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火河山-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勉强笑了一下,慈禧说道:“可惜现在我也没什么可以赏给你们的,这两丫头多招人喜欢啊。裕庚,起来说话,今儿个是李国勇派你来劝降的吧?”   
    刚站起来的裕庚马上又跪倒在了地上,捣头如蒜:“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反贼总理杨度现在宫门外侯旨,求见皇上和老佛爷,要求谈判,故命奴才通报,奴才死罪,死罪!”   
    “我不要什么劳什子谈判,让他们有本事冲进来砍了我和皇上的脑袋好了!”色厉内茬的慈禧大声叫道:“大清有的是有血性的好汉子,我就不信他李国勇能杀得干净,大清的列祖列宗与我同在!”   
    慈禧的叫嚣,倒让屋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裕庚跪在地上手足无措,倒是站在慈禧后面的李莲英轻轻发出了一声叹息。老佛爷其实怕死怕得要命,要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跑出北京了,八国联军时如此,听到反贼即将进入北京时也是如此,只是坐习惯了中国第一有权有势位置的她,怎么也放不下这个面子罢了。   
    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出,叛军要想冲进皇宫不费吹灰之力,就皇宫里那点力量要想阻挡,无异于螳臂当车,人家在这种情况下都肯谈判,也算是给足面子了,老佛爷怎么就看不到这点呢?   
    “老佛爷,我说句话您可别生气。”德龄公主打破了屋内沉闷的气氛:“现在皇宫外只怕有好几万的士兵,他们想要进来实在太容易了,之所以还要谈判,只是不想破坏紫禁城而已。杨度总理在来的路上也说了,外国人在咱们的国土上有过一次火烧圆明园了,咱中国人自己可不能再破坏自己的宝贝了。”   
    “放肆,这样和老佛爷说话那是死罪!”裕庚连连向女儿使眼色,又对慈禧说道:“小女在国外呆习惯了,不知皇家礼数,冒犯了太后,奴才甘愿受罚。”   
    慈禧挥挥手制止了他:“算了,这丫头只怕说的都是大实话,咱也不惜自欺欺人了,这大清的江山算是完了。裕庚,杨度让你带来了什么条件?”   
    见德龄的话居然让慈禧松了口,裕庚说道:“杨度要求皇上退位,搬出紫禁城,下令大清各处放弃抵抗,归顺中华帝国,而给出的条件是帝国政府将确保皇室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才把眼睛微微闭上的慈禧又睁开了眼睛:“杨度真能保证我们母子的生命?他的话能代表李贼国勇?”   
    “杨度此人虽然谋逆仵上,但依奴才观此人,还算是个守信君子,况且此人在逆贼处分量极重,许多事李国勇都尚要与此人商议着才能去办。”裕庚小心翼翼地说道。   
    慈禧又闭上了眼睛,整个储秀宫内鸦雀无声,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个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命运的西太后,而身旁的光绪却拼了命嘴里塞进吃的东西,仿佛眼前的一切和他毫无关系。   
    边上的法式落地大在虹“滴答滴答”地走着,平日里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此时让人听着心里发慌。   
    终于,慈禧张开了眼睛,扫了一遍屋子里各怀心思的众人,说道:“李莲英,给我更衣,咱不能堕了大清的威风。”又叹息着对裕庚说道:“裕庚,帮我宣杨度觐见吧。”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帝退位 (中)   
    当杨度迈着从容的步子走进紫禁城的时候,皇宫里的所有人都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中华帝国的二好领导者,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民间被传为“智多星下凡,诸葛孔明转世”的他,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单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虽然看起来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却总让皇宫里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   
    都传说这个叫杨度的帝国总理,一年里只睡一次觉,一觉要睡三天三夜不醒;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手中的一枝笔是玉皇大帝亲自给他的,在纸上画什么什么就能变成真的,要不然李国勇哪来的那么多新鲜的玩意和几十万的军队?   
    在众人尊敬,甚至有点畏惧的目光中,杨度向他们报以微笑。   
    储秀宫内,慈禧也看到了大清的第二好大敌,她可不信那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但她的眼中也流露出了疑惑,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怎么就能够伙同着李国勇把大清几百年的基业给推翻了?   
    杨度也同样注视着慈禧,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这个给中国带来不尽灾难,给中国带来无数丧权辱国条约的女人,此时穿戴整齐,努力想要保持住她最后的威严。而她身边的光绪,却更象一个别人甚至懒得多看一眼的可怜虫。   
    “大胆,见了皇上、太后还不下跪!”李莲英尖声尖气地叫道。   
    裕庚皱了皱眉头,这个太监总管也太不识趣了,人家现在是什么身份?是胜利者!你又是什么身份?是别人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你生死的失败者!   
    杨度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是中华帝国的总理,是本次谈判的全权代表,我遵循的是帝国的宪法,而不是你们所谓的规矩。”   
    李莲英被这话冲得满脸通红,可又不敢发作,可怜巴巴的眼神投向了慈禧。他的主子慈禧微微叹了口气:“李莲英,给杨先生看座。”   
    心不甘情不愿的李莲英忍气给杨度搬来了一把椅子,杨度微笑着坐了下来。   
    “杨先生,你们的条件裕庚已经和我说了。”慈禧说道:“要皇上退位,只怕条件太苛刻了,毕竟大清还有那么多臣民愿意为大清效命,只怕激怒了他们也不是太好。依我之见,我们带着所有满人退出关内,从此后决不进关,你看怎么样?”   
