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辅,不能降。刘操江、徐弘基他们是勋贵,也不可能降。圆海你这么干,想过勋贵们没有,一个不好,不等建奴打来,自己先众叛亲离了。”

    这话阮大铖倒是服气了,丧气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喃喃道:“我也是急火攻心一时糊涂了。他娘的,黄得功都败成那样,我以为江北战事已经不可收拾了。”说到这里,他一脸的颓丧:“就孙元今天的水师所展示的战斗力,大胜关看来是守得住了。大胜关一守住,就算江北打得不顺,有这只舰队守住长江,建奴也过不来。失算了,失算了。”

    马士英:“老夫已经奏明圣上,京师戒严。圆海,为今最要紧的是处理好顾云昌一事。”

    “顾云昌……”听马士英说破这一点,阮大铖面皮微红。

    马士英径直道:“圆海,我不知道你是否在那份什么书上签名,但有一事我要提醒你,钱牧斋可是没有签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不等他回答,马士英接着道:“钱谦益如今和扬州镇打得火热,顾云昌来南京,孙元不可能不知道,说不好已经提前和老钱讨论过此事。否则,以钱谦益那投机的性子,早就签字了。到今日之前,钱阁老一直没有表态,你不觉得不正常吗?”

    阮大铖一想,立即恼怒起来,低声咒骂道:“钱谦益,小人,狡诈的老狐狸。难不成他还想拿那份名单搞风搞雨?”

    马士英微微点头:“这是可能之一,那名单几乎将六部的当权里者囊括在内,不但有你我的人,也有东林党所谓的君子,如此天大把柄如何能不掌握在手?不过,此事关系实在太大,钱谦益就算拿到手,怕是也不敢公布于众的,至于如何使用,倒是颇费思量。”

    阮大铖气道:“顾云昌是钱老头的学生顾云美的哥哥,我就不信钱牧斋没同他接触过,有过承诺。他在不在上面签字,其实也不要紧,这个老狐狸,老杀才!”

    “圆海,你也不要如此急噪,现在也不是置气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补救。”

    “又如何补救,都被人捏住把柄了。”阮大铖又开始颓丧起来。

    “圆海啊圆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马士英雄叹息一声,然后一整面皮:“现在最要紧的是立即秘密逮捕顾云昌,销毁名单,稳定朝局,此事应该不难。京城已经戒严,顾云昌已经处在京营的严密监视之中,跑不掉的。”

    阮大铖若有所思地看了马士英一眼:“原来阁老戒严是早已经想到这一步了,可以,就算秘密抓捕了顾云昌,也得防备钱谦益搞小动作。”

    马士英淡淡道:“无需担心,查无实证的事儿,闹不出什么乱子的。钱谦益也不会乱来,别忘了,顾云昌可是他学生顾云美的哥哥。若朝廷真要清算此事,老钱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据老夫看来,朝堂各方各面在此事上都会保持默契,装着什么都没发生。”

    阮大铖这才松了一口气:“还是瑶草想得周全,佩服。不过,此事应该瞒不过天子的。若是……我的意思是,若是万一皇帝问其此事,瑶草又该如何应对。”

    是啊,换任何一个君主,自己手下的大臣们在外敌兵临城下时纷纷同敌人暗通款曲,预留后路,都是不会原谅的。明朝的皇帝,对于这种事情一向不能容忍。

    马士英道:“咱们这个万岁爷乃是堪比尧舜的圣明天子,自登基以来实行的都是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肯定是不会追究的。老夫也会进谏的,我大明朝现在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怎么说?”

    “三国时,曹孟德官渡之战获胜以后所作所为可以借鉴,天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

    “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阮大铖长出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笑容。

    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和袁绍河北争雄,官渡一战,终于全歼袁绍主力,成为北中国的霸主。战后,曹操部将,河南大豪许楮在袁绍中军起获了许多信笺,都是曹操手下写过去的投诚书。

    许楮建议曹操按照名单逐一索拿问罪,曹操却是哈哈一笑,也不看,直接投入火中,付之一炬,道:“当时敌强我弱,人心动荡,就连某也对能否击败袁本初也没有丝毫信任,更何况他们。这些人为求自保,可以理解,不必追究。”

