后就是红火大太阳。可天一黑,又开始下。

    实在是太潮湿了。

    尤其是在镇江,因为靠近长江,大风一吹,把冰冷刺骨的寒气更是直接渗进骨子里去了。

    镇海卫都指挥司镇江驻地,也就是郑家新军老营。秦易是被江风吹醒的,昨天训练实在累,竟然忘记了关窗户。

    他是一个北方人,这虽然不是他第一次在江南过冬春两季,却还是不习惯,感觉被子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觉也睡得不塌实。整个夜晚他都是在半梦半睡中度过的,他已经是中年人了,身上又有陈年旧伤,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发作,又酸又涨非常不舒服。

    做为扬州镇派到郑家新军的教官团团长,在平日的训练中他都会和士卒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士兵跑二十里路,他绝对不会少一里。

    作为一个军官,你若想让士卒心服,你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

    郑家新军每日黎明都会出操,先来一个二十里越野。接着是吃早饭。

    早饭之后,休息一壶茶时间。然后就是队列和战术训练。然后是午饭,半个时辰的午觉。

    下午则是体能训练,一直要折腾到晚饭才会结束一天的训练。

    一整天下来,士卒们身上的最后一丝体力都被压榨干净。天一黑,两万多条汉子洗澡之后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头一粘枕头,就会立即睡死过去。

    郑家新军人马众多,部队散布在镇江府一府两县各处,结成二十多个军营。镇江府本不大,一下子拥进来这么多士卒,可谓满眼是兵。

    新军中的骨干都是福建水师的中低级军官,这些人从小就在海上讨生活,谁手上不是粘满了鲜血,军纪败坏。驻扎下来之后,扰民、祸害地方百姓的事情自然是免不了的。可经过秦易这么一通高强度地训练下来,大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哪里还有工夫出去磨皮擦痒,只恨不得一天睡足十二个时辰。

    可一天下来,连四个时辰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因为,谁也不知道今天夜里教官会不会突然吹响哨子来一个紧急集合。起床稍微慢上一步,就会受到教官花样百出的惩罚。

    半夜紧急集合乃是宁乡军的常态,对于这事,在以前宁乡军士卒颇有不满,就连军官们也很不理解,觉得这么做没有意义。

    孙元解释说,半夜紧急集合可以直接检验一支部队的纪律。而且,这样做,可以让部队不至于因为半夜的一点风吹草动而炸营。

    炸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次炸营通常会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部队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拾恢复过来。

    ……

    弄到现在,郑家新军士兵一看到教官就脚肚子转筋,畏之如虎。老实说,教官们刚开始训练新军的时候,这些海盗们怒气冲天,还想着要报复。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们逐渐就被训得麻木了,对于教官的口令只机械地执行,再也无法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