    “不行!”杨度毫无商量余地:“这一条是一定要执行的,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地方,如果清帝不退位,我们只能以武力的手段解决。我希望你们能够清醒地看到,我们想要动用武力达到我们的要求,是件很容易的事,能够谈判,我们已经保持了很大地克制!”   
    自从掌握中国政权以来,还是第一次被中国人当面斥责的慈禧,脸色大变,不过终究还是忍了下来,本来她对这个要求也没有抱什么太的的希望。   
    “退就退吧,这皇帝当着我本就觉着没什么意思。”一边的光绪小声嘀咕了句。   
    慈禧狠狠的盯了一眼光绪,这个儿子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她忍了忍怒气说道:“那么杨先生,退位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但是,我们要求退位后政府必须给我们与以前一样的皇室待遇。做为回报,我将要求各地的大清军队放弃抵抗。”   
    杨度笑了:“我可以告诉你们,在中华帝国,包括我,包括帝国最高元首在内的每一个人,都要依法纳税,没有任何特权,所以我们不可能再给你们什么皇室待遇,我们只能按照比普通人略高的待遇来安置你们。至于大清的军队,我帝国数十万雄师席卷中国,全国地统一指日可待,由你下令他们放弃抵抗那是最好,中国人打中国人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我们不怕战争,一旦谈判失败,凡是顽抗的军队,我们都必将其消灭之!”   
    他强硬的态度,让慈禧面色铁青,保持优厚的皇室生活,已经是她的底线了。她已经老了,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既然权利无法夺回,那么继续过奢华的生活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但没有想到的是杨度连这一条也拒绝了。   
    杨度说道:“我们的要求,清帝必须立刻退位,可以带着少量的家属搬到南京居住,政府将承担你们的一切有限度的日常开支,宫里的太监宫女必须遣散,将由政府安排他们的生活。而你们的生命安全,我代表政府郑重承诺,我们将对此负责到底,这就是我们的谈判基础,不容更改!”   
    慈禧被杨度的话气得双手发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裕庚打着圆场道:“杨先生,双方都有分歧,你看是不是能再商量下?”   
    摇了摇头,杨度斩钉截铁地道:“裕庚先生,外面军队的情绪你也看到了,都囔着要冲进来,我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愿意损毁属于中国的财产。但什么时候都是有限度的,我现在代表帝国政府,代表军队给你们下最后通牒,24小时内无法满足我们的谈判要求,我们将不得不以武力解决,到那时,我们给你们一切允诺都将作废!”   
    “太狂妄了,太嚣张了。”慈禧指着杨度破口大骂:“谁给你的权利,谁给你胆子对我这么赤裸裸的说话,这么赤裸裸的要挟!”   
    “千千万中国给我的这个权利,给我的这个胆子!”杨度站起了身,平静地说道:“满清统治了中国太长的时间,也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苦难,现在这一切都该结束了。24小时,24小时后,我们将攻击皇宫!”   
    说完他看了一眼德龄公主,静静的走了出去。   
    在以后英国公使寄给国内报纸的稿件上,以“微笑着的杨度”这么写道:   
    “当我在外面,看到年轻的中华帝国杨度微笑着从皇宫中走出,我虽然不知道他和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实际掌权人慈禧谈了些什么,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一个时代即将结束,而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到来。   
    皇宫外到处都是士兵们向帝国致敬的呼声,从士兵们狂热的叫声里,我感觉到了他们对大清帝国被推翻由衷的喜悦,感觉到了他们对新生的中国帝国发自内心的崇拜。是的,我在中国很多年了,对这个国家,对清朝还是有一些感情的,但今天我却从杨度总理的微笑中读懂了一些什么,腐朽的大清朝已经失尽了民心,无可避免的将走向穷途末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并不光彩地谢幕。”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 (下)   
    公元1906年2月18日清晨,全中国的大部分人才从睡梦中醒来,他们和往常一样,为了新的一天而忙碌着,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天的清晨,一件即将震动全国,震动全世界的大事就要发生了。   
    “前因南京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经年以来,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中华帝国,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交于中华帝国,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李国勇天所归,当兹新陈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今。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宁,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注:该文为清帝退位原文略做修改。)   
    这是光绪的退位诏书,而随着这份诏书,统治中国长达263年的满清历史结束了。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顺治入关,到所谓的“康乾盛世”,再到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之乱,中国象做了263年的梦,当一梦醒来,却发现曾经的泱泱大国已经被世界强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现在梦醒了,在列强虎视眈眈地目光下,在侵略者闪动着寒光的刺刀下,在中华帝国觉醒的大声呐喊下,中国就象一只沉睡了许多年的雄师,发出了第一声咆哮。   
    当杨度拿着这份退位诏书,心情复杂地走出紫禁城时,发现士兵们在柳波成的带领下,正整齐肃穆的排成两行,用最尊敬的目光看着他们的总理。   
    “全体,举枪!”柳波成大声命令道。   
    士兵们齐刷刷举起了手中的枪,威武挺拔的身姿,象忠诚无畏的战神,护卫着帝国总理,护卫着新生的中华帝国。   
    杨度一步步走来,他带着泪,微笑着看着这些可爱的士兵们,当他走到柳波成的面前,却惊奇地发现年轻的师长眼中也闪动着晶莹剔透的泪光。两个人就这么注视着,好久好久,杨度说道:“给元首发报。”   
    同样是在2月18日早晨的元首府外,赶着来上班的元首府工作人员,惊讶地看到元首府外站满了穿着黑色制服的党卫军,一个个站得笔挺,脸上虽然严肃却掩盖不了兴奋的神色。而帝国的元首也换上了平日难得一穿的大元帅服站在门口,元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眼睛里却闪烁着深沉。   
    元首府外的人越来越多,有好些路过的市民也嗅出了这么不同于往日的气氛,纷纷停住了赶路的脚步,想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一会,元首府外就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就在不久前,我接到了总理从北京拍来的电报,只有十个字,很短。”李国勇挥了挥手里的电报,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让大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幸福即将来临的感觉。   
    象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李国勇一个字一个字念出了电报上的内容:   
    “清帝退位,中华帝国万岁!”   
