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该找到一条出路的时候,即是为自己,也是为那一万多兄弟。

    今日来同那个姓余的官会晤,其实高一功心里也清楚,余祥这是想招安自己。

    实际上,对于招安,闯军是没有心理负担的。想当年,各路义军叛而复降、降而复叛,就跟吃饭喝水一般。只要一遇到困难,大家想的就是先投降朝廷做几天官兵,等过了这一关,再重举义旗不迟。

    或许,受招安是如今唯一的出路吧?

    不过,自从大顺开国之后,他们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再加上朝廷已穷得厉害,明朝弘光政权还会招安闯军吗?

    说起来,闯军和是和老朱家结下了深仇大恨的,崇祯帝可以说就是死在闯军手上。这个时候提招安,对于明朝的官员来说那就是政治上的不正确,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宁乡军和余祥哪里来的这个胆子?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清军南下攻陷南京,生擒弘光帝之后,进入长江以南地区,继续扫荡南明军队,就连闯军也在他们绞杀的名单之中。

    闯军对于前途已经绝望,只好投降了南明,做了官军。同时,张献忠在死后,余部也加入南明政权,其中还出了李定国这样的名将。

    在清军暴风骤雨似的进攻下,在空前的民族大劫难面前,以前的敌人都联起手来,统一战线,艰难挣扎。

    当然,在受招安之后,闯营在政治上也受到歧视。包括张献忠的西营在内,也同样如此。兵合力不齐,内部不和,也是南明最后灭亡的重要原因。

    坏着这个疑问,穿过一片松林,上了山顶,就看到一个身着大红官袍的官员席地而坐,正端着一杯茶悠闲地看着山谷中的风景,一口小火炉烧得正旺,座在上面那口白锡壶正汩汩地冒着热气。

    自己那所谓的舅子刘懋先则侍立在一边。

    见了高一功,刘懋先连忙拱手:“见过高将军。”

    看着这个叫余祥的人,高一功吃了一惊。

    一是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年轻,看他模样白白胖胖也就十七八岁年纪,竟然已经做到了正四品;二是没想到这个余祥一个侍卫也没带,就这么独身前来,真是好胆色。

    余祥面相看起来本就和气,又是独自一人前来,顿时让高一功放松了警惕,对他也暗生好感,便朗声道:“来的可是余经历,在下高一功。”

    余祥站起身来,指了指席子,笑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过,我宁乡军的制度军中禁止饮酒,只能以茶待客了。久仰高将军大名,还请入坐。”

    “叨扰了。”高一功大大方方盘膝地坐在余祥对面,接过刘懋先递过来的热茶,也学着余祥的模样,慢悠悠地喝起来。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地坐着。

    雪一片片落下,落到他们的头上脸上,然后有瞬间融化消失。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余祥将茶杯中的热茶饮尽,才道:“明日高将军可率闯营去西陵峡,由那里过江,长江北面我已经布置停当,当地的守军会开放渡口。过了长江之后,高将军可经襄阳府进入河南南阳驻囤。只要过了长江,一路都是坦途。如今襄阳没有多少兵马,虽说过过几次兵,但地方还没有被打烂,闯军也能够得到一些补充,高将军乃是老行伍了,该如何行军,想必不用在下置喙吧!”

    一来就说这些,高一功有些发呆,“余经历,你这是要招安我们闯军吗?”

    “难道不是?”

    高一功:“某有两件事还请教。”

    余祥:“你请说。”

    高一功:“第一桩,咱们闯军可是和朝廷结下血海深仇的,如果受了招安,朝廷能容得下咱们吗?”

    余祥:“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你继续说第二个问题。”

    高一功继续问道:“第二桩,如果朝廷真要招安咱们,自有黄得功出面招抚,他毕竟是朝廷征讨大军的统帅,依我看来,余大人不过是四品官,还指挥不动庐凤军。而且,看大人的意思是要放开西陵峡偷偷放咱们过江,这事我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高将军问得好,只怕你现在还满头雾水吧,不奇怪不奇怪。”小余哈哈笑起来。

    小声绵长响亮,惊了一群松鸡,扑棱棱地飞上天空。

    高一功见他笑个不停,心中不快,低喝道:“余大人有话但说,笑什么,这是在羞辱我高一功吗?”