    实际上,曹操之所以如此大度,并不是因为他的胸怀有多宽广。而是这个时候的他势力尚弱,刚拿下河北,士人人心不附,更需要手下同心协力消化战果。若是自己先开始清算军中的动摇分子,说不好曹军先乱了,反给了袁氏以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如今,南京弘光政权和建奴的实力对比,比之曹操与袁绍更若。内部的混乱甚至尤有过之,弘光皇帝只要不傻,肯定不会再这件事上大兴牢狱,大量清算,搞得自己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道理一点就透,阮大铖也是一个饱读史书之人,如何不知道这个典故,如何想不通这个道理。

    ……

    下来之后,马士英动作也快,立即让马鸾将顾云昌秘密逮捕,审问之后,当天就处决了。

    马士英率先捉拿了顾云昌,说不定已经将那份投诚书捏在手头了,顿时,京城官场人心惶惶。特别是已经在上面签名的官员,尤其是和老马是政敌的人,更是惊得坐立不安。

    这两日,老马府上更是门庭若市,车马和来访者就没有断过。

    访客见了马阁老之后,都是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架势,说了许多废话,却不谈究竟是何来意。

    老马心中得意,微笑不语。这份名单他是不打算捅出去的,那样就太流于下乘了。大杀器之所以成其为大杀器,在于高举过头的那一刹那,真落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况且,阮大铖在上面排名第一,真若暴出去,搞不好先要引火烧身。

    阅舰式之后,弘光天子还特意召见了马士英一次,询问情况。

    马士英自然将宁乡军水师夸奖一番,有拍胸脯保证,有这么一支军队在,建奴就别想打进南京。

    弘光皇帝大喜,就说,迁都之议暂缓,朕已经习惯住在留都,不想挪窝。

    当下又开始了快乐的玩耍。

    ……

    说来也怪,整个南京朝堂之上,除了皇帝还担忧南京是否能够守住,其他人都关心的则是马士英手中捏的那份名单是否会被他用来党同伐异,直接叫自己脑袋搬家。

    至于南京城是否能够守住,这大明朝何去何从,却没有任何人关心。

    反正,只要建奴一到,咱们直接逃跑就是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投降啊!

    官员们到时候可以逃走,但普通百姓却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家园。

    看到水师的军威之后,大家都安心了。满城都是欢喜的笑声:“好一个孙太初,真是国之柱石啊,有他在,咱们大明朝亡不了!”

    “想不到啊想不到,宁乡军地上的部队是天下第一军,这水师也是天下第一军。”

    “废话,孙侯是什么人,他的部队能不强吗!”

    “阿弥陀佛,南京有希望了。”

    一时间,满城都是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庆贺的酒气,这情形就好象大明朝已经获取了一场空前胜利似的。

1081。第1081章 告密者

    阿济格是被热醒的,这该死的南方,天一亮就是红火大太阳,直接晒进帐篷里,眼前所有一切都闪闪发亮,汗水如浆而出,身上的衣裳已经被泡透了,直接贴在皮肤上,湿漉漉叫人狂躁得想杀人。

    心脏蓬蓬地乱跳,就在刚才的梦中,他好象是落到一片血海里,直接被那红色的液体没顶,浮不上来,窒息得快要死去之时突然醒了过来。

    这个梦境究竟是凶是吉,他也不清楚,反正就是觉得害怕。

    他猛地跳起来,一把抓住枕头下面的倭刀。一旦刀柄入手,心中才感觉安稳了许多。

    凝神听去,中军老营里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在睡觉,没有战马的长嘶,没有卫兵来回走动的脚步声,也没有号角、金鼓,一切都在这片金色的阳光中保持着可怕的沉默。

    恍惚间,阿济格突然有一种错觉,这满营几万人马都趁自己睡着的时候悄悄地逃走了,把他一个人丢在营地里,丢给了对面大胜关中的敌军。

    他忍不住微微地颤抖起来,脚下用力,地面渗出水来。这江南实在是太湿太热了,不像老家辽东,这个时候应该还凉快着。

    多尔衮这是干的什么事啊,五黄六月的的大暑天竟然让大军出征,若是军中起了瘟疫可如何时候?就算运气好没有瘟疫,光这毒辣辣的日子就足以让士兵大不起精神厮杀。

    若不能尽快解决战斗,杀进南京,这么拖延下去,不用明狗来打,光这热就能够把我大清的士兵给热得失去战斗力。

    昨夜的噩梦,或许是上天给我的警兆吧?

