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葺军营你大可征发几十户军户来做的,没必要花这个钱。”

    “你说的话倒对,可惜本千户急着要用这片军营,也没时间征召人手。就这么办吧。”

    “是。”

    逛完自己的产业之后,孙元非常满意地回屋去睡觉了。

    躺在床上,他想了想,表面上看来虽然这宁乡千户又穷又闭塞,应该说在大河卫的十个千户所中算是最差劲的地头。不过这样也好,繁荣的地方可不好练兵。越是穷的地方出来的兵,战斗力越强。就如万历年间的军神戚继光,招兵专去义乌山区招收矿工,只选那种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粮家子。

    而有因为这个地方实在不受上头重视,正适合自己慢慢积累实力,也免受到不必要的制约。

    最妙的时候,前一任千户将所里的军官和家丁一并带走。孙元来做这个千户,一张白纸好作画,也少了整顿人事的麻烦。

    第二日乃是孙元上任后的第一天,首先就是郭道理移交千户所的各项事务。

    首先是印信、兵符,接着就是几大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千户所的人口、土地、房屋的数字。

    孙元首先翻看的是户籍黄册,一看,倒是小小地惊喜了一场。宁乡千户所有人口七千六百二十四人,也就是说,他手下每户有口六人上下。这七千多人中有三千是妇女,剩余男丁中,扣除老人和孩子,十三岁到五十岁的男人约有两千一百多人,这口都是他将来可用的兵源。

    按照明朝卫所军队的编制,几个府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兵数大抵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百户所有总旗二,各辖五十人,小旗十,各辖十人。

    两千多人,足可以让两个千户所满编了。

    这人力资源,倒很是充分。

    不过,又有看所里耕地的数字,孙元却大摇其头。实在是太少了,且都是丘陵山坡旱地。靠这点土地,要想养活这么多人口,简直没有可能,难怪昨天看到的那几个卫兵穷得跟叫花子一样。

    但转念一想,这也正常。首先,军队所占的土地本就贫瘠;其次,江南本就富庶,承平多年,人口大量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就显得特别突出。别说是军所,就算是在地方,也是人稠地狭。还好,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漕运、盐运、纺织吸纳了大量人口,这才使得社会秩序没有受到人口膨胀的冲击。有明一朝,江南一地都没有出现过大的农民起义。但北方就不行,一旦遇到天,百姓除了逃荒和造反,就再没有任何活路。

    可见,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若是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128。第128章 我们是军人可不是农民

    就手上的资料看来,宁乡千户所的旱地,也只够养活五千多人。现在所里有七千六百二十四人,将来还回进一步增加,孙元觉得宁乡只能算是一个过度,部队练成之后,迟早都是要拉出去的。否则,再在这里呆上几年,自己非被困死不可。

    清点了土地和人口,接下来就看看前任给自己留下什么家底子。

    这一看,孙元不觉大摆其头。老实说,他还真有些佩服刚离任的那个千户。这家伙走的时候,不但将库房的钱财衣被粮食都卷走了,就连军械也没给自己留下多少。军械库中只剩六把已经断了弦,被白蚁蛀空了的步弓;三十多根同样被蛀得千创百孔的枪杆子。犁头和锄头倒是有几十把,不过都已经锈蚀掉了,用手指一捏,就变成粉末。

    看到搬过来的器具,犟驴子等人都是满面怒容。

    郭道理见大家面色难看,面色就苍白起来,战战兢兢话也说不利索。

    孙元笑了笑:“道理你也不用害怕,其实这也正常,怪不到你头上。”

    如此,郭道理心中才算是安稳了些。

    办完移交手续之后,就开始宣读南京兵部的任命状,算是正式上任。不过,因为上一个千户已经将亲兵和手下的百户军官们都带走了。所以,郭道理就成了唯一的听众。

    宁乡千户所的千户自然是孙元,费洪出任副千户,他们两人的品级因为颇高,都需朝廷任命,当初在南京的时候可以花了不少银子走门子的。

    至于其他人,也就是随带添了一笔,将名字录上去就是。

    从凤阳开始就追随孙元的那二十多条汉子几乎人人都有军职在身。温老三和犟驴子分别出人千户所的镇抚,至于其他人分别出任百户所的总旗。

    到现在,整个千户所的军官都是孙元的人。

    宣读完任命状之后,郭道理就上前禀告:“孙将军,夏收已经结束,再过一月就是秋收,这地里的人手该如何安排,还请将军示下。”

