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251-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常常不明白,市场出清是诸多个体选择的无意后果。对于买吉他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不关注市场总体的状况,他们买吉他的前提是价格能承受得起。他们不可能知道有关吉他行业的一切情况。对于卖吉他的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要赚钱谋生。市场出清的倾向既不是由经济学家和政府计划的,也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控制的。人们的信息和知识是有限的,这一点无法避免,人们通过竞价和贸易合作来追逐各自的目标和计划,市场出清只不过是这些活动的无意的后果。
    
    


天XL天L4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7 改变市场条件

    现在我们把问题往前推进一步。此前我们讨论的中心是,在给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市场的出清倾向。但是,我们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已经讲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本身也会移动。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当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比如,假定云杉的价格下跌,而其他因素(技师的工资、桃花心木和其他材料)的价格不变。首先你得确定,这一变化会不会导致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云杉降价会降低制作吉他的边际机会成本。因此,吉他的产量会上升。还记得吗,供给曲线是由这些边际成本的“高度”导出的。边际成本降低意味着供给曲线要向右移。市面上的吉他会增多,总供给上升,价格会从每把500美元降到400美元。(如果供给增加了,价格还是500美元一把会怎么样?会出现过剩。卖方会争相降价,直到过剩消失。)新的市场出清价格出现,是每把400美元。(注意,吉他的需求曲线没变,当价格从每把500美元降到400美元时,需求量增加了。)
    考虑一个不同的例子。如果电吉他的价格上涨会出现什么情况?会对原声吉他的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一般认为,电吉他和原声吉他是很好的互补品。原来想买电吉他的人,可能会因为价格上涨而改变计划。有些人会转而购买原声吉他,有些人可能会买长号、手风琴或其他乐器。无论如何,原声吉他的总需求上升了。我们可以在图中表示为原声吉他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出现了新的市场出清价格,每把原声吉他600美元。
    
    


天4P天PD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8 信贷市场

    当然,市场过程不单协调我们虚构的吉他生产和消费,而是对数不胜数的稀缺商品和服务都进行协调。
    比如,考虑一下信贷市场。我们在图5…2中可以看到,和所有稀缺资源一样,信贷市场的需求曲线也是向下倾斜的。较低的利率(信贷价格)会增加信贷需求量,较高的利率会降低需求量。信贷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较高的利率会增加供给量,较低的利率会降低供给量。当借贷双方的计划得以协调(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信贷市场出清。在图中,即当利率是6%时,市场出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利率低于6%,会发生信贷短缺,借款人之间会互相竞争,因为贷款供不应求。利率会因此升高,直到市场出清水平。反过来,如果利率高于市场出清的利率水平,比如说8%,就会出现信贷过剩。银行提供的贷款超出了家庭和企业在8%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承担的数量。银行和银行之间就会竞争,压低贷款利率,直到6%的市场出清水平。
    假设需求发生了变动。比如,我们假设现在的利率是6%,正好是市场出清的水平。但是人们预期利率会在今后几个月内上调。如果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上调,他们现在对贷款的需求会怎么变?对了,就像我们在第三章讲过的那个例子,“趁还没涨价赶紧多买点”。那些贷款买房买车的人,或是要上某个项目的企业就会趁现在利率相对较低的时候增加贷款。价格预期的变化往往会导致信贷需求上升。因此,需求曲线会向上向右移动。(在图5…2上画出这条新曲线吧,没事儿。)这个结果颇有意思,对明天价格(在本例中,即明天的利率)预期的变化能够改变今天的价格。今天需求的上升会使市场出清利率变高。
    图5…2 信贷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当然,如果需求方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内利率会升高,那么供给方可能也有类似的预期。还记得吗,我们在第四章中讲过,供给者的行为也是根据价格预期进行调整的。在信贷市场这个例子中,银行预期今后几个月利率会比较高,今天就会少提供贷款。这时,总体的信贷供给曲线就会向上向左移动。信贷供给的下降会使当前利率升高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说了这么一堆,你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人们贷款要付利息?银行为什么要收利息?买吉他、加油、租房子要给钱或给别人劳务费等等好像是天经地义的。贷款为什么要付钱呢,还用了利息这么个怪名字?放贷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资格收利息?说到底,琴师花了很长时间的劳动做成了吉他,乐器行的老板为了使你买琴更方便,发生了交易成本。如果你借了500美元买了一把吉他,你现在除了欠500美元本金之外,还欠利息。借钱给你的人做了什么事能证明额外的利息收入是正当的?我们会在本章的延伸阅读中解释这些关于利息现象的相关问题。)
    
    