    ……

    在真实的历史上,清军三路大军南下灭明可谓是摧枯拉朽,扬州只用了两日就打了下来。不等阿济格大军推进到大胜关,乘胜进攻的多铎已经拿下南明弘光政权的首都南京,用疾若闪电四字来形容多铎所指挥的这场战役也不为过。其实,这一战也算是经典之役。

    等到五月初的时候,满清两路大军在南京汇合,避开了江南的暑热。

    可在这片时空里,由于江北打成一团,多铎部被孙元牵制、准塔部被山东军牵制,进展极其缓慢。等到阿济格都打到大胜关了,多铎还没有拿下扬州。

    如此一来,一切都变了。

    清军的进攻也止于此,战役也拖延到了五月,江南地区的高温季节到了。

    天气热得实在有些不象话,特别是对来自辽东的建州兵和汉军而言这里简直就是地狱。穿着铠甲在太阳下站上小半个时辰,铁甲叶子就烫得可以烙烧饼,里面可以倒出水来。不少人烈日晒得面上手上脱皮,因为地下实在太湿,士兵们开始长湿疹、烂胯。

    这还是小事,因为水土不服,军中已经开始有人患了痢疾和疟疾,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这才是五月,如果不能尽快打下南京,战事这么拖延下去,到更难熬的六月、七月、八月,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看着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轮烈日,阿济格心中的恐惧更甚,现在的他是如此地想念长白山的雪,想念清凉的辽河水。

    “来人,来人啦!”阿济格叫了一声。

    一个侍卫从外面走进来,打了个千儿:“英亲王有何吩咐?”

    阿济格:“去,寻一个懂得解梦的算命先生过来,爷有事要问……”

    “解梦,解什么梦?”那侍卫一呆,刚要问,却感觉胸口一疼,整个人腾云驾雾地飞了出去,却是被阿济格一脚踢了出去。

    却见阿济格半裸着上身,胸上黑忽忽的胸毛上有汗珠不住地滚落,面上全是杀气:“叫你去,你就去,废什么话?”

    阿济格这人打仗凶悍,却极为卤莽,为人又残酷。军中若有人逆了他的意,动辄就是拳打脚踢,被他打死,你也只能怨自己命苦。

    当即那侍卫连声叫:“小的这就去,小的这就去。”然后连滚带爬地逃了。

    看着侍卫的背影,阿济格突然有抽出倭刀直接劈到他背上的冲动。深吸了一口气,良久才将自己胸中的烦躁压了下去。

    正郁闷中,有人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王爷,王爷。”

    阿济格以为是那个侍卫去而复返,大怒:“不是叫你去请相师吗,这么快……定然是你想糊弄本王?”

    “王爷,是属下尚可喜,有紧急军情禀告。”声音显得极其谦恭。

    “原来是尚王爷啊,你我都是大清的王,不用如此的,进来吧!”阿济格的这句“王爷”充满了刻骨的讽刺。自从满清征讨朝鲜,尚可喜立下大功之后,皇太极为了褒奖他的功劳,,册封他为智顺王。

    虽说是王爵,可和阿济格的亲王头衔比起来天差地别。而且,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三人虽然都是王,可名号却不太好听,分别是智顺王、恭顺王和怀顺王,一听就知道是一种调侃,甚至带着侮辱,也没人把他们当回事。

    别说朝中的贝勒、王子们,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牛录额真,也敢指着这三个我大清的王爷骂“傻逼!”

    而且,这三人都为太极受信重。多尔衮做了摄政王之后,将皇太极的势力连根拔起,这三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日子过得更加难过。

    若不是他们手下掌握着汉军旗的大军,此次满清争夺天下需要这些汉军帮他们打头阵,只怕这三人的日子过得比狗都不如了。

    ……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阿济格一把揪着尚可喜的领子,几乎将他提了起来:“吴三桂有反意?”