    “这事到时候再说吧,不是还有一个月吗?”孙元随口道:“道理,你现在有一个事情需要去做。”

    郭道理:“请将军示下。”

    孙元:“除了找人尽快修整好军营之外,你从这名册里挑一千一百二十人出来,年纪在十六到四十之间,让他们五日之后到军营集合。所有的总旗也跟着郭道理一道下去选人,顺便熟悉一下自己百户所。”

    “是。”众人都同时拱手。

    郭道理吃了一惊:“将军征调这么多人手,所为何事?”

    “还能为了什么,咱们是千户所,朝廷的军队,自然要组建一支能够打仗的部队。”

    郭道理额头有些汗水沁出来,讷讷道:“将军,一千多人集中训练,这这这……就算是一个月,这么多人的吃用,也能把咱们千户所给吃垮了。而且,这么多人全部集中在一处训练,耽误了农时,不是要饿肚子吗?”

    孙元反笑问:“不练兵,以后如何打仗。对了,道理,你们以前究竟是怎么打仗的?”

    郭道理一呆:“还能怎么打,如果朝廷正要调咱们上战场。到时候,千户所出个通告,让下面的壮丁自备粮秣随千户老爷的亲兵出发就是,反正也就是充个人数。小人在所里呆了这么多年,还没上过战场呢!再说,朝廷也没指望过咱们卫所兵。老爷,你没必要自己掏腰包练兵啊!”

    说到这里,郭道理感觉到这是自己在孙元面前邀宠的好机会,上前一步,诚挚地说:“将军,千户军官虽说是军官,其实,大家也不将自己当回事。就是帮朝廷管理军屯,说穿了就是个地主。将军今年在这里将兵练好了,明年说不准就要被调去其他卫所。又何必为他人做嫁衣裳?”

    听到这话,费洪等人都是一脸的鄙夷。早就听说卫所兵烂,却不想烂成这样。看这姓郭的,身上还有半点军人的气息吗?

    纯粹就是一个小农民小商贩。

    孙元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郭道理被孙元笑得心中一窒,以为自己说错了话,不知道什么地方就得罪了官长,冷汗渗了出来。

    孙元笑毕,道:“耽误什么农时,不用怕。那一千士兵得尽快挑选上来,从现在开始,他们以后就不用种田了,我孙元养他们。依边军的给养,衣食由本将军全包,每个士兵每月一……两钱银子。”孙元本打算说每月给士兵一两银子,可想了想,一两银子实在太多。九边精锐朝廷一个月是拨下来一两银子的军饷,可经过层层克扣之后,最后落到士兵手中,估计连两钱银子都没有。

    古人生活简单,两钱银子,相当于后世三百块钱人民币,足够普通一户人家吃用了。再说,军户不是还有地可种吗?

    “啊!脱产……将军,我们是卫所兵,可不是边军啊!”郭道理大惊,渗出的冷汗如泉水一样涌出来。

    “这样不好吗,不用在地里劳作,就有军饷可拿,且能养活一家老小。”孙元反问,说:“道理,以前的千户究竟是怎么做的,我不管。不过,孙元现在是宁乡所的千户,你做为我的下属,就得按我说的办。你别忘记了,我们是军人,军人就是要上战场的。我们大明朝的军户,就是种地种的时间太长了,骨子里已经将自己当成一个寻常的农夫。可你想过没有,说到底,咱们是军人。国家承平无事的时候,种种田还好,可一旦敌人杀来,就凭卫所兵的战斗力,成吗?”