    他身后的侍卫也是满面怒容,刷拉一声,齐齐抽出腰刀。

    看到雪亮的刀子,刘懋先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连连拱手:“高将军啊高将军,有话好好说嘛!”

    这个时候,小余的笑声才停下来,将面皮一整,不屑地道:“我用一句话来回答高将军这两个问题。”

    高一功:“说!”

    余祥:“是的,高将军你说对了,朝廷可没打算要招降你们闯军。如今,高将军已经被困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只需花上一两月,就能将你们一网打尽,黄得功才懒得招安你们呢!我今天来这里同南京朝廷可没有任何关系,某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宁乡军,代表君侯的意志。”

    高一功心中一凛:“大人的意思是孙太初想要招降我闯军?”孙元的厉害他是知道的,当初在马牧集的时候,自己和刘宗敏还有小袁营那么多人马设下包围圈将孙元围得水泄不通。

    按说,换任何一人处在孙元那样的境地,必然会全军覆没。可那一战,孙元只带着区区两千多骑兵,不但从容突围,还斩首了李岩、红娘子、袁时中、郝摇旗……多少闯军和小袁营的好汉都坏在他的手上。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提到宁乡军,一提到孙元,闯军将士都心中发寒。

    他们是彻底地被如同楚霸王一般的孙元打怕了,打服了。

    天下第一军,无敌雄师还真不是吹嘘,就连多铎的建奴都被孙太初吃得干净。对于这种军神,高一功也只有仰望的份儿。

    如今,孙元竟然要招纳自己,不但是他,就连身后的侍卫们也低低骚动起来。

    余祥微微点头:“是,君侯欲招降闯军。”

    高一功:“天下第一军何等威风,怎么瞧得上我们这些残军败将,余大人的话要让人相信才好。”

    余祥突然冷冷一笑,笑声中带着一丝不为人察觉的讥讽:“高将军,说句真话吧,你们闯军要加入我宁乡军那是不可能的。在君候的计划中,闯军受招安之后,军镇将派出教官进行整编,设为闯营,就好象山东军和秦军一样,做我扬州镇外围,镇守地方。”

    “派出教官?”高一功微微皱眉。

    余祥:“高将军还有得选择吗?对了,以后闯营镇守地方之后,不得过问地方政务,一营所需皆由我镇供给。反正有我扬州镇一口吃的,就少不了闯营一口。”

    “是啊,我等自然是没得选。”高一功苦笑着点头:“也罢,就应了你。其实,地方上也抢不到什么,有孙太初攻给衣食,咱们也少操那份心。”

    余祥大人提出的条件已是变相剥夺高一功等闯军将领的指挥权,或者说变相在军中派遣监军。想来,宁乡军也是汲取了崇祯初年各路义军招安后再次反叛的教训。

    降而复叛,咳,还叛什么呀,打了这么多年仗,都累了,人心也散了,如果有安定日子过,谁愿意操刀子做流寇?

    余祥见高一功答应接受整编,松了一口气,到现在,招安高一功的事算是做成了。至少,也完善了九成进度。

    高一功好象还有点不放心,或者说是心中疑惑,禁不住又问:“我们受了宁乡军的招安,朝廷那边又是什么态度?看余经历的意思,是要瞒过黄虎山。若我们降了宁乡军,朝廷依旧视我闯营为叛逆又该如何是好?”

    余祥又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高一功:“高将军啊高将军,如今我扬州镇兵强马壮,有众十万,囊括整个江淮、山东、河北。如今,河南一地马上就要落入君侯之手。日后拿下山、陕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的事,朝廷,哈哈,朝廷,什么叫朝廷,谁拿南京当回事?高将军要降南京,且不说南京未必肯接纳闯军,就算肯,也得掂量掂量这天下大势的趋向。”

    他收起笑容,面容狰狞:“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这昌,逆之者亡。高将军难道还看不清楚吗?”