    十个字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先是一愣,接着人群就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中华帝国万岁”,“元首万岁”的呼声不绝于耳,整个元首府一瞬间就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无数的人呼喊着,跳跃着,尽情发泄着自己胸中的快乐。   
    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终将会到来,但谁也没有想到幸福来临得竟然如此迅速而突然。   
    李国勇看着欢乐的人群,心潮起伏,对身边的陶自强说道:“自强,想到过这一天吗?”   
    “想到过,我也毫不怀疑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一向不轻易流露感情的陶自强这时也显得非常激动,但却没有一点犹豫坚定地说道:“有着领袖的领导,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   
    部下这句略带恭维的话让李国勇笑了:“清帝是退位了,不过事情还是很多的,北京局势不稳,甘愿为满清卖命到底的人也不在少数。自强,选派人手去北京,协助总理处理好北京的事情,必要的时候,手段要狠,不要有顾忌。”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北京醇亲王府。   
    王府里的人一个个如同末日来临,惶惶然不可终日。大清就这么没有了,他们的主心骨老佛爷慈禧也被扣押着,怎么办,怎么办?虽然现在那些当兵的还算规矩,可没准哪天就会翻脸,北京的城门也被看守得严严实实的,想跑都没有个地方跑。   
    醇亲王载沣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还算是镇静,不过也烦躁不安的在家中客厅里走来走去,忽尔坐下,忽尔站起。客厅里还坐着两个人,一个二十岁才出头的年青人和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正平静地看着醇亲王载沣。   
    中年人叫郑来福,是老甘军董福祥手下的标统,那个年青人叫杜卫,是郑来福的亲戚,也在甘军干过。这两人的来头可不小,是由日本公使芳泽谦吉派来和醇亲王联络的。   
    “王爷,您这么转来转去也没有用,皇上退位那是无可挽回的了,您还是想听听我们的计划吧。”年青人杜卫说道。   
    鼻子里“哼”了一声,醇亲王显得对杜卫的态度很是不满,这些个奴才,要是大清国还在的话,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对王爷这么说话,可现在这两个奴才还真得罪不起,能不能逃出北京的希望都在他们身上了。   
    杜卫倒没有计较载沣的态度:“王爷,我们准备先把你们悄悄护送到日本使馆,等北京的风声没有那么紧了,再把你们送到满洲。满洲可是日本人的地盘,给他李国勇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那。只要能到满洲,咱们卧薪尝胆,再借着日本人的力量,这大清国没准就能在王爷您的手中重新建立起来。”   
    他的话让载沣怦然心动,复国的希望一下子出现在了眼前。老佛爷和皇上那是铁定要送去南京的了,到时候满洲最大的王爷可就是自己了。皇帝的梦人人都会做,可现在看来这个梦还真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实现。皇帝,中兴大清,载沣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已经出现在了面前。   
    “那皇上和老佛爷怎么办?”载沣犹犹豫豫地问道。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四十五章 慈禧之死   
    “王爷您怎么这么糊涂啊!”象是看穿了醇亲王的心思,杜卫说道:“别说我们现在没有力量救出皇上和太后,就算能够救出来,将来到了满洲,这大清复国的重任可就轮不到您了。”   
    这话象打中了载沣的命门,他默然点了点头,不再言语。杜卫虽然年轻,可见识不凡,让载沣逐渐对他充满了信心,不管怎么样,先逃出去再说,至于未来的皇上,自己也姓爱新觉罗,就算当上了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出了醇亲王府,杜卫的一张笑脸马上就变了,他用命令下属的口气对郑来福说道:“通知领袖,流沙行动顺利开始,请请求领袖命令党卫军全力配合我们即将展开的‘精卫计划’。”   
    “是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