天DR天R8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9 竞争源于稀缺性

    如果房间里温度低,没有人会责备温度计。如果有人说,冷天里拿一支蜡烛就能使整个房间变热,你肯定觉得这是开玩笑。这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什么用,人们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但是,人们常常把某种商品的稀缺性归咎于价格高,好像实行了价格管制,稀缺性就没有了。我们会在下一章中讨论价格管制问题。
    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稀缺性是购买意愿和供应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不需要以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代价,就会产生很多欲望,而又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所以会出现稀缺。市场价格告诉我们相对的稀缺性。但是,不要把稀缺性和稀少性搞混。说某种东西稀少,是说只有相对很少的数量可供使用。八声道磁带要比光盘稀少。购买意愿不是构成稀少性的要素。现在谁还要八声道磁带啊?没有需求了。城里的跳蚤市场上一盘老式的八声道磁带只卖一两块钱。同样的音乐刻在光盘上,要的价就高得多。人们愿意多花钱买光盘,因此光盘比八声道磁带更稀缺。(如果你还不明白,假设作者之一——普雷契特科在一个棒球上签了名。他签名的棒球肯定比巴里?邦兹签名的棒球更稀少,因为一共只有一个,而邦兹至少签了上百个。但是,没有人愿意为普雷契特科签名的球和邦兹签名的球出同样的价钱。事实上,普雷契特科的签名可能把棒球的价值减到了零。所以,他签的球的稀缺性远远不及邦兹*签的球。)
    紧接着,根据第三章的结论,如果某物是稀缺的,就必须被分配。换句话说,必须建立某种标准来区别要求拥有它的人,以便决定谁拥有多少。这个标准可以是年龄、辩才、敏捷程度、受公众尊敬的程度、支付意愿或者几乎其他任何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最常用的标准是支付意愿。有时候我们也用别的标准来分配。
    比如,哈佛大学每年收到的入学申请远远多于它能招收的学生人数,所以哈佛大学必须分配这些稀缺的位置。哈佛大学按照高中成绩、高考成绩、推荐信和重要校友的关系以及其他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乔?考利奇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男士,经常有女生为了赢得他的好感而尖叫。他必须分配他的注意力。无论他采取什么标准,容貌、智力还是温柔程度,他都必须用某种方式来区分这些姑娘。
    分配的另一面是竞争。一旦哈佛大学公布了选材的标准,想上哈佛的学生就要竞争,以满足哈佛的要求。如果那些急于约会乔?考利奇的姑娘们知道他最看重的是容貌,她们就会努力打扮自己,使自己看上去比别的姑娘更美。
    很明显,竞争不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有,也不限于使用货币的社会。竞争源于稀缺性,只有消除了稀缺性,才能消除竞争。只要存在稀缺性,就一定有分配。分配就是按照某种以区别为目的的规则进行配置。当人们努力满足用来分配稀缺品的规则的要求时,竞争就发生了。
    所使用的规则会造成差异,有时候这个差异会很大、很重要。如果一个社会按照支付意愿来分配,社会成员就会努力挣钱。如果一个社会按照体力强弱来分配,那么社会成员就会锻炼身体。如果一个社会按照铜管乐器的演奏水平来分配,那么社会成员就会学习吹喇叭。如果名牌大学把高中三年的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高中生就会看重分数。他们也可能用成绩来竞争一些其他的资源(比如在同学中的地位、老师的表扬、开自家汽车的机会、使用父母信用卡的机会),但是高校招生的规则一定会激励高中生努力得高分。
    
    


天86天6F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10 过剩与稀缺性

    关于短缺,我们已经说了不少。对于过剩,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很多人用过剩一词说明某种东西不稀缺。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于过剩的唯一正确的定义是,在某一价格水平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在我们前面的原声吉他的例子当中,即使在每把700美元的时候,人们愿意出这个价钱,虽然市场上吉他过剩,但吉他仍然是稀缺的。
    美国医学会一直在警告,美国社会的医生过剩近在眼前。美国医学会认为,如果我们不断地培养医生,超出我们需要的医生很快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但是,一个国家到底“需要”多少医生,谁也不知道。当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谈论“需要”的数量时,他们差不多总是在说在某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医生的服务越来越不值钱。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较低的诊疗费用会导致医生收入降低,最终会使行医的人数减少。
    
    