1424。第1424章 谈判(二)

    高一功闻言精神一振,立即明白余详话中的意思。

    是啊,孙元掌管宁乡、山东、秦军三支精锐,如今又马上就要夺得北京,可以说天下能战的野战军团十分之七八都尽在其手。而且,整个北如果都是他孙某人的地盘了。

    如今海内一片大乱,朱家已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大顺朝且不说了,北京和辽东又清朝,四川还有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南京政府只有江南一地,军队都不能战,又有什么资格坐这个江山。况且,丢失北京之后,朱家在北方已经失去了法统。除了江南的大地主和士绅,也没有人将他们当回事。而士绅在这十几年的表现,说句实在话,已经让普通百姓寒透了心。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消灭建州八旗之后,若是论到战斗力和在百姓中的威望和震慑力,又有谁比得上孙元。

    如果孙元拿下北京,真要坐龙庭,只怕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了。

    乱了十多年,人心思定,宁乡军的出现让大家看到重归天平年月的希望。只要孙元愿意,天下间,又有谁人是他的抗手?

    作为流寇,闯军早就不把朱家王朝当回事了,如果孙元要做皇帝,只要给一口饭吃,又一条好的出路,高一功是愿意投降的。如今,背着反贼的名号,又因为崇祯皇帝的死和南京有不共戴天之仇,归顺孙元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孙元做了皇帝,闯军不但能够洗刷叛逆的罪名,说不好还能成为开国功臣。

    不过,高一功还是有些顾虑,哑着声音对小余道:“余大人,某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你的名字,单凭你三言两语,不足为信。”

    听得出来,他已经动摇了。

    余祥哈哈一笑:“高将军,实话告诉你,在下从小就跟随君侯,乃是他身边一等一亲信之人。招安闯军一事何等隐秘,自然不可能给你什么凭信,就算有,你也不会相信。不过,你现在还有得选吗?反正过得几日,等渡过长江,一切不都明白了。就算过不了长江,你也没什么损失不是?难不成某大冷天跑这里来,干冒其险,就为哄骗于你,这样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想了想,他又道:“这样好了,我和刘懋先就留在闯营,如果高将军和刘芳亮将看得起在下,余祥可在闯军参赞军务。如果高将军发现本官欺骗闯军,大可取了我的脑袋。”

    见余祥愿意以身做质,高一功这下是彻底相信了。

    他捏紧拳头,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既然孙太初看得起我闯军,不追究我等往日的罪过,高某就将这一百多斤连同一万多弟兄的身家性命交给宁乡军。”

    说罢,就跪了下去,对着北方蓬蓬地磕了三个响头:“从今以后,我等当奉孙太初为主,水里火里都去得,就算孙太初叫我等去死,高某也不眨一下眼睛。若违此誓,叫我高氏满门男人世代为奴女子世代为娼。”

    等他磕完三个响头,余祥这才一把将高一功扶起来,笑道:“高将军,从今以后你我都是同事了,接下来闯军何去何从,君侯另有安排。事不宜迟,走走走,咱们去老营,我也急着见到军中各位好汉,咱们边走边说。”

    高一功点头:“经历请随我来。”

    然后恭敬地扶小余上了自己的战马,既然余祥说他是孙太初最最亲信之人若是能够讨好于他,对于闯军的前程自有莫大好处。

    上了战马,二人并肩而行。

    高一功急问:“君侯的意思是让我闯军去河南南阳驻囤,却不知道是何用意,接下来,我闯营又该做些什么?”

    余祥道:“等闯营去了南阳之后,我宁乡军将发急报给各省各州府衙门,告之天下闯军已经接受招安,如果已经是宁乡军的军队,先摘掉你们头上那顶流寇反贼的帽子。”

    高一功:“那就好,那就好。”

    小余:“接着,你们闯营在南阳当收拢走散的闯军,安靖地方,将豫西大门看好。没有君侯点头,任何军队不许进入河南。否则,杀无赦。”

    “如果是黄得功的庐凤军呢?”高一功迟疑片刻,问。黄得功这一次是把他给打怕了,两军在枝江一带血战多日,彼此手上都粘了对手的血液,已经是动了真怒。而切,黄得功是得了弘光皇帝的圣旨进湖广剿灭闯军的,说不好会尾随高一功和刘芳亮进入河南。