    “可是……咱们扬州府,自从嘉靖年受到倭寇兵灾之后,已经有将近一百年没打过仗,就算将军想打,也没机会。”郭道理还在劝说。

    孙元凛然道:“你这个心思要不得,中都凤阳不就陷落了吗?我可是去过凤阳的,在以前,凤阳人也以为贼人不可能进城的,结果如何,还不是被人屠了城?孙元既然做了朝廷的军官,日思夜想,无不是为国出力。军人,只有上了战场,才是有价值的。朝廷派我们来这里,可不是来当地主的。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

    说到这里,孙元有想起未来的扬州十日,狠狠地捏紧了拳头。

    众人都是神色一凛:“将军说得是,我等受教了。”

    散会之后,很快,郭道理就找来了几十个工匠,开始修整军营和宁乡所官署。据他所,五天之内定然能修整完毕。

    安排好这事之后,郭道理又带着其他二十个新任的百户总旗下到各地百户所,一来是全面接手所里的公务,二来也是挑选合适的兵员。

    “费洪,《步兵操典》可发给总旗以上的军官了?”

129。第129章 家底子

    三天过去了,孙元和费洪、管陶一起去军营巡查。

    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副手,一个是财政大管家,是孙元目前最得用的臂膀。

    其实,军营的修整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复杂,也就是将校场上的杂草扯光,然后平整一下地面。士兵宿舍漏雨的房屋都重新翻瓦,该补一补,将就着能住人就成。唯一比较花时间的是做床,本来,士兵们打地铺也是可以的,还很节约不少经费。可江南一地实在太潮湿,若都躺在地上,鬼知道会不会生病。再说,大家乱七八糟躺一地,看起来跟乌合之众一样,也不象话。

    所以,孙元就画了个后世常见的上下床的图样,让木匠照着做。

    此刻,木工房里,二十几个木匠正在奋力地推着刨子,刨花四下飞舞,堆了一地。

    费洪:“回将军的话,都已经发给总旗以上的军官了,不过……”

    “不过怎么样?”孙元回过头问。

    所谓《步兵操典》其实就是他结合后世军队练兵的方法写的一本小册子,字数也不多,大约千余字左右。这本册子孙元在南京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了,期间几经删改,这才最后定稿,叫书坊印了三十册。

    孙元在前世也没当过兵,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军官。真叫自己亲自上阵训练新兵,首先是不耐烦,其次是也不知道会将他们训练成什么样子。术业有专攻,专业上的事情还是交给费洪这种专业人士来做吧!而自己,则提供思路。

    费洪一脸的尴尬:“禀将军,所里的总旗以上军官们除了末将军和温老三、犟驴子识得几个字,基本能够看懂军令之外,其他人可都是睁眼瞎。将军发下来的操典,大家都看不懂。”

    孙元抽了一口冷气,这事他还真的忽略了。后世有个伟人说过:没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现在整个宁乡卫就算是满编,也不过一千来人,军官都是文盲也是无妨,大不了通讯靠喊就是了。

    可孙元不认为自己以后会永远呆在这里,部队也不可能永远只有这点规模,未来肯定是会扩编的。军队人数一多,队伍和队伍之间的旗号通讯、战术演练,战后检讨,都需要有一顶的文化素养。费洪手下的这群中低级军官对自己忠心耿耿,自然是要大用的。难不成,因为他们不符合军队的需要就将其淘汰了?

    想了想,孙元就回头问管陶:“管老板,你识字吗?”

    管陶:“读过十几年书,自然识字。”

    “那好,等新兵入伍,忙过这一阵之后,你和郭道理每天晚上抽点时间办个班,教军官们认认字。”

    “这个……”管陶有些犹豫:“小人怕是难以担任这个重任,这人发蒙的最佳年龄是六岁,过了十二在启蒙,也学不出来。且,小人才疏学浅,将军还是另外请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来坐馆为好。”

    孙元一笑:“我有不是要将军官们都培养成秀才,也就是让他们识得几个基本常用的字,能看懂军令就成。”

    管陶还是不住摇头,孙元无奈:“既然管老板你不肯,那这个学校的教授就暂时由本将军亲自担任好了,等以后找到合适的先生再说。”

    费洪:“将军才高八斗,能够教大家读书识字自然是我等的荣幸,不过,现在这操典……”

    “这个简单,你们不是能看懂吧,就一字一句教他们,叫总旗们先囫囵地背下来,然后遵照实施就是了。”