天F6天64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11 市场过程和中央计划

    计划经济就是要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从可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社会由很多个体组成,人与人之间互不相识,有效的合作需要以简洁、明晰、标准化的交易条件为前提,这样交易成本才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人们具有不同的技能、兴趣、价值观和偏好;资源有各种用途,而且机会成本各异;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新发现。想象一下另一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各种资源、机器、工厂等等,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归全社会所有,这些稀缺资源的最佳用途的决策权掌握在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化学家等专家手中,这些人组成了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给谁生产。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非营利机构。市场被废除了。货币也没有用了。中央计划部门依据什么信息和信号来对各种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有效的安排,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呢?
    计划委员会里的工程师们当然可以说,用黄金做公共汽车、用铂做铁轨、用锡做结婚戒指在事实上是可行的。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公共汽车生产商、铁路建筑商和珠宝商也可以这么做,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自由的。
    那么,在市场经济中,怎么没见到有人这么干呢?因为这么干肯定会赔得一塌糊涂。把市场上这些资源的价格和人们愿意为最终产品支付的价格比一比,就可以让生产者们在生产之前认识到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亏损。所谓的算经济账,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些价格是通过无数人在日常的市场过程中的自愿交换和谈判产生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经济取消了市场过程。那么,制订计划的人有什么信息和信号供他们参考呢?他们手上可能有大把的数学公式、工程原理,仓库里的原料堆积如山,一大群适合工作岗位的劳动力,还有复杂的计算机系统运算一大堆数据,但是这些东西对经济计划能起多大作用?数据会显示,锡质的结婚戒指很少。是不是该多做一些呢?还是少做点?成本应该有多高?锡质的结婚戒指到底有多么稀缺?铂比钢的摩擦力小,这是不是会让制订计划的人认为铂比钢更适合于做铁轨?铂还有什么用处,把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铁轨或其他东西的成本各是多少?如果生产一根钢轨的材料、人工可以用于建医院、做烤面包机、铅笔或是其他种种稀缺的商品和服务,那么生产一根钢轨的相关成本会是多少?没有货币和市场定价的过程,制订计划的人就没法有效地算这笔经济账。
    前苏联各成员国的计划经济的崩溃,正好验证了经济理论的一个说法:中央经济计划制订者,不管他们有多么聪明,多么爱人民,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地管理商业社会中的日常业务。问题不在于找一个更懂行的人来为经济增长出谋划策,而是要形成更有效的制度和游戏规则来鼓励人们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使他们掌握的有限的知识、信息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天4X天XL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延伸阅读 时间偏好和利率

    为什么要付利息?
    工资和租金代表的是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报酬,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一个工人的服务和用于出租的财产可以在市场上定价,这个也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要付利息呢?利息是个什么东西?
    最近,一个财经记者在电视上宣称:“如果美联储的艾伦?格林斯潘降低利率,钱的价格就会下降。”这种让人听了之后会晕倒的话,我们听得多了。这种话也许能够吸引那些不断换台的人的注意力,但是根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种话是完全错误的。
    有种说法认为,就像你租一辆车要付租金一样,用一笔钱就要付利息,这种看法是错的。你给你的老板干活,老板为你的服务支付报酬。你又用这笔钱买吃的、用的,反正有人卖,你就可以买你想要的东西;他们又把你付给他们的钱支付给他们的员工,依此类推。钱在人与人之间流通,没有谁为了使用钱而付利息。如果你把两张20美元的票子放进糖罐祈雨,多少年都没下过雨了,印制和发行这张钞票的联邦储备银行不会因为你把钞票派了这个用场而向你收钱的。如果因为下雨,你把租车公司的车在自家的车库停了一天,租车公司会作何反应?
    只有我们借钱的时候,我们才要付利息。借钱意味着我们获得了我们还没有挣到的购买力。借钱的人现在需要钱,但是他们现在没有值钱的服务可以用来换钱。他们会说服出借方现在借钱给他们,并保证以后归还。他们互相达成了协议。将来归还的数额和现在借到的数额之比决定了利率。
    人们想要购买某种资源,但又不想等到将来挣够了购买力之后再买,而是现在就获得资源,他们为此支付的价格就是利息。理解利息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利息看成一种获得资源当下支配权的手续费。它显然不是“钱的价格”。
    当下的资源通常要比未来的资源更有价值,这是因为现在拥有资源常常扩大了我们的机会。对资源的当下支配常常使我们能够采取一些行动,使我们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提高赚钱的能力,这样,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与现在不能支配资源相比,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资源。我们一旦看到了这样的前景,我们就会去借钱。我们也愿意支付(不付不行)利息,只要利息小于我们预期从借钱这一行为中能获得的利益即可。
    所以,利息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专有的东西,更不是银行家和其他放贷人的贪心和权欲的结果。首先,不是说钱多了,利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每个人能得到的钱多了,只会降低钱的购买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借钱的人需要的是购买力,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人们常说,利率就是借钱的成本,这只是因为钱是人们当下获得财产的通用途径。但是,没有货币的经济社会里也会有利息,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商品当下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差异。
    
    时间偏好
    你最好能记得,只有资本的生产力才会使得资源的当下价值大于未来某一天的价值。人们常常展现出经济学家所谓正时间偏好率的特征,就是说,人们认为当下的快乐要比将来的快乐有价值。
    这儿有两个小测验,你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是不是占压倒多数的具有正时间偏好的人群中的一个。假设你的男朋友在情人节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