    余祥淡淡道:“重复一遍,没有君侯点头,任何军队不许进入河南。无论是谁,只要敢来,杀无赦。”

    高一功:“这么说就好办了,可是……”他迟疑一下,苦笑:“不怕余经历你笑话,我闯军现在虽说有万余人马,但一办是老弱妇孺,可战之兵不过几千,且缺衣少食,极其疲惫。只怕到时候不是黄虎山的对手,我们吃了败仗不要紧,丢了河南,君侯那边须不好交代。”

    余祥:“高将军不必担心,河南那边可不止你们闯军,君侯另有安排,会有军队接应的。”

    高一功:“河南还有其他军队接应?”

    余祥:“秦军高杰的标阁大厅胡茂祯正率秦军一部西进,想必现在已经拿下洛阳府,部队应该也已经壮大了。秦军战斗力本强过庐凤军,有胡茂祯助你。闯营和秦军夹击庐凤军,黄得功不敢以身冒险的。”

    高一功大为惊喜:“原来秦军一部已经先期进入河南呼应我闯军了,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余祥心中不屑:“高将军,其实没有秦军协助也不用怕那黄得功的,到时候,我扬州镇会的教官和物资会送到南阳的,就算靠我们自己,就算吃不掉庐凤军,也够黄虎山喝一壶。”

    说完,他大声冷笑:“当年君侯征永城刘超的时候,他黄得功在哪里,一个草寇而已。对了,闯军投我宁乡军一事高将军虽然答应了,刘芳亮将军是什么意见,还有,闯王夫人又是什么意见?”

1425。第1425章 小余的冒险

    没错,余祥的顾虑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高一功虽然是高夫人的大哥,说句玩笑话,就是所谓的大顺朝的国舅。可他在闯军中也就是个清贵,并没有怎么带兵。即便是统帅兵马上阵,也是输多胜少。

    因此,他索性就在后方负责后勤工作。

    究起军中的地位,根本就比不上刘宗敏、田见秀和刘芳亮,甚至比不上当年滁州大战死在孙元手上的李自成的义子李过。

    只不过,大顺朝的大将军们纷纷战死沙场,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才做了这支闯军的首领。当然,自己家的本事如何自己知道。高一功之所以能够统帅这支残军,靠的是威望和人格魅,因为具体指挥打仗还得靠刘芳亮。

    如果刘芳亮不肯投降宁乡军,高一功也没个奈何。

    还有,李自成的夫人对这事又怎么看?

    高一功:“余经历且放心好了,其实刘芳亮将军在我来进你之前,也有意接受招安。他说,这仗已经没办法打了,再这么下去,老兄弟们都要死光了,无论如何得给他们谋一个前程。至于夫人,我会说服她的。”

    “既然刘将军愿意,那就太好了。”小余高兴地露出笑容,又道:“高将军,要不到了老营,我先去拜见夫人,有的事情还是当面说清楚为好。”

    高一功点头:“也好,到时候我就引余经历去拜见夫人好了。”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一片位于一处大山坡的闯军老营。那是一大片村庄,远远看过去,却是星星点点的灯火。

    高一功先安排余祥住下,又叫人送来酒食,自下去安排。

    刚吃了不几口酒,就听到外面一阵欢呼。

    余祥将酒杯一扔,对刘懋先笑道:“刘懋先,想来刘芳亮和闯营将士都已经知道接受宁乡军招安,知道已经有了出路一事。”

    刘懋先:“恭喜经历为君侯立得大功。”

    余祥大为得意:“是该恭喜,如此大功,某当仁不让。”

    是啊,这个功实在太大了。如此一来,我宁乡军平白的得了一股有生力量,将来无论是攻略湖广,还是讨伐张献忠收复四川,都有一支可用之兵。而且,君侯也不会责怪我擅离职守之罪了。

    没错,余祥这次离开南京随黄得功来湖广剿灭闯贼,并没有得到孙元的点头,擅离职守在宁乡军中可是大罪。将来真要追究起来,虽说不可能掉脑袋,但自己以后也谈不上任何前程了。不过,如果留在南京,将来君侯一旦在北京登基,我小余留在南京岂不是要被当成反贼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