    他一双小眼睛已经变成了金色,就如同一头饥饿的猛禽:“尚可喜,老子一直都知道你和吴三桂不和,想找他的不自在。你们自己要掐死掐活,老子也懒得管,狗咬狗而已。可你他娘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大胜关屡攻不下,我军士卒都快被这湿热的天气沤烂了。你们还起内讧,究竟想干什么,究竟还想不想打仗了?”

    阿济格此粗鲁凶残,心眼极小,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在自己背后搞鬼。

    看阿济格愤怒成这等模样,也几乎被他扼得快要窒息,尚可喜心中却是大为得意,口中发出咯咯声,示意自己快要憋死了,让阿济格快快放手。

    阿济格着才松开了右手。

    尚可喜咳嗽了好几声,终于回过气来,道:“此事千真万确,吴三桂想要投明。不但是他,就连他手下的军士们都有这个心思。王爷,吴三桂的关宁军吃了一辈子明朝的俸禄军饷,一片石大战的时候,因为摄于我大清的军威,不得以弃暗投明,可内心中究竟是怎么想,别人也不知道。”

    “王爷,你想啊,关宁军投诚之后,我大清每年才给他们多少军饷,不过几十万两银子而已,到后来索性一文不给,让他们自找自吃。可在从前,明朝每年给辽西将门几百万两军饷。这些人可都是吃肥了过惯了好日子的,现在手头没钱,自然对我大清心生怨恨。王爷,如果弘光小儿许以一定的好处,吴三桂会不会有二心呢?

    阿济格一张脸变得铁青起来:“这些狗东西,果然是喂不家的白眼狼。”

    “自然如此,王爷,咱们汉人有一句老话‘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意思是,对新人须防着一手。不像咱们这些老人,好歹也是在建州做了几十年官,对我大清的忠诚无庸质疑。”见成功地激怒了阿济格,尚可喜满面都是兴奋和得意。装出一副诚恳模样:“王爷,自我大军自北京出发,征讨闯贼以来,我于吴三桂一向合不来,这一点在下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所以,属下就派了细作监视吴贼,想要拿他的把柄。本来,这不过是在下和他的私怨。不过,这一监视,却发现吴三桂有谋逆之心。监视关宁军一事乃是在下的自作主张,还请王爷责罚。”

    阿济格:“你先说那吴三桂如何了,老子再看看怎么处罚你。”

    “是,王爷。”尚可喜道:“结果,在下发现吴三桂在军中除了抱怨我大清对他和关宁军实在太苛刻,舍不得给军饷之外,还同南明弘光小儿暗通款曲。说什么这次大军东进,不忍一矢相加遗。”

    “王爷,不止此事。你想想啊,自从吴三桂投降我大清之后,就抗拒整编,军队也保持着独立,军中将官都是他的亲信,而无一员满臣,当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如。当初,我大清进北京城时,这鸟人还劝睿亲王拥立崇祯太子。后来,被睿亲王呵斥之后,放弃了这一主张。此番征闯,他关宁军中打的也是替君父之仇的旗号。如今闯贼已灭,我大清转而攻宁,吴三桂还怎么替君夫报仇,说不定就要拥弘光小儿为自己的君父了。”

    说完话,就看了阿济格一眼,想看他的反应。

    阿济格大怒,狞笑:“好个三性家奴,活吕布,传令下去,命各军大将来中军行辕议事,定然要当面问问吴三桂是不是想反老子?”

    他心中又是一凛,这大胜关久攻不下,士卒都已疲惫。自己手下虽有八万人马,可分驻长江沿岸各城,到大胜关的士卒总共也不过五万出头。这其中,关宁军就有两万余。如果现在吴三桂闹起兵变,确实有些不好收拾。

    尚可喜见成功地激怒了阿济格,心中欢喜:“是,王爷,我这就去传令。”

    对于吴三桂他是怀恨已久,也嫉妒已久,他不但想要这姓吴的命,也想要他的兵。

1082。第1082章 李自成死了

    尚可喜要搞吴三桂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不外是利益二字,也涉及到满清上层的权力之争。

    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的汉军非常受重视,尤其是在征讨朝鲜之役时,更是让这三人打头阵,战后更是毫不吝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