    费洪点点头:“也只能这么着了。”

    孙元又问了问木匠的做床的进度,回答说已经做了三百来张,按照目前的进度,两天之后五百张床应该能够做好。

    他有看见木工房里间的屋子里放了一屋子的形状古怪的木棍,大约有一米三长,心中好奇,拿了一把在手头比画了半天,这才发现这东西就火枪的枪托。

    费洪解释说:“将军,这是用来训练新兵走队列的。火枪手刚一进军营,不能发枪,须防着走火,而且有的新兵胆子小,一听到枪声就会尿裤子。得先将他们训得麻木了,以后再放枪。”

    他又道:“再说,将军一心要练火枪兵,如今咱们宁乡所的火枪也就二三十把,根本就不够发的。铁匠那边说是就算是日夜赶工,也得三到四个月才能打造好一千把合用的鸟枪。将军,虽说末将也是火器营枪手出身,可说句实在话。这火枪兵贵不说,上来战场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干脆都训成步卒来得实在。”

    管陶也连连点头,他本是个商人,吝啬惯了。做了千户所的大管家,别人每到他这里支一文钱都像是割了他的心头肉。费洪这个提议,自然是正中他的下怀。

    孙元:“此事休要再提,练步卒那是以后的事情。对了,费洪,南京兵部不是还拨下来不少火器吗?”开玩笑,这都什么年代了,排队枪毙,火力压制才是未来的战场形态。

    靠步兵,就江南兵员那瘦小的身坯,上了战场又如何面队李闯的人海和清兵的八旗铁骑?

    费洪苦笑:“当时因为看在银子的份上,兵部倒是给了咱们一百来把鸟枪。不过,都没办法使用,一放枪就要炸膛,索性都交给铁匠回炉去了。至于发下来的铠甲、被服,跟垃圾也没什么区别。”

    孙元摇了摇头:“管老板,咱们去看看老费这次从南京购买回来的物资,看看我孙元现在有多少家底子。”

    费洪这次在南京将一百多两黄金花了个干净,倒是收获不小。

    光生铁就买了上万斤,然后是火药、用来做子弹的铅、帐篷、粮食、常用草药,满满地堆了一个仓库。最妙的是,竟然还买了半库房上好的煤炭,正要用来锻造火枪。

    要知道,江南地区可不是煤炭的主产区。而且,煤炭中的磷、硫含量又高,发热量也小,锻造出来的钢铁含有许多杂质。

    除了这些物资,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叮当声传来,孙元笑问:“怎么,铁匠这么快就开工了?”

    管陶:“从南京请来的崔师傅和徒弟已经起了一座炉子,知道将军紧赶着要造枪,自然不敢耽搁。”

    孙元顿时来了兴趣,一挥手:“走,看看去。”

130。第130章 崔师傅和岳师傅

    从库房出来,行不了几步,在位于军营旁边的一条小水渠边上,就有一座破败的大院子。

    院中已经用砖石和黄泥搭建了一口小高炉,又搭了一个大凉棚,里面有几条大汉正赤膊提着铁锤奋力地敲打着一根铁棍,身上的汗水如溪流一样流下来,落到通红的铁棍上。“哧”一声,有白色的水气腾起。

    一个大约五十出头的瘦小老头端着一口茶碗,翘着脚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喝骂着那几个正在打铁的汉子:“小二子,你他娘没吃饱是不是,还是生你的时候,把你给夹脱了力,你打起铁来就是个锤子,用力,用力,像你爹******一样用力!”

    “喂喂,辛老五,你光有一把子力气管个屁用,得打准了,均匀点。别以为一个好铁匠是那么好当的,再他娘乱敲,老子将这根棍子塞你裤裆里去!”

    “你蘸的什么火,都碎了。妈拉隔壁的,千户老爷花这么大价钱请咱们过来,可不是让你来糟蹋东西的。这个月工钱,扣五十文。”

    ……

    这老头显然就是费洪从南京工部请回来的工部大匠作,听口音,应该是湖北人氏。

    人年纪虽大,却是姜桂之性,而且一开口就是污言秽语滚滚而来,且都是对着别人直系女性亲属的生殖器问候,直